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凝胶电泳法鉴别蒙药小茴香及其伪品孜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在植物、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具有种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利用聚丙烯酰胺交电泳技术,对小茴香及其伪口改然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
红外光谱鉴定中药材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大成  何淑华 《中药材》1993,16(7):42-43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鉴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新技术如薄层色谱、电泳技术、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的应用,使中药鉴别的专属性得以极大提高。其中的红外光谱,由于特征性强、取样量小、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不仅广泛用于西药药品的定性鉴别,用于中药材鉴别方面的研究报道也愈来愈多,从而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仅对红外光谱鉴别中药材的原理与方法作一简述。一、红外光谱鉴别中药材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中药青葙子及其混淆品的PAGE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江  徐薇 《中成药》1996,18(5):42-43
中药青葙子及其混淆品的PAGE鉴别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系(430061)陈振江,金涛,袁和平武汉铁路中心医院检验科(430064)徐薇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技术,对青葙子及混淆品进行鉴别分析,所得电泳图谱有明显的差异,可作为青葙子真伪品鉴别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高效电泳技术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等电聚焦电泳(IFE)、等速电泳(ITP)等电泳技术在中药成分分析及中药材真伪品鉴别中的应用。包括各电泳技术的方法原理、技术特点、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仪器设备的配置等。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中药鉴定新技术之一 ,凝胶电泳鉴别技术 ,是从分子水平上进行探讨的 ,蛋白质是按电荷的多少 ,分子量的大小及分子构型的不同进行分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它在生物种属间不会是同质的 ,生物学家已经证明 ,蛋白质序列是种的特征 ,利用蛋白质种类的不同来鉴别那些亲缘关系相近、成分相似、性状类同的中药可以达到质的鉴别。国内外生物学家成功地将电泳技术应用于动、植物的化学分类和鉴别研究。本实验首次将电泳技术引入中成药分析 ,对中成药九分散中主药马钱子进行电泳分析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技术,重点综述了近几年毛细管电泳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准确地鉴别伞形科果实类药材。方法应用聚丙稀酰胺电泳技术,对3种外形相似的果实类药材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的电泳分析。结果电泳图谱清楚地显示出各样品的特征带,从而能准确区别各种药材。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各样品间可比性强,能起到准确鉴别药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严子焱 《中药材》2005,28(3):188-189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鉴别净乌梅和重炭乌梅的方法.利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两种乌梅进行研究[1],测定其等电点,结果显示该方法稳定、可控、重复性好,可作为鉴别两者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乌梢蛇,出自《本草纲目》,又名乌蛇,始载于《开宝本草》,主要在中国分布,国外未见报道。乌梢蛇作为的临床功效确切的中药材,其质量鉴别技术至关重要。全文就20年来鉴别技术的研究发展,从传统技术和现代鉴别技术2个方面阐述,主要包括性状、显微、色谱法、PCR技术以及电泳等鉴别方法。对近年来乌梢蛇基于PCR技术,开发一系列高效、准确的分子水平的鉴别方法及基于化学成分分析,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概述,为以后蛇类鉴别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动物药的质量保证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包括在动、植物药材鉴定方面的应用,并简述这些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将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分为3类:电泳技术、生物免疫技术和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1.基于PCR反应的方法,包括随机扩增多态DNA、任间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和毛细管PCR;2.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和PCR产物的RFLP分析;3.DNA测序;4.高特异性PCR鉴别;5.DNA芯片或基因芯片鉴别)。本文可供中医药工作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包括在动、植物药材鉴定方面的应用,并简述这些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将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分为 3类:电泳技术、生物免疫技术和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1.基于 PCR反应的方法,包括随机扩增多态 DNA、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 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和毛细管 PCR; 2.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和 PCR产物的 RFLP分析; 3.DNA测序; 4.高特异性 PCR鉴别; 5.DNA芯片或基因芯片鉴别 )。本文可供中医药工作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几年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中药材和炮制品的鉴定、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的成分分析、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中药手性药物的分离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几年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中药材和炮制品的鉴定、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的成分分析、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中药手性药物的分离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4.
中药质量鉴定新技术简介(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三讲电泳技术和电镜技术一、电泳技术带有电荷的粒子在电场中随缓冲液定向泳动的现象称为电泳。自1937年Tiselius利用U形管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并应用于临床检验之后,电泳技术迅速发展。电泳技术借助有机酸、生物碱等带电荷的混合组分因所带电荷性质(正电或负电)、电荷量和分子量不同,在一定强度的电场中,在相同时间内,各组分随一定的缓冲液泳动的方向(向正极或负极)和距离不同,从而达到分离、鉴定的目的。中药所含成分中,除有机酸、生物碱、氨基酸、酶、蛋白质等本身带有一定的电荷,可以直接进行电泳鉴定外,多糖、三萜类等本身不带电荷的物质,可以利用生成带电荷衍生物的办法,进行电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药所含高分子成分,过去认为是生物共有的营养成分,缺乏鉴别意义,对其生理活性也缺乏注意。而近年对高分子成分的认识已大为改  相似文献   

15.
几种现代技术在中药检验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树雄  李倚岳  陈加雄 《中药材》2002,25(11):838-841
目的:为了促进现代技术在中药检验中的应用。方法:综述近几年来几种现代技术在中药检验中的应用进展情况。结果:微观形态技术、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与争谱法联用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等新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已有较多的应用。结论:这些新技术能提高分析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选择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与现代中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国粹,但是由于中药成分和用药种类的复杂性,其传统研究方法已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药事业的国际化发展。为加快我国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新的研究方法必须依赖和采用现代仪器技术的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分离技术,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中药的现代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近五年来,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及新的发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从《伤寒论》探讨问诊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锟  徐玲  张国骏 《天津中医》2012,(5):452-453
诊断过程中势必要进行鉴别,而问诊在鉴别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结合《伤寒论》,从问诊以鉴别主症、兼症、同症、病性四方面论述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血清蛋白电泳技术可以协助和鉴别诊断各种影响蛋白质生产、代谢、分泌的疾病以及帮助监视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传统的临床电泳多为手工方法,如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其过程费时,操作繁琐,技术要求较高,故一直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开展。近年来,美国Helena和法国Sebia等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动电泳系统,它们以琼脂糖凝胶为支持物,能自动完成一系列电泳程序,包括:加样、电泳、保温、染色、脱色、烘干及自动扫描定量分析等。琼脂糖凝胶电泳(AGE)与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CAE)相比,具有快速、准确、分辨率高等许多优势,已逐渐进入各临床实验室。笔者对自动电泳系统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的评价及其在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信息     
《中国中药杂志》2011,(10):1274+1294+1326+1333+1352+1369+1405+1407
书讯由高文远教授编写的《现代中药质量控制及技术》已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叙述了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中药的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新技术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压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中出现的药材伪品鉴定难度的增加,传统感官鉴别技术无法完成,对于我们的鉴别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严格的考验,需要我们寻找更加优良的鉴别技术。红外分光光度法在化学药物鉴别中的应用及后来进入中药鉴别领域,充分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前景。本文就红外分光光度法渗透到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及前景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