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与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3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7例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a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更适合于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2.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组(对照组)各42例,2组术后均给予规范化综合治疗,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ADL评分、再出血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1.90%和3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ADL评分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血肿复发率、病死率及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69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小骨窗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9例高血压脑出血者为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同时选取传统去骨瓣开颅术的65例高血压脑出血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 2组患者恢复率与重残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是处理高血压脑出血安全且可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03—2013-01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采用Fugl-Meyer量表与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且在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具有出血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早期个体化手术方法,以总结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近5年收治的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230例,针对个体差异,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和小骨窗显微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230例,两种手术方法比较血肿清除率、死亡率、术后并发症、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随访均无差异,但是术中输血量小骨窗显微手术组显著少于大骨瓣开颅手术组,且小骨窗显微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缩短。结论选择性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对老年性高血压出血患者,应该根据临床情况来决定,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在适宜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小骨窗显微开颅术和传统开颅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入治疗的6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所选择的手术方法分为小骨窗显微开颅组(n=29)和传统开颅组,其中小骨窗显微开颅组有32例患者,大骨瓣开颅组有29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死亡率,以及远期疗效等相关指标差异。结果小骨窗显微组与传统开颅组在手术时间,死亡率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再出血率以及远期疗效方面小骨窗显微组明显优于大骨瓣开颅组(P0.05)。结论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更为优异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快且再出血发生率较低,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7)与对照组(n=67),我们分别给予上述2组患者小骨窗开颅术、骨瓣开颅术,现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后GOS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确切,与骨瓣开颅术相比,该术式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6h内超早期手术,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结果血肿完全清除36例,血肿清除〉95%11例。术后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随访3~6个月,Ⅰ级9例,Ⅱ级14例,Ⅲ级15例,Ⅳ级6例,V级3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n=60)和显微镜组(n=60),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显微镜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显微镜组比较,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肺部感染率低,预后良好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快速清除血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航天中心医院2012-01-2016-01行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和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其中行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患者为观察组(n=38),行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n=38),2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2组血肿复发、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昏迷程度,比较2组手术期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术后随访半年,采用格拉斯哥评价量表(GOS)评分评定2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复发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P0.05),血肿清除率(84.59±6.49)%、术后14dGCS评分(10.62±2.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13.95±4.74)d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昏迷程度,降低血肿复发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11-2013-02收治的应用超早期小骨窗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的5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5±10.5)min,术后24 h 40例患者血肿清除率在90%以上,10例患者血肿清除率在80%~90%,2例患者血肿清除率在70%~80%.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再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预后6个月进行随访,持续昏迷者1例,死亡1例.结论 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经外侧裂一岛叶入路治疗,减轻了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脑组织损伤轻微,最低程度上降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有效改善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辅助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4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20例采用软性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清除,2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清除,手术均在出血后24 h内进行,术后辅以尿激酶纤溶治疗并引流。两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及血肿量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其疗效。结果预后良好者(GOSⅣ~Ⅴ)内镜组13例,占65%;小骨窗组8例,占40%。内镜组预后良好率略高于小骨窗组,但两者相差无显著性(P0.05)。内镜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5.0%,小骨窗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10.0%。小骨窗组死亡率略高于内镜组,但亦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清除血肿,虽然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略好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但两者疗效相差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与分析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4-12收治的60例幕上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切口液化及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一般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t=3.98,P0.05;t=4.58,P0.05;t=4.21,P0.05);实验组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液化及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χ~2=4.69,P0.05;χ~2=5.45,P0.05);相比于实验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提升,2组比较差异显著(χ~2=5.67,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突出,相比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诸多优势,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6—2014-09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行常规骨瓣清除术,实验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术,对比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88%vs 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0.50±5.67vs 40.85±7.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术后7、14、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46±6.37vs 27.04±7.70;17.62±6.07vs 21.46±8.41;12.08±5.31vs 20.74±6.94)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45.11±9.17vs 115.16±18.75)、住院时间(17.25±4.55vs23.44±5.64)、术中出血量(52.42±9.32vs 185.12±12.4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8.74%vs 53.1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骨瓣清除术,安全指数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结合医用胶整复颅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1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患者,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术毕使用医用胶将颅骨碎片和骨屑黏合复位。结果患者全部存活,血肿清除率达90%以上者26例,70%~90%5例;术后1个月、6个月头颅CT检查显示颅骨外形良好,未见头骨膨出、内陷和脑受压,无皮下积液。术后6个月ADL评分结果为: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4例,Ⅳ级1例。结论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结合医用胶整复来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患者术后康复较好,并发症少,颅骨外形良好,而且成本低,方法简便,适于在硬件设备相对落后的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施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并成功随访的患者296例,其中171例行局麻,125例行全麻.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GOS评分、半年后ADL分级等指标.结果 局麻病例术后肺部感染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全麻组,再次出血、脑积水发生率以及近期、远期病残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局麻下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时间短、相对并发症少、节省住院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和小骨窗显微手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1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94例行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104例行小骨窗显微手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组术后ADL评价,生存率90.4%,死亡9例,有效率81.9%;小骨窗显微手术组ADL评价,生存率86.5%,死亡14例,有效率76.9%,2组生存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和小骨窗显微手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术前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1—2014-01我院接诊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5 6,P0.000 1);观察组的切口长度也比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609 0,P=0.010 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优于大骨瓣开颅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颞顶瓣或额顶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血肿清除效果、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48h内血肿大部分清除率(血肿清除≥90%+彻底清除)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消化道出血、腹泻、肺部感染、再出血、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较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常规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6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病死率30.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率6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相对于常规开颅手术效果更佳,患者术后病死率更低,术后6个月生活自理能力更强,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