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速线扫描OCT的可行性与光学成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0cT)是一种迅速发展的非侵入式、高分辨率医学层析成像技术。由于传统时域点扫描方式的OCT系统的成像速度慢,难以用于活体的实时成像。介绍了基于线扫描方式的时域OCT系统,这种扫描方式可以无需横向扫描直接得到二维层析图像。为验证基于线扫描方式的时域OCT系统的可行性及得到其设计基本参数,借助Zemax光学设计软件模拟该系统的干涉效果,分析线扫描时域OCT的成像特性。研究表明,这种线扫描OCT在3mm的横向扫描宽度时,可以比传统点扫描方式快二百余倍。  相似文献   

2.
提高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系统纵向分辨率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光源, 本文将双SLD光源代替传统OCT系统中的单个SLD光源,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双SLD光源能有效提高OCT系统纵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3.
脑功能光学成像技术及医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全面论述了目前发展中的脑功能光学成像技术:脑功能的内禀光学成像、神经元活动相关信号方法、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无损伤脑功能内禀光学成像等方法的原理、成像特性及相关最新医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非侵入且无需标记的细胞活性分布检测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散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量化表征三维组织模型中的细胞活性分布,提出优化的深度解析(ODR)散射算法以重建细胞/材料的散射对比增强图像,定量分析散射系数与细胞浓度、存活状态的关联性,表征三维组织内的细胞活性分布。多层样本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ODR散射算法能够提高样本散射成像的灵敏度和深度;人肝癌细胞C3A和人类真皮成纤维细胞负载的水凝胶实验验证了细胞浓度、细胞活性均和散射系数线性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 7和0.991 3,表明可用散射系数量化表征水凝胶支架中的细胞浓度和细胞存活状态。基于ODR的散射OCT可以无损无标记检测组织工程支架中的细胞活性分布,可对载细胞支架的细胞活性分布开展长期研究,有望成为疾病模型构建、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的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5.
研究脑组织参数和光学特性对NIRs光谱在组织表面的分布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脑组织光学模型进行仿真,分别研究脑脊液含量、灰质和白质的光学系数对组织表面光通量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脑组织的组织参数和光学特性影响组织表面的光通量值。组织表面的光通量与脑组织吸收系数呈负相关,与脑组织约化散射系数呈正相关。理想状态下,在1.5~3.5 cm的检测半径内,组织表面的光通量值与脑脊液含量和脑实质光学特性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成像(IVOCT)技术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可实现血管内病变组织高分辨率、无辐射、实时在体成像,在临床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IVOCT的成像原理、生物组织光学特征参数以及色散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概述,为构建斑块的智能识别...  相似文献   

7.
神经与脑的成像作为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神经与脑部的成像,能够对神经系统及脑部形态、结构以及功能量化,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脑及神经系统.并且可以提高临床诊疗的效率.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生物与医学领域.光学相干成像技术在对神经及脑的成像研究中,最为人们所关注,其该技术的发展也最为迅速.该技术为解决神经及脑的成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发展潜力还有待发掘.概述了光学相干成像技术在神经和脑成像领域的最新技术以及成果,讨论了其在神经和脑成像领域的优缺点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能对生物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横断面层析成像,具有快速、非侵入及高分辨率等特点,对在体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分析和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们简要介绍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工作原理,及在生物组织测量及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于生物组织的光学成像技术及国内可实施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应用近红外或远红外光对高散射介质及生物组织中物体(肿瘤)进行光学成像的原理和目前主要采用的研究技术。对几种主要光学成像技术,时间分辨法、光学相干层析、应用光折变晶体的相干层析等技术的实验原理和设备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探讨低成本可实施技术及可开展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AD鼠模型制作及胚BF组织移植方法,鼠记忆功能行为、形态、生化生理检测手段,以及该模型在脑组织移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associated disorders (MOGAD) are rare in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have been recently suggested to be an autoimmune neuroinflammatory group of disorder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aquaporin‐4 autoantibody‐associated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and from classic multiple sclerosis. In‐vivo imaging of the MOGAD patien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has shown som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when evaluat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ain, spinal cord and optic nerves, as well as retinal imaging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key clinical and neuro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ediatric and adult MOGAD. We describe how these imaging techniques may be used to study this group of disorders and discuss how image analysis methods have led to recent insights for consideration in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蔡司第3代及第4代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Ⅱ)检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irrus OCT、Stratas OCT和HRT-Ⅱ对41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及24只正常对照眼进行黄斑容积512×128组合扫描(Cirrus OCT)、快速黄斑地形图扫描(Stratas OCT)、线性扫描(Stratas OCT)和HRT-Ⅱ检查。结果以上述4种检测方式的正常对照组95%可信区间上限分界值判断DR组患眼是否存在DME,4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依次为73.68%、36.84%、73.68%、73.68%,特异度依次为100.00%、100.00%、90.91%、36.36%。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眼底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上述4种检测方法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其ROC曲线面积依次为0.937、0.935、0.908、0.554,以ROC曲线最佳界值判断DR组患眼是否存在DME,此时其灵敏度依次为89.47%、89.47%、89.47%、36.84%,特异度依次为81.82%、81.82%、81.82%、90.91%。结论 Cirrus OCT、Stratas OCT和HRT-Ⅱ均能够量化测量DME。两种OCT能比较客观地评价DME,且在量化评价DME时,两代OCT的价值相差不大。HRT-Ⅱ检测DME仅能顾及灵敏度和特异度之一,其量化评价DME时的临床价值要劣于第3代及第4代O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人脑膜瘤组织微阵列(组织芯片),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在人脑膜瘤的表达及与脑膜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脑膜瘤蜡块标本126例,制作成直径2.0 mm 的组织芯片,以正常人脑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nRHR在不同级别脑膜瘤中的表达.结果:①126例脑膜瘤中GnRHR的阳性表达率为69.05%,随着脑膜瘤WHO分级的增高,GnRHR表达率逐渐下降;不同级别脑膜瘤的GnRHR表达率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5);②不同类型脑膜瘤GnRHR阳性表达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③正常脑组织中未见到GnRHR的表达,与脑膜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nRHR与人脑膜瘤发生密切相关,GnRHR在超过半数的脑膜瘤中有表达,而且对脑膜瘤的发展与演变可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种眼底黄斑水肿OCT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眼底黄斑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提出了分割黄斑水肿的方法。根据Chan-Vese模型,采用了一种改进的水平集算法,直接定义整数值的符号函数,曲线的外扩和内缩。通过内外轮廓线上点的相互转化实现,实现了快速分割和曲线平滑。本文用该方法对眼底黄斑水肿45张断层图像进行了分割,提取了黄斑水肿区域轮廓,取得了良好的分割效果,并估算了眼底黄斑水肿的体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定量分析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目的探求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并且符合GCS≤8分,术前以及术后行PbtO2持续监测,同时行血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aO2)测定;分析PbtO2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经过手术的干预,8、24、48、72h后PbtO2均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预后死亡组中,术后8、24、48hPbtO2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发生与插入监测电极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脑组织氧分压测定是一种安全、灵敏、可靠的局部脑组织氧监测方法,可反映出重型脑损伤后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持续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可判断重型脑外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