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健康营养状况、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ICU行机械通气的220例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将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120例,对照组10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健康营养状况、体质指数<18kg/m2、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患者原有疾病、自身营养状况较差、体质指数<18kg/m2、机械通气时长超过4d、血清白蛋白低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许多危险因素相关,加强营养,减少通气时间,规范操作,加强病房通风,适当隔离,及时诊治病人原发疾病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6,(32)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与病原特点,以此为根据减少发病率,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实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了解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间的联系,检测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对比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结果发现,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1周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只有9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超过1周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有25例,即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越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更高;同时研究分析发现,所有患者中共有29例实行气管插管,43例采取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20例,气管切开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有14例,也就表明气管插管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所有患者共检测出72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死率为37.9%;且单一的病原菌感染者病死率低于多种病原体感染患者。结论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应尽可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采取人工气道治疗方法的同时,科学选择抗菌药物,对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4):174-175
目的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传统护理组81例患者,共22名患者发生VAP(发生率27.16%),实验组81例患者,12名患者发生VAP(发生率14.81%),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2月~2004年12月入住我院综合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标准分为发生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其收集病例92例次.发生VAP组37例次,未发生VAP组55例次,VAP发生率为40.22%。发生VAP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VAP组,ICU入住时间也长于未发生VAP组。发生VAP组死亡15例,死亡率40.5%,未发生VAP组死亡7例.死亡率12.72%。VAP组有35例次病原菌培养阳性.主要致病菌为耐苯唑匹林葡萄球菌。结论: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VAP组ICU入住时间延长,死亡率明显增高.非抗生素防治策略可有效减少VAP发生的医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加强护理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回顾120例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历,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呼吸机械通年120例,发生VAP66例,点55%。其中气管插管29例,气管切开37例。发生VAP患者死亡25例,占VAP37.9%。结论宿主防御机制受损及口咽部定植菌和胃肠反流内容物的吸人,一次性卫材的污染,呼吸器械以及手、空气的污染均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少口咽部、胃十二指肠病原菌的定植和吸人;喂养时采取适当的体位;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消毒器械、更换一次性卫材;充分湿化气道、加强痰液的管理和口腔护理;及时撤机。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在ICU病房的广泛应用,在挽救了无数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风险.VAP一旦发生,应首先对患者做好口腔的护理、气道湿化及痰液引流等护理措施;同时在第一时间,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以改善预后,因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及大肠杆菌最为常见,为此常选择抗假单胞菌活性的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3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及完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对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61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VAP的发生.结果:61例患者中10例发生VAP(16.39%),其中5例经治疗好转成功脱机(50%),另有4例死亡(40%),1例自动出院.结论: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口腔护理、无菌观念、防止误吸,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消毒管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病死率、危险因素以及诊治体会,为预防和治疗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重症监护中心(ICU)神经外科患者机械通气下发生VAP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各种临床资料和痰培养结果,总结诊治经验,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在ICU监护的神经外科VAP发生率为37.76%,死亡20例(54.05%),相关危险因素:年龄〉60岁、昏迷、各种侵入性操作、气管切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3d(P均〈0.05)。主要病原体为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真菌。结论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VAP发生率高,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增加了VAP发生率,且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应尽可能早脱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减少VAP的发生为最终目的,研究呼吸机干预体系预防VAP的有效性.方法 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呼吸机干预体系组(实验组)和常规医疗护理组(对照组),以VAP感染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抗生素费用为观察指标,评价呼吸机干预体系的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呼吸机干预体系可明显降低VAP的感染率(4.21‰ vs 17.49‰,P=-0.039)且缩短住院时间(12.49日vs 17.20日,P=O.005)和持续通气时间(8.65日vs 10.66日,P=0.02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呼吸机干预体系是顶防VAP的发生、节约医疗资源、保证病人安全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AVP)非抗生素治疗的新策略。方法:对本科使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38例,针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针对AVP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了AVP的发生率。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AVP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无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t=9.32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比较(χ2=15.41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施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病原菌。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我科188例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机械通气期间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结果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7.6.4%),其次为真菌类(24.2%);在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孢杆菌居首位,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药敏结果提示VAP的病原菌耐药性较强。结论机械通气治疗中发生的VAP其病原菌耐药性强,治疗较困难,应尽量避免VAP,以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15.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容易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 associated pneumonia,VAP),VAP病情反复,抗生素疗效差,病死率高。为了解VAP发生的影响因素、病原学及耐药情况,我们对近2年收治38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病例进行回顾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8例机械通气患者均为我院ICU及急救中心住院患者,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23~86岁,平均67±12岁,60岁以上31例;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18例,脑血管疾病昏迷17例,外科手术2例,多发性硬化1例。对照组17例为ICU及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男10例,女7例;年龄19~43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9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护理工作经验,认为在VAP患者的治疗中,抗生素的有效应用,呼吸道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强调有效地呼吸道湿化、吸痰,严格消毒措施,及时检查并保持呼吸机管道及接水瓶的清洁无菌是防治VAP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3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采取的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促进其好转,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李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4):142-143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随着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机械通气(MV)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医疗手段的应用增加,使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增大。VAP是MV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国内有医院调查VAP的发病率为43.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方法:运用循证护理,先确定60例机械通气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后针对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寻找直接和间接实证,并对其真实性、可靠性、临床价值及实用性进行分析、归纳,选择最佳护理证据,研究出最佳护理策略,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发生率为8.3%,低于文献报道14.3%。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机械通气病人运用恰当的护理策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口腔清洁措施对于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ICU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50例行0.02%洗必泰溶液口腔清洁为实验组,150例行生理盐水口腔清洁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病人疾病转归、口腔炎症发生率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经过不同的口腔清洁措施后,实验组口腔炎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共1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67%,机械通气时间(5.3±1.5)d,住ICU时间(6.1±1.8)d,无死亡患者;对照组共39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6.00%,机械通气时间(6.5±1.9)d,住ICU时间(8.7±1.9)d,死亡14例,死亡率9.33%,其余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改良的口腔清洁措施法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的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其治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学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