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全称为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吻合术(PPH手术),是目前治疗内痔的一种最新手术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一种特殊的黏膜切除吻合器,可以环形切除痔上黏膜,上提肛垫,从而达到治愈内痔的目的。PPH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效果。方法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364例重度脱垂痔及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手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随访。结果手术时间10~32min,平均18min,住院时间3~5d,平均3.8d,经PPH治疗后,所有病人脱出痔核全部回缩,切除直肠黏膜完整者98%,术后90%病人不用止痛剂。术后随访6个月,有效率100%,满意率88%,基本满意率12%。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在环形脱垂内痔治疗中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重度脱垂痔及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3.
马艳 《医药论坛杂志》2011,(22):199-201
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痔疮手术不同,它不是直接处理痔组织本身,而是借助管状吻合器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环形切除一周来治疗痔疮。较传统痔疮环切术相比,该方法术中操作简单,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远期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已成为治疗环状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  相似文献   

4.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主要适用于Ⅱ,Ⅲ度内痔环切混合痔和部分Ⅳ度内痔。其方法是环切除齿状线上2cm以上的直肠黏膜2~3cm,在下移的肛垫上固定。该方法治疗安全彻底,其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相似文献   

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近年来痔手术治疗的进展之一.我科自2009年7月~2010年9月,采用PPH技术配合辅助手术治疗内痔及混合痔4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痔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肛肠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外剥内扎术、硬化剂注射术、胶圈套扎等,但效果及并发症报告不一,如何有效治疗及降低术后并发症一直是肛肠学科人追求的目标。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首先应用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脱垂性内痔,是痔病手术治疗技术的一大进展;但术后肛门坠胀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一直未得到较好的解决。为此,国内学者将传统分段结扎手术理论与PPH相结合,提出根据痔核分布情况,选择性地切除吻合痔上黏膜,该手术称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  相似文献   

7.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由Longon[1]在1998年首次提出通过直肠下端黏膜下层组织环形切除术,切除治疗Ⅲ、Ⅳ期脱垂内痔的新方法。PPH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完全不同。理论上术后无肛门疼痛,不切除肛垫,术后精细控便能力不受影响。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  相似文献   

8.
张爱民  李靖华  李日恒 《河北医药》2013,(13):1952-1953
目的探讨改良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在混合痔手术治疗中与传统痔外剥内扎术临床疗效的对比。方法选择内痔或以内痔为重的混合痔符合痔切除标准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传统痔外剥内扎组119例作为对照组,改良PPH组49例作为观察组。结果 PP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疼痛、尿潴留、切口出血、肛门肿胀、恢复效果及术后复发均好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改良PPH治疗内痔或以内痔为重的混合痔效果明显,便于初学者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季彬 《江苏医药》2013,39(13):1588-1589
目的 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Ⅱ-Ⅳ期脱出性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Ⅱ-Ⅳ期脱出性内痔37例,用国产吻合器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37例患者均一次性吻合成功,切除的直肠黏膜环完整,宽度为2-3 cm,手术时间25-40 min,术后患者痔核完全消失.患者获随访3-12个月,便血、肛门不适症状消失、痔块回缩36例,总有效率97.3%.无复发患者.结论 PPH术有患者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PPH治疗重度内痔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肛门镜下吻合器痔切除术(PPH)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内痔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强生公司生产的环形吻合器对 26例Ⅲ、Ⅳ度内痔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 20min,所有病人吻合均一次成功,脱出肛门外的痔或直肠黏膜全部回缩,无术后大出血、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主要并发症为尿潴留 5例(20% ),疼痛 4例(15% )。结论 PPH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内痔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更符合生理要求,手术简单、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中的配合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6月开展30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的配合.结果 30例患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10例有搏动性出血,均缝扎止血,配合熟练,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术前熟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操作过程,了解PPH吻合器性能,才能更好地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12.
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0例与传统手术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或内痔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PPH+痔上动脉缝扎治疗以痔脱出为主要症状的共180例混合痔患者,对照组167例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通过对手术时间、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观察,发现PPH+部分外痔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优势明显。结论:对痔的环形脱出,使用PPH或PPH+痔上动脉缝扎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  相似文献   

13.
王海梅  贾志儒  王占琴 《河北医药》2011,33(17):2716-2716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出血的Ⅱ度痔、Ⅲ度及Ⅳ度的脱垂性痔、直肠黏膜内脱垂。PPH术不切除肛垫,术后精细控便能力不受影响。具有手术操作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2例Ⅲ度、Ⅳ度脱垂内痔经吻合器切除的诊治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治愈 ,平均手术时间 2 1min ,术后需止痛 16例 ,尿潴留 2 5例。无术后大出血、感染、感觉性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安全、有效、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痔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于Ⅲ、Ⅳ度内痔或混合痔常需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应用日益广泛,做好PPH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对PPH手术顺利进行及取得良好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我科因为加强了手术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赵桂芝  邹小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544-2545
环形切除、吻合痔上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治疗Ⅲ、Ⅳ期脱垂性内痔(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在国内外得到普遍推广[1-2],成为治疗内痔的有效方法.做好PPH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对PPH手术顺利进行及取得良好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aemorrhoids,PPH),即吻合器环形痔切除钉合术,又称痔上黏膜环切术、肛垫悬吊术。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等首先报道,国内姚礼庆、傅传刚等于2000年7月开展该手术。我院自2005年7月~2008年8月行PPH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的,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Ⅱ-Ⅳ度重痔、不破坏肛垫正常生理功能且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并极大减轻术后疼痛的痔吻合术。它通过对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进行环形切除。有效治疗重度脱垂内痔。  相似文献   

19.
柏红  马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3005-3006
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最早由意大利的Longo在1998年首先报道,该术式通过特殊的器械在植物神经支配的直肠下端操作,治疗以便血和脱出为表现的痔疮,其原理是根据痔的形成病因来设计的,利用吻合器环形切除内痔上方2~3 cm直肠黏膜和黏膜下组织,一方面使脱垂肛垫向上悬吊,另一方面由于同时切断位于黏膜下层的给养动脉,使痔血供降低,痔核缩小,在不切除肛垫的同时根治性切除出血性内痔.该术式操作简单,具有安全,有效,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行PPH 76例,现将术中的配合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艳华  王芝静 《河北医药》2012,34(7):1111-1112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在我国发病率为46.3%[1].近年来已被广泛接纳的"肛垫学说"认为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的血管垫,并非病理改变.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肛垫下移,并产生症状时才被称为痔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基于肛垫下移引起痔病这一新认识而发展的一种新手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Ⅲ~Ⅳ期痔及以内痔为主的环状痔,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但PPH术后出血也不容忽视,有报道统计其术后出血发病率为1%~5%[2].本文就我科PPH术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