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苦参总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产苦参所含苦参总碱进行了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表明对氯化钡、乌头碱诱发大鼠及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均有一定治疗或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鸡肝散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Elsholtzia blanda,TFEB)抗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大鼠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iv垂体后叶素(pituitrnum,pit)、恒速iv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记录Ⅱ导ECG,分男观察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结果:TFEB 150、200mg/kg能显著减少结扎后15min内室性早博(ventricular extrasystole,VE)的发生次数,减少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的动物数,降低iv pit所致心律失常发生的百分率;TFEB各剂量组均能极显著提高乌头碱致大鼠VE的阈值,TFEB 300mg/kg还能显著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VT、VF和心脏停搏(heart stop,HS)的阈值.结论:TFEB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制作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对氯仿所致大鼠的室颤,一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另一组静注氧化苦参碱,观察两组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氧化苦参(OM)20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也能预防对氯仿所致小鼠的室颤的发生。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此实验为氧化苦参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快律宁对药物诱发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方法:制备乌头碱、氯化钡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和哇巴因诱发豚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记录给予氯化钡后大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大鼠/豚鼠出现室早、室速及室颤时的乌头碱和哇巴因的用量,观察快律宁不同剂量对上述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快律宁可明显推迟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并缩短其维持时间;可提高大鼠出现室早、室速、室颤时的乌头碱用量,并提高豚鼠出现室颤时哇巴因用量。结论:快律宁对药物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其抗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影响心肌多离子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马钱苷元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探索其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 分别建立氯仿、乌头碱诱导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各实验分为模型、马钱苷元低、高剂量(1 mg/kg、10mg/kg)、胺碘酮4个组,预先给药3d,末次给药后,分别给予氯仿、乌头碱,观察大鼠室颤发生情况、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用AutoD...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组分823胶囊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建立氯仿致小鼠室颤模型和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分别设立正常对照组、奎尼丁组、823胶囊1~8号组。考察各组药物对氯仿诱发小鼠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823胶囊1号和4号可降低小鼠室颤的发生率(P0.05),并且可以缩短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大鼠心律失常所持续的时间(P0.01)。正交分析结果表明,炙甘草为影响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主要因素,人参和炙甘草的协同作用好于其他的药物组合。结论823胶囊1号和4号可以显著地对抗心律失常,人参和炙甘草两味药物配伍具有较强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中,炙甘草为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起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水芹注射剂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注射水芹注射剂3ml/kg,可明显对抗乌头碱及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降低氯化钙引起的大鼠室颤发生率及死亡率,提示水芹注射剂具有明显的抗实验性动物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8.
复律定对氯化钡和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氯仿和氯化钙引起的心室纤颤致死有保护作用;亦能推迟乌头碱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和降低死亡率;不能对抗哇巴因对心脏的毒性;对正常动物心率和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的作用无明显影响;有明显的抗缺氧能力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分析复律定可能主要直接作用于心脏而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三参胶囊对氯仿、氯化钙、乌头碱致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和大鼠分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柴胡三参胶囊小、中、大剂量组,按造模药物的不同予以普萘洛尔、维拉帕米和普罗帕酮作为对照药物。小鼠每组20只,大鼠每组10只,各组预防性给药7 d,末次给药后30 min,分别吸入氯仿、注射氯化钙及乌头碱,记录每组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时间及死亡的时间。结果柴胡三参胶囊对氯仿、乌头碱、氯化钙致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结论柴胡三参胶囊具有较好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吲哚美辛(消炎痛)为非甾体类抗炎老药。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吲哚美辛能缩短乌头碱、氯化钡、肾上腺素和哇巴因诱发实验动物心律失常的维持时间,延长大鼠心电图的Q-Tc间期和离体家兔左心房的有效不应期。结果提示吲哚美辛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分别用氯化钡,乌头碱,哇巴因三种药物制备三种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的水组分、30醇组分对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结论:桂枝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效物质群(组)主要为水组分、30醇组分。  相似文献   

12.
甘草总黄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胡小鹰  彭国平  陈汝炎 《中草药》1996,27(12):733-735
利用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病理模型,观察甘草总黄酮是否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表明,50~100mg/kg甘草总黄酮可延长乌头碱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潜伏期、减少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阳性率;25~50mg/kg甘草总黄酮可增加哇巴因诱发豚鼠出现定性早搏、室速、室额和心搏停止所用剂量,表明甘草总黄酮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滇总黄芩黄酮提取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及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 :①以Bliss法测定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的急性毒性;②通过测定大鼠心电图研究滇黄芩总黄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结果 :①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有一定急性毒性,但半数致死量(LD50,4.438 8 g ·kg-1体重)与抗心律失常实验所采用的中剂量(20 mg ·kg-1体重)的剂量距离较远;②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能明显增加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早(VP)、室颤(VF)和室性停搏(CA)所需的阈剂量;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肾上腺素致麻醉豚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 结论 :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毒性小,但有明显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4.
茶多酚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多酚10mg/kg iv可显降低CaCI2所致小鼠死亡率.15mg/kg燕多酚iv能提高哇巴因致膛鼠心律失常的用量.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有明显预防作用,并能对抗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所致的心律失常,但对鸟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无作用。提示茶多酚可通通过抑制Ca2 内流而发挥抗心律走常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心复康Ⅳ号灌胃给药,剂量39.8g/kS,对氯仿、氯化钡、氯化钙、乌头碱、哇巴因、结扎冠脉及电刺激等方法诱发的小鼠、大鼠、豚鼠及兔心律失常均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心复康Ⅳ号具有抗缺氧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故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蝙蝠葛苏林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蝙蝠葛苏林碱iv给药能显著增加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及哇巴因致豚鼠室性心律失常的用量;能显著提高电刺激兔心室致颤阈;对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复灌注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氯化钙-乙酰胆碱诱发小鼠房性心律失常有明显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异甘草素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甘草素8~16mg/kg可减少氯仿诱发的小置心室纤颤阳性率34-8mg/kg可减少鸟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增加哇巴因诱发孵鼠出现室性早搏、室速、室颤和心搏停止所用剂量.表明异甘草素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苦参抗心律失常作用电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人体腔内电生理研究 ,探讨苦参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以既往已做的电生理检查 30例作为对照组 ,对 3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口服苦参煎剂前后的电生理检查。结果 苦参可延长心房有效、相对、功能不应期 ,延长心室、房室结有效不应期 ;而对PA ,AH ,HV间期无影响。结论 苦参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与延长心脏不应期 ,降低心脏兴奋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以下简称总黄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乌头碱和冠状动脉结扎复灌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哇巴因诱发豚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记录总黄酮对乌头碱和哇巴因致室早(VP)、室颤(VF)、心脏停跳(HS)的剂量和冠状动脉结扎复灌至VP、VF及HS发生率。结果:总黄酮20,40mg/kg显著增加乌头碱致VP、VF及HS的阈剂量,减少冠脉结扎复灌诱发大鼠VP、VF及HS的发生率;可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VP、VF的阈剂量,但对致死剂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总黄酮对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蝙蝠葛果提取物(MD)对药物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和降血压的作用。方法:制备乌头碱、氯化钡(BaCl2)诱发的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常规测定血压。记录给乌头碱后出现的室早(VA)、室速(VT)、室颤(VF)时的乌头碱用量;记录给BaCl2后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维持时间;记录给蝙蝠葛果提取物自身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MD(40 mg·kg-1 i,v)可明显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出现室早、室速时的乌头碱用量;MD(40,20 mg·kg-1 i,v)可明显提高大鼠出现室颤时乌头碱用量,可明显推迟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缩短维持时间;MD(40 mg·kg-1)降压效果明显,降压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结论:MD对2种药物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MD有一定降压作用且降压效果明显持久。其抗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抑制钙离子、钠离子跨膜流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