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理特点是胃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而被列为癌前状态.采取对症治疗为主,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采用辨证分型论治、经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能使部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使胃黏膜细胞异性增生及上皮肠腺化生与腺体萎缩等病理学改善,阻断其向胃癌发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其特征是胃黏膜出现局部或广泛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黏膜变薄或膜肌层增厚,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分泌功能低下,易伴发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病理活检显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包括腺体数量减少或化生性萎缩,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以及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等病变特征。CAG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癌前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英林  张炜  杜蕴珉 《中外医疗》2011,30(34):192-19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黏膜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胃癌发展模式。CAG是临床常见病,中医治疗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医以辩证为主,并搀和现代医学之理论,治病求本,明晰精微。擅用药对,处方简单,药简力杰。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f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本病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30%。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的发展模式。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发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遭到反复侵害而见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病症。魏睦新教授采用宏观辨证分型治疗和微观辨病分类治疗,使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逆转,疗效显著,对于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恶变成胃癌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相关性。方法230例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黏膜组织Giemsa染色法进行Hp检测。根据Hp感染情况分组,比较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在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Hp阳性组1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黏膜腺体轻度萎缩84例(65.1%),中重度45例(34.9%);轻度肠上皮化生48例(37.2%),中重度23例(17.8%);轻度异型增生31例(24.0%),重度6例(4.6%)。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胃黏膜中重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重度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腺体中重度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重度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胃癌细胞POT1 mRNA表达、端粒酶活性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人胃癌细胞POT1 mRNA表达、端粒酶活性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不同胃黏膜细胞POT1 mRNA的表达,采用TRAP-ELISA半定量分析不同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与癌旁正常黏膜相比,晚期胃癌癌组织POT1 mRNA增高,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黏膜与其正常胃黏膜比较其POT1 mRNA表达也明显增高,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及其正常胃黏膜POT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晚期胃癌及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黏膜上皮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肠上皮化生组织和正常胃黏膜上皮,但是胃癌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组织和正常胃黏膜间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尽管胃癌细胞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端粒酶活性高于正常和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细胞,但是POT1 mRNA的表达与之无关。  相似文献   

9.
刘国琼 《中外医疗》2010,29(19):94-94
探讨用芳维甲酸乙脂、甲硝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洛赛克五药联合,预防和治愈伴有癌前期病变(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胃溃疡病人27例的临床疗效;结果27例病人临床症状均消失,胃镜检查见溃疡完全消失或疤痕形成,病理检查: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消失。对胃溃疡合并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为对今后胃溃疡合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等癌前期病变的病人采用非手术保守疗法治疗,预防和治疗癌前期病变,并确保有确切疗效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临床上以胃脘胀满、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为主要表现.病理特点为胃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指胃黏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病理上以胃黏膜变薄,固有腺体萎缩或伴有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TP)为其特点,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每年癌变率约为1%。CAG具体病因尚  相似文献   

12.
胃黏膜活检中慢性炎症、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癌变是常见的病理改变,其相互关系尚无明确的结论,不少学者认为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1]。作者曾发现正常胃黏膜中Ⅴ型胶原主要分布于黏膜的腺颈部[2],提示其与上皮细胞的增生可能有关。胃炎和胃癌中Ⅴ型胶原的表达尚未见报道。作者从胃黏膜间质Ⅴ型胶原的表达来探讨各病变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材料 选用本校华山医院1999年纤维胃镜检查标本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9至85岁;病理HE切片诊断:慢性炎症10例,慢性炎症伴肠上皮化生10例,慢性炎症伴不典型增生10例,癌…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认为,胃病以胃脘痞胀、疼痛、嘈杂、纳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理特点是胃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甚至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指由于胃黏膜腺体萎缩减少,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慢性炎症[1].高盐饮食、偏食辛辣是其常见的致病因素[2].早在 1978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疾病,在 CAG 基础上发生的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被列为肠型胃癌的癌...  相似文献   

15.
黄珏 《医学综述》2012,18(11):1661-1663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是不同形式的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持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炎症可引起黏膜上皮反复的退化和再生,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起了一个引导作用,现就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邵永坚 《中外医疗》2009,28(26):93-93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胃炎,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30%。本病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腑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发展模式。因此,积极治疗CAG是预防其癌变,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谈病的治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不仅可以逆转腺体的萎缩,甚至可使不完全肠腺化生及不其型增生逆转。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自拟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一种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胃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难治病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已经进展至萎缩性病变患者,却无理想药物来逆转已经发现萎缩、化生或异型增生的病变.中医学以整体观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喷洒亚甲蓝对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162例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病例常规活检后予0.5%亚甲蓝作黏膜染色,对异常染色区追加活检,对比分析染色前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染色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检出率77.8%,不典型增生检出率35.8%,均较染色前有所提高(P〈0.01)。结论常规内镜下喷洒亚甲蓝作黏膜染色可明显提高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制反流液灌胃建立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模型,以吗叮啉为对照,采用RT-PCR技术观察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COX-2mRNA表达以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破损、脱落,黏膜下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大部分大鼠可见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同时胃黏膜COX-2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炎饮可明显改善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并降低COX-2mRNA表达(P<0.05或P<0.01).结论 胃炎饮具有降低模型大鼠胃黏膜COX-2mRNA表达,防止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放大染色内镜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张斌 《医学综述》2008,14(15):2307-2309
放大内镜在消化道检查中能清晰显示黏膜微细结构的变化,其与黏膜染色技术相结合,能更准确地反映病变组织的病理学背景。对于黏膜的微小早期病变的镜下检出率及诊断明显优于普通内镜,做到及时诊断与治疗,放大内镜下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小凹形态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