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常规口服胺碘酮,治疗组口服胺碘酮加福辛普利,观察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左心房内径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房内径亦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有效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阵发性房颤发作终止后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及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改善心房重构,有利于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有效。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阵发性房颤发作终止后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及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改善心房重构,有利于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将7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给予胺碘酮、胺碘酮加贝那普利治疗,疗效观察12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左房内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窦性心律维持及左心房内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缬沙坦维持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5例单纯口服胺碘酮,治疗组46例在此基础上加服缬沙坦每天80mg,随访观察1a。结果: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8%VS62.8%,P<0.05),左房内经明显小于对照组[(35.10±10.21)mmVS(41.82±11.6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这与缬沙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重构及结构重构有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朱超 《河北医药》2013,(17):2591-259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预防房颤复发及心房重构的疗效。方法8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观察组接受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联合治疗1年。比较2组房颤复发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房颤负荷及左心房内径的改变。结果治疗后3及6个月,2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R.05),治疗后9个月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13.0%和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左心房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05),房颤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能有效地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改善心房重构。  相似文献   

6.
郭森 《医药论坛杂志》2011,(15):141-142
目的评价缬沙坦在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胺碘酮0.2g,每日1次口服治疗,6个月后胺碘酮减量为0.2g,每周4次,此剂量持续维持到12个月;治疗组30例除了给予上述用法相同的胺碘酮外,加用缬沙坦80 mg,每日1次,共12个月。结果两组服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治疗组6个月、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对于预防房颤的复发有一定的作用,在常规应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提高疗效,有利于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辛伐他汀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缬沙坦和辛伐他汀,对照组仅服胺碘酮,分别观察12个月后对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左房内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房内经显著小于对照组、血清CRP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房颤复发,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减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房颤患者复律及复律后窦律的维持作用。方法将78例住院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缬沙坦+胺碘酮)及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终点是心房颤动复发。观察两组复律后3,6,12个月内的窦律维持率。结果复律后3,6,12个月内的窦律维持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副作用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房颤患者复律后窦律维持作用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心房纤颤恢复窦性心律后抑制复发的作用,了解其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组在胺碘酮基础上加用缬沙坦,研究终点为房颤发作,观察两组治疗后6、12、18和24个月的房颤的复发率和治疗前、治疗后6、12、18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间左心房内径无差别,18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对照组的左心房内径为(38.88±1.33)mm,治疗组为(36.71±1.32)mm;治疗后第6、9个月,对照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低于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12个月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对照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1.22%,治疗组为82.35%。结论:缬沙坦能延缓左心房的扩大,有效抑制房颤的复发,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用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的疗效。方法6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应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0.00% VS 53.3%,P<0.01),至6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3% VS 73.3%,P<0.05)。结论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用转复心房颤动并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缬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85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对照组,n=42)、胺碘酮+缬沙坦组(观察组,n=43),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比效2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后第8个月,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低于观察组(P〈0.05);试验终点时,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2.2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例数相近,2组均未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肺纤维化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结论胺碘酮和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将83例房颤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与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厄贝沙坦,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后第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6%和79%,高于对照组的83%和7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6%,对照组为5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9.7±1.4)mm、(38.2±1.9)mm、(37.4±1.6)mm;对照组为(38.6±1.7)mm、(38.6±1.7)mm、(39.7±1.5)mm,两组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延缓逆转左房扩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1—01~2004—01门诊及住院的持续性房颤患者30例,恢复窦律后随机分为胺碘酮组(13例)和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17例),胺碘酮组治疗方案:恢复窦性心律后,给予胺碘酮0.2/d一次口服;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厄贝沙坦75~150mmg/d,疗程观察18个月。结果:两组比较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组。结论:长期服用厄贝沙坦可逆转左房扩大,降低左房压,抑制RAS活性,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胺碘酮+厄贝沙坦)和对照组(胺碘酮),口服给药,疗程均为1年.比较治疗后2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窦性心率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房内径亦有显著性缩小(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率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能抑制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心房颤动复律转为窦性心律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各31例。比较2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结果胺碘酮组在治疗1、3、6个月维持窦性心律成功率均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加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65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组(治疗组)6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治疗前、治疗后6、12、18个月后左心房内径(LA)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8个月后治疗组的左心房内径较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其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并能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7.
张士梅 《安徽医药》2010,14(7):832-833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AF)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在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选择该科2005年2月~2008年2月的70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在AF转复后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口服胺碘酮,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降压药物(除外ACEI和ARB类药物),治疗组35例给予包括坎地沙坦的降压药物,观察12个月。结果治疗组左房内经明显小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AF,可在降压的同时,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对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临床诊断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阿司匹林、胺碘酮口服,心室率快者加用美托洛尔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窦性心律转复率,转复后维持率、Q-T间期改变等。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维持窦性心律16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维持窦性心律9例。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纤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持续性房颤胺碘酮复律后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口服胺碘酮0.2g1次/d维持,对照组为胺碘酮0.2g1次/d+螺内酯40mg1次/d。随访1年,观察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1年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口服螺内酯组患者房颤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可以减少持续性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药物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9例,分为胺碘酮治疗组(39例,单纯服用胺碘酮),联合治疗组(40例,服用胺碘酮及缬沙坦),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左房内径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胺碘酮组为64.3%,联合治疗组为81.4%,左房内径胺碘酮组为(40.12±10.6)mm,联合治疗组为(34.10±10.11)mm,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且明显抑制左房扩大,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