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颅多普勒诊断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检查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归纳、分析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的经颅多普勒检查资料。结果33例患者中,有15例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症状,比较有、无症状患者MCA和eICA流速变化,发现有症状性血管痉挛的患者,MCA血流速度增加值明显大于无症状组。结论经颅多普勒可以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以前,早期发现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增高,指导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造成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柴永萍  刘斅淑  辛静萍 《全科护理》2016,(29):3074-3076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血管痉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痉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脉瘤术后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阶段及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改良护理组,比较2种护理方法护理后患者脑血管痉挛( CVS)发生率、致残率、自理能力、病人满意度。结果改良护理组患者脑血管痉挛( CVS)发生率、致残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改良护理组患者自理能力、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规范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三高”护理、用药护理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发生率、致残率,促进病人康复,提高自理能力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16例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病情观察、三高疗法观察及护理、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以预防CVS。结果:本组46例患者出现症状性CVS,占39.66%。其中44例经术后积极的抗血管痉挛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2例患者合并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随访3~12个月,生活完全自理87例,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肌力下降或语言障碍而协助生存者19例,长期植物状态生存8例。结论:术后早期进行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护理是降低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伤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16例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病情观察、三高疗法观察及护理、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以预防CVS.结果:本组46例患者出现症状性CVS,占39.66%.其中44例经术后积极的抗血管痉挛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2例患者合并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随访3~12个月,生活完全自理87例,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肌力下降或语言障碍而协助生存者19例,长期植物状态生存8例.结论:术后早期进行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护理是降低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伤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保证动脉瘤手术成功。方法对236例动脉瘤患者进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早正确处理。结果236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57例,其中好转53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1例。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利用护理手段干预可控因素,保证脑的有效灌注压,可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12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报告了12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CVS)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脑池内置管的护理和用药护理,重点做好三高疗法护理,即严格调控血压,维持高血容量、高血液稀释度,同时密切观察是否发生三高疗法并发症.本组有3例发生CVS,经治疗后2例恢复良好,1例持续昏迷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3月80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CVS发生率、患者预后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V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CVS的发生,提高临床预后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指标与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关系,针对其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86例,根据是否发生CVS分为两组,观察两组病人年龄、发病时意识水平、Hunt-Hess分级、钙离子拮抗剂干预、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发病时意识水平、Hunt-Hess分级、钙离子拮抗剂干预、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发病时意识障碍程度重、高Hunt-Hess分级与CVS呈正相关,钙离子拮抗剂干预、病人对健康教育依从性与CVS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经脑池短期反复应用罂粟碱防治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脑池短期反复应用罂粟碱和脑池外引流,对预防动脉瘤破裂手术后脑血管痉挛(DCVS)的效果。方法 发病后24~72h内,手术夹闭瘤颈并行脑池外引流治疗FisherⅢ级动脉瘤破裂患者30例。其中经脑池注射罂粟碱同时行脑池外引流治疗20例;对照组仅行瘤颈夹闭和脑池外引流治疗10例。以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作为症状性DCVS的诊断依据,评估其预后。结果 罂粟碱治疗组DCV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经脑池短期反复应用罂粟碱及脑池外引流,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DCVS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马来酸桂哌齐特在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TCD)指标水平[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D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和N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能有效提高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血管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利于改善脑部微循环,促进脑细胞...  相似文献   

12.
2003年9月~2005年9月,我院收治动脉瘤患者49例,效果满意。现将脑血管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9例,男27例,女22例,23~74岁,平均41.5岁。其中45例施行了动脉瘤夹闭术,2例施行动脉瘤栓塞术,1例术前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自动出院。术后发生血管痉挛8例,均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80例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后患者并发脑血管痉挛22例、急性脑积水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DSA检查、Hunt-Hess分级及临床资料,判断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比较各种防治脑血管痉挛及急性脑积水措施的效果.结果:10例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经2周治疗脑积水症状均明显缓解,6例脑室内积血明显减少;继续治疗2周后3例转为慢性脑积水,1例死亡.并发脑血管痉挛22例患者,经1~2周治疗后,20例意识障碍、语言及运动功能完全恢复;2例症状严重者经3个月积极治疗,意识清醒,肌力恢复至Ⅳ级.结论:对动脉瘤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尽早预防急性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发生.对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应首先行脑室外引流,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路径,保护脑血管、脑组织免受缺血损伤,防止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法舒地尔、尼莫地平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接收的58例脑动脉瘤栓塞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参考进行分组,即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行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行尼莫地平+法舒地尔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GCS)评分、日常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以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观察指标基本一致,即对应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FI评分低于对照组,MCA高于对照组,即组间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法舒地尔、尼莫地平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神经功能,对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脑外伤患者脑血管痉挛(CVS)对护理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动态TCD检查,并结合患者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量(t-SAH)量的多少对其结果进行统计评价。结果TCD检查结果与GCS评分、t-SAH量的多少相关,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展相一致,常在伤后1~3 d开始出现,3~7 d达高峰,2周后渐减轻。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180 cm/s或VMCA45 cm/s者预后差。患者症状、体征改变与CVS变化相一致。结论TCD检查是外伤后CVS动态监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指导临床护理观察。  相似文献   

16.
我院对3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利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进行术前、术后反复的大脑中动脉榆查,结合颈内动脉入颅段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及大脑前循环脑血流量变化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8例急诊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症状性CVS的患者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脑池内置管护理和用药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本组有32例发生症状性CVS,经治疗后25例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2例持续昏迷自动出院。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8.
TCD诊断颅内脑动脉狭窄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TCD诊断颅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意义和诊断的可靠性。资料和方法:选用浙江大学附一院1140例行TCD检查且颞窗良好的患者,同时记录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一般情况,利用SPSS9.0统计学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计算高血压(HT)、糖尿病(DM)、同患两种疾病(MIX)和不患这两种疾病(Nor)的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发生频率,X2或Fisher检验HT、DM和MIX与Nor患者狭窄频率的差异,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脑动脉狭窄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其中10例在TCD检查后3天内行MRA或/和DSA检查,比较TCD和MRA/DSA的一致性。结果:TCD诊断HT、DM、MIX和Nor患者MCA狭窄的频率分别为9.3%、8.9%、20.4%和1.8%(其余血管从略);HT、DM和MIX远较Nor患者有更高的MCA狭窄频率(X2=30.8,P<0.05、P=0.007、P=0.000);HT和DM是引起MCA狭窄的独立高危因素。对于MCA,TCD检查与MRA/DSA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TCD技术对颅内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是可靠的。TCD检查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引起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独立高危因素,引起较高的脑动脉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颅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CT和经颅多普勒分析崔尧元①张晓彪朱卫余勇俞永新黄振杰②熊治礼③本文对118例颅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了CT和经颅多普勒(TCD)的检查,探讨颅脑外伤蛛网膜出血是否引起脑血管痉挛(CVS)与延迟性缺血性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量泵静脉输注尼莫地平在动脉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用药护理及疗效。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尼莫地平应用于动脉瘤术后可有效降低及预防脑血管痉挛,做好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