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保证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手术彻底性和避免并发症,最大限度保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机体功能的最佳颈清扫术式。方法:通过对182例颈淋巴清扫术的回顾性研究,对保留颈外静脉、颈神经丛深支和耳大神经的颈淋巴清扫术式的根治效果、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功能障碍进行评价,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与常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保留颈外静脉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维持术中较平稳的生命体征、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接受双侧根治性颈清扫术的病例,保留颈外静脉将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护理难度,并有利于患者的尽早恢复,其术后肩功能和耳郭和(或)耳后区皮肤感觉功能明显优于根治性颈清术式(P〈0.05).而术后颈部复发率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颈外静脉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术式,在保证颈清扫根治性的前提下,减轻和避免了术中、术后的颅内高压并发症和肩功能损伤及耳部感觉障碍。本术式适应证广泛,可作为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和cN0选择性颈清扫术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首次采用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单侧和双侧全颈淋巴清扫术,探讨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入院的舌癌患者3例,采用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单侧颈淋巴清扫术。选取2007年1月至11月4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单侧颈淋巴清扫术切口由颌下切口及半颈发际缘切口组成,颌下切口位于下颌下2~3cm。并与下颌下缘平行。尽量位于皮纹中,前至对侧颏部,后至乳突尖;然后由乳突尖处转折向下,沿发际缘下行至颈中份处。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则由双侧颌下切口及双侧半颈发际缘切口组成。单侧或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均在颈阔肌深面翻瓣后,合理利用手术拉钩牵引,充分暴露手术空间。术中评估操作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瘢痕大小。结果该切口单侧颈淋巴清扫术中暴露虽然不如类矩形切口,但通过合理牵拉仍能充分暴露术区,完成手术;手术操作有一定难度,需要手术医生具有丰富的颈淋巴清扫术的经验,耗时相对较长。双侧颈淋巴清扫术该切口暴露比平行切口较好,但不如“H”形切口和“T”形切口。然而通过合理牵引拉钩,能充分暴露术区,完成手术。3例单侧和4例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瘢痕较小。结论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单侧或双侧全颈淋巴清扫术,皮瓣血运好,手术反应小,瘢痕形成少。外形美观。减轻患者心理创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年轻的和对美观较为重视的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保留颈外静脉及颈丛神经深支对颈淋巴清扫术的安全性、彻底性及术后颅内和面部静脉回流的影响。方法 20例口腔鳞癌患者均采用联合根治术并保留颈神经丛深支。按保留颈外静脉与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的面部组织间质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淋巴管并计数其密度,观察记录患者的术后主观症状。结果 保留颈外静脉组术后面部组织间质压的升高及持续时间均低于不保留组。颈部不同结构淋巴管密度的均值由高至低依次为: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副神经、颈外静脉和颈丛深支。结论 保留颈外静脉及颈丛神经深支不影响颈淋巴清扫术的安全性及彻底性,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颅内和面部的静脉回流,保存肩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肩胛舌骨上颈清扫术对cN0口腔癌患者颈部转移及复发的影响。方法:评价国内外1985~2004年公开发表的关于肩胛舌骨上颈清扫术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对cN0口腔癌患者颈部转移及复发影响的对照研究,研究组接受肩胛舌骨上颈清扫术,对照组为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结局变量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颈部区域转移及复发率,应用RevMan4.2.2进行Meta分析。结果:肩胛舌骨上颈清扫组的转移及复发优势比OR=1.34,95%置信区间[0.74,2.43],表明肩胛舌骨上颈清扫组与根治性颈清扫组比较,对cN0口腔癌患者术后颈部转移及复发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cN0口腔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处理,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治疗效果一样,无显著差异。但由于某些偏倚因素可能影响结果,此结论仅供参考,尚需待新研究出现时予以再次论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保留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清扫术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口腔癌初诊患者40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48岁,中位年龄50岁,舌癌16例,颊癌15例,口底癌5例,下牙龈癌4例。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经典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保留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清扫术。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与经典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保留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清扫术在功能保留方面明显优于经典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P〈0.05),而术后颈部复发率与经典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无显著差异。结论:保留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清扫术可作为口腔癌颈清扫术的常规术式,并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颈清扫术问世100年以来,已经治愈了无数颈淋巴转移癌患者。外科根治概念几经转变,从广泛整块切除到分区切除受侵淋巴结,强调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并重。本文对颈清扫术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今后改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保留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新型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或称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治疗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TNM分期在T2N1M0~T4N3M0之间的口腔鳞癌初诊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RND组和RRND组),RND组行传统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22例),RRND组行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23例),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颈淋巴结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RRND组术后患者面部水肿及头晕、头痛症状显著低于RND组(P<0.05);术后6个月复查,RRND组患者耳廓和肩部麻木感显著低于RND组,耳廓皮肤感觉功能和肩运动功能显著高于RND组(P<0.05);随访3年,RRND组和RND组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8.70%、4.5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与传统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不会增加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癌以改良Schobinger切口行颈淋巴清扫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01-01—2012-12-31期间收治的,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并采用改良Schobinger切口行颈淋巴清扫术的,429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2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55%,其中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涎瘘(6.29%),其次为面神经下颌缘支神经损伤(3.96%)。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无重大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基于本文统计数据分析,口腔鳞癌颈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涎瘘(6.29%)和面神经下颌缘支神经损伤(3.96%);改良Schobinger切口适用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摘要头颈鳞癌颈淋巴结临床阴性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医师甚感棘手,本文将对其进行评述。术前行超声或MRI引导下的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对于提高该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颈部是否需同期治疗,宜根据原发灶部位、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患者具体情况而定。肿瘤浸润深度大于4mm,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指标。对部分患者,可采取等待观察策略。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与预防性颈部放疗(40~50Gy)的效果相当,后者的应用日趋增多。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以肩胛舌骨上和外侧颈淋巴清扫术为宜,其效果与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当。  相似文献   

10.
头颈鳞癌颈淋巴结临床阴性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医师甚感棘手,本文将对其进行评述。术前行超声或MRI引导下的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对于提高该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颈部是否需同期治疗,宜根据原发灶部位、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患者具体情况而定。肿瘤浸润深度大于4mm,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指标。对部分患者,可采取等待观察策略。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与预防性颈部放疗(40~50Gy)的效果相当,后者的应用日趋增多。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以肩胛舌骨上和外侧颈淋巴清扫术为宜,其效果与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癌瘤颈淋巴结转移的部分规律及其与颈淋巴清扫术间的关系。方法 对250例行颈淋巴清扫联合根治术的口腔颌面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口腔颌面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8.8%,其中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3.4%,腺上皮源性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9.6%,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8.4%,漏诊率为9.1%。结论 鳞状上皮细胞癌比腺上皮源性癌更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阳性的颈淋巴结应实施颈淋巴清扫术,对N0期颈淋巴结应采取适时监测,当其转为阳性时可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科选择性地对33例口腔颌面部癌瘤病例,在原发灶切除的同时,同期行改良选择性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经1年至5年的随访,术后功能与疗效满意。我们认为本术式的优点主要是手术操作简单,可充分保留副神经和颈内静脉功能,并发症较少,可以达到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种改进根治性颈清扫术式对术后肩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例需行颈清扫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10例。试验组行根治性颈清扫术时保留颈丛深支,对照组行常规根治性颈清扫术。术后3周及6个月随访.对术后患侧斜方肌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3周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功能受损;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患侧肩部无明显下垂,患侧上肢外展稍超越水平线。对照组患侧肩部有不同程度下垂,肩部疼痛,麻木,上肢外展不能超过水平线。结论 保留颈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能明显改善术后患侧的肩臂功能,减轻传统术式术后肩部的疼痛、麻木感。该术式不影响根治颈清扫术的疗效,易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4.
颈淋巴清扫术是头颈部鳞癌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方法之一。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颈清扫术的分类、概念、内容、适应证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治与功能并举的现代外科理念,使得择区性颈清扫术在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择区性颈清扫术近年来在口腔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5.
8保留式功能性颈清扫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8保留式功能性颈清扫术在口腔黏膜鳞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84例口腔黏膜鳞癌患者在原发灶根治的同时施行功能性颈清扫术,其中 8保留式功能性颈清扫术11例,3保留式功能性颈清扫术刀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和术区皮肤感觉保存情况。结果 随访10~67个月,8保留式组无颈部淋巴结复发;3保留式组颈部淋巴结复发2例,复发率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复查,术区皮肤感觉良好者,前组7例,后组为0(P<0.01)。结论8保留式功能性颈清扫术不会增加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舌癌颈淋巴清扫术不同术式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舌癌不同颈淋巴清扫术式的疗效,为舌癌颈淋巴清扫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对342例舌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颈淋巴清扫术不同术式的疗效,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治疗性颈清术212例(222侧),选择性颈清术130例(133侧)。经3年随访,舌癌根治性颈清术、改性根治性颈清术、功能性颈清术、非连续性根治性颈清术和舌骨上清扫术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4.8%、7.3%、0、13.6%和40.0%,舌骨上清扫术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术式(P<0.05)。其余各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颈清术术后近1/4病理证实有转移,对于T2期以上患者应考虑选择性颈清扫术。舌骨上清扫术的术后颈部复发率明显地其他术式,临床上应摒弃此术式;改良性根治性颈清术既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又可达到与舌癌根治性颈清术相近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颈淋巴清扫术是控制口腔颌面部癌瘤经颈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术式按解剖范围可分为:单侧全颈淋巴清扫术,双侧全颈淋巴清扫术,部分颈淋巴清扫术(舌骨上、肩胛舌骨肌上),联合根治术;按治疗目的可分为: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按手术方式可分为:传统性颈淋巴清扫术,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通过对382例行颈淋巴清扫术的口腔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对选择性(即预防性)颈清扫术及其适应证进行评估。本研究重点分析了各种相关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口腔癌的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4%(167/382)。而在术前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者即隐匿性转移率为23%(19/84)。颈淋巴转移的发生频率与原发灶的大小、部位、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类型等密切相关。特别是颈淋巴结的状况是评估颈部转移的重要信息。本研究强调对原发灶及颈淋巴的仔细检查和综合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判断是否有颈淋巴转移及是否应行END。  相似文献   

19.
颈淋巴清扫术系由Crile于1906年首创,为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重要手段。但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迄今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因此多年来各国学者在颈淋巴结触诊阴性患者的治疗问题上一直存在有较大的争论。本文收集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试就颈清扫适当症的一般原则,关于选择性颈清扫的争论,近年来在减少颈清扫手术并发症及探索早期诊断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及其适应证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通过对382例行颈淋巴清扫术口腔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对选择性(即预防性)颈清扫术及其适应证进行评估,本研究重点分析了各种相关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口腔癌的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4%(167/382)。而在术前未Men 大淋巴结者即隐匿性转移率为23%(19/84),颈淋巴转移的发生率与原发灶的大小,部位,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类型等密切相关,特别是淋巴结的状况是评估颈部分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