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核苷(酸)类似物相关HBV P基因区耐药变异的焦磷酸测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HBV P基因区核苷(酸)类似物相关10个位点的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NA治疗并发生病毒学突破或不充分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基因区10个位点(rtI169T、rtV173L、rtL180M、rtA181V/T、rtT184G、rtA194T、rtS202I、rtM204V/I、rtN236T、M205V)进行检测。结果  拉米夫定(LAM)耐药48例,4个耐药位点呈8种模式,以rtM204为主;阿德福韦酯(ADV)10例,2个耐药位点呈4种模式,以rtA181为主;替比夫定(LdT)4例,2个耐药位点呈2种模式,均存在rtM204I;恩替卡韦(ETV)6例,7个耐药位点呈4种模式,以rtT184多见。结论  应用NA可筛选出HBV P基因区的相关耐药变异,建议病毒突破患者检测耐药并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耐药趋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3年NAs疗程中496例CHB患者HBV基因型、耐药特征及其分布、变化趋势。结果 3年共检出耐药变异株243例(48.99%),第一、二、三年耐药检出率分别为48.33%(58/120)、49.64%(69/139)和48.95%(116/237),拉米夫定耐药株检出率分别为45.0%(54/120)、44.6%(62/139)和36.7%(87/237),阿德福韦耐药株检出率分别为1.67%(2/120)、2.16%(3/139)和7.59%(18/237),恩替卡韦耐药株检出率分别为0.83%(1/120)、0.72%(1/139)和1.69%(4/237),多重耐药株检出率分别为0.83%(1/120)、2.16%(3/139)和2.95%(7/237)。其中阿德福韦耐药株及多重耐药株检出率有明显的逐年增加趋势(P〈0.05)。结论随着NAs疗程的延长,NAs耐药变异株检出率,尤其是阿德福韦耐药株及多重耐药株检出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杨静 《海南医学》2010,21(21):116-118
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但长期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耐药。因此加强对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的分子机制和耐药对策的研究很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加强治疗过程中的监控、预测和管理可减少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苷(酸)类药物作为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如何合理使用此类药物对我们临床医师来说仍是个挑战。本文就临床上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逆转录酶区耐药变异情况及rtA181变异准种的分布.方法 提取患者血清中HBV DNA,PCR扩增逆转录酶区域,产物测序后经软件比对分析耐药变异情况和基因型;对部分rtA181变异标本进行克隆后测序分析准种分布.结果 489例标本中,检出明确耐药变异265例,在B、C基因型中分布比例存在差异(56.6% vs 43.0%,P=0.022).拉米夫定相关耐药138例(52.1%),以M204I、M204I/V+L180M±L80I/V变异为主;阿德福韦相关耐药35例(13.2%),以N236T+ A181T/V较为多见;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相关耐药70例(26.4%),几乎都和A181有关.rtA181准种分析发现1例位于同一病毒株的多耐药组合,且未发现单一A181T变异的病毒准种.结论 HBV耐药变异主要表现为M204和A181相关变异,耐药模式复杂;检测HBV逆转录酶区的变异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和确认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进行抗病毒用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联合激素治疗慢性HBV感染合并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慢性HBV感染合并N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慢性活动性乙肝组(A组)、慢性HBV携带者组(B组)和非活动性HBV携带者组(C组),均予激素治疗,前两组联用抗病毒药物,而C组未联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及HBVDNA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尿蛋白均有所下降,前两组的HBVDNA载量有所下降,而C组则有部分出现HBV的再激活并伴不同程度的肝损。结论慢性HBV感染合并NS在接受激素治疗时,应及时予以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避免激素引起的乙肝病毒再激活。  相似文献   

8.
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了解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用PCR技术,通过改变引物3’端的方法,检测HBV感染者的前C区第1896位点变异株。结果:105例HEV感染者中的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株总检出率为56.2%;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57.0%与500%;≤30岁组,31-59岁组,≥60岁年龄组的检率分别为60.0%,56.6%,28.6%;无黄疸组,轻~中度黄疸组,重度黄疸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2%,65.1%,40.0%;在HBV携带者、慢性肝炎(包括轻、中、重庆),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0.0%,57.4%,33.3%,70.0%。结论: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株广泛存在于HBV感染者中,而且其检出率与患者性别、年龄、HBV感染时间长短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并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9.
杨国敏 《中国医刊》2007,42(11):64-67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全球60亿人口中,至少有4亿人口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仅中国就有1.2亿HBV携带者。而且在某些不利的因素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5%~10%最终将发展为肝癌(HCC),30%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中的23%会在5年内发生肝功能衰竭。因此,这种疾病已  相似文献   

10.
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与体外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核苷类药物是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药物,但它可引起HBV基因的变异,从而引起耐药。作者就核苷类药物引起变异的特点、产生抗药性的分子机制及体外评价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替比夫定治疗不同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基因RT区序列突变模式及耐药率的改变,探讨替比夫定的主要耐药变异模式及耐药率。方法:应用重组克隆测序检测法检测47例接受替比夫定治疗1、2、5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基因区序列。结果:应用替比夫定治疗1年者有2例(4.26%)出现常见变异位点,P基因区突变模式均为rtM204I;治疗2年者有10例(21.28%)出现变异位点,9例突变模式为rtM204I,1例突变模式为rtL180M+rtM204I;治疗5年者有24例(51.06%)检测到替比夫定常见变异位点,16例(66.7%)变异模式为rtM204I、4例(16.7%)为rtL180M+rtM204I,另外还有rtL181V+rtM204I、rtM204V、rtM204I+rtN238H、rtL180M +rtM204I+rtD263E各1例。结论:替比夫定的主要耐药变异模式为rtM204I和rtL180M+rtM204I。替比夫定治疗1、2、5年的耐药率分别为4.26%、21.28%和51.06%。提示替比夫定的5年耐药率明显低于拉米夫定的4年耐药率,但替比夫定的耐药率高于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盱炎后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变异的情况。方法1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68例为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另一组37例为对照组,给予除拉米夫定外的其他治疗。治疗1年后对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基因YMDD基序进行定性检测,观察突变情况。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用药1年后有12例发生YMDD突变,其中YVDD变异有8例,YIDD变异4例,变异株中有9例伴血清ALT、HBV-DNA水平回升;对照组无变异株产生。结论拉米夫定可诱导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Low-level viremia (LLV) was defined as persistent or intermittent episodes of detectable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2000 IU/mL, detection limit of 10 IU/mL) after 48 weeks of antiviral treatment. Effective antiviral therapie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patients, such as entecavir (ETV),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 and tenofovir alafenamide (TAF), have been shown to inhibit the replication of HBV DNA and prevent liver-related complications. However, even with long-term antiviral therapy, there are still a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or intermittent LLV.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LLV to address whether adversely affect the clinical outcome is limited, and the follow-up treatment for these patients is open to ques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echanism of LLV is not clear.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incidence of LLV,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LV and long-term outcomes, possible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these patient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的HBVS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ELISA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克隆和测序的方法,对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的HBVS基因进行分析,并与HBV参考序列s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异情况。结果从2564份受检者中.筛选出2例(0.78%e)HBsAg(-)/HBeAg(+)/HBcAb(+)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HBsl、HBs2),经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和HBVS基因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为B基因型。其S基因序列与参考序列(JX429908.1)相比,同源性为98.57%,且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s基因在第363位和第467位分别由野生型的C变为A、G变为A,HBsAg121位和156位氨基酸C和w缺失。结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HBVS基因上第363位和第467位碱基存在错义突变(C→A和G→A),改变了HBsAg的结构和抗原性。  相似文献   

15.
韩捷  陈龙邦 《医学争鸣》1993,14(5):343-346
作用HBeAg阴性,抗HBe阳性患血清提取HBV DNA作为模板,用前C区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选择3份PCR扩增阳性产物,用EcoRI酶切获得长为312bp的基因片段。将其克至PUC18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质粒,经PCR扩增及酶切鉴定后,用双脱氧末端标记法进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发现,在2例患HBV DNA克隆中存在有前C区基因突变,即1896位的鸟嘌呤为腺嘌呤...  相似文献   

16.
Detectionofpre-CregionmutantsofhepatitisBvirusfromHBeAgnegativepatientsinXi'anareaofChinaHanJie(韩捷);YanYan(阎岩);DingZhenruo(丁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 (CHB)治疗过程中的HBV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6例CHB用拉米夫定治疗 (10 0mg ,1/d ,共治疗 10 4周 )。观察SB、ALT、凝血酶原活动度 (PA)、HBeAg、抗 -HBc和YMDD变异情况。 结果 治疗 5 2周和 10 4周 ,YMDD变异率分别为 11.6%和 3 0 .2 % ,变异者ALT >40U·L-1,未变异者ALT保持正常 ,无反复 ;有 6例在停药后 2 0~ 45d ,发生重症肝炎 ,但血清中未测出YMDD变异株。结论 随服用拉米夫定时间延长 ,变异率升高 ,停服拉米夫定后发生的重症肝炎与YMDD变异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选取402例服用拉米夫定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样品,应用荧光PCR法定性检测YMDD变异情况。402例中有309例(76.87%)检测出YMDD变异,其中120例为YVDD变异,74例为YIDD变异,115例为YVDD+YIDD联合变异;309例YMDD变异患者中同时检测出变异株与野生株占69.26%(214/309),仅检测出变异株占30.74%(95/309)。另外,93例为YMDD野生型阳性。  相似文献   

19.
核苷类药物在慢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伟 《世界感染杂志》2008,8(4):253-256
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及其复制过程、核苷类药物在慢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杜琼  张玲英  杨明清  李焱平 《四川医学》2003,24(11):1113-1114
目的 探讨HBV前C区1896点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ELISA检测技术,对148例HBeAg阴性,HBV-DNA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前C区1896点突变基因分析,40例对照组,分成对照1组和对照2组。处理方法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中69.8%HBV发生1896点突变,对照1组5%发生点突变,对照2组无阳性。结论 HBeAg阴性不能认为无传染性及DNA复制,所以建议应同时检测HBV1896和HBV-DNA。达到控制传染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