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军  全小林  赵林华  姬航宇 《中医杂志》2011,(19):1651-1653
目的观察开郁清热方对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开郁清热方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18、24个月时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阶段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除治疗后6个月外,其他治疗后各阶段患者T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随之出现反弹,治疗后24个月时出现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各阶段患者TG、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郁清热方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糖脂代谢,具有糖脂同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和病机特点,比较开郁清热法和传统治疗消渴方法滋阴清热法在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降糖减肥疗效。方法:在常规控制血糖,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开放研究,将120例肥胖2型糖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开郁清热组,对照组—滋阴清热组,周期为12周,观察指标为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及餐后2h血糖。结果:开郁清热组降糖有效率为75.5%,减肥有效率73.7%;滋阴清热组降糖有效率为44.9%,减肥36.2%,两组比较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开郁清热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减肥、降糖疗效明显优于滋阴清热组,其组方用药符合肥胖2型糖尿病证治规律,适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开郁清热方对自发2型糖尿病大鼠(OLETF大鼠)腹腔脂肪组织SREBP—1c、FAS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模OLET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开郁清热方组,以LETO大鼠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第疫组化、RT—PcR法检测腹腔脂肪组织SREBP—1c、FAS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开郁清热方组的脂肪组织SREBP—1c、FAS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1,P〈0.05)。结论:开郁清热方具有降低自发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SREBP—1c、FAS蛋白及mRNA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开郁清热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降糖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针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难题--降糖疗效不佳,在全面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提出开郁清热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本研究旨在观察开郁清热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降糖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研究,对248例肥胖2型糖尿患者进行降糖疗效观察,观察周期为12周,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观察组降糖有效率为75.1%.并将248例患者按血糖水平分为3个等级,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在入选观察范围内,降低空腹血糖最大限度范围为(5.43±2.34)mmol/L,餐后2h血糖下降最大限度范围为(6.65±2.88)mmol/L.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开郁清热法降糖疗效显著,组方用药符合肥胖2型糖尿病证治规律,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不同水平患者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开郁清热法和传统中医治疗消渴方法滋阴清热法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降糖疗效。方法:采用对照开放式研究,将2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开郁清热组,对照组120例——滋阴清热组,观察周期为12周,观察指标为空腹和餐后2h血糖。结果:开郁清热组降糖有效率85.1%,滋阴清热组降糖有效率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郁清热法降糖疗效明显优于滋阴清热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郁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降糖降压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并加用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开郁清热法治疗,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及血脂TG、TC、Cr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而对照组为89.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P2Hb BG、BUA及血脂均得到良好的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BUA、TG、TC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开郁清热法治疗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改善基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郁热积滞、碍脾运化是导致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开郁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为保护胰岛β细胞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开郁清热方对自发2型糖尿病大鼠(OLETF大鼠)腹腔脂肪组织SREBP-1c、FAS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模OLET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开郁清热方组,以LETO大鼠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第疫组化、RT-PCR法检测腹腔脂肪组织SREBP-1c、FAS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开郁清热方组的脂肪组织SREBP-1c、FAS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1,P<0.05)。结论:开郁清热方具有降低自发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SREBP-1c、FAS蛋白及mRNA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开郁清热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远期降糖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通过门诊回顾性研究对116例肥胖2型糖尿病单独应用开郁清热法治疗12月以上的患者进行降糖疗效观察,主要观察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116例服用12月纯中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1年糖化血红蛋白<6.5%者64例,占55%;糖化血红蛋白<7%者25例,占22%。116例均服用1年,其中63例服用至2年,12例发生胃肠道反应。结论:开郁清热法组方用药符合肥胖2型糖尿病证治规律,长期服用对肥胖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耐康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血脂代谢及其早期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12周龄雄性KKAy小鼠50只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糖耐康高、中、低剂量组,另设10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其余组给予对应浓度的药液灌胃,每2周检测体质量、空腹血糖,每4周测24h尿蛋白定量,8周后处死,检测血生化指标,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检测肾组织FN mRNA表达。结果:与同龄正常组小鼠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1),各给药组较模型组同期体质量有显著下降(P0.05,P0.01):模型组较正常组小鼠的空腹血糖(FBG)、血甘油三脂(TG)、血总胆固醇(TC)、血胰岛素(TNS)显著升高(P0.01),糖脂代谢紊乱;24h尿蛋白定量、肾重升高(P0.05),20周龄模型组小鼠肾小球较正常组增大,细胞外膜基质增加,肾小管管腔扩大,蛋白管型明显,半定量分析肾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增大,RT-PCR定量分析肾组织FN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各用药组经缬沙坦、糖耐康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糖耐康可调节KKAy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对早期肾脏病理改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抑制FN mRNA沉积改善肾纤维化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2DM患者106例,给予胰岛素强化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从FBG、HbA1c、2hPG结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有轻微低血糖现象,经调整药物用量后消失,均未影响治疗。结论:胰岛素强化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连梅汤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连梅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各疗效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梅汤联合西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其降糖、调脂、减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糖尿病特异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修订版-A-DQOL)的变化情况。结果:ESCA各因子和A-DQOL各维度评分护理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DQOL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T2DM)可能是由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先天的免疫性疾病,炎症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本文从痰湿体质是炎症学说的内在基础,现代生活方式是炎症学说的外在条件阐述了2型糖尿病炎症学说的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味豆汤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用酶法测定二甲双胍组和五味豆汤组各20例的空腹血糖(FPG)、OGTT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血脂,计算HOMA-IR指数、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HOMA-IR明显下降(P0.05),二甲双胍组和五味豆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FBG、FINS、Hb1Ac、2hPG、TC在二甲双胍组和五味豆汤组明显下降(P0.05),二甲双胍组和五味豆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在在二甲双胍组和五味豆汤组明显下降(P0.05),二甲双胍组和五味豆汤组进行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五味豆汤可以明显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总结亟待改进和注意的环节,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分析T2DM合并肾脏损害的分类,讨论如何鉴别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与T2DM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NDRD),以及分析各自的治疗原则.结果:病理改变是鉴别2型DKD与T2DM合并NDRD的可靠指标.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筛选某社区医院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分为斑块组和非斑块组,调查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因素,分析各因素与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70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BMI、WHR、ALT、AST、BUN、TC、WBC、PLT、HGB、FPG、HbAlc、LRI、RRI等因素均与颈动脉斑块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病程、FPG、HbA_(lc)、高血压病史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病程、FPG、HbA_(lc)、高血压病史是T2DM患者形成颈动脉斑块过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地益阴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参地益阴胶囊1.4g/次,分3次/d于餐时服用,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各查血糖、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显效4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32%;FPG、2hPG、TC、TG、LDL-C和HbA1c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参地益阴胶囊有效降低FBG、2hPG、TC、TG、LDL-C及HbA1c含量,但对HDL-C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振腹法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血糖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的影响,初步探讨振腹法对T2DM的效应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饮食联合腹腔一次性快速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备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振腹组。振腹组进行振腹干预,检测大鼠治疗前后的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和GLP-1。结果:1)治疗后,振腹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显著性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糖耐量能力显著性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模型组、振腹组与对照组比较葡萄糖灌胃后0~30 min GLP-1变化量(△差量)显著性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0 min、30 min 3组GLP-1血清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振腹法有降低T2DM大鼠血糖和提高其口服糖耐量能力的作用。2)未能说明振腹法可通过GLP-1通路降低血糖,关于振腹法对T2DM的效应机制和GLP-1通路还需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