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品管圈在国内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现状与效果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国内各大医院ICU的品管圈活动主要应用于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及及仪器设备消毒管理等方面,活动的开展在ICU感染管理与控制的持续质量改进中具有可行性,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 品管圈管理方法在医院ICU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广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研究,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研究的理论依据,进一步优化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新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CNKI数据库文献的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3篇文献,形成114个高频关键词和10个自然聚类。至1998年以来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缺少作者和医疗机构的聚集,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重点集中于我国医院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和管理策略的研究。结论 近年来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研究持续增长,但仍存在发表论文量不足,研究内容局限的问题,还需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品质管理圈简称品管圈,是石川馨博士延续管理大师戴明博士的品管思想提出来的,1962年开始在日本推行。指由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品管圈活动已在我国台湾地区、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医院中广泛开展,效果显著[2-3]。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大陆地区开始有个别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3],历经十余年,品管圈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卫生医疗系统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品管圈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提高护理品质管理质量。[方法]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网(VIP)检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护理人员发表的品管圈相关论文。对纳入文献刊载杂志、发表年、下载量、被引次数、基金支持情况、引文数量、作者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第1篇护理品管圈文献于2013年见刊,5篇获得基金支持,占19.23%。26篇文献刊载于6种期刊,总下载量2 008次,被引47次,引文184篇。除1篇为独著外,其余均为合作文献,以5人或6人合作为主。[结论]撰写与发表护理品管圈论文有助于护理人员及时总结及传播品管圈活动成果,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藏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对口支援4名医护人员和藏区5名医护人员组成一个品管圈,通过评价选定"提高藏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为活动主题。通过访谈、实地观察、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藏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的院前急救能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藏区医院医务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由改善前的70.14%提高至改善后的9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积极性以及品管圈手法应用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藏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圈员间的团队凝聚力、和谐度及质量管理能力,更好的发挥了对口支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品管圈活动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医学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17年底有关品管圈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所有文献,使用Endnote和Excel软件对文献的发表时间、刊载杂志、文献地区、作者和机构、文献类型、被引频次与基金资助、研究主题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文献289篇,知网132篇,万方103篇,维普54篇,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江苏省最多,发表于110种期刊,文献合作度为2.42(700/289),共有11篇获得基金支持。[结论]品管圈活动日益受到骨科护理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但文献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较差,需基于循证护理开展品管圈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系统回顾品管圈在我国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的现状,探讨目前研究尚且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方法]对收录在中国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的关于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的文献进行检索,构建评阅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献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受资助文献共计14篇(13.1%)。研究对象主要为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质量、手术室器械管理及湿包的管理。文献分布较为分散,共分布在59种期刊上,排名前6位的期刊为《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护理实践与研究》《当代护士》《大家健康(杂志版)》《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结论]品管圈活动日益受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但文献质量相对较差,研究范围较为局限。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品管圈在医院的应用进展,包括品管圈的概念、发展历程、活动的方法、品管圈在医院的应用,认为品管圈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新的思路平台,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国内医院科研管理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医院科研管理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搜集国内医院科研管理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1981年1月至2022年9月。采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 688篇文献。医院科研管理文献发文趋势出现4次高峰;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有6位作者发文量超过15篇;热点关注度最高的是临床科研;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是最新突现高频词。结论 我国医院科研管理已形成学术交流群,但核心作者群较少,缺乏跨机构合作。科研管理创新模式呈良好发展态势,各层次科研评价量化指标体系逐步完善,科研人才潜力识别能力有所提升,科研管理队伍培育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希望通过文献研究对品管圈内的肿瘤护理情况进行更好的了解,掌握当前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为巩固该领域的工作提供可行建议。 方法 对我国权威期刊内的176篇文献进行分析,以年代、属性等多个角度为分类标准,在计量学角度得出结果。结果 近年来,肿瘤护理品管圈的活动日益频繁,绝大多数为科研型,近似核心期刊有7种,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研究主题主要为疼痛、依从性、PICC。 结论 肿瘤临床护理品管圈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得到的结论也需要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核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当前军队医院ICU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与培训情况,为品管圈活动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5所军队医院55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0.91%的医院开展过护理品管圈活动,27.27%的科室计划开展品管圈活动,81.82%的护理人员有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意愿。对活动认识不够、工作忙、、品管手法不熟练及学习气氛不足是开展活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护理人员对品管圈十大步骤及品管手法掌握平均得分较低(2.68±0.32)分。结论目前军队三甲医院ICU护理品管圈活动开展比较广泛,且应用需求强烈;但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的步骤及品管手法掌握水平较低,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培训,以提高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预约和检查准点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妇科A区2014年3~4月行影像学检查的95例患者作为品管圈活动前研究对象;2014年5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选取2014年9~10月行影像学检查的96例患者作为品管圈活动后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预约和检查准点率及获得的无形成果情况。结果①QCC活动后患者预约和检查的准点执行率由活动前6.25%降低为活动后的0.5%,超出了预期目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91, P<0.01)。②QCC活动实施后,六个项目的无形成果得分均高于活动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不仅提高了妇科住院患者预约和检查的准点率,同时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在护理人员品管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8—10月参加品管圈培训的216名护士为学员,采用行动研究法分3期对216名护士实施品管圈知识培训,通过理论测试进行培训效果评价。结果:3期护理人员培训后品质圈理论成绩分别为(84.64±4.91)、(90.23±4.23)、(94.28±3.11)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09、16.54、25.62;P<0.05)。结论:行动研究法提高了品管圈知识培训效果,完善了品管圈知识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ICU电子护理记录单记录缺陷的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导致护理记录单记录缺陷的要因,实施针对性干预。结果2017年10月21日—31日运行病历中的100张电子护理记录单共存在44条记录缺陷,较活动前(2017年6月1日—10日)的128条缺陷明显减少。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圈员专业知识、沟通技巧、责任荣誉、工作热情、团队精神、品管圈手法运用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可降低在ICU电子护理记录单记录缺陷,实现护理文书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ICU患者约束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ICU品管圈活动开展前2013年1—5月患者身体约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设立目标及制定整改措施,与2013年6—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约束缺陷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后,约束缺陷事件从活动前的24.7%降低至活动后的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ICU约束缺陷的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降低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进行QCC知识培训,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由QCC活动前的69件降至活动后的24件,活动前后比较,χ2=33.6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QCC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品管圈方式建立糖尿病住院患儿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模式,并对其营养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7—12月我院糖尿病住院患儿3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品管圈的方法,建立糖尿病住院患儿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模式,对其进行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结果 建立了适用于糖尿病住院患儿的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品管圈目标达成率131%,改善幅度66%。结论 以品管圈方式促进糖尿病住院患儿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模式的建立,可提高糖尿病患儿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肝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图像标准化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超声科成立品管圈小组,于2021年7月至12月开展以“提高肝STE图像达标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随机抽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本科室行肝STE检查的100例患者共500张STE图像进行解读,通过标准化指标对图像进行评分,并计算图像达标率。绘制鱼骨图、柏拉图分析造成图像不达标的原因,然后拟定对策、确定标准化等对图像质量进行持续改进。随机抽取品管圈实施后(2021年8月至12月)完成肝STE检查的100例患者共500张图像进行评分,计算图像达标率、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采用χ2检验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肝STE图像达标率的差异。最后确认效果及标准化持续实施。 结果实施品管圈后,肝STE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图像达标率由实施前的64.6%(323/500)提高到实施后的87.4%(437/500),目标达标率为110.7%,进步率为35.3%,实施前后图像达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5,P<0.001)。 结论品管圈活动通过团队协作促进肝STE检查标准化,有效提高了图像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12月慢性肾脏病患者200例,其中1-6月100例患者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7-12月100例患者采取品管圈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教育质量.选取2013年1-12月肾病内科参与品管圈活动前、后的20名责任护士,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20名责任护士综合素质的变化情况.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慢性肾脏病患者情绪稳定、依从性好、掌握相关知识、主动咨询、改变不良健康行为、护理服务满意分别有98,98,97,99,98,95例,活动前分别有80,61,69,57,60,8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547,42.000,27.782,51.399,43.520,5.556;P <0.05).责任护士综合素质自信心、荣誉感、面对问题勇气、沟通协调能力、主动性、责任感、团队凝聚力、与环境和谐度方面活动后得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357,-45.768,-55.969,-50.567,-24.182,-42.354,-32.931,-30.427;P <0.01).结论 品管圈可以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2000-2015年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近16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和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15年收录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VIP)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从文献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初步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现状.结果 共纳入文献667篇,分布在217种期刊上,其中,刊文5篇及以上的期刊31种;山东、江苏、广东3个省发表文献量较多;中医药大学或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发文章数量领先;56.97%的文献属于经验性论文,41.98%属实验研究类论文,其中22.64%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受科研基金资助论文25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药灌肠护理,包括灌肠法的改良、灌肠液温度、肛管插入深度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相关问题已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和科研者的重视,尤其是中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但是尚未形成优势研究力量;经验性总结较多而临床研究较少,文章整体质量不高,且研究内容缺乏新颖性,需加强相关的高质量护理科研论文产出,探索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最终形成适用于临床的规范化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