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简捷灵敏的蚊虫抗药性早期测报技术。方法 以β-乙酸萘酯为底物,坚固蓝B盐为显色剂,用酯酶微板法测定实验室和现场单个淡色库蚊体内非特异性酯酶活力。结果 实验室5个品系淡色库蚊以抗DDVP品系非特异性酯酶活力水平最高,其次为抗残杀威品系和抗DDVP降解品系,抗氯氰菊酯品系较低,与敏感品系相近;3个现场淡色库蚊种群对DDVP抗性为4.15~9.36倍,对残杀威抗性为1.02~3.81倍,其非特异性酯酶活力水平均较高。结论 酯酶微板法测定非特异性酯酶能够检测蚊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能够早期预测抗性发展趋势,便于制订抗药性克服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简捷灵敏的蚊虫抗药性早期测报技术. 方法以β-乙酸萘酯为底物,坚固蓝B盐为显色剂,用酯酶微板法测定实验室和现场单个淡色库蚊体内非特异性酯酶活力. 结果实验室5个品系淡色库蚊以抗DDVP品系非特异性酯酶活力水平最高,其次为抗残杀威品系和抗DDVP降解品系,抗氯氰菊酯品系较低,与敏感品系相近;3个现场淡色库蚊种群对DDVP抗性为4.15~9.36倍,对残杀威抗性为1.02~3.81倍,其非特异性酯酶活力水平均较高. 结论酯酶微板法测定非特异性酯酶能够检测蚊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能够早期预测抗性发展趋势,便于制订抗药性克服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简捷灵敏的蚊虫抗药性早期测报技术。方法 以 β -乙酸萘酯为底物 ,坚固蓝B盐为显色剂 ,用微板法测定实验室和现场单个淡色库蚊体内非特异性酯酶活力。结果 实验室五个品系淡色库蚊以抗DDVP品系非特异性酯酶活力水平最高 ,其次为抗残杀威品系和抗DDVP降解品系 ,抗氯氰菊酯品系较低 ,与敏感品系相近 ;三个现场淡色库蚊种群对DDVP抗性为 4 15~ 9 36倍 ,对残杀威抗性为 1 0 2~ 3 81倍 ,其非特异性酯酶活力水平均较高。结论 微板法测定非特异性酯酶能够检测蚊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简便快速 ,结果客观准确 ,可重复性强 ;可测出抗性频率 ,早期发现抗性的存在 ;可测知抗性机制 ,便于制订抗药性克服对策  相似文献   

4.
酯酶滤纸法检测淡色库蚊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简捷灵敏的蚊虫抗药性早期测报技术,以α-乙酸萘酯为底物,坚硬固蓝B盐为显色剂,用滤纸法测定实验室和现场淡色库蚊(Cx.pipien pallens)酯酶活力,结果显示三个抗性品系淡色库蚊以抗DDVP品系抗性个体频率最高,其次为抗残杀威品系,抗氯氰菊酯品系较低,与敏感品系相近;三个现场淡色库蚊均对DDVP和残杀威产生不同程度抗性,其抗性个体频率均较高,表明酯酶滤纸法可用于检测蚊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观察结果直观灵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并探讨非特异性酯酶(NS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在不同品系淡色库蚊(Cules pipiens pallens)各发育阶段的变化,为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蚊虫抗药性及科学合理地进行蚊虫化学防治提供依据。用微量滴定板法测定单个蚊虫NSE和AChE活力,结果显示,敏感品系、DDVP抗性品系和残杀威抗性品系淡色库蚊NSE活力水平在不同发育阶段有变化,I-Ⅲ龄幼虫较低,Ⅳ龄幼虫、蛹和3日龄雌成蚊较高,在各发育阶段均是DDVP抗性品系NSE活力最高,残杀威抗性品系次之,敏感品系最低,其中Ⅳ龄幼虫、蛹和3日龄雌成蚊阶段三个品系间NSE活力差别更明显;三个品系淡色库蚊AChE活力在I-Ⅳ龄幼虫和蛹期较低,3日龄雌成蚊较高,三个品系间AChE活力稍有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残杀威抗性品系、DDVP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测定蚊虫NSE活力判断抗药性可选择Ⅳ龄幼虫、蛹和3日龄未吸血雌成蚊;测定蚊虫AChE不敏感性判断抗药性可选择3日龄未吸血雌成蚊;蚊虫化学防治中应选择低龄幼虫阶段施药。  相似文献   

6.
用微量板法测定淡色库蚊非特异性酯酶判别抗药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药性检测是抗性治理工作的基础 ,是预防抗性产生和发展的前提[1] 。我们根据抗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利用微量滴定板法对实验室和现场淡色库蚊进行了单个蚊虫非特异性酯酶测定 ,以判断其抗性。材料与方法1 供试蚊虫敏感 (S)品系 :室内常规饲养的淡色库蚊。抗性品系 :在室内分别用DDVP、残杀威、氯氰菊酯逐代汰选的抗DDVP(Rd)、抗残杀威 (Rp)、抗氯氰菊酯 (Rc)品系淡色库蚊。Rd降解品系 :Rd品系淡色库蚊连续 2 0代未用药物选育 ,进行常规饲养 ,其抗性自然减退的种群。现场种群 :分别在济宁市的李营、唐口、长沟三地采集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在淡色库蚊对不同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方法 以β-乙酸萘酯为底物,坚固蓝B盐为显色剂,测定室内5个品系淡色库蚊的NSE活力。结果 5个品系淡色库蚊中以抗DDVP品系NSE活力水平最高,其次为抗DDVP降解品系和抗残杀威品系。抗氯氰菊酯品系较低,与敏感品系相近。结论 NSE在淡色库蚊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与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非特异性酯酶在淡色库蚊对不同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在谈色库蚊对不同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方法:以β-乙酸萘酯为底物,坚固蓝B盐为显色剂,测定室内5个品系淡色库蚊的NSE活力。结果:5个品系淡色库蚊中以抗DDVP品系NSE活力水平最高,其次为抗DDVP降解品系和抗残杀威品系,抗氯氰菊酯品系较低,与敏感品系相近。结论:NSE在淡色库蚊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的机制之一,与对拟除虫菊类杀虫剂的抗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蚊虫抗药性敏感测试方法。方法采用微量滴定板法,对室内常规饲养的敏感品系和室内选育的抗DDVP、抗残杀威品系淡色库蚊非特性酯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敏感品系蚊虫OD值≥0.9的占17.16%(35/204条);<0.9的占82.84%(169/204条);抗DDVP品系OD值≥0.9的占83.33%(200/240条);<0.9的占16.67%(40/240条);抗残杀威品系≥0.9的占74.89%(176/235条),<0.9的占25.11%(59/235条)。结论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淡色库蚊的平均OD值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讨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活力在抗DDVP和敏感品系淡色库蚊不同发育期的变化,为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蚊虫抗药性及科学合理地进行蚊虫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β-乙酸萘酯为底物,坚固蓝B盐为显色剂,用微量滴定板法测定蚊虫NSE活力。结果 敏感品系和抗DDVP品系淡色库蚊NSE活力水平在不同发育 变化,Ⅰ-Ⅲ龄幼虫较低,Ⅳ龄幼虫最高,蛹期略下降,成虫期较高,各发育期抗DDVP品系NSE活力均高于敏感品系,Ⅳ龄幼虫期二者差别明显。结论 测定NSE检测蚊虫抗药性可选择Ⅳ龄幼虫或3日龄未吸血雌成蚊;蚊虫化学防治中应选择低龄幼虫期施药。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酯酶与抗性的关系,采用生物测定法和微滴定板法,检测淡色库蚊抗残杀威品系各世代的抗性指数及蚊体现人酯酶的活性。淡色库蚊经过43代的汰选,抗性指数达到11.26倍;蚊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平均抑制率随世代的增加而变低,低于30%的个体频率随世代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非特异性酯酶(NSE)的活力随世代的增加而增强,而高于或等于0.9的个体频率逐渐增高,与生物测试法基本一致。抗残杀威品系AchE的不敏感性与抗性呈正相关关系,NSE的活力与抗性亦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室内多年选育的抗DDVP淡色库蚊抗性株在室内和现场进行试验,以比较WHO标准法和微板测定法在检测蚊虫对DDVP抗药性的差别。方法:微板测定法、生理测定法。结果:用两种方法在温度为23-32℃范围内分别对淡色库蚊进行DDVP抗药性检测,WHO法结果与温度无关,而NSE法结果与温度有关。为消除温度对检测的影响,在缩短孵育时间后,在27-31℃对野外淡色库蚊对DDVP抗性测定,NSE法测定为WHO法结果相同。结论:NSE法检测蚊虫的DDVP抗药性可随外界温度升高而增加,实际应用时应缩短孵育时间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鲁西南地区现场淡色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蚊虫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生物测试法与药物复配法,2018年6-9月测试山东省西南地区济宁市、菏泽市、枣庄市淡色库蚊幼虫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DDVP)、残杀威、三氯杀虫酯5种化学杀虫剂的抗性,以及杀虫剂混合后的共毒系数。结果 3个地区淡色库蚊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DDVP、残杀威、三氯杀虫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44.43~557.54、118.17~445.33、6.44~19.00、2.37~8.10、0.88~2.98,除济宁与菏泽地区淡色库蚊对DDVP的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外, 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氯氰菊酯 + DDVP、氯氰菊酯 + 残杀威、DDVP + 三氯杀虫酯、残杀威 + 三氯杀虫酯复配后共毒系数分别为199.58~456.95、190.56~292.37、123.32~319.24、192.31~367.32,DDVP + 残杀威复配效果不佳(共毒系数:99.87~108.36)。结论 经过几十年的化学防治,鲁西南地区淡色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蚊虫孳生,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延缓和克服蚊虫抗性的发性和发展。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两两配伍对3种抗性品系淡色库蚊的增效效果。结果:对抗钱杀威品系蚊虫增效效果较明显的有:残杀威十三氯杀虫酯、残杀威+氯氰菊酯、DDVP+三氯杀虫酯3种配伍形式;对抗DDVP品系蚊虫增效效果较明显的配伍有:DDVP十三氯杀虫酯、DDVP+氯氰菊酯、残杀威+三氯杀虫酯、残杀威+氯氰菊酯4种配伍形式;对抗氯氰菊酯品系蚊虫增效效果较明显的有:氯氰菊酯+残杀威、氯氰菊酯+DDVP、DDVP+三氯杀虫酯、残杀威+三氯杀虫酯4种配伍形式。结论:当淡色库蚊产生抗药性后,应用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拟除虫菊酯类或有机氯类杀虫剂混用,能取得较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延缓和克服蚊虫抗性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采用 WHO生物测试法 ,测定了 5种杀虫剂两两配伍对 3种抗性品系淡色库蚊的增效效果。结果对抗残杀威品系蚊虫增效效果较明显的有 :残杀威 +三氯杀虫酯、残杀威 +氯氰菊酯、DDVP+三氯杀虫酯 3种配伍形式 ;对抗 DDVP品系蚊虫增效效果较明显的配伍有 :DDVP+三氯杀虫酯、DDVP+氯氰菊酯、残杀威 +三氯杀虫酯、残杀威 +氯氰菊酯 4种配伍形式 ;对抗氯氰菊酯品系蚊虫增效效果较明显的有 :氯氰菊酯 +残杀威、氯氰菊酯 +DDVP、DDVP+三氯杀虫酯、残杀威 +三氯杀虫酯4种配伍形式。结论当淡色库蚊产生抗药性后 ,应用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拟除虫菊酯类或有机氯类杀虫剂混用 ,能取得较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品系及不同性别淡色库蚊非特异性酯酶(NSE)活性的差异,为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蚊虫抗药性提供依据。方法以β-乙酸萘酯为底物,坚固蓝B盐为显色剂,测定单个蚊虫NSE活性。结果抗敌敌畏(Rd)和抗残杀威(Rp)品系淡色库蚊NSE活性水平明显高于敏感(S)品系,抗氯氰菊酯(Rc)品系淡色库蚊NSE活性水平与S品系相近。S、Rd、Rp、Rc4种品系淡色库蚊3日龄雌雄成虫NSE活性均为雌性大于雄性。结论测定NSE活性可判断蚊虫抗药性状况,不同性别蚊虫应分别制定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淡色库蚊对3种常用化学杀虫剂长期选育的抗性状况及5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为合理有效地进行蚊虫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物测定方法,测定淡色库蚊对3种杀虫剂长期选育的抗性水平。结果经过42代选育,淡色库蚊对敌敌畏(DDVP)、残杀威和氯氰菊酯的抗性指数分别最高达12.17、11.78和534.31倍。结论经过长期选育,发现淡色库蚊对3种常用化学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及交互抗性,提示应采取适当措施克服或延缓蚊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延缓和克服蚊虫抗性的发生和发展,更好地选用卫生杀虫剂控制蚊虫,测定了常用杀虫剂复配对采自济宁市部分地区现场淡色库蚊幼虫的敏感性及增效作用。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计算LC50、回归方程、增效系数。结果DDVP+三氯杀虫酯、残杀威+三氯杀虫酯复配共毒系数分别为123.24~212.40和171.80~335.80,显示出较好的增效作用。DDVP+残杀威复配效果较差。结论当淡色库蚊产生抗药性后,采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有机氯类杀虫剂混用的方法,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延缓和克服蚊虫抗性的发生和发展,更好地选用卫生杀虫剂控制蚊虫,测定山东省部分地区现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混用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WHO生物测试法,计算LC50、回归方程、增效系数。结果 DDVP 三氯杀虫酯、残杀威 三氯杀虫酯复配共毒系数分别在123.24~212.40和171.80~335.80之间,显示出较好的增效作用。DDVP 残杀威复配效果较差。结论 当淡色库蚊产生抗药性后,采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有机氯类杀虫剂混用的方法,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抗DDVP品系各世代的抗性指数及蚊体内酯酶(esterase)的活性,探讨蚊虫抗性与酯酶的关系。方法生物测定法,微滴定板法。结果淡色库蚊经过43代选育,抗性指数达12.17倍,蚊体内非特异性酯酶(nonpecificesterase,NSE)的活力随世代增加抗性增高而增强。OD≥0.9的个体频率逐渐增高,与生物测试法基本一致。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平均抑制率随世代的增加、抗性增高而变低,而抑制率<30%的个体频率随世代增加而增加,呈相关关系。结论DDVP抗性与酯酶NSE和AChE的活性呈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