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siRNA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人肾癌裸鼠移植瘤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针对VEGF的siRNA序列,通过脂质体将VEGF-siRNA转染到ACHN细胞中,将转染VEGF-siRNA的ACHN细胞(A组)、转染空质粒的ACHN细胞(B组)及未转染的ACHN细胞(C组)分别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在SPF环境中饲养裸鼠并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每隔5d测定移植瘤体积大小(肿瘤的长轴L,短轴W,肿瘤体积V=1/2LW2),绘制肿瘤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裸鼠移植瘤组织切片中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小鼠移植瘤成瘤及生长明显缓慢,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提示:与B、C组相比,A组中VEGF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间瘤体的体积重量及VEGF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化学合成的VEGF-siRNA可特异性抑制肾癌细胞中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0.1 mL SGC-7901细胞悬液(5×1010/L)接种于裸鼠背部一侧皮下,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其分为3组:PBS组(PBS治疗)、对照siRNA组(接种对照siRNA,终浓度为100 nmol/L)和stathmin siRNA组(接种stathmin siRNA,终浓度为100 nmol/L),治疗方式均为腹腔注射。连续2周观察荷瘤裸鼠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采用TUNEL研究肿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裸鼠肿瘤组织中stathmin、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Stathmin siRNA能明显抑制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5),stathmin siRNA组中裸鼠移植瘤的重量明显低于PBS组和对照siRNA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tathmin siRNA组中Ki-67的增殖指数明显低于PBS组和对照siRNA组(P<0.05)。TUNEL结果显示,stathmin siRNA组的凋亡细胞数显著高于PBS组和对照siRNA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PBS组和对照siRNA组相比,stathmin siRNA组中stathmin和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而Bax蛋白表达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 Stathmin在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有望为胃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HBVX蛋白(HBx)与GFP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系,以进一步研究HBx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法从adr亚型HBV质粒pHBVDNA中扩增HBVX基因片段,PCR产物经HindⅢ和KpnⅠ双酶切后定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的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DH5α,采用上述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GFP-HBx;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C1质粒、pGFP-HBx重组质粒DNA转染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细胞,G418选择抗性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挑取表达GFP的抗性克隆扩大培养、传代。采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HBVX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GFP-HBVX重组表达载体pGFP-HBx;将pEGFP-C1、pGFP-HBx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经G418筛选15d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将带绿色荧光的抗性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并经传代70次,细胞仍表达强的荧光蛋白。RT-PCR检测表明转染pGFP-HBx重组体的HepG2/GFP-HBx细胞有HBVX转录、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GFP.HBVX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GrP-HBx;获得了稳定表达GFP-HBx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系,这为进一步研究FIBx的生物学功能以及HBx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hutch,THHt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18只Balb/c裸鼠建立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瘤体积增至约100mm3时,随机分为对照组、THHta-1(100mg/kg)和THHta-2(200mg/kg)组,实验期间观测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及裸鼠体重的变化,计算肿瘤相对增殖率及瘤重抑制率;取肿瘤组织及肝、脾、肾等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HHta-1组和THHta-2组裸鼠肿瘤体积和重量显著降低,平均抑瘤率为60.4%和80.2%,治疗第21天两组相对肿瘤增殖率均<40%;THHta-1组和THHta-2组肿瘤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HHta致裸鼠体重减轻但裸鼠肝、脾、肾等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THHta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体内抗结肠癌活性,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对结肠癌细胞株SW620、COLO205和HT2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研究该药物对多个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5-aza-dC处理对各结肠癌细胞生长周期、凋亡、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ropidium Iodide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采用RT-PCR法检测抑癌基因THBS1、TIMP3、RASSF1A和癌基因c-myc、c-fos、bax在5-aza-dC处理前后各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改变情况。结果5-aza-dC处理后,3株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周期均明显阻滞于G2/M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划痕实验后72h,对照组结肠癌细胞明显向划痕的中央迁移,而药物处理组结肠癌细胞迁移不明显。5-aza-dC处理后,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较未处理组降低(P〈0.05)。5-aza-dC可恢复结肠癌细胞中多个抑癌基因的表达,但是对癌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5-aza-dC对结肠癌细胞有阻滞细胞生长周期、促进凋亡及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等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恢复多个抑癌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5-氮-2''-脱氧胞苷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对结肠癌细胞株SW620、COL0205和HT2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研究该药物对多个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5-aza-dC处理对各结肠癌细胞生长周期、凋亡、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ropidium Iodide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采用RT-PCR法检测抑癌基因THBS1、TIMP3、RASSF1A和癌基因c-myc、c-fos、bax在5-aza-dC处理前后各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改变情况.结果 5-aza-dC处理后,3株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周期均明显阻滞于G2/M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划痕实验后72 h,对照组结肠癌细胞明显向划痕的中央迁移,而药物处理组结肠癌细胞迁移不明显.5-aza-dC处理后,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较未处理组降低(P<0.05).5-aza-dC可恢复结肠癌细胞中多个抑癌基冈的表达,但是对癌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5-aza-dC对结肠癌细胞有阻滞细胞生长周期、促进凋亡及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等作用,该作用可能足通过恢复多个抑癌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urvivin-siRNA真核重组质粒对前列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DU145细胞,将细胞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待移植瘤直径达到8 mm时将瘤无菌取出,分成直径约2 mm的瘤块,手术植入另外的裸鼠皮下,将survivin-siRNA质粒或scrambled siRNA对照质粒电转染进行治疗,描记移植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制率;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观察survivin-siRNA对移植瘤影响。结果:成功构建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模型。与mock和scrambled siRNA组相比,survivin-siRNA抑瘤率分别为两对照组的61.81%和62.8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survivin-siRNA质粒明显抑制细胞内survivin表达;TUNEL染色证实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重组质粒survivin-siRNA明显抑制DU145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抑制内源性 survivin 蛋白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针对survivin靶点的基因治疗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miR-127-3p与MAPK4的靶向关系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预测miR-127-3p与MAPK4间靶向关系,荧光素酶实验验证, qRT-PCR检测两者在肝细胞中的基因表达。miR-127-3p mimic及pcDNA-MAPK4(pc-MAPK4)分别或同时转染HepG2细胞,qRT-PCR检测miR-127-3p表达,BrdU及Hoechst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侵袭及迁移,Western blot (WB)检测Ki67、Bcl-2、Bax、cleaved Caspase-3、MMP-9、VEGF、MAPK4、MAPKAPK5、HSPB1表达。miR-127-3p mimic转染HepG2细胞后,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记录肿瘤体积,免疫组化及Tunel检测其增殖凋亡水平,WB检测MMP-9及MAPKAPK5表达。结果:与HL-7702比较,HepG2中miR-127-3p表达下调而MAPK4上调。HepG2中,miR-127-3p mimic上调miR-127-3p并下调MAPK4表达及MAPK4 wt荧光素酶活性,pc-MAPK4上调MAPK4并减弱miR-127-3p mimic的作用;miR-127-3p mimic减少BrdU阳性细胞及Ki67、Bcl-2表达,增加凋亡细胞及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pc-MAPK4增加BrdU阳性细胞及Ki67、Bcl-2表达,减少凋亡细胞及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减弱miR-127-3p mimic的抑增殖促凋亡作用;miR-127-3p mimic减少侵袭细胞数、划痕闭合率及MMP-9、VEGF表达,pc-MAPK4增加侵袭细胞数、划痕闭合率及MMP-9、VEGF表达并减弱miR-127-3p mimic的抗侵袭迁移作用;miR-127-3p mimic降低MAPKAPK5及HSPB1磷酸化比值,pc-MAPK4升高其比值并减弱miR-127-3p mimic的影响。miR-127-3p mimic减小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减少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MMP-9表达及MAPKAPK5磷酸化比值并增加凋亡细胞。结论:miR-127-3p靶向MAPK4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绒毛膜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培养人绒毛膜癌细胞系JAR,制备JAR单细胞悬液,给5只8周龄BALB/c裸鼠经皮下注射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待裸鼠皮下成瘤后,无菌条件下取瘤组织并切成1 mm^3组织块,通过手术方式植入10只10周龄BALB/c裸鼠子宫腔内,裸鼠濒死状时4%水合氯醛(10 g/kg)腹腔注射麻醉处死,观察子宫成瘤及腹腔转移情况。解剖取子宫原位移植瘤、腹腔内转移瘤、腹腔淋巴结及其他脏器组织标本,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定。结果10只BALB/c裸鼠中共有7只裸鼠子宫内可见移植瘤肿块形成,其中2只可同时观察到子宫移植瘤和腹膜转移瘤。在病理学形态和结构上,皮下移植瘤模型、原位移植模型和腹膜转移瘤的瘤细胞与人绒毛膜癌细胞系JAR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人绒毛膜癌JAR细胞的BALB/c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survivin-siRNA对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抑瘤活性。方法参考siRNA的设计策略,构建表达survivin-siRNA的慢病毒载体;于各BALB/C裸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人肺腺癌A549细胞悬液,构建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肿瘤组织局部注射survivin-siRNA的慢病毒载体,观察肿瘤的体积及随时间变化的生长曲线;通过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慢病毒载体介导survivin-siRNA对裸鼠人肺腺癌A549的抑瘤率为46.07%;经过PI和Annexin-V染色区分凋亡早晚期的细胞为30%~3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凋亡;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则明显减少。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iRNA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人肺腺癌A549的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效激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建立食管癌耐药裸鼠模型及探讨食管癌耐药机制。方法 4周龄的BALB/c nu/nu裸小鼠36只随机分组分为6组,每组6只,左前肢肩胛下皮下分别接种食管癌细胞Eca109及食管癌耐药细胞Eca109/ABCG2,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腹腔注射阿霉素(Adriamycin, ADM),1、4mg/kg,1次/3d 共注射7次,空白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 NS)代替ADM。RT-PCR方法检测移植瘤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2,ABCG2)mRNA 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移植瘤细胞中ABCG2蛋白、凋亡及细胞中ADM含量。结果 成功建立裸鼠食管癌耐药细胞移植瘤模型,皮下接种细胞一周后成瘤,成瘤率100%。实验结束后,注射ADM药物的裸鼠,接种Eca109/ABCG2细胞的皮下移植瘤体积、重量和ABCG2 mRNA、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接种Eca109细胞移植瘤(P<0.05),但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ADM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接种Eca109/ABCG2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是较好的食管癌耐药动物模型,具有ABCG2耐药表型,为研究ABCG2与食管癌耐药关系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胞浆活化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ytplasmic 1, NFATc1)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肿瘤脉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NFATc1 siRNA转染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SKOV3,免疫荧光及RT-PCR测量转染效率和基因抑制率,选取效率最高的序列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测量各组裸鼠肿瘤体积,观察NFATc1 siRNA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肿瘤组织NFATc1的表达情况,并使用细胞角蛋白染色标记上皮性来源,CD34标记微血管,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分别计算各组微血管及微淋巴管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NFATc1、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3条特异性序列均可显著降低NFATc1的表达水平,以siRNA-1169最佳。NFATc1在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瘤组织高表达。干扰组抑瘤率为57.08%,且重量和体积均低于2个对照组。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干扰组。对照组比较,NFATc1 siRNA可以在mRNA水平上明显抑制NFATC1、CXCR2、FGF-2和PDGF-BB的转录。Western blot各组细胞在相应位置出现NFATc1、CXCR2、FGF-2和 PDGF-BB条带,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度最强,与干扰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NFATc1 siRNA明显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肿瘤脉管生成,下调CXCR2、FGF-2及PDGF-BB的表达可能为其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siRNA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pU6-hTERT-siRNA),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LoVo细胞,以同源性的pU6作阴性对照,以未转染的细胞作空白对照。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率。建立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法将pU6-hTERT-siRNAs、pU6转导,观察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RT-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株和移植瘤细胞hTERT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hTERT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LoVo细胞转染pU6-hTERT-siRNA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达42.1%,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3.2%),P0.01。裸鼠皮下移植瘤转染pU6-hTERT-siRNA14 d后,种植瘤体积为(85.9±18.7)mm3,显著小于阴性对照组[(157.4±55.6)mm3]和空白对照组[(155.2±54.2)mm3],P0.01。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pU6-hTERT-siRNA后,细胞株和移植瘤内的hTERT mRNA以及细胞株蛋白水平表达显著减少(P0.01),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U6-hTERT-siRNA在体内外能有效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中hTERT基因表达,对裸鼠皮下结肠癌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RNAi技术沉默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基因(IGFBP2),探讨其对人胃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合成靶向IGFBP siRNA的表达质粒,于雌裸鼠皮下种植SGC7901胃癌细胞,肿瘤长至一定大小时,随机分为重组质粒实验组(A),阴性质粒对照组(B)及盐水对照组(C),于肿瘤局部分别注射重组质粒、阴性重组质粒、生理盐水。每3d给药一次,共8次,3d测量一次肿瘤体积,22d后处死全部动物,取肿瘤,测其大小和瘤重,RT-PCR检测各组IGFBP-2的表达。结果:A组肿瘤瘤块的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B、C组(P〈0.05),RT-PCR显示,A组IGFBP-2的表达明显低于B、C组(P〈0.05),B、C组IGFBP-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靶向IGFBP-2siRNA瘤内注射能显著地延缓胃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可能通过抑制IGFBP-2基因表达的机制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肝癌的转移复发被认为可能存在有肿瘤干细胞,后者在肿瘤细胞中数目极少,使得临床鉴别存在一定困难。Thy-1是卵圆细胞的表面标记蛋白,通过特异性标记物间接证明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的:探讨肝癌细胞中是否存在Thy-1标记阳性的卵圆细胞,并进行筛选鉴定。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卵圆细胞标记蛋白Thy-1在肝癌细胞HepG2,BEL7402及正常肝细胞QSG7701的阳性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选Thy-1标记阳性的肝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分选效率。裸鼠皮下接种实验设立3组,Thy-1+细胞组裸鼠于背部皮下接种分选的Thy-1+细胞5×105/只,HepG2细胞阳性对照组同法接种HepG2细胞0.5×107/只,Thy-1-细胞阴性对照组同法接种分选的Thy-1-细胞0.5×107/只,1个月后观察各组成瘤性。结果与结论:卵圆细胞表面标记蛋白Thy-1在肝癌细胞HepG2,BEL7402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QSG7701(P0.05)。Thy-1+细胞组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为85%,HepG2细胞阳性对照组为1%,Thy-1-细胞阴性对照组几乎无免疫荧光表达。HepG2细胞阳性对照组、Thy-1+细胞组5只裸鼠全部成瘤,且瘤体体积相对较大;而Thy-1-细胞阴性对照组仅有1只裸鼠成瘤,瘤体体积明显小于前2组(F=144.568,P0.05),提示肝癌细胞中存在Thy-1标记阳性的卵圆细胞样干细胞,其可能是肝癌细胞中的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下调CDH17基因对那可丁耐药的人胃癌MGC-80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影响,为临床上寻求治疗胃癌新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以人胃癌MGC-803细胞作为研究材料,建立该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同时,用HE染色法观察瘤体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显示,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中siCDH17慢病毒对胃癌MGC-803细胞中CDH17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具有干扰效果(P<0.05)。随后将siCDH17慢病毒干扰的人胃癌MGC-803细胞以及对照细胞进行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移植后第6天各组均见皮下肿瘤结块,采用那可丁药物处理并实时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发现,siCDH17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和siNC组(P<0.05)。且HE染色也发现与对照组比较,siCDH17组的瘤体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因此,下调CDH17基因可以增加胃癌MGC-803细胞对那可丁的敏感性,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最终阻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人结肠癌细胞系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2种结肠癌细胞系SW1116和Colo-320,分别以去甲基化制剂5-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和(或)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trichcxstatin A(TSA)及丁酸盐干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以RT-PCR和定量RT-PCR法研究抑癌基因p16^INK4A、APC、p2^WAF1、p53和p73以及癌基因c-myc和c-Ki-ras、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正常情况下,SW1116和Colo-320细胞系中均有较弱的p16^INK4A和APC表达;两种结肠癌细胞系p21^WAF1表达缺如,而p53、p73和c-myc、c-Ki-ras以及survivin均表达。以5-aza-dC干预后,p16^INK4A和APC表达增强,且不同的结肠癌细胞系表达增强最明显时5-aza-dC干预的时间与浓度不同。相反p21^WAF1仍无明显表达。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细胞系经TSA或丁酸盐处理后,p21^WAF1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53、p73、c-myc、c-Ki-ras和survivin基因在干预前后表达无明显变化。另外,5-aza-dC并不能改变细胞周期,而TSA或丁酸盐使细胞阻滞于G1期。结论 两种人结肠癌细胞系中,p16^INK4A和APC基因的表达均受甲基化调节;p21^WAF1基因表达主要受乙酰化调节,乙酰化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而p53、p73、c-myc、c-Ki-ras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不受甲基化或乙酰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基因 RA5 38及反义 c- myc对人胃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曲线、DNA梯度降解试验、原位末端标记、流式细胞仪、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分析、裸鼠致瘤性、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等方法 ,对 RA5 38、反义 c- myc重组腺病毒在人胃癌细胞系 (SGC790 1)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子机理进行体内外研究。结果  RA5 38及反义 c- myc重组体腺病毒 (Ad- RA5 38及 Ad- ASc- myc)对 SGC790 1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76 .3%和 44 .1%。 DNA梯度降解试验、原位末端标记、流式细胞仪显示 Ad- RA5 38及 Ad- ASc- myc诱导 SGC790 1细胞凋亡。它们均能抑制SGC790 1细胞 c- myc、bcl- 2、cyclin D1基因表达 ,并刺激 bax基因表达 ,对 p5 3、p16、TGase、ras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经 Ad- RA5 38及 Ad- ASc- myc处理的 SGC790 1细胞致瘤性消失。Ad- RA5 38及 Ad- ASc- myc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能有效降低肿瘤的生长速度 ,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6 0 .7%和 6 8.9%。结论  Ad-RA5 38、Ad- ASc- myc对胃癌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其作用是 c- myc、bcl- 2、bax、cyclin D1等一系列基因表达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 p5 3、p16、TG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AFP增强型四元复合体介导的N ras反义RNA转移系统对HBV转基因肝癌细胞系HepG2 .2 .15致瘤性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含有N ras反义RNA的AFP增强型四元复合体 ,体外瞬时转染HBV转基因HepG2 .2 .15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N ras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同时建立稳定表达N ras反义RNA的肝癌细胞系HepG2 .2 .15 /as ras,绘制转染前后生长曲线。体内抑瘤试验分别以HepG2 .2 .15或HepG2 .2 .15 /as ras细胞制备荷瘤裸鼠模型 ,比较二者成瘤率。HepG2 .2 .15成瘤组局部瘤内注射N ras反义RNA四元复合体 ,研究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AFP增强型四元复合体介导N ras反义RNA体外瞬时转染HepG2 .2 .15细胞可显著降低胞内N ras蛋白的表达水平 (P <0 .0 5 ) ,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0 /G1期 ,且可诱导细胞凋亡。体内抑瘤实验显示 ,HepG2 .2 .15 /as ras细胞注射组成瘤率 ( 4 0 % )显著低于HepG2 .2 .15细胞注射组( 10 0 % )。瘤内注射N ras反义RNA四元复合体可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AFP增强型四元复合体介导的N ras反义RNA转移系统可降低HBV转基因肝癌细胞HepG2 .2 .15N ras蛋白的表达水平 ,逆转其恶性行为 ,体内外均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米舒利(NIM)对肺癌裸鼠移植瘤的血管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人肺癌A549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予NIM治疗,计算NIM的抑瘤率,RT-PCR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素-1、2 (Ang-1、Ang-2) mRNA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裸鼠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NIM可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率为43.02%。 NIM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组织Ang-2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ng-1 mRNA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 Ang-2/Ang-1 mRNA比值下降(P<0.01);同时MV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COX-2抑制剂NIM可下调Ang-2基因表达,改变Ang-2/Ang-1 mRNA比值,该作用可能是COX-2抑制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