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1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门诊确诊的AD患者187例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116例,将MCI患者作为MCI组,AD患者分为轻度痴呆组81例、中度痴呆组72例和重度痴呆组34例,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7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受试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各组血脂水平(包括TC、TG、LDL)及收缩压;记录患者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对照组HOMA-IRMCI组轻度痴呆组中度痴呆组重度痴呆组(P0.05)。MCI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MCI组IMT高于对照组(P0.05)。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痴呆严重程度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呈正相关(r=0.80,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抵抗程度与IMT、斑块检出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0.70,P0.01)。结论 AD患者痴呆严重程度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而加重,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保护神经元,有利于改善AD患者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并测定5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发现老年人高血压病级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而胰岛敏感指数显著降低,与老年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并且与靶器官损伤程度和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 ,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血脂异常已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这些疾病致病机制中的核心问题 ,胰岛素抵抗 (IR)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已逐层显露 ,实质上 ,IR是众多代谢性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原始动因和致病基础。近年研究表明 ,血管内皮细胞本身也可产生IR ,引起血流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加。IR不仅表现为肌肉、肝、脂肪细胞对糖摄取、利用下降 ,引起血糖升高 ,同时也可引起血脂紊乱、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 相似文献
4.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对34例老年冠心病2以腔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比值和口服葡萄糖负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葡萄糖曲线下面积比值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与空腹血脂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否合并高血压,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且IR指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明显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叶明显负相关,提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陈文箫,翁元真,王丽纳,郭太林,董玲,蔡敏(福建省立医院,福州350001)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高血压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前瞻性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探讨老年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老年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观察28例单纯性高尿酸血症和3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口服葡萄耐量试验后血糖、胰岛素以及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结果:高尿酸血症组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胰岛素/血糖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 方法 以2008年2月在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就诊的BPH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分析FINS、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量血压、体质量、身高、腹围,计算体质指数.测定前列腺体积,评估下尿路症状(LUTS),并询问LUTS出现的时间. 结果 (1)按照HOMA-IR>2.8为胰岛素抵抗,将患者分为敏感组48例和抗组20例,结果显示抵抗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高于敏感组,分别为(61.1±32.9)ml和(40.4±1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A分别为(3.3±2.3)μg/L与(2.9±1.3)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TS出现时间(13.4±6.6)年和(8.7±6.0)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别为(16.4±6.7)分和(13.3±7.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前列腺症状药物治疗(MTOPS)研究的进展性评价指标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低进展组与高进展组,分别为30例和38例,两组FINS、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前列腺体积与HOMA-IR、FIN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1和0.492,均P<0.01).结论老年BPH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程度、高FINS水平与前列腺体积的增大及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二者存在理论上的因果关系.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血压也可影响胰岛素的代谢,造成胰岛素抵抗,两者相辅相成,导致一系列严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多种降压药物可通过影响糖代谢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部分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因此,了解胰岛素抵抗与高血 压之间的关系对于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IR) a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in elderly men. Methods All BPH outpatients in Geriatric 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Xiang Ya Hospital in Feb 2008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Bioche assays including insulin (FINS),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HbAlc, fasting plasma glucose, 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were performed and HOMA-IR were calculated. The blood pressure, body weight, height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ere measured, and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was calculated. Prostate volume (PV) was measured by abdominal ultrasound,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 was evaluated by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 and inquired about the history of LUTS in detail. Results (1) HOMA-IR> 2.8 was diagnosed as insulin resistance (IR).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sulin sensitivity (IS) group (n=48) and IR group (n=20). The PV level was higher in IR group than in IS group [(61.1-32. 9) ml vs. (40.4±16.5)ml, P<0. 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PSA [(3.3±2.3) μg/L vs. (2.91±1.3) μg/L, P>0.05], the history of LUTS [(13.4±6.6)years vs. (8.7±6.0)years, P>0.05], IPSS [(16.42±6.67)scores vs. (13. 29±7.09)scores, P>0. 0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According to BPH progressivity evaluation provided by MTOPS study (age≥62 years, PSA≥1. 6 μg/L, PV≥31 m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low progressive risk group (n= 30) and high progressive risk group (n= 38). The FINS and HOMA-IR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ighprogressive risk group than in low progressive risk group (all P<0. 01). (3)The PV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OMA-IR level and FINS level (r= 0. 431, 0. 492, P<0. 01). Conclusions IR exists in majority of elderly BPH patients, the degree of IR and relative high level of FINS are related to the enlargement of PV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PH.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84例 ,分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CA组 )和颈动脉正常组 (NC组 )。应用高分辨率 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参数。应用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 CA组的胰岛素 (INS)、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粥样硬化斑块积分 (PS)显著高于 NC组 (P<0 .0 5 ) ,CA组的 ISI显著低于 NC组 (P<0 .0 5 )。 IMT与血糖 (SG)、INS呈正相关 (P<0 .0 1) ,IMT与 ISI呈负相关 (P<0 .0 1)。 PS与 SG、INS呈正相关 ,PS与 ISI呈负相关 (P<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SG、ISI、收缩压 (SBP)与 IMT相关性较为密切 ,其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 0 .2 2 2、0 .739、- 1.12 5、0 .116。 INS、体重指数(BMI)、脉压 (PP)与 PS相关性较为密切 ,其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 0 .5 5 4、- 0 .2 2 1、0 .141。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174例2型DM患者按有无颈动脉内膜-中膜(CA-IMT)增厚分为增厚组(92例),单纯DM组(82例),另设正常对照组(60例)。对3组均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增厚组HOMA-IR明显高于单纯DM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单纯DM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2型DM伴亚临床AS与IR呈正相关,提示IR是2型DM及A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1~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分子mRNA3’端非编码区域(3'UTRs)互补配对结合降解靶基因mRNA或者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发挥负性调控作用.最近许多研究表明,microRNA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影响胰岛素的外周作用.microRNA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在分子水平治疗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近期提出细胞水平胰岛素抵抗包括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即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内细胞自身存在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缺陷导致细胞生物学性能的改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起关键作用.如斑块内细胞自身胰岛素抵抗可降低内皮细胞的舒张功能、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并增加巨噬细胞凋亡和吞噬缺陷,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的扩大.因此,深入了解细胞水平胰岛素抵抗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为未来研发新型药物开辟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及单纯胰岛素抵抗老龄大鼠的肾损伤和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对2型糖尿病(T2DM)及单纯IR老龄大鼠的肾损伤和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18月龄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IR组、DM组,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euglycemic insulin clamptechnique,EICT)测定各组大鼠IR,用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infusion rate,GIR)表示IR情况,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白蛋白,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各组大鼠腰椎、股骨BMD.结果DM组和IR组GIR低于N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DM组24h尿白蛋白升高(P=0.008),IR组有升高趋势(P>0.05);DM组24 h尿白蛋白显著高于IR组(P=0.017 5).IR组腰椎、股骨BMD低于正常对照组,高于DM组(P<0.05).IR组和DM组GIR与24 h尿白蛋白呈负相关,与腰椎、股骨BMD呈正相关.结论IR在T2DM及单纯IR时均可致肾脏损伤和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同时所有患者行颈动脉B超检查,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或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42例,占64.5%)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78例,35.5%)。结果: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4h平均收缩压[(124.52±14.46)mmHg比(133.16±13.62)mmHg]、白昼收缩压[(127.23±16.42)mmHg比(136.25±12.44)mmHg],24h平均脉压[(56.74±8.98)mmHg比(64.66±10.20)mmHg]、白昼平均脉压[(56.97±7.23)mmHg比(66.52±14.62)mmHg]夜间平均脉压[(55.61±6.32)mmHg比(63.92±7.42)mmHg]显著升高,24h、自昼、夜间血压变异性也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与动态血压、脉压水平升高,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耐量正常的老年人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糖耐量正常的老年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正常、增厚、硬化)和斑块形态(无斑块、硬斑、软斑)分别进行分组,比较组间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1)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显著升高[(4.98±0.55)%比(5.51±0.42)%比(5.92±0.39)%],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无斑块组、硬斑组和软斑组HbAlc水平分别为(5.36±0.51)%、(5.89±0.44)%和(5.97±0.2)%,硬、软斑块组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均〈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有待成为评估老年人颈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老年人单纯性肥胖者胰岛素抵抗的变化规律及其有关因素。方法:对38例老年单纯性肥胖及30例正常老年人的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单纯性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载脂蛋白A1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100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老年人单纯性肥胖者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紊乱存在。 相似文献
19.
林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6):560-562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的105例门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氯沙坦钾50~100mg/d,口服,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葡萄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收缩压明显降低并达到目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P〈0.01),血压无明显波动,至第8周时总有效率达88.6%,对舒张压和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此外至治疗结束时,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19.8±3.9)mmol/L和(12.5±2.7)mmol/L,P〈0.053,胰岛素敏感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敏感性指数分别为-(4.42±0.35)和-(4.11±0.26),P〈0.05],仅5例(4.8%)出现轻微头昏、咳嗽。结论:氯沙坦钾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而且还可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对63例T2DM患者(男35例,女28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用放免法测定雌二醇(E_2)和睾酮(T),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INS,计算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患者存在性激素紊乱。女性DM组E_2与INS、IR呈负相关(分别是r=-0 38,P<0.05,r=-0.42,P<0.05),与ISI呈正相关(r=0.53,P<0.01);T与INS、IR呈正相关(分别是r=0.48,P<0.01;r=0.74,P<0.01);与ISI呈负相关(r=-0.77,P<0.01)。男性DM组,E_2与INS呈正相关(r=0.36,P<0.05);T与INS、IR呈负相关(分别是r=-0.37,P<0.05;r=-0.47,P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