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骶管复合异氟醚组,B组为单纯气管内全麻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分别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药总量、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均较满意,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骶管复合异氟醚组,B组为单纯气管内全麻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分别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药总量、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均较满意,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要幼儿腹部以下手术的优越性. 方法 选择年龄2 d~3岁的ASAⅠ~Ⅱ级行腹部以下手术患儿102例,随机等分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组(Ⅰ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Ⅱ组),比较2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牵拉反应、肌松及术中静脉镇痛、镇静效果、麻醉维持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呕吐概率. 结果Ⅰ组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肌松良好、镇痛完善、术后苏醒时间短,苏醒后安静;Ⅱ组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大,术中牵拉反应明显,肌肉不松弛,术后苏醒时间长,苏醒后述疼痛,哭闹. 结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适合婴幼儿腹部以下手术,其方法简单可行,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儿上肢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2~5岁行上肢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为七氟烷吸入复合臂丛阻滞组,B组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臂丛阻滞组,C组为氯胺酮丙泊酚组,观察3组血压、心率变化、患者苏醒时间、诱导期及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及应.结果 :A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变化不明显,B组和C组患儿术中和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较术前升高(P<0.05),呼吸频率明显低于术前;C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延长,A组和B组患儿苏醒期并发症低于C组,其中C组患儿术后躁动与哭闹多见.结论 :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患儿易于接受,麻醉过程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苏醒快,清醒质量高,苏醒期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脉异丙酚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手术的效果。方法:60例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阻滞(Ⅰ组);另一组用全凭静脉麻醉(Ⅱ组)。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手术毕记录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苏醒时间。结果:诱导后和术中两组的心率、血压有着显著的差异,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苏醒时间、苏醒后烦躁、手术后呕吐发生率也短于Ⅱ组(P<0.05)。结论: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手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的术后镇痛作用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60例1-5岁择期行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学龄前患儿,ASA分级Ⅰ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七氟烷组;B组为七氟烷+骶管阻滞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七氟烷全身麻醉,B组加用骶管阻滞.分别记录患儿年龄、体重、麻醉持续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率.结果 A组2例、B组1例因发生心率反应被排除.苏醒期躁动率B组(24.1%)明显低于A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骶管阻滞的术后镇痛作用能有效降低七氟烷麻醉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后苏醒期躁动,建议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七氟烷全身麻醉中应复合骶管阻滞.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脉全麻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对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行静脉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Ⅱ组行单纯静脉复合全麻,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Ⅰ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追加氯胺酮或丙泊酚较少。Ⅱ组小儿麻醉期间有心率增快、流泪、体动等反应,需追加氯胺酮或丙泊酚,苏醒时间明显长于Ⅰ组。两组麻醉期间心率、术毕清醒时间、所需氯胺酮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手术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七氟醚麻醉行扁桃体腺样体手术患儿术后镇痛药使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七氟醚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4-11岁,体重13-38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n=20):Ⅰ组(对照组)输入林格试液10ml,Ⅱ、Ⅲ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分别输注右美托咪啶0.3ug·kg-1和0.5ug·kg-1.给药结束后采用8%七氟醚和6L·min-1O2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2-3%七氟醚和O22L·min-1.记录患儿各时点MBP、HR、疼痛评分和术后芬太尼的使用情况.结果 Ⅲ组MBP和HR和Ⅱ组HRT1-T4时点明显低于Ⅰ组,且Ⅱ、Ⅲ组疼痛评分和术后使用芬太尼例数也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为七氟醚麻醉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提供了良好的镇痛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与氯胺酮麻醉对疝气腹腔镜手术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0例行疝气腹腔镜手术的患儿,45例患儿接受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另外45例患儿接受氯胺酮麻醉(对照组).结果:手术时间,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优良;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氯胺酮麻醉对疝气腹腔镜手术患儿的临床效果更加优良,能够减少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种麻醉方式均对血液流变学影响小,综合比较,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啶对全凭七氟醚麻醉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4~11岁,体重13~38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n=20):Ⅰ组(对照组)输入林格试液10ml,Ⅱ、Ⅲ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分别输注右美托咪啶0.3ug?kg-1和0.5ug?kg-1。给药结束后采用8%七氟醚和6L?min-1O2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2~3%七氟醚和O22L?min-1。记录患儿各时点MBP、HR和R,苏醒时间、躁动情况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Ⅲ组MBP、HR、R和Ⅱ组HR在T1~T4时点明显低于Ⅰ组;燥动评分Ⅲ组T1~T4时点和Ⅱ组T2~T4时点明显低于Ⅰ组,Ramsay镇静评分Ⅲ组T1~T4时点、Ⅱ组T2~T3时点明显高于Ⅰ组,且Ⅱ、Ⅲ组苏醒期燥动例数和躁动持续时间大于15min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为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提供了良好的镇静效应,并较好的抑制了患儿苏醒期燥动,稳定了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赵柯敏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9):1273-1274
目的 评价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期或急诊上肢骨科手术患儿80例,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组简称(A组)40例.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神经阻滞组简称(B组)40例.记录患儿手术前(T0)、诱导后(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和苏醒时(T4)的HR、RR、SPO2值,记录患儿苏醒时间,恶心呕吐、躁动、噩梦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较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恶心呕吐、躁动、噩梦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科手术中能明显缩短清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及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的术后镇痛作用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60例1~5岁择期行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学龄前患儿,ASA分级Ⅰ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七氟烷组;B组为七氟烷+骶管阻滞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七氟烷全身麻醉,B组加用骶管阻滞。分别记录患儿年龄、体重、麻醉持续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率。结果A组2例、B组1例因发生心率反应被排除。苏醒期躁动率B组(24.1%)明显低于A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骶管阻滞的术后镇痛作用能有效降低七氟烷麻醉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后苏醒期躁动,建议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七氟烷全身麻醉中应复合骶管阻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七氟醚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用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七氟醚组和异丙酚组,观察组给予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苏醒质量。结果 七氟醚组患者T2、T3、T4时刻的MA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T1、T2、T3、T4各时刻的PETCO2明显低于异丙酚组(P<0.05),2组患者各时刻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麻醉比异丙酚复合麻醉更有利于保持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但两种麻醉方式下患者苏醒质量并无明显差异,苏醒质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对照组),分别记录围麻醉期间各时点(麻醉前T0、诱导插管后T1、切皮时T2、手术探查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MAP、HR)及两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躁动情况(Ramesay评分和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和拔管时MAP和HR的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苏醒期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确切平稳、苏醒迅速,苏醒躁动少,是一种比较安全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二组(n=40):七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异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分别监测记录术前(T0)、切皮时(T1)、手术探查时(T2)、术毕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的血流动力学(MAP、HR)变化及两组停药至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说话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和苏醒期躁动、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p>0.05),但A组易于控制BIS(脑电双频指数)值。A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说话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1)且两组均无苏醒期躁动及术中知晓。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确切、平稳,苏醒迅速,是较为安全、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麻醉和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收集下腹部手术患儿60例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对照组应用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入室时、诱导后、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毕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麻醉后观察组各时间点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下腹部手术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安全有效,优势明显,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TCI微泵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以及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麻醉对颅内肿瘤切除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0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颅内肿瘤摘除术的患者,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n=50)和瑞芬太尼/七氟醚组(RS组,n=50)。2组均用TCI微泵靶控输注瑞芬太尼;R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而RS组吸入七氟醚。观察并记录不同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中均能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BIS值=55±5),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2组患者在围苏醒期恢复时间,RP组均短于RS组;麻醉恢复期R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RS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颅内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老年患者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声带息肉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ev组)和丙泊酚组(Pro组),每组45例。Sev组给予4%七氟醚吸入联合瑞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七氟醚吸入联合瑞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维持麻醉。Pro组给予丙泊酚1mg/kg联合瑞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维持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前、插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的差异。结果:麻醉前、插管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前Pro组MAP、HR显著低于Sev组(P〈0.05);Sev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Pro组(P〈0.05)。结论:七氟醚用于支撑喉镜老年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能显著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麻醉和氯胺酮肌注诱导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诱导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七氟醚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3~7岁行扁桃体切除术且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组(S组)和氯胺酮肌注诱导组(K组),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间和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七氟醚组麻醉诱导起效迅速安全,患儿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手术时间与氯胺酮组比较均缩短,分别为(60.0±9.9)s、(75.0±7.9)s、(10.8±1.7)min和(127.3±19.3)s、(152.3±14.8)s、(14.5±3.2)min(P<0.05)。七氟醚组患儿麻醉诱导期间及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七氟醚组患儿合作程度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氯胺酮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七氟醚快速吸入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全麻诱导,患儿合作程度高,诱导起效安全迅速;喉痉挛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增加小儿躁动和非适应性行为的改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嘧啶和曲马多用于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3例ASA Ⅰ-Ⅱ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患儿,年龄5~10岁,均分为三组,Q组为曲马多组,Y组为右旋美托嘧啶组,C组为对照组.全麻诱导维持均采用七氟醚,手术结束前20 min,3组分别静注曲马多2 mg/kg、右旋美托嘧啶0.3μg/kg(10 min内缓慢注射完)、生理盐水.记录患儿围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苏醒期的躁动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 曲马多组和右旋美托嘧啶组的躁动评分及例数(%)与对照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除出现呕吐现象外均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右旋美托嘧啶和曲马多两药物可有效减少七氟醚全凭诱导和维持麻醉下手术患儿术后发生的躁动,虽然有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可使患儿麻醉苏醒期间循环更趋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