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欣红  冯凯 《现代保健》2013,(12):25-26
目的:探讨运用升板止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经验。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氨肽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升板止血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随访1年时,治疗组基本治愈37.50%,对照组基本治愈21.05%,提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较好,在症状控制、远期疗效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升板止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改善明显,远期疗效优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化斑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6例,予益气化斑汤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对照组24例,单纯使用泼尼松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良效6例,进步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显效9例,良效5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斑汤配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单纯使用泼尼松有效率高,且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 (Cs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 2 3例难治性ITP患者 ,采用Cs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口服 ,剂量分别为 5mg/ (kg·d)和 0 .5mg/ (kg·d)。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P <0 .0 1) ,总有效率为 6 0 .9% ,其中显效率为34.8% ,良效率为 2 6 .1%。不良反应相对轻微 ,包括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等。结论 Cs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可作为难治性ITP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并且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讲 ,毒副反应较轻微和短暂 ,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系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文献报道不少。但对重型ITP的预后却少见报道。本文就 1995~ 2 0 0 1年我院住院的 4 0例血小板计数小于 2 0×10 9/L的重症ITP治疗及预后作一探讨。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诊断及疗效标准参照 1984年洛阳会议文件。男 2 1例 ,女 19例。年龄≤ 14岁 2 0例 ,15~ 5 4岁 17例 ,≥5 5岁 3例。急性ITP 2 7例 ,复发性ITP 13例。临床上所有患者均有皮肤瘀斑及牙龈渗血。伴有内脏出血 14例 ,其中上消化道出血 7例 ,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血尿 7例 ,肺出血 1例。伴有内脏出血的 14…  相似文献   

5.
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一般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切脾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率为70%,并有一定的副作用.对一部分难治性ITP临床治疗仍是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07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发现,多数IT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前驱感染史,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循环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计数低下、贫血,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显示成熟障碍。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ITP做出早期诊断是ITP治疗的关键,对避免因大出血造成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缩短所致。目前尚没有特效疗法。笔者对70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分别给予免疫球蛋白冲击、激素冲击及口服激素3种方法治疗,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红 《山东卫生》2005,(12):56-5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以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等为特点。近年研究表明ITP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密切关系,因此本病被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9.
1、什么是ITP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病因虽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是对血小板产生了自身抗体,使血小板在脾脏等网状内皮系统组织中被破坏.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因此也被称为免疫性或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IT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升板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3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予自拟升板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小板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分别为62.50%、68.7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LT、MPV、PDW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板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围产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1月~2005年1月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处理经验。结果妊娠合并ITP患者63例,发生率为0.23%,其中妊娠高血压疾病12例,产后出血4例,早产4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糖耐量异常3例,前置胎盘1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32例,其中需孕期治疗54例,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31例,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13例,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悬液治疗10例,新生儿血小板减低3例,发生率为5.56%,均未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结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是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理想方法,应加强对妊娠合并ITP的孕期监护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联合抗病毒治疗前后P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参数变化.方法 采用日本生产的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10例ITP患儿(病例组)联合抗病毒治疗前后Pt、MPV、PCT、PDW,其中轻度组16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30例、极重度组26例.并与11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ITP患儿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重度组与极重度组比较MPV、PDW、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极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及对照组Pt、PCT及MPV、P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t、PCT仍低(P<0.05).结论 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可反映ITP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8年起,在原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于改善出血倾向、促进血小板上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小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43-1044,1047
[目的]观察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8例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泼尼松片治疗:全反式维甲酸,10mg/次,3次/d,口服;泼尼松片,1mg/(d.kg体质量),3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400mg/(kg.d),连用5d。2组均以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51.72%,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痊愈率34.48%,总有效率79.31%。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gG、PAIgM、PAIgA等观察指标治疗后2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4+CD25+T及CD4+CD25highT阳性率、血小板计数2组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ITP疗效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刘惠玲 《智慧健康》2022,(13):181-183
目的探究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河源市妇幼保健院于2016年3月-2020年12月纳入的5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26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另外26例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过干预各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常规组69.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干预后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红蛋白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家长认知程度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合理应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显著效果,患儿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gG)冲击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分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HD-IgG,400mg/(kg.d-1).静脉滴注,连用5天,联合波尼松1-2mg/(kg.d-1).血小板正常,出血症状消失,治疗一个月后逐渐减量;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治疗,用法同上.结果观察组在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峰值时间,控制出血症状时间少于单用泼尼松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65%.(P<0.05).结论HD-IgG冲击治疗可以有效促进ITP患者外周血小板的恢复,迅速控制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近期疗效。方法  31例重症ITP患者分为两组 (17例、14例 ) ,分别用丙种球蛋白 4 0 0mg/ (kg·d)、5 0~ 6 0mg/ (kg·d)静滴 5d ,同时开始口服强的松 1mg/ (kg·d)。观察临床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相近 ,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开始上升 ,升至≥ 5 0× 10 9/L ,达峰值的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峰值、出血症状控制时间均相近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丙种球蛋白可迅速提高ITP患者血小板水平 ,短期内控制出血症状 ,中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与大剂量相近。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环孢素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4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泼尼松、长春新碱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观察组患者应用环孢素A.结果 (1)观察组显效6例(25%),有效14例(58.3%),无效4例(16.7%),有效率为83.3%,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ITP效果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例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和A群流脑疫苗偶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例进行分析,为预防接种偶合事件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患儿发病、诊治及调查诊断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儿童接种疫苗10h后躯干部出现局部出血点,随后波及全身,诊断为ITP。经住院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市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调查诊断专家组结合临床诊治结果,认为患儿ITP与疫苗接种无因果关联,属于预防接种偶合症。结论疫苗接种引起ITP较少见,临床诊治时应充分考虑其他可能的病因,扩大检测范围,为诊治和AEFI诊断提供依据;规范处置AEFI是建立群众对疫苗信心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