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临床特点,探讨其合适分娩方式。方法:对10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观察组)和100例未合并子宫肌瘤(对照组)孕妇的分娩情况回顾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发病率1.6%;术前诊断86例,剖宫产术中诊断23例;子宫下段和宫颈部肌瘤发生胎位异常、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高于宫体部肌瘤者,肌壁间肌瘤胎膜早破、肌瘤变性、胎位异常、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浆膜下肌瘤,≥5cm者肌瘤变性、胎位异常、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5cm者,多发肌瘤发生早产、产后出血率高于单发肌瘤(均P0.05)。阴道分娩产程进展、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观察组剖宫产+肌瘤剔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高于单纯剖宫产(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会影响妊娠和分娩,选择分娩方式要充分考虑肌瘤位置、数量、大小,建议首选阴道分娩。剖宫产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张先锋 《中国保健》2006,14(16):57-5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适当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37例,多发肌瘤19例;经阴道分娩23例,剖宫产33例,剖宫产同时肌瘤剔除术26例,剖宫产并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单纯剖宫产术6例.子宫肌瘤使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未明显增加手术出血量.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病例选择合适情况下,行剖宫产时应尽量同时剔除肌瘤,未增加手术风险,也避免患者受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正确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28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54例经阴道分娩(19.29%),158例行剖宫分娩(69.91%)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阴道分娩不会明显增加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爱春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241-3242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中对子宫肌瘤的合理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7年12月~2007年12月收治11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肌瘤直径>5cm者42例,≤5cm76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中最大出血量450ml,最小出血量200ml,术中1例需输血治疗,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96例患者术后无大出血,无产褥病率发生。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时可能没有固定模式,需根据肌瘤的大小、位置、患者的年龄以及患者的生育需求等情况综合考虑,但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也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未见增加;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缩短术后子宫复旧时间.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术可避免分娩后子宫肌瘤影响子宫复旧现象,并且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组间对比研究,探讨子宫黏膜下和肌壁间肌瘤合并不孕患者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妊娠情况及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6月~2013年6月该院妇产科接诊的94例子宫肌瘤合并不孕或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黏膜下肌瘤44例,肌壁间肌瘤50例。本研究中行腹腔镜下肌壁间肌瘤切除术26例,行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电切术(TCRM)26例,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黏膜下和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切除术18例,开腹手术20例,经阴道手术4例。对患者术后妊娠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术后共67例(71.3%)患者妊娠,其中肌壁间肌瘤患者妊娠率为62.0%(31/50),黏膜下肌瘤患者妊娠率为81.2%(36/44)。67例妊娠患者中,自然流产3例、早产4例、异位妊娠1例、足月分娩59例,新生儿均存活,妊娠期和分娩期均无子宫破裂状况发生。患者不孕年限>2年、年龄>35岁、肌壁间肌瘤数目≥4个及最大直径≥6 cm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降低(P<0.05),而黏膜下和肌壁间子宫肌瘤位置、手术时间、缝合层数及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妊娠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对黏膜下和肌壁间子宫肌瘤合并不孕患者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患者不孕年限、年龄、肌壁间肌瘤大小和数目是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云妍 《药物与人》2014,(9):180-180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方法和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剖宫产及子宫肌瘤清除术等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患者的手术方式、肌瘤部位无明显联系,与肌瘤的体积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病症,需要及时通过剖宫产、子宫肌瘤清除术等措施治疗,而对于肌瘤体积大的患者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3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立红  万波  谭玲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80-2681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适时临床处理方式。方法:分析139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处理方法以及妊娠结局。结果:13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剖宫产126例,占90.65%,剖宫产同时肌瘤剔除术96例;经阴道分娩13例,占9.35%;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没有显著增加。结论:在条件许可下,剖宫产术中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宫产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虽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大出血、剧烈疼痛、尿潴留、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刘明霞 《工企医刊》2015,(1):1203-1204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引导分娩,没有处理肌瘤;34例患者剖腹产的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手术;3例进行剖腹产手术并未处理肌瘤;12例患者在早孕时期进行流产,进行了肌瘤剔除手术。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 并评价该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1年7月~2004年7月行宫腔镜手术163例, 其中因子宫异常出血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为粘膜下子宫肌瘤56例, 而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 术后随访3~24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是否再次手术等疗效将治疗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 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100%, 有效率100%, 5例已经妊娠分娩, 无胎盘粘连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是一种保留子宫, 保留生育能力的微创手术, 是最佳选择, 可重复治疗, 疗效确切, 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晚期并发症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212例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无子宫肌瘤的21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晚期并发症、产时和产后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术中处理。结果:观察组212例妊娠足月187例,胎位异常、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适当放宽手术指标可减少母婴并发症,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子宫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降低子宫切口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 592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率。结果 1 592例患者共发生子宫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为1.38%;年龄≥45岁、合并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多发肌瘤、肌瘤分型为Ⅱ型、采取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h的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发生子宫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45岁、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多发肌瘤、Ⅱ型肌瘤、开腹手术以及手术时间≥1h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口感染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陈祎 《时尚育儿》2018,(5):46-47
目的:对治疗巨大子宫肌瘤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以及医疗价值进行探讨,从而为找到优质且安全的治疗手段奠定基础.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前来接受治疗的68名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为确保研究的直观性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分别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患者均为34人.对治疗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2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患者各项指标,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后发现,治疗2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均优于治疗1组的患者,且治疗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疾病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两组患者间的各项对比结果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点,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此种手术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较少疾病并发症的出现,对医疗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及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无子宫肌瘤的60例孕妇为对照组,观察分娩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增多,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中剔除肌瘤是否安全必要。方法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肌瘤者72例为手术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阴道分娩者28例为阴道分娩组,随机抽取同期非子宫肌瘤剖宫产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手术组与阴道分娩组在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子宫复旧等方面的情况,观察手术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伤口愈合、子宫复旧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手术组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在产后出血量及产褥病率上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在子宫复旧不良例数上,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手术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在术后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伤口愈合、产褥病率、子宫复旧、产后出血例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中剔除肌瘤是需要且安全的,对于妊娠合并较大的肌壁间肌瘤者,宜选择剖宫产术结束妊娠同时剔除肌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同肌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月经过多的缓解率以及子宫体积的缩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3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3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以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同时不会损伤患者的卵巢功能以及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和子宫肌瘤的相互作用,以及子宫肌瘤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台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9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作为观察组,正常妊娠孕妇196例为对照组,观察子宫肌瘤对妊娠并发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的影响,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情况和子宫肌瘤的变性情况。结果子宫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黏膜下+混合性肌瘤妊娠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个数为1个、2~5个、≥6个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直径≥5 cm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5 cm孕妇(P0.05);不同子宫肌瘤个数孕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直径≥5 cm孕妇术中出血量高于5 cm孕妇(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9例行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子宫肌瘤病理结果显示肌瘤变性者63例,其中红色变性56例,变性率为43.4%。结论子宫肌瘤影响妊娠结局,孕期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自然流产3例,自然分娩5例,剖宫产56例,其中单纯性行剖宫产2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者36例;64例患者中早产7例(10.94%),产后出血8例(12.5%);55例患者子宫肌瘤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9例患者药物治疗子宫肌瘤;行子宫剔除者子宫肌瘤均消失,行药物治疗者5例子宫肌瘤明显缩小。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易引发早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须行剖宫产,剖宫产术中须慎用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进行肌瘤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4年5月来我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46例在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46例患者剖宫产术中全部顺利切除肌瘤,术中出血量平均168.50ml。住院天数324d初次手术后无一例二次手术。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前进行详细检查,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在妊娠分娩过程同时选用合理的手术方法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