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翔 《中国卫生产业》2012,(29):157-157
目的对应用腰丛神经阻滞与浅全麻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2种方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在术前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抽取9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平均47例。实验组患者在术前采用腰丛神经阻滞与浅全麻复合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在术前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腰丛神经阻滞与浅全麻复合麻醉方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在术前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进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纳入60例在我院接受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入院治疗,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常规全麻,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阻滞持续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均要更低,(p 0.05)。结论:临床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麻醉起效快,阻滞持续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颈丛神经阻滞与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择期10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颈丛神经阻滞对照组(A组,54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丙泊酚实验组(B组,54例).2组病人分别观察并记录病人麻醉手术前、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时观察2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组内比较,A组:SBP、DBP、HR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SBP、DBP、HR、RR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组间比较,B组比A组SBP、DBP、HR、RR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B组SPO2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变化不大.与B组比较,麻醉镇静、镇痛手术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颈丛神经阻滞与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可控性好、安全有效、镇静、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抑制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麻连系硬膜外麻醉对暮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活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老年患者接受硬膜外复合全麻,对照组老年患者行全麻。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时(T1)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麻醉前T0时两组患者SBP,DBP,HR和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T1时比较SBP,DBP,HR和SpO2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股-闭孔-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2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FOS组(34例)和PLPB组(28例)。FOS组患者行股-闭孔-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PLPB组患者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神经阻滞成功率、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同时由未参加本研究的疼痛管理小组成员对患者术后24 h内静息以及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法(VAS)评分。结果 FOS组和PLPB组年龄、性别和BMI间无差异(P0.05)。FOS组各时间点HR、SBP、DBP相比无差异(P0.05);而PLPB组患者在T5和T6时间点SBP与T0时间点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各时间点的HR、DBP均无差异(P 0.05)。FOS组患者的神经支配皮区针刺感觉阻滞成功率为99%~100%,而PLPB组为92%~100%。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麻醉药物中毒现象,PLPB组1例患者发生麻醉后尿失禁。FOS的麻醉方式能够显著减轻患者术后24 h内的疼痛感。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闭孔-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式,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相比,HR、SBP与DBP均比较稳定,阻滞成功率更高,且还能够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手术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70例ASAI—Ⅱ级58-81岁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单纯全麻组(A组),观察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B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监测记录SBP、DBP、HR、PETCO2、SpO2、气道压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B组麻醉药用量及苏醒时间少于A组。切皮、手术1h及手术结束时的MAP低于A组,HR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1)。结论硬膜外阻滞能不同程度抑制手术所致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合适的麻醉方法,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于立新 《现代保健》2012,(31):138-139
目的:研究并探讨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实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3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三组,即硬膜外麻醉组、静脉麻醉组以及全麻组,每组11例,比较三组麻醉方式患者在手术中所运用的止血药情况及患者术后的苏醒情况。此外,对比三组患者麻醉前与麻醉后HR、SBP、DBP及SpO2等变化情况。结果:静脉麻醉组术后止血药使用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且静脉麻醉组术后苏醒时间也较其他两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麻醉组麻醉后的HR、SBP、DBP及SpO2变化为先下降;硬膜外麻醉组麻醉后的HR、SBP、DBP及SpO2降低;全麻组的SpO2明显上升。结论:对于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手术中运用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的方式较为有效,其临床麻醉效果显著优于静脉麻醉,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左美娟  张博 《现代保健》2010,(26):83-84
目的 比较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在乳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行乳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采用0.5%罗哌卡因先行肋间神经阻滞再联合全麻.B组直接行全麻.两组术中通过BIS(脑电双频指数)、MAP、SpO2、HR的监测,比较各组手术中在同一条件下全麻药物的用量,术后行VAS评分.结果 两组在达到同样麻醉效果的情况下,所用全麻药用量存在差异(P〈0.05).两组的全麻恢复时间存在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VAS评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乳癌根治术更适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阻滞见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阻滞见效时间及感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T2、T3时,两组的HR均较T1时降低,SBP及DBP均较T1时升高,但观察组的HR显著高于对照组,SBP及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手术可缩短麻醉阻滞见效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某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对其分组,根据入院时间分为2组,将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对照组、实施静吸复合全麻气管插管,将两组麻醉和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麻醉和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赵艳玲  李明霞 《中国校医》2006,20(4):430-431
目的研究患儿下腹部手术应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下腹部手术患儿100例,分成二组,A组(n=50)为氨胺酮基础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醇;B组(n=50)为氨胺酮基础麻醉加L3-4间腰硬联合阻滞。观察氨胺酮基础麻醉后(T0)、手术切皮时(T1)以及手术结束时(T2)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手术期间的肢动挣扎、恶心呕吐发生率、氯胺酮总用量和术后患儿麻醉恢复室(PACU)滞留时间。结果SBP、DBP、HR A组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B组SBP和DBP3时间点无明显改变,但T1、T2均比A组低;B组HR在T1、T2比T0以及A组相应时间点慢。二组SpO2无变化。B组氯胺酮总用量及术后PACU滞留时间均比A组少。B组肢动挣扎例数显著少于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二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应用腰硬联合阻滞对于患儿下腹部手术无血流动力学和SpO2方面的改变,可稳定HR,减少氯胺酮用量,其麻醉效果安全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过程中采取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阻滞麻醉,研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单纯采取全身麻醉,30例)与观察组(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阻滞麻醉,30例),研究分析其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5min、麻醉后30min、麻醉后60min节点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15min、麻醉后30min、麻醉后60min、麻醉后90min节点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镇痛效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麻醉中采取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阻滞麻醉,麻醉应用效果良好,能够保障平均动脉压、心率的稳定性,改善脑氧代谢指标水平、神经因子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李海中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85-2785,2788
[目的]观察低浓度(0.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患者60例,随机分成0.25%左旋布比卡因麻醉(L)组和0.25%布比卡因麻醉(B)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病变侧C4横突-针法行颈深,浅丛(深丛7ml,浅丛6ml)阻滞,对侧单纯浅丛6ml阻滞,观察两组BP、HR、SpO2及ECG,记录两组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术后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BP、HR、RR、SpO2及ECG均在正常范围,L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P﹤0.05),阻滞持续时间L组长于B组(P﹤0.05),术后满意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安全,且具有阻滞起效快、麻醉作用持续时间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行常规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阻滞起效与维持的时间,并记录比较麻醉后5 min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后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4.86±3.0)、(12.5±2.1) min,而对照组为(5.21±1.0)、(4.4±0.8) min,但作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详细结果见表1(P〈0.05);麻醉后5 min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2.8±10.5)、(74.5±6.4) min,而对照组为(95.6±8.7)、(61.4±4.6) min,心率亦快于对照组,详细结果见表2(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布比卡因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术中采用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注药后给予不同体位干预,A组为水平仰卧位,B组为头低足高5°,C组为头低足高10°,麻醉成功后均恢复水平仰卧位。比较3组穿刺后脑脊液流出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最高麻醉平面及麻醉效果。记录注药后不同时间点5、10、15、20 min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观察产妇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3组产妇脑脊液流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长到短依次为C组、B组和A组。3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最高麻醉平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和A组。B组和C组麻醉效果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两组(P0.05)。C组注药后不同时间点DBP、SBP和HR的波动幅度高于A、B两组,注药后10和15 min C组DBP和SBP低于A、B两组,HR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注药前采取头低足高5°体位可在控制麻醉平面的基础上获得较好麻醉效果,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麻醉与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宫腔镜检查的效果。方法:取68例需要择期宫腔镜检查的各种妇科疾病患者,无精神病及心血管循环系统疾病、无麻醉和手术禁忌症,随机分为A组(n=34)和B组(n=34),A组为异丙酚合并氯氨酮麻醉组,B组为骶管麻醉合并异丙酚组。全部患者在术前和术中都常规监测SBP、DBP、HR、R、SpO2,观察麻醉效果及镜检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几率。结果:观察数据显示对SBP、DBP、HR、R、SpO2的影响A组大于B组,麻醉效果B组优于A组,镜检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A组较B组多。结论: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麻醉与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宫腔镜检查,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HR)中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78例HR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39例。A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B组给予全麻,对比麻醉效果。结果: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4.87%,B组为71.79%,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HR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更佳,其安全性更好,应用价值更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8,(3):289-29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全身麻醉)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T_0、T_4时刻的SBP、DB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_1、T_2、T_3时刻的SBP、DBP、HR水平均高于T_0、T_4时刻,而对照组的SBP、DBP、HR水平均显著高于联合组(P均<0.05)。联合组的恶心呕吐、躁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全麻,观察组行硬膜外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HR及MAP无明显差异(P 0.05),插管后、手术中和拔管后观察组患者HR和MAP相比对照组更理想(P 0.05)。结论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行硬膜外复合全麻可有效维持其生命体征平稳性,便于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应激反应以保证患者手术疗效,因此该种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腰丛-坐骨神6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每组各21例.N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分别注入1%利4多卡因15 ml和0.5%罗哌卡因20 ml及1%利多卡因5 ml和0.5%罗哌卡因20ml;EA组给予0.5%罗哌卡因10~15 ml.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麻醉后10、20、30、60 min EA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麻醉前和N组同一时间点(P<0.05).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相近(P>0.05),但N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436.5±103.3)、(307.3±112.4)min]长于EA组[(305.2±110.8)、(189.3±84.5)min](P<0.05).术后EA组有4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N组无恶心呕吐发生.结论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作用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