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肌腱松切术合并拮抗肌线状圈套折叠术矫正共同性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肌腱松切术合并拮抗肌线状圈套折叠术矫正共同性斜视。方法肌腱松切术在肌止端后5-6mm处用剪刀从中央向两侧肌缘斜形切开(切开80%,留两侧肌缘)肌止端斜形切开80%。拮抗肌线状圈套折叠用0/3号丝线从肌止端中央穿入,另端由肌止端后8-14mm处穿出(根据折叠量而定)圈套中央肌肉1-2mm。结果内斜视30例,良好率82%,外斜视30例,良好率为83%。肌腱松切术的效果与内直肌后徙5mm,外直肌后徙8mm或肌肉边缘切开术的效果相似,联合拮抗肌线状圈套折叠术效果更为可靠。结论此法操作简便,不易引起眼位垂直性偏斜,不易撕裂肌纤维,联合其它肌肉手术时不影响眼前节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102例儿童斜视手术,从角膜缘起测量内直肌后徙量61例(第一测量法),从肌止端起测量内直肌后徙量41例(第二测量法)。术中同时测量内直肌肌止端至角膜缘距离82例。结果表明:术后6周,第一测量法儿童内斜视手术正位率(87%)高于第二测量法(6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内直肌肌止端至角膜缘平均距离4.85mm。我们认为,由于儿童内斜视内直肌肌止端靠近角膜缘,而且角膜缘是一个比肌止端恒定得多的目标,所以从角膜缘开始测量内直肌后徙量能提高儿童内斜视手术的正位率。  相似文献   

3.
许江涛 《眼科新进展》1999,19(3):198-199
以往对于婴儿期特别是出生后6mo以内发病的内斜视往往容易归类于先天性(婴儿型)内斜视,从而忽视了婴儿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诊断。本文对29例1a以内发生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及21例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观察并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4.
单眼手术治疗大角度内斜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眼手术治疗大角度内斜视的体会甘宇业,刘文敬,张焰临床上有时遇到≥60Δ大角度的内斜视,单眼行常规量内直肌后徙(≤5mm)、外直肌缩短术,则使眼位矫正不足,需同时在另一眼上作手术。但患者一般都希望只在斜视眼上做手术。为此我科1982-1994年对伴有...  相似文献   

5.
超常量内直肌后徒矫正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角度内斜视超常量内直肌后徒术的临床疗效。本文对32例偏斜50-110大角度内斜视行双眼内直向后徒6-8mm,要后随访6-18月,手术成功率达90.63%,无内收,辐明显受限及后发性外斜发生。结果表明,6-8mm超常量内直肌后徒是矫正大角度内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先天性内斜视,年龄6个月~7岁,平均(4.47±1.52)岁。戴镜均不能矫正眼位。其中合并下斜肌亢进者16例(40.00%,单眼9例,双眼7例);合并DVD的9例(22.5%,单眼5例,双眼4例);合并隐性眼球震颤者6例(15.00%)。高A/C且斜视角在+30°以内者行单眼内直肌后徙术;存+40°~+60°之间者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61°~+80°者行单眼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术;大于+80°者行双眼内直肌后徙联合非主导眼外直肌缩短术;合并下斜肌亢进者一并手术解决;合并DVD者先行内斜视矫正术,3个月后观察眼位,冉行垂直斜视手术矫正。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1个月。结果术后正位32例(≤+10°),正位率80.00%,欠矫8例(≥+10°),欠矫率20.00%,无过矫者,无任何并发症。15.00%患者不同程度的恢复了双眼视功能。结论先天性内斜视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单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拮抗肌截短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斜视矫正术符合条件且资料齐全的知觉性外斜视患者12例(12眼),男7例,女5例,手术年龄17~45岁,平均29.3岁;术前平均偏斜度-87.5Δ(-75Δ ~-110Δ)。行主斜眼或视力差眼外直肌后退9~10mm,剩余偏斜度行同眼内直肌截短5~8mm,三棱镜检查患者的斜视度,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眼位和单眼眼球运动情况,随访时间2~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结果 12例患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9例眼位正位,正位率为75.0%;3例外斜视术前偏斜度为-90Δ、-90Δ、-110Δ,末次随访时残余外斜度为-25Δ、-35Δ、-35Δ,术后眼位外观改善明显,无过矫现象。12例患者术前内转均正常,外转均亢进,为+1~+3。术后末次随访内转均到位,9例外转不足-1,1例外转不足-2,2例患者的眼球运动在术后6周恢复正常。12例患者单眼眼球运动末次随访与术后6周时情况一致,说明术后6周眼球运动已稳定。结论 单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拮抗肌截短术可有效地矫正75Δ及以上知觉性外斜视;但可引起部分患者外转轻度受限。  相似文献   

8.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矫正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角度内斜视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的临床疗效,本文对32例偏斜50△~110△大角度内斜视行双眼内直肌后徙6~8mm,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2.6月),手术成功率达90.63%,无内收、辐辏明显受限及后发性外斜发生。结果表明,6~8mm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是矫正大角度内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内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获取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数码图像,观察患儿的双眼水平、垂直眼位,对眼球运动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垂直肌功能异常的类型。采用特殊电脑软件,分析得出水平斜视度数。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斜视矫正手术。结果:6例先天性内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病人术前容易发现代偿头位,歪头实验( )。本组病人水平斜视角度24-43度,合并单眼或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全部病人在手术后,4例病人水平斜视与垂直斜视获得矫正。2例病人术后残留内外斜。结论:引入数码影像分析手段,有助于先天性内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诊断。先天性内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病人,早期手术时,垂直斜视与水平斜视可以一并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两种后徙内直肌测量法用于儿童内斜视手术的疗效比较李菊生吴义龙内直肌后徙术通常是从肌止端开始测量后徙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1,2],内斜视患者的内直肌肌止端位置较正常人(55mm)更靠近角膜缘,并且不恒定。为探讨儿童内斜视手术正位率与肌止端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分析2012-01/2013-06我科收治的178例知觉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知觉性斜视的类型,斜视眼视力障碍的病因,斜视度数分布,观察术后眼位及复视现象。结果:知觉性斜视178例中知觉性外斜视123例(69.1%),知觉性内斜视55例(30.9%),知觉性斜视中109例为屈光参差性弱视,123例知觉性外斜视的平均斜视度为69.32△,其中78例合并垂直斜视,55例知觉性内斜视的平均斜视度为56.45△,其中26例合并垂直斜视。术毕6例患者出现复视,均于2wk内消失。手术设计按内斜欠矫10△左右,外斜过矫10△左右,术后眼位±10△内为正位,所有患者均行斜视眼手术,超过60△者按超常量一截一退手术设计,术后1a随访,178例斜视患者中138例术后眼位达到正位。结论:知觉性外斜视较知觉性内斜视更为常见,知觉性斜视最常见的病因为屈光参差性弱视,通常斜视度数较大,且常合并垂直斜视,知觉性斜视手术可以较好的改善斜视外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丽丽  于刚  吴倩  曹文红  樊云葳  崔燕辉 《眼科》2013,22(5):327-331
目的 探讨儿童外斜视术后继发性内斜视的特点及原因,评价手术治疗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7例外斜视术后继发性内斜视并再次手术的患儿。方法 总结17例患者既往外斜视手术方法和特点,外斜视术后出现内斜视时间、术后处理、继发性内斜视手术方式以及手术中探查发现。选择间歇性外斜视50例作为对照组,以探讨继发性内斜视的原因。主要指标 第一次手术外斜视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继发性内斜视出现的时间。第二次手术探查发现、是否合并其他类型的斜视、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后眼位。结果 17例患者合并垂直斜视9例(52.9%),其合并中V征2例,合并DVD 4例;而对照组合并垂直斜视者9例(1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P=0.01)。继发性内斜视出现时间为术后1~12个月,平均2个月。继发性内斜视患者16例为恒定性内斜视,1例为不典型周期性内斜视;17例中外展受限10例,手术探查发现肌肉滑脱2例,粘连综合征3例,3例术后进行缝线调整。17例患者治愈14例(82.3 %),2例过矫,1例欠矫。结论 继发性内斜视平均在外斜视术后2个月出现,外展受限、粘连综合征、肌肉滑脱以及合并垂直斜视为继发性内斜视可能的病因,合并垂直斜视的复合斜视在手术后更容易出现继发性内斜视。(眼科, 2013, 22: 327-33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先天性下斜肌麻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阐述该病的手术观点。方法回顾总结1984~1994年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全部先天性单根下斜肌麻痹病例。结果全组13例于术后随诊6~75个月,其中6例眼位完全正位,7例改善。结论单根先天性下斜肌麻痹临床上极为少见,诊断主要依靠(1)原在位存在垂直斜视,(2)双眼和单眼运动检查,(3)施行被动牵拉试验除外Brown征。大多数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主要方法为同侧上斜肌减弱术,对侧上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中的瞳孔大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瞳孔收缩。方法25例糖尿病患者与30例相应年龄对照病例的术眼,手术前用10g·L-1米多利滴眼,术中灌注的平衡液内加入肾上腺素。手术方法为撕囊,在后房内超声乳化及囊袋内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于术前、超声乳化后和术毕测量瞳孔的水平直径。结果术前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之瞳孔大小分别为8.0±0.2mm和7.0±0.5mm,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乳化后分别为7.0±0.5mm和4.5±0.2mm,术毕分别为6.0±0.3mm和4.0±0.3mm。超声乳化后和手术后糖尿病患者较对照组病例的瞳孔明显缩小(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中较对照组病例的瞳孔有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5.
眶—球硅连术治疗固定性水平斜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眶-球硅连术治疗固定性水平斜视钟修梁裴重刚权卫我们采用孔令媛[1]的介绍,用眶-球硅连术在内、外眦眶骨膜与麻痹肌止端后肌幅下的巩膜间用硅胶作连接,治疗了固定性内斜视6例,固定性外斜视2例。随访6~60个月,效果满意。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计男3例,女5...  相似文献   

16.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对78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行矫正术,对比手术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分析各种因素对其建立立体视功能的影响。结果:78例中,55例术后获得立体视,功能治愈率为70.5%,早期手术组及具有融合功能组获得立体视显著高于较晚手术组及无融合功能组(P<0.01);发病越早,术后建立立体视的预后越差。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与调节因素有关,其由于解剖因素所引起的斜视需手术矫治。当患儿戴全矫镜半年后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矫正其残存的内斜视。应根据戴全矫眼镜后的眼位决定手术量。术后由于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仍需戴镜矫正。  相似文献   

17.
硅胶带连接术治疗固定性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胶带连接术治疗固定性内斜视钟修,裴重刚我院自1987年至1993年止,采用硅胶带连接术(下文简称“硅连术”)共治疗5例6眼固定性内斜视,术后随访半年到3年半,眼位矫正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5例中男2人,女3人;年龄17~75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早期手术的方法。材料与方法:13例先天性内斜视病人,应用客观方法检查斜视度数。在患者6个月大后,即进行早期手术。结果:对13例3岁以下斜视病人,平均年龄21.6个月,手术一次总成功率为80%。手术设计与大龄儿童并无差异。结论:早期手术的先天性内斜视病人手术设计,可循常规方法进行。采用客观斜视测定的方法,可以提高先天性内斜视儿童早期手术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先天性内斜视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手术方法以对称性双眼内直肌后退为主,斜视度较大者同时行一眼外直肌缩短,伴有垂直斜视先行垂直肌肉手术矫正。术后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术后治愈率为81.03%,弱视、眼球震颤、垂直斜视及双眼视功能不良是影响术后正位率的主要原因。结论先天性内斜视发病年龄早、斜视度大,应尽早手术,术后长期随访及时处理伴发症状是提高远期正位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内斜视发生在半岁之前,斜视角度大,为非共同性,一般均在2岁内手术。最常伴有远视,Costenbader在500例先天性内斜视的儿童中,仅发现5.6%为近视。多年来作者等发现先天性内斜视合并近视者,术后有相当数目的病人斜视矫正不足,复习文献未见到有关手术效果的报道。本文报道5例,旨在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