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屈光不正对立体视锐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57例儿童不正患者的立体视锐度进行了检测,发现基中仅有42.4%的人获得中心窝立体视,明显低于国内其它作者对正常视力儿童进行检测的结果.其中以远视眼的立体视锐度最差,混合散光次之,近视眼最好.屈光参差患者的立体视锐度远不及屈光不正者.统计结果表明:屈光不正发生的年龄越小,对立体视受贿发育的不良影响越大,致使部份患儿在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后,仍不能得到立体视受贿或完善的立体视觉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儿童屈光不正与立体视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对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采用颜少明等《立体视觉检查图》对60例正常儿童及115例矫正视力正常的屈光不正患儿进行立体视阈值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远视眼立体视阈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近视眼组(P<0.005),且随屈光度增高而增高,随发生年龄增高而降低,近视眼组与正常组之间无差异(P>0.05)。近视眼之间戴眼镜前后立体视阈值无显著性,而远视眼戴镜后立体视阈值明显下降(P<0.005)。结论屈光不正对立体视功能影响是由于视力下降引起。提示及早发现屈光不正,及时预防、矫正屈光不正性弱视,对保证立体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屈光不正儿童立体视觉敏感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正常和屈光不正儿童立体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研究不同年龄组发生屈光不正对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 :对 3 0 0名正常儿童 ,3 3 4名屈光不正儿童进行视力 ,届光度 ,远、近立体视阈值检查 ,分析结果。结果 :( 1)正常儿童中 ,9岁以前各组近立体视、远立体视阈值正常率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9~ 12岁各组近立体视和远立体视阈值正常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2 )近视儿童中 ,3~ 8岁各组矫正前、后远、近立体视阈值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8~ 12岁组间矫正前、后远、近立体视阈值正常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3 )远视儿童中 ,矫正前近立体视锐度及远立体视锐度 ,3~ 7岁各组正常率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7~ 12岁各组正常率提高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4 )屈光不正与对照组间立体视锐度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远视眼及近视眼组间的近立体视锐皮正常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远立体视锐度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 (P <0 0 5 ) ,远视组正常率高于近视组。屈光不正患者远、近立体视阈值正常率在高、低度屈光不正组间有差异差异 (P <0 0 5 )。结论 :( 1) 9岁以前是正常儿童立体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屈光不正可影响立体视觉的  相似文献   

5.
屈光不正儿童立体视觉敏感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正常和屈光不正儿童立体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方法 对300名正常儿童;334名屈光不正儿童进行相关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正常儿童中,>9岁及<9岁组远近立体视阈值正常率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视儿童以8岁为“分界点”;远视儿童以7岁为“分界点”。屈光不正与对照组间立体视锐度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度、低度屈光不正组间正常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9岁以前是正常儿童立体视发育的敏感期;屈光不正可影响立体视觉的发育,发育敏感期较正常儿童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的状况.方法 对4~8岁,平均(5.2±1.8)岁,20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其中散光性弱视65例、近视性30例、远视性110例),应用颜少明等随机立体检查图及同视机,检测不同类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远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近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立体感知度.结果 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三种类型近零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视性弱视较小,近视性次之,散光性最差(P均<0.05);远立体视有显著差异,远视性较好散光性较差(P均<0.05);重度弱视3型近零视差和远立体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融合范围3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程度对弱视患者三级视功能有明显影响(P<0.05),程度越重影响越大.结论 弱视影响儿童期立体视觉建立,散光性弱视对立体视觉的影响大于近视性、远视性弱视儿童.  相似文献   

7.
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正常儿童立体视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付晶  成娟娟  卢炜 《眼科》2004,13(5):280-283
目的 :了解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和正常儿童的立体视觉状况。方法 :采用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和同视机 ,对 33名经治疗矫正视力已≥ 0 9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和 31名正常儿童 ,分别检测其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远立体视和远融合范围。结果 :(1)正常儿童的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和远立体视均好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远融合范围无明显差异。 (2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组中轻度和中度组除交叉视差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同样严重影响立体视的形成 ,对立体视的各项指标均有影响 ;弱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双眼单视并获得良好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tereopsis in different types of ametropic amblyopic children.Methods A total of 205 children between 4-8 years old with recovered ametropic amblyopia, including 65 of astigmatic amblyopia and 30 of myopic and 110 of hypermetropic, were involved in the subject. Using Yan's stereogram random dot synptophore stereogram and synoptophore, the distance fusion range, distance stereoacuity, approximationg zero disparity of these children were observed separately. Results In mild and moderate amblyopia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pproximationg zero disparity and distance stereoacuity among astigmatic amblyopia and myopic and hypermetropic, within which astigmatic amblyopia the worst and hypermetropic amblyopia the best (P<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distance fusion range (P>0.05). Different type of ametropic amblyopic l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vere amblyopia (P>0.05) which caused worse influence to the stereopsis than mild and moderate degree (P <0.05). Conclusions Amblyopia decrease children's stereopsis by degrees. Mild and moderate amblyopia, astigmatic amblyopia effect most severely,however hypermetropic effect the leas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found among them in severe amblyopia.  相似文献   

9.
弱视与屈光不正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燕飞 《眼科》2002,11(1):42-43
弱视是儿童的常见眼病之一。弱视的病因有多种 ,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屈光不正。关于屈光不正与弱视的关系 ,长期以来已经有不少学者作过探讨 ,但其结果不一。为了进一步确定屈光不正与弱视的关系 ,寻找预防和治疗弱视更确切有效的方法 ,本文就我院 1997~ 1999年的 2 3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 ,对其弱视与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的关系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 2 36例 398只眼。男 12 5例 2 0 7只眼 ,女 111例 191只眼。右眼 196只眼 ,左眼 2 0 2只眼。双眼弱视 162例 32 4只眼 ,单眼弱视74例 74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远/近立体视觉的状态及治愈后立体视锐度的变化。方法对158名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在治愈前后进行远/近立体锐度(stereoacuity,SA)检查。结果(1)治愈前远SA优于近SA(P<0.025)。(2)治愈后远/近SA都有明显提高(P<0.005)。(3)<5岁被诊治患儿SA提高优于>5岁才接受诊治的患儿(P<0.005)。结论(1)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远SA优于近SA;治愈后近SA比远SA提高快。(2)弱视儿童治愈时间越早越好,它有利于立体视觉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90例180眼进行超声波视轴测量,结果表明:近视度数越高,视轴越长,且成正比关系;远视眼视轴长度则随其屈光度的增加而缩短;同一屈光度范围内,男女间视轴长度也有明显差异。作者认为,通过对视轴的测量分析,可显示各种屈光不正与视轴之间的关系与规律,有助于病因研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与视疲劳的关系。方法:随机检查21-35岁的学生、精细作业工人和银行职员的屈光和视疲劳情况。有屈光不正者109人为屈光不正组,正视者91人为正视组。结果:屈光不正组109人中有视疲劳者106人(97.25%);正视组91人中有视疲劳者49人(53.85%)。两组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屈光不正者视疲劳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视疲劳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机关干部有视疲劳症状而视力正常的屈光不正特点,探讨患病原因与治疗原则。方法:调查分析了52例视力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的病史、屈光状态、矫正效果、眼压、眼位和用眼状况等因素及随诊情况。结果:52例患者视力虽在正常范围,而经屈光检查均有轻度的屈光不正,并以轻度散光居多。视疲劳以轻度和中度为主,但有一定的特点。其中查找有无屈光不正的因素不可忽略,还有眼外肌平衡,双眼单视功能,电脑前工作强度、年龄和全身情况等多方面原因,但首先排除屈光不正,这是缓解疲劳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眼轴、角膜屈光力、晶状体屈光力与儿童屈光不正的关系。

方法:通过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获得44例88眼的屈光不正度数、眼轴、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等参数,经计算得到晶状体度数。按屈光不正度数分为远视组、正视组、近视组,直线相关与回归比较年龄和屈光不正与各屈光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受试者44例88眼,平均年龄9.04±2.39岁,等效球镜(SE)-3.50~+8.75D; 远视组眼轴比近视正视组短(P<0.05),远视组晶状体屈光力明显低于近视正视组(P<0.05),三组间角膜屈光力和前房深度无明显差别。本研究发现年龄与等效球镜(SE)之间成负相关; 眼轴与年龄成正相关; 年龄与晶状体屈光力成正相关; SE与眼轴成负相关; SE与晶状体屈光力有负相关关系。

结论:儿童随年龄增长,SE向近视发展,眼轴变长,晶状体屈光力增强; SE越偏远视,眼轴越短、晶状体屈光力越弱。  相似文献   


15.
林智  叶雪莲  陈翔  戴祖优  关征实 《眼科学报》2003,19(4):208-210,220
目的:了解眼压与屈光不正的关系,分析眼压与不同程度近视间的相关关系。 方法:用非接触眼压计测得142人右眼的眼压,测三次取平均值;用电脑验光仪测得右眼屈光度,测三次取平均值。 结果:患者右眼眼压均值为(13.04±2.97)mmHg,中度近视眼压均值最高,与高度近视眼压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与正视及低度近视眼压均值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小于19岁人的眼压明显高于大于30岁人的眼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性与女性眼压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当中度近视眼眼压相对高,或在小于19岁时眼压相对高的情况,可能预示该眼屈光度处于不稳定状态。眼科学报 2003;19:208-210。  相似文献   

16.
杨少梅  林健民 《眼科学报》1992,8(4):173-178
本文名分析了3099例2.5~14岁儿童的屈光状态.资料表明:非斜视者的屈光不正随着年龄增长,远视的发生和程度逐渐减少而近视的发生和程度逐渐增加。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者,中、量度弱视的高、中度远视和近视比轻度弱视者多.单跟屈光不正性弱视者,高、中度远视和高度近视比非弱视眼的多.双眼内斜视性弱视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程度弱视的屈光分布无显著差异.单眼斜视性弱视的屈光分布与非弱视眼比,无显著差异.本文结果揭示屈光不正性弱视与高度屈光不正有关;眼位偏斜可能为斜视性弱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天津市3~15岁儿童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统计各年龄组儿童屈光参差的检出率,比较儿童屈光参差组与无屈光参差组的双眼视功能状态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以人群为基础、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抽取3~15岁儿童6004名(3035/2969)。在征得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NIDEK(ARK-30)手持自动验光仪分别在睫状肌麻痹(美多丽P)前后测其屈光状态,并由有经验的视光师在麻痹后进行检影验光。结果(1)屈光参差(等效球镜度差为1.0D及以上)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χ2=91.322,P<0.005);(2)3~7岁组和其他各年龄组的立体视均值有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立体视无差异(P>0.05);(3)无屈光参差组随着近视度的增加,立体视有逐渐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低度屈光参差组差异亦无显著性,但与中、高度屈光参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参差的检出率增加;立体视在3~7岁仍在发育之中,至8~15岁阶段基本趋于稳定。儿童存在较大的屈光参差会引起双眼视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屈光不正儿童眼屈光状态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屈光不正儿童屈光发育变化的规律。方法 :眼科初诊病例 ,经常规检查 ,无眼部器质性病变或显斜者 ,用 1%阿托品眼膏进行睫状肌麻痹视网膜检影验光后 ,选择 3~ 10岁屈光不正儿童进行 3年追踪观察。每年验光一次。结果 :3年来的主要表现为远视等效球镜值增加 ,球镜度减少 ,远视散光明显增多P <0 0 1。结论 :屈光不正的儿童 ,其屈光度及屈光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为了确保儿童斜视弱视的治疗 ,在对屈光不正儿童处方配镜时 ,要重视追踪管理 ,散光和屈光参差的不稳定性必须给以考虑 ,不能像成人那样多年使用一付眼镜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