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用药》2012,(7):52-53
5月30日下午14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体概况、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统计分析、药品风险控制措施总结等三个方面通报了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2.
3.
为全面反映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监管情况,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监管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于2012年5月31日发布了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现择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家庭用药》2011,(6):56-57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体概况、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统计分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统计分析等三个方面通报了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从总体看,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质量有所提高,报告来源基本稳定。医疗机构仍是报告的主要来源,企业报告的比例较上年略有增长,监测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1年4月25日发布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本刊2011年6月号杂志上刊登过该报告.此后,一些读者纷纷来信和电话,对一些问题提出咨询?为此,我刊专门请王教授为大家做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了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据悉,2011年全国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852799份;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量637份;其中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145769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7.1%,与2010年相比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家庭用药》2010,(6):52-53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为加强上市后药品监测与评价,维护公众用药安全,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首次以年度报告形式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十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提出值得关注的问题。方法对2009至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合并分析,探究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结果近十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质量快速提高,监测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存在值得关注和需要改进的问题。结论药品监管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技术监测机构应根据监测数据提示的风险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开展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重心,着力提高监测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医药导报》2010,29(6):763-763
2010年4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2009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概况: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日臻成熟2009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638996份。自1999年开始,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收集的数量迅速增加,充分体现了报告系统不断完善的规律。特别是2008年后,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物警戒》2023,(6):712-719
目的 全面、客观地分析2022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提示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总结202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解读。结果 2022年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02.3万份。其中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4.2万份;涉及怀疑药品218.5万例次,其中化学药品占82.3%、生物制品占2.6%、中药占12.8%;涉及基本药物报告94.2万份。关注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抗变态反应药、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结论 应持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安全用药水平,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了解我国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情况,分析其原因,提出建议,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降低药品质量风险、保障公众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总体情况、基本药物监测情况、抗感染药物监测情况以及中药注射剂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覆盖率逐年增加;收集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也逐年增多;医疗机构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主要来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仍居首位。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事业的稳定运行是公众安全用药的有力保障,应当形成全员参与的意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提高对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力度;重视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尹创  左登平 《北方药学》2016,(4):168-169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数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宿州市2014年全年ADR报告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ADR病例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品种各季度有所变化,报告主要来自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来自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对较少。结论:合理使用药物并加强用药检测,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明确"十二五"期间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分析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提出用好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落实《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观点。结果与结论应用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指导合理用药,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统计分析2014—201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重点了解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基本情况,讨论中药临床药学开展的必要性和重点方向.方法 收集2014—201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对总体情况、基本药物中成药监测情况、中药监测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9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例数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6.
17.
《家庭用药》2014,(7):32-33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不良反应报告怎么读?关注什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监测报告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4年ADR报告191例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191例ADR中,以60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生率最高(59.16%);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60.73%);ADR涉及药品113种,以抗肿瘤药物及抗感染药物为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胃肠系统损害(47例)及皮肤附件损害(43例);新的或严重的ADR 22例(11.52%)。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尤应加强新的一般和严重类型ADR的监测,选择适宜给药途径,特别关注特殊人群如60岁以上年龄的患者。应提高甄别能力和处置水平,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对荆门地区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前3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为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荆门地区2014年各单位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 303份ADR报告,通过患者基本情况、报告单位、ADR类型、药品种类、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回溯2011~2013年上报的ADR报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 303例ADR报告中,以医疗机构的报告为主,占99.8%;静脉滴注引起的ADR占81.0%;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占43.7%,以头孢菌素所致ADR最多;引起免疫系统的ADR最多,占38.1%;严重ADR病例较2013年增加1.4%;市ADR中心评价结果为“很可能”的ADR最多,占72.7%;百万人口ADR的发生比例为767例。结论:重视ADR监测工作,重点关注新的严重ADR,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认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鼓励主动上报ADR并保证上报内容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92 904份,其中,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09 991份。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累计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315万余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