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建立乳腺癌针吸细胞形态定量参数的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并验证其在辅助FNA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利用MPIAS-2000系统对60例乳腺癌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形态定量测定,对获得的29项形态参数进行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分析,并用盲法对其鉴别诊断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所建立的网络模型经过14次训练后即可达到误差要求,诊断模型对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100%,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结论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ANN分析所建立的诊断模型,对乳腺癌及良性病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辅助针吸细胞学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采用针吸细胞学对97例乳腺癌的检查结果。正确诊断91例(均有临床病理证实),可疑诊断2例,诊断准确率93.8%。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安全、快速、无需特殊器械、准确率高等特点,便于在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ANN)诊断模型对小细胞型乳腺癌的针吸细胞学诊断价值。方法利用MPIAS-2000系统对60例乳腺癌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针吸细胞的29项形态定量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19例小细胞型乳腺癌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的判别分析。结果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小细胞乳腺癌及良性病变的诊断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84.2%。结论利用乳腺癌针吸细胞形态定量的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辅助针吸细胞学诊断小细胞型乳腺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勇  陈寿松  齐曼丽  霍铮 《肿瘤防治研究》2001,28(2):145-145,147
 乳腺肿块在临床上较常见 ,及时明确肿块性质对治疗有重要意义。由于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 (Fine NeedleAspiration Cytology,FNAC)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及创伤性小的特点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成为乳腺肿块定性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 [1 ,2 ]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FNAC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应桂  黄书伟 《癌症》1994,13(5):459-459,461
乳腺肿瘤针吸细胞AgNoR的定量观察黄应桂,黄书伟广东湛江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524001)近年来,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的定量分析已在肿瘤病理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对一些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分型、分级乃至预后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采用针吸细胞学对97例乳腺癌的检查结果。正确论断91例(均有临床病理证实),可肄论断2例,论断准确率93.8%。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安全、快速、无需特殊器械、准确率高等特点,便于在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7.
AgNOR分型及其对乳腺针吸细胞学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英龙  傅新文 《肿瘤》1996,16(6):593-594
AgNOR分型及其对乳腺针吸细胞学的诊断价值汤英龙1曹朝1丁悦1李姿梅1傅新文2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技术已用于许多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如淋巴结、涎腺、乳腺、胃、肠、肾、皮肤及子宫颈内膜等组织的研究[1~3],结果表明良性与恶性病变的AgN...  相似文献   

8.
回顾我院1988~2000年140例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发现术前曾行诊断性针吸细胞学检查报告为阴性者12例8.6%),导致误诊并延误手术治疗时间2~6个月,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0岁,均以乳腺包块10天~3个月前来就诊。其中8例无任何伴随症状,4例有乳腺疼痛,其中1例拌有乳头溢血。左侧9例,右侧3例。肿块位于乳腺外上象限6例,内上象限2例,内下象限2例,乳晕处2例。肿块最大者3cm×2cm,最小者1.5cm×1.5cm。12例患者术前均行肿块针吸细胞…  相似文献   

9.
 对1260例乳腺有明显肿物或乳腺弥漫性肿大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术前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新庆  王文珍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10):747-748,751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术前诊断的应用及操作技巧。方法:对116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提拉式穿刺检测器、7号针头与20ml注射器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78例一次针吸找到癌细胞,15例二次针吸找到癌细胞,其中提拉式穿刺检测器二次穿刺仅2例,均无假阳性;对23例针吸阴性者行区段切除术,3例术后病理切片为恶性,其余为良性病变,准确率97.41%,假阴性率为3.12%。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经济实用、安全、快捷、痛苦小、准确率高、重复性好、患者易接受,尤其提拉式穿刺检测器更具优越性,对乳腺肿块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方式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细胞形态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体视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采用MPIAS-500多媒体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50例乳腺癌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细胞形态进行了多参数的体视学定量研究。在26项参数中有23项参数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非常显著(P<001),2项差异显著(P<005),1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对定量参数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测算,有15项参数特异度达90%以上,其中7项参数达100%;灵敏度9项参数达90%以上。本文研究结果充分揭示了乳腺良恶病变细胞的立体形态学特征,其多参数的定量结果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与乳腺黏液腺癌的分子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6例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患者和25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分子分型特点及生存情况.结果 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与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及分子分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与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6.7%、80.0%.结论 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比乳腺黏液腺癌更具侵袭性,淋巴结转移率高,Ki-67表达水平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小细胞肺癌(SCLC)主要分子分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以期为SCLC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方向.方法 以“small cell lung cancer"和“molecular subtype”为检索词在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326篇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SCLC...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应用流式细胞术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可以了解细胞的来源及其分化阶段,提高急性白血病诊断分型的准确性.免疫学分型所反映的细胞分化水平与FAB细胞形态学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将探讨细胞形态学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相互关系.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月,本院初诊的3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细胞形态学FAB分型,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学分型,比较两者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分型上的异同.结果:本组急性白血病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总符合率为89.7%,其中两者不相符合的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BAL)和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由免疫学分型诊断的BAL在FAB分型方面包括AML-M1、M2、ALL-L1、L2,其中L2最多见,其次是M1.结论:免疫学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有较高的符合率,应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尤其对于怀疑BAL、AUL或形态学不典型的病例应尽早进行免疫学分型检测,以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变化及其与NAC疗效的关系。 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乳腺外科86例行NAC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采集患者NAC前后的外周静脉血7.5 ml,采用CanPatrol?CTC二代技术检测CTCs数目,并根据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检测出的CTCs分为上皮型、间质型和混合型。CTCs数目为偏态分布数据,因此用M(P25, P75)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NAC前CTCs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各型CTCs数目化疗前后的差异,并以病理学Miller-Payne系统作为疗效评估的金标准,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各型CTCs检测结果与病理学金标准评估疗效的一致性。 结果(1)间质型CTCs与HER-2、Ki-67表达情况密切相关,即HER-2阳性及Ki-67≥15%者其间质型CTCs阳性率高于HER-2阴性及Ki-67<15%者[42.1%(16/38)比12.5%(6/48),χ2=9.765,P=0.002;39.6%(19/48)比7.9%(3/38),χ2=11.187,P=0.001]。(2) NAC前、后相比,CTCs总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 (6.0,12.0)个/7.5 ml比9.0 (6.0,13.0)个/7.5 ml,Z=-1.214,P=0.225]。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NAC治疗有效组(61例)和无效组(25例),其中NAC有效组患者间质型和混合型CTCs数目均较NAC前明显降低[2.0(1.0,3.0)个/7.5 ml比3.0(2.0,5.0)个/7.5 ml,Z=-4.914,P<0.001;2.0(1.0,4.5)个/7.5 ml比3.0(2.0,5.0)个/7.5 ml,Z=-3.197,P=0.001],上皮型CTCs数目与NAC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0,5.0)个/7.5 ml比2.0(1.0,4.0)个/7.5 ml,Z=-0.728, P=0.467)]。无效组患者间质型CTCs数目较NAC前明显升高[3.0(2.0,6.0)个/7.5 ml比2.0(1.0,4.0)个/7.5 ml,Z=-2.351,P=0.019],上皮型和混合型CTCs数目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2.0,4.0)比2.0(0.0,4.0)个/7.5 ml,Z=-0.701,P=0.438; 3.0(1.5,5.0)个/7.5 ml比2.0(1.0,4.0)个/7.5 ml,Z=-1.535,P=0.125)。(3)运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上皮型、间质型、混合型CTCs检测结果与病理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显示Kappa值分别为0.194、0.749、0.376(P均<0.050),间质型CTCs评估结果与病理评估结果一致性较高。 结论CTCs总数目的变化趋势不能准确评估NAC疗效,结合CTCs的数目和型别差异才能更好地判断疗效,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分型和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29例。平均年龄29.4岁。根据解剖部位及肿瘤病理学特点概括分为Ⅰ-Ⅴ型。Ⅰ型主要采用囊内刮除、50%氯化锌及磨钻处理、植骨复合内固定术;Ⅱ型主要采用边缘切除、结构性植骨复合内固定术;Ⅲ型主要采用瘤段切除、大段异体骨复合人工半关节置换术;Ⅳ型主要采用定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Ⅴ型主要采用股骨中上段离断术,必要时结合放疗进行综合治疗。对相应分型给予的不同术式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结果:随访9-110个月(平均53.6个月)。术后复发8例,恶变2例,肺转移1例。参照Mankin等评定标准进行手术效果综合评价优良率(不包括Ⅴ型):Ⅰ型81.5%;Ⅱ型50%;Ⅲ型75%;Ⅳ型79.2%;总优良率为78.7%。综合文献报道,术式对于相应分型的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效果良好。结论: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根据解剖部位及肿瘤性质予以外科分型是科学合理的。这种分类方法和相应术式在控制肿瘤复发和指导后续治疗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分型和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29例。平均年龄29.4岁。根据解剖部位及肿瘤病理学特点概括分为Ⅰ-Ⅴ型。Ⅰ型主要采用囊内刮除、50%氯化锌及磨钻处理、植骨复合内固定术;Ⅱ型主要采用边缘切除、结构性植骨复合内固定术;Ⅲ型主要采用瘤段切除、大段异体骨复合人工半关节置换术;Ⅳ型主要采用定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Ⅴ型主要采用股骨中上段离断术,必要时结合放疗进行综合治疗。对相应分型给予的不同术式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结果:随访9-110个月(平均53.6个月)。术后复发8例,恶变2例,肺转移1例。参照Mankin等评定标准进行手术效果综合评价优良率(不包括Ⅴ型):Ⅰ型81.5%;Ⅱ型50%;Ⅲ型75%;Ⅳ型79.2%;总优良率为78.7%。综合文献报道,术式对于相应分型的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效果良好。结论: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根据解剖部位及肿瘤性质予以外科分型是科学合理的。这种分类方法和相应术式在控制肿瘤复发和指导后续治疗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HLA-CW基因分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HLA-CW位点基因分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c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中的作用,对HLA-CW基因位点相合与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对HSCT供、受体共42个样本进行HLA-CW位点等位基因分析.结果HLA-CW基因全相合者9例造血重建,存活200 d以上7例,1例存活303d复发,2例存活44 d(死于感染),无病生存率(66.7±3.4)%.1例(11.1%)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3例(33.3%)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HLA-CW基因不相合者12例造血重建,存活200 d以上6例,1例存活105 d复发,6例存活75 d死亡,无病生存率(41.7±5.4)%(P<0.05).6例(50%)发生aGVHD;5例(41.7%)发生cGVHD(P>0.05).结论HLA-CW基因不相合导致的aGVHD及相关死亡率明显高于CW基因相合者,显示CW基因不相合也是造成aGVHD发生率增高和影响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