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彤  侯宁 《中国癌症杂志》1999,9(4):293-296
目的 探讨食管粘膜癌和粘膜下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对我院1980 年~1995 年间24 例粘膜癌和24 例粘膜下癌的临床、病理、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多因素用COX模型。 结果 粘膜癌和粘膜下癌的3、5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87-5% ,83-3% ,85-7% 和58-3 % ,45-5% ,45-5% 。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2% 和29-2 % 。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P<0-01 ,手术切缘阳性P<0-05 ,家族史P<0-05。 结论 粘膜癌和粘膜下癌有不同的预后和生物学行为。淋巴结转移、手术未彻底切除肿瘤、有家族史为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对预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数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46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单纯手术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Spearmam相关进行研究,结果:1)0、1、≥个转移淋巴结间的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1)。2)Ⅱb期和Ⅲ期间的生存率无差异(P>0.05);1和≥2个转移淋巴结的T3N1M0期间的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1);3基于0、1和≥2个转移淋巴结的分期,该分期中的Ⅱa期、Ⅱb期、Ⅲa期和Ⅲb期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1)。结论:淋巴结转移数和基于淋巴结转移数的分期能够反映食管癌切除术预后的变化,但还需更大样本量和多中心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源于食管粘膜下鳞癌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生物学特性。方法 分析病理证实的27例源于食管粘膜下鳞癌的X线、内镜及临床特征,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患者吞咽障碍轻微,进展缓慢,内镜示肿物向食管腔内不同程度隆起,表面被覆食管粘膜;X线示食管腔内呈偏心性、坡状充盈缺损,局限性僵硬或轻度狭窄。淋巴结转移率为55.6%,术后随访1~4年,转移率为47.8%,其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0.  相似文献   

4.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5,自引:15,他引:55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对243例单纯技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率45.3%,转移度10.5%,表现为沿食管周上的上下“双向性”转移。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浸润深度和肿瘤分化,肿瘤长度则影响不大。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16.4%,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1.9%(P〈0.01),。淋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长度与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卢铀  汪虹 《中国肿瘤临床》1997,24(2):146-147
1988年1月~1993年3月我院手术切除食管癌220例。分析术前食管X线片示病变长度与癌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为首程手术切除的胸内食管鳞癌。男19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6岁(3~77岁)。中位病变长度5.5cm(2~12cm)。根治切除156例,姑息切除64例。切除区域淋巴结1385枚,病检癌转移258枚。淋巴结转移者86例。癌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用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UICC1987年)2结果2.l病变长度与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表1、2。表1显示两者呈显著性正相关(r—0.217,PMO.005)。表2示…  相似文献   

6.
126例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回顾分析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院收治的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126例中男95例,女31例,111例(88.1%)主诉声嘶,91例食管癌原发灶有病理诊断。初诊食管癌时即发现有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29例,放射治疗后出现22例,手术后69例,手术加放射治疗后6例,126例均接受放射治疗,采用^60Co、X射线或β射线照射,DT50~70Gy,25~40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 随着食管小细胞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其与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探讨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肿瘤分子标志物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01 01-2012-12-3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并行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患者82例,其中接受CD56检测82例,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检测82例,嗜铬粒-A(chromogranin A,CHr-A)检测81例,角蛋白(cytokeratin,CK)检测78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70例.比较肿瘤分子标志物不同水平间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情况.结果 食管小细胞癌术前镜检确诊率为40.6%(28/69).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CD56的阳性率为92.7%(76/82),Syn为90.2%(74/82),Chr-A为27.2%(22/81),CK为89.7%(70/78),NSE为60.0%(42/70).Chr-A阴性及弱阳性组患者淋巴结转移度为11.6%(53/457),显著高于阳性组的4.3%(6/138),x2=6.236,P=0.013;NSE阳性组淋巴结转移度为11.8%(40/338),较阴性及弱阳性组的7.0%(14/201)有增高趋势,x2=3.315,P=0.069.CD56、Syn、Chr-A和CK阳性组患者与阴性及弱阳性组患者局控率、远转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E阴性及弱阳性组5年局控率和生存率分别为77.2%和44.2%,优于NSE阳性组的61.9%和23.1%,x2值分别为4.677和4.000,P值分别为0.031和0.045;NSE阳性组5年远转率为62.7%,显著高于NSE阴性及弱阳性患者的37.0%,x2=4.146,P=0.042.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与否(P<0.001)和NSE表达水平(P=0.035)是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食管小细胞癌术前镜检确诊率较低,对神经源性特异性抗体表达有明显的亲和性.Chr-A阴性、弱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度较Chr-A阳性患者明显升高.化疗与否和NSE表达水平是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48岁 ,因右上眼结膜肿物1个月 ,近15天生长迅速 ,于2001年6月18日入院治疗。患者入院前5个月曾行食管中段癌根治术 ,食管中段癌长3.5cm ,术后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病理报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侵及食管全层 ,并转移至食管淋巴结。体检未见异常。眼科检查 :双眼视力均为5.2。眼球活动自如 ,双眼睑无红肿及肿块。右眼颞侧球结膜可见1.5cm×1.0cm大小肿块 ,肿块隆起呈粉红色 ,质硬表面有菜花状结节 ,边界清 ,触之可活动。未见其它异常。B超 :肝胆无异常。食管钡餐造影 :吻合口通畅。CT检查 :右侧胸膜肥…  相似文献   

9.
李强  张惠 《现代肿瘤医学》1995,3(4):214-216
本文报道了颈部淋巴结转移癌835例,腺癌360例272例,未分化癌165例,恶黑色素瘤3例,类型未定35例,分析了颈癌淋巴结转移癌的部位、组织学类型和原发癌灶部位之间的关系,对提高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认识十分重要,对原发性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推测和寻找原发性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影像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CT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2014年间手术切除的174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分析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影像学CT扫描淋巴结特点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清扫4 862枚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27.94±11.6)枚,转移淋巴结306枚,转移率57.47%(100/174),转移度为6.29%(306/4862)。其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为17.24%(30/174),转移度为6.57%(44/670)。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扫描淋巴结的短长径之比及淋巴结短径具有相关性(rs=-0.448, P<0.001; rs=0.378, P=0.002)。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与术后病理具有一致性(Kappa=0.628, P<0.001),一致率为89.66%,特异性为94.44%,敏感度为66.67%,误诊率为5.56%,漏诊率为33.33%,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93.15%。结论 (1)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中淋巴结的短长径之比及淋巴结短径具有相关性;(2)术前CT扫描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对140例胸段食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各段食管癌均存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鳞状细胞癌与腺癌、低分化癌之间,肿瘤长度之间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浸润深度之间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相关,与肿瘤长度,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淋巴化疗对胃癌淋巴转移灶的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淋巴化疗对胃癌淋巴转移灶的直接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组(淋巴化疗组)术前经内镜胃粘膜下注射,加手术时胃浆膜下及腹膜内注射化疗药与活性碳的混悬液;对照组(血液化疗组)术前经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的水溶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前后的胃癌组织及化疗后的转移淋巴结.结果淋巴化疗后,检测术后阳性淋巴结,其SPF(S期细胞比例)、APO(细胞凋亡)发生率及bcl-2表达与动脉灌注化疗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经血液途径给药的化疗对淋巴系统转移灶作用甚微,而淋巴化疗能促进淋巴系统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对淋巴转移灶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a major prognostic factor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In recent years,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excellent result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superficial ESCC. To make the EMR treatment successful, it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good indicator to identify ESCC patients at a high risk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actors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ESCC invading to the submucosal layer (sm-ESCC). Surgical specimens from 84 sm-ESCC patients were examined. Among 84 sm-ESCC patients, 33 (39.3%) had lymph node metastases. Clinicopathologically, tumor depth, lymphatic invasion and blood vessel invasion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by univariate analysis. Tumor depth and lymphatic invasion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Immunohistochemically, P53 accumulation was observed in 45 cases (53.6%), cyclin D1 overexpression in 25 (29.8%), and pRB in 65 (77.4%). P53 accumulation, cyclin D1 overexpression and MIB-1 Labeling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by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P53 accumulat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Among tumor depth, lymphatic invasion and P53 accumulation, tumor depth and lymphatic invasion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 P =0.0023 and P =0.0092, respectively)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umor depth and lymphatic invasion can be considered as good indicators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among patients with sm-ESCC. In addition, P53 accumulation could be helpful to identify the patients who need additional treatment after EMR.  相似文献   

14.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229 例胸段食管癌进行研究,手术共清扫淋巴结2 458 枚。分析食管癌不同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度分布情况以及肿瘤浸润深度、病变长度、大体病理形态、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1)102 例食管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44.5%(102/229)。 258 枚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10.5%(258/2 458)。2)胸上段食管癌上纵隔、中纵隔、下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9.0% 、6.7% 、9.8% 和14.2% ;胸中段食管癌分别为26.1% 、7.4% 、11.8% 和11.9% ;胸下段食管癌分别为0、1.6% 、5.3% 和10.0% 。3)Tis期无淋巴结转移。T1、T2、T3、T4 期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8.6% 、42.9% 、48.3% 和31.3% ;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7.9% 、10.8% 、10.7% 和10.8% ;T1~T4 期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2.733,P=0.435 和χ2=0.686,P=0.876)。 4)病变长度≤3cm组、
3~5cm组和>5cm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2% 、43.4% 和46.2% ,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9.1% 、11.6% 和11.7% ,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χ2=0.094,P=0.954 和χ2=3.933,P=0.140)。 5)髓质型、溃疡型、蕈伞型和缩窄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4.0% 、9.6% 、4.3% 和18.3%(χ2=19.292,P=0.000),蕈伞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较低。6)鳞癌、低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率为42.5% 和75.0%(χ2=4.852,P=0.028);淋巴结转移度为9.5% 和18.6%(χ2=11.323,P=0.001)。 低分化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涉及部位多,播散广泛,且食管癌病变早期即可发生癌转移。大体病理形态及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淋巴系统扩散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报告1988年1月~1991年12月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1456例,其中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者82例。根据淋巴系统的解剖特点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可见:锁骨上区淋巴结(直径0.5~2。0cm)22例,倾向于血源性转移为主;颈淋巴结(>5.0cm)19例,则倾向于淋巴系统转移为主;②鼻咽癌的远处淋巴结转移与颈内静脉淋巴结转移有关:③作者探讨了3例同侧颈淋巴结、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发生同侧肺转移的病例。根据肺淋巴结引流的解剖特点,提示这类肺的转移可能为淋巴结逆行性转移所致。作者还对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提出了一些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锡江  张熙曾 《中国肿瘤临床》1994,21(2):123-124,134
本科自1973年1-1989年1月共收治食管癌121例,其中35岁以下(包括35岁)12例,手术切除10例(83.33%),探查1例(8.33%),未手术1例(8.33%)。对青年人食管癌患者,消瘦的严重程度可视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但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淋巴转移和肿瘤侵犯食管壁的深度。病变的部位,范围,组织学类型,术前DDP+PTM化疗及术式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背景与目的 筛选肺鳞癌患者淋巴转移差异表达基因群.方法 原发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取自10例接受完全性肺癌切除手术的肺鳞癌患者.根据组织来源将标本分为三组:不伴淋巴转移的肺鳞癌组织(TxN-,n=5)、伴有淋巴转移的肺鳞癌组织(TxN+,n=5)及相应转移淋巴结中的肺鳞癌细胞(N+I n=5).对各组进行激光显微切割以获得纯净癌细胞,T7RNA线性扩增获取足够量的RNA,实验通道和参照通道分别标记以后与含6 000个已知人类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的cDNA基因芯片杂交,扫描荧光信号以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有37个基因可将TxN+组与TxN-组区分开,其中在TxN+组高表达的基因有8个,主要涉及蛋白合成、信号传导、伴侣蛋白和酶等.有29个基因在TxN-组高表达,这些基因主要编码细胞周期调节子、转导子、信号传导蛋白以及细胞凋亡调节蛋白.比较N+组与TxN+组却没有发现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表达基因.结论 肺鳞癌的淋巴转移表型的获得可能是早期事件.这些差异基因的发现有助于阐明肺鳞癌淋巴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宫颈鳞癌患者中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研究者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网,收集当前有关宫颈癌SCC-Ag的所有中英文文献,并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用Meta-Disc1.4、Stata11.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合并敏感度、特异性等指标,绘制SROC曲线、漏斗图。结果共纳入1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经随机效应模型分析,SCC-Ag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指标合并值分别为:合并敏感度60%[95%CI(0.54~0.65)],合并特异性76%[95%CI(0.73~0.78)],合并诊断比值比5.38[95%CI(3.27~8.87)],SROC曲线下面积(AUC)0.7126(欠满意)。诊断界值的选择可能是纳入文献异质性的主要原因。结论纳入文献质量较好,SCC-Ag对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虽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仍不是一个理想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