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髓”在中医古籍中,最早见于《内经》。它属于藏象学说中的奇恒之腑.泛指人体的髓,包括分布在骨腔中的骨髓、脊椎管中的脊髓和汇聚于脑海中的脑髓。一般将后两者合称为脑脊髓。但有人提出,奇恒之腑的髓当指脊椎管,认为只有  相似文献   

2.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具体内涵,是中医学精髓——"证"的基石。虽然中医学的藏象理论中没有关于胰的阐述,但就胰腺生理功能、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来看,笔者认为"胰为奇恒之腑",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精室为奇恒之府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中医藏象学说中奇恒之府男子缺如,而致"女六男五"的异常现象,对精室作为男性特有的内生殖器官,确立为奇恒之府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并对精室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4.
14.何谓藏象?藏象学说的内容? 答:“藏”,即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象”,即外象。其义有二。一是指内脏的解剖形态;二是指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现象。总之,“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象”是“藏”的外在表现,合称“藏象”。藏象学说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脏腑的解剖、生理和病理;二是五脏与肢体官窍的关系;三是脏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黄帝内纤》中,贯穿着三大主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和动态观。《内经》中的藏象学说正是立足于整体观,广泛地概述了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内经》的藏象学说,探讨目前尚未引起人们十分重视的心理整体观,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医各家学说之易水学派,开创了较为系统的脏腑寒热虚实辨证学说,使中医学在理论及临床上皆有了极大地进步。但因脏腑辨证之有所遗,导致后世对于命门、心脑之争。其所遗漏正是脏腑与经络之统一,尤其是未及"奇恒之府"与"奇经八脉"的辩证关系。因此,利用阴阳双鱼太极图,参照人体藏府经络关系,并比类于天地,以人身太极之象概括人体藏府经络,尤其是奇恒之府与奇经八脉。  相似文献   

7.
23.“藏象”和“藏象学说”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即是体内的脏腑功能活动反映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即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的学说。 24.脏腑可以分成几类?各有何共同生理特点? 按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三类。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故曰  相似文献   

8.
<正> 奇恒之府是中医脏象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男子为精室)。除胆为六腑之一外,其余均无表里配合,亦无五行配属,而与奇经八脉有关。奇恒之府形态中空似腑,功能主藏阴精,又不同于一般的传化之府。历代对奇恒之府探讨较少,多附于五脏中略加提及。本文拟就有关奇恒之府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如下。一、关于奇恒之府的“藏”与“泻”《内经》言奇恒之府“藏而不泻”,后人将其作为奇恒之府的特性,沿袭至今。对此,有必要加以具体分析。的确,奇恒之府形态中  相似文献   

9.
中医藏象学说的整体性,已早为人们所熟知,但各脏腑协调互用与心理活动的关系,迄今专题系统探讨的人不多。我们认为,在心的统辖下,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通过神、魂、魄、意、志的作用,共同完成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可以定义为“心理整体观”。五官、五体、脏腑、经络、精、气、津、液、血、脉等共同构成的系统结构,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就此,本文予以试论,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0.
藏象学说与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俭宇 《北京中医》2006,25(1):23-25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自古至今,历代医家著书立说,行之临床,无不与之密切相关。《内经》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基础,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之“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1]等。1藏象学说的本质《内经》作者根据当时医家对人体五脏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认识,确立了以五脏为主体的藏象学说。后经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华佗的《中藏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使藏象学说完善和发展起来。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有诸内必…  相似文献   

11.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为什么选择的脏腑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其划分标准是什么?这关系到中医学理论的基础。通过对人体的组织器官的分析,明确中医藏象学说脏腑的选择原因,并论述胰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讨论了现在公认的脏腑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脏腑划分标准的三条原则,并探讨胆的脏腑归属。  相似文献   

12.
附子为“百药之长”,药性峻烈,且有毒,今人畏之,年轻医师使用颇少.刘殿池老中医通过多年跟师及临证所得,熟悉附子药理,提出附子“坚肌、骨、肉,治死肌、好颜色”的观点,认为附子是一种物质能量,能改善人体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十四经脉功能,让人体阳气有规律的“动”起来,人体机能出现动态变化,从而使人体的酸碱恢复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似文献   

13.
刘保和教授根据《黄帝内经》《难经》理论,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及对人体气运动理论的认识,创新性地提出了“奇恒之府”“奇经八脉”为先天,五脏六腑为后天,恶性肿瘤的形成是由于先天出现问题,为“奇邪”外溢导致的“奇病”,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先天与后天兼顾的治癌理念。  相似文献   

14.
藏象,是指内脏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就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的各种征象,来研究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是脏腑。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客观依据。一是基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在《内经》与《难经》中就对血液循环、骨骼的长短、胃肠的容量等  相似文献   

15.
略论“脑”当为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天荀 《陕西中医》1993,14(3):112-113
脑不应归属于奇恒之府而应另立为脏,人体应该是六脏六腑。脑居人体最高位,是控制和调节五脏六腑的决定性脏器。“心主神志”是脏象学说理论的一次明显失误,应把“心主神志”改为“脑主神志”,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脑脏系统。”  相似文献   

16.
论精室生理病理与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精室生理病理与证治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秦国政主题词精室/病理生理学,精室/生理学,奇恒之府精室,又名精脏、精宫、精房,乃男子奇恒之府、生殖之精生化贮藏之所、冲任二脉起源之始,病非独虚尚有实,治非唯补亦可泻。笔者事男科,于此有所微识,兹论之...  相似文献   

17.
从体用观看《内经》藏象学说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用观出发,通过对《内经》藏象学说的思想基础和内容的分析,对藏象的含义和藏象学说的实质做了新的解释。提出藏象之“藏’”是指人体内隐而不见的“气”,“象”是人体之气运动变化的外在表现。“象”不但包括脏器的各种外在的生理、病理现象,而且包括有形的脏器本身。中医学的五脏,实指五种流布全身的气。藏象学说的实质,是对气及其运动的认识和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8.
从术语本义、研究现状、理论地位、临床意义诸方面探讨奇恒之腑的学术地位,从而提出诸多设想:首先,"奇恒之腑"不再是中医藏象理论中与五脏、六腑并列的第三类重要内脏,而只是医学史上的曾用名词;其次,脉、骨作为藏象系统中的五体结构即可,不必再另行作为特殊的腑罗列在五脏六腑之后;第三,胆只为六腑,不必再提"又属于奇恒之腑"之语来造成中医概念及结构上的混乱;第四,髓作为一种膏样物质,不合适归入中空之"腑",若隶属于精、血、液的范畴会更恰当;第五,脑、女子胞及精室可以通过构筑心-脑-肾、肾-生殖-肝的整体调节系统来阐释其在脏腑理论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高程熙  赵博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25-126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内经》的相关理论出发,对心的脏腑属性做了进一步探讨。心在中医理论中一般认为是"脏",根据《素问.五藏别论》对脏腑属性的界定,结合古代医家的部分注解和心在脊索动物中演化的相关知识我们认为心应为"奇恒之腑"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生命的过程中,健康、长寿是永恒的追求,养生则是满足这一愿望的手段。藏象学说是中医独特的解剖、生理、病理学说,反映了中医以整体、恒动为基本观念的人体生命观。二者无论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实践应用中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藏象学说不仅在整体性、恒动性等方面与中医养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是将中医养生在针对不同脏腑、不同个体、不同环境所使用的方法和目的做了进一步的精细化,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