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D-二聚体的测定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过敏性紫癜 (HSP)是小儿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 ,体内高凝状态的程度是影响该病的疗效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单位 :40 0 0 14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本文通过对 34例HSP患儿血D 二聚体 (D Dimer)水平的检测 ,探讨D 二聚体与HSP病理损害及转归之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HSP患儿 34例 ,均有典型HSP皮疹 ,符合HSP临床诊断标准 ,均为初次发作 ,未用过任何激素或抗凝药物。按临床有无肾损害症状、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分为两组 ,其中HSP无肾炎组 17例 ,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3~ 12a ,平均年龄 7.5a;紫…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紫癜患儿抗磷脂抗体与D—二聚体的检测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抗磷脂抗体(ACL)属于自身抗体范畴,是一种新型的非器官特异性、有独特致病机理的自身抗体,其识别的抗原主要位于细胞膜上带阴电荷的磷脂成分,它的作用是不同程度地干扰或延长磷脂依赖的凝血试验,并发现它与血栓形成等临床表现密切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清D-二聚体数值与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诊断且未经治疗的过敏性紫癜单纯型的47例患儿及39例混合型患儿病程初期与发病两周后的血清D-二聚体,并进行对比、判断。结果入院时诊断单纯型和混合型的患儿初期血清D-二聚体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儿发病两周后血清D-二聚体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将病程初期与病程超过两周后两组血清D-二聚体增高患儿的例数分别与最终病程超过3月的例数进行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初期血清D-二聚体增高不能提示病程迁延;而病程超过两周后血清D-二聚体增高多提示病程迁延。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 (HSP)止血分子标志物D 二聚体 (D D)的变化 ,探讨其在HSP发病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将 41例HSP患儿根据临床有无肾脏损害分为肾炎组和非肾炎组 ,并以 2 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D 二聚体的含量。结果 ,两组患儿在发病初期 ,血浆D D水平均显著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这种改变在肾炎组更为明显。恢复期 ,两组患儿血浆D D水平均显著下降 ,较发病初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果表明 :HSP患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即血栓前状态 ,具有肾炎表现者则更具此倾向。通过对此指标的检测 ,可以更好地了解HSP的病理基础 ,有助于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及判断预后 ,并为临床采取相应的抗凝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患儿VW因子、D-二聚体及APTT、PT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小儿血液》2003,8(4):166-167
  相似文献   

7.
小儿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的出疹性疾病,是一种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许多研究认为HSP患儿会出现血液高凝状态。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不断更新,血小板(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血小板参数引起大家关注,现就HSP患儿同步检测血小板参数,D-二聚体,并与健康儿童比较,观察其变化及其与肾脏受累的关系。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2001~2006年首发住院的患儿52例,男34例,女18例,发病年龄4~13(7.5±0.81)岁。均符合HSP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肝脏等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患儿VW因子、D-二聚体及APTT、PT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过敏性紫癜 (SHP)患儿凝血状态的改变 ,了解其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对SHP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抽血测定VWF、D D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同时测定APTT、PT。结果 ,SHP患儿VWF、D D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仅 3例患儿APTT、PT缩短。结果显示 :SHP时可出现凝血功能紊乱 ,病情严重时凝血紊乱程度也更严重 ,而APTT、TT不是反映凝血功能的早期、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9.
紫癜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紫癜性肾炎 (HSP)患儿机体高凝状态及肝素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4例HSP患儿肝素治疗前后测定血清D 二聚体。予肝素钙皮下注射 ,剂量 10 0IU/ (kg·d) ,疗程 2~ 3周 ;同时每周查 2次尿常规 ,观察尿蛋白转阴情况。结果 HSP患儿肝素治疗前血清D 二聚体阳性率 75 % ,正常对照组 15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5 ) ;HSP患儿肝素治疗后D 二聚体阳性率 17% ,较治疗前下降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5 )。HSP肝素治疗组较非肝素治疗组尿蛋白转阴时间缩短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HSP患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 ,肝素治疗HSP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应做为HSP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Tim-1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不同临床类型、不同临床疾病期血清中Tim-1水平,探讨Tim-1与HSP发生的关系.方法 不同临床类型HSP患儿共35例,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空腹采静脉血2ml,EUSA法测定其血清中Tim-1水平;20例无过敏性疾病史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SP患儿急性期血清中Tim-1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HSP腹型和肾型急性期血清中Tim-1水平显著高于HSP单纯型(P<0.01),而HSP腹型和肾型急性期血清中Ti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im-1与HSP发生及临床类型有关,检测HSP患儿血清中Tim-1水平有助于判断HSP患儿的严重程度及复发可能.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患儿凝血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凝血状态的改变 ,了解其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HSP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采血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D二聚体 (D D)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同时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结果 HSP患儿VWF、D D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但仅 3例APTT、PT缩短。结论 HSP可出现凝血功能紊乱 ,病情严重时凝血紊乱程度也更严重 ,而APTT、TT不是反映凝血功能的早期、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不伴或伴有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急性期HSP患儿78例,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Ⅰ组,3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Ⅱ组,24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Ⅲ组,1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所有患儿急性期及其中部分患儿恢复期尿HGF,与26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和Ⅱ组尿HGF水平均升高,且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组尿H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患儿恢复期尿HGF水平为1.22±0.67较其急性期1.85±1.1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儿恢复期尿HGF水平为1.43±0.31较其急性期0.30±0.31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GF参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肾脏损伤的修复,尿HGF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HSPN的病情及预后,外源性HGF的介入可能成为早期干预、防治HSP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生和发展有关,D-D二聚体(D-D)与血液凝固、纤溶及机体的炎症反应等有内在联系,HSP急性期存在高黏滞血症,且与病变范围有一定关系,血液高凝状态程度是影响该病疗效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29例HSP患儿血浆ET-1、NO、D-D水平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在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结果 过敏性紫癜急性发病期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在恢复期,TNF-α、IL-6和IL-8则明显下降;紫癜性肾炎时TNF-α、IL-6、IL-8水平较过敏性紫癜时有所增高(P<0.05).结论 TNF-α、IL-6和IL-8在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的发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患儿血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D-二聚体是衡量血栓性疾病纤溶亢进的敏感指标。近年在风湿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价值得到临床肯定。但有关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与D-二聚体的关系国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病情及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第1次诊断为HSP的患儿50例为HSP组,以49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空腹采集两组儿童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根据25-(OH)D_3检测结果将HSP患儿进一步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20 ng/m L)(n=9)、不足组(15 ng/m L~20 ng/m L)(n=15)、缺乏组(≤15 ng/m L)(n=25)、严重缺乏组(≤5 ng/m L)(n=1)。收集HSP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激素治疗情况、入院前病程及住院天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SP组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16±6 ng/m L)低于健康对照组(29±5 ng/m L)(P0.01)。与正常组+不足组患儿[25-(OH)D_315 ng/m L]相比,缺乏组+严重缺乏组患儿[25-(OH)D_3≤15 ng/m L]肾脏受累发生率、激素使用率均增高(P0.05),中位住院天数延长(P0.05),但入院前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低,低血清25-(OH)D_3水平HSP患儿肾脏受累风险及激素使用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但补充维生素D对HSP有无治疗作用,能否缩短HSP患儿病程,改善远期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肾病综合征血、尿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肾病综合征(NS)合并高凝状态时,肾小球内、外均可发生凝血及纤溶。我们通过对36例NS患儿血浆及尿液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检测,探讨肾内、外凝血与血、尿D-二聚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5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gE检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患儿人微小病毒B19-D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坏死性小血管炎之一。本病病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过敏有关,致敏原可能为食物、感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药物及昆虫叮咬或花粉等。本研究着重探讨了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对象1998年3月~1999年1月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3~12岁。对照组18例,来源于同期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患儿,男10例,女8例;年龄4~12岁。空腹取静脉血2ml,离心分离血清。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HPVPCR试剂盒购自上海复星生物技术研究所,按说明书操作。采用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