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方法:1.常规Nesbit法,由浅入深切除,先切除后断血供;2.分割剥离切除法,先分割剥离后切除,先断血供后切除;3.腔内剜除术。在前列腺增生症的外科治疗中TURP为金标准,而开放手术术后排尿功能最好。通过腔内剜除术将TURP与开放手术的优点结合起来,用内窥镜镜鞘模拟术者的手指对腺体进行剥离,既强调微创又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2.
联合输尿管镜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尿道狭窄腔内手术成功率。方法总结32例输尿管镜联合电切镜治疗尿道狭窄经验。结果32例(100%)手术成功。3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均排尿通畅。结论联合输尿管镜可提高尿道狭窄腔内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腔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经尿道腔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尿道腔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42例。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岁。狭窄处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5例;输尿管上段8例,中段5例,下段24例。狭窄段长度0.5~2.0cm。结果:39例顺利通过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3例严重狭窄者失败。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一次扩张成功37例,B超示肾盂积水均明显减轻,IVU示狭窄段通畅;2例术后取支架后狭窄复发,肾盂积水无改善。术后无明显肉眼血尿、发热,无输尿管穿孔、脱套、撕裂等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腔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定位准确,扩张效果好,可重复操作,住院期短,损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腔镜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腔镜技术和设备的成熟与发展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已成为国内外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金标准。我院泌尿内镜治疗中心自 2 0 0 1年 6月~ 12月间 ,配合医生完成TURP共 4 0例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 0例患者 ,34~ 87岁 ,平均 6 9 7岁。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存症 ,其中伴高血压症 18例 ,脑动脉硬化和供血不足9例 ,冠心病 5例 ,肺部疾患 4例 ,糖尿病 5例。手术时间 35~ 70min。术中灌洗液量为 15~ 4 0L。 4 0例患者中 ,有一例在手术即将结束时出现TUR综合征 ,经抢救 ,转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患者腔内手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尿道狭窄32例,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未见尿道狭窄,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经尿道探杆检查、膀胱镜检及尿道造影明确诊断为尿道狭窄。其中14例为尿道外口狭窄,9例为尿道球膜部狭窄,4例为阴茎部尿道狭窄缘于尿道扩张造成,5例为前列腺尿道部疤痕狭窄。18例行尿道扩张治愈,7例行尿道内切开加尿道扩张治愈,4例前列腺部尿道狭窄再次电切治愈,3例行尿道成形术。结果32例治疗后能维持通畅的排尿,其中4例患者须定期尿扩随访。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尿道狭窄主要发生于尿道外口及前尿道,与器械、留置尿管、感染及尿道扩张等因素相关。治疗方法主要为尿道扩张及尿道内切开,尤应重视术后的尿扩随访。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镜下杆状电极腔内治疗尿道狭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杆状电极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方法,提高手术技巧。方法 联合应用输尿管镜、自制杆状电极、等离子杆状电极等经尿道治疗56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年龄3~91岁,平均51岁。其中尿道下裂术后狭窄5例,外伤致狭窄7例,长期留置尿管致炎性尿道狭窄3例,金属尿道探子尿道扩张形成假道致狭窄9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狭窄5例,前列腺摘除术后狭窄8例,前列腺电切术后狭窄19例。狭窄长度0.3~6.0cm,平均2.1cm。结果 55例(98.2%)手术成功,48例1次手术成功,7例2—3次腔内手术获成功,其中尿道下裂术后者2例,复杂性尿道狭窄者5例;1例反复内切开仍存在严重尿道瘢痕者改开放手术。结论联合应用输尿管镜、自制杆状电极、等离子杆状电极等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报告45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前和术后进行耻骨上膀胱镜观察,就其操作方法、观察内容以及观察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9.
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腔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71例为经尿道电切(电气化)术TUR(V)P术后,38例为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后尿道狭窄的时间分别为:术后1年内81%(88/109),1—2年10%(11/109),2年以后9%(10/109)。所有患者均在直视下经导丝引导行后尿道狭窄切开加电切术,术中发现膀胱颈口狭窄40例,前列腺部及膜部尿道狭窄69例。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12—70个月),随访率74.3%(81/109),排尿满意率为84.0%(68/81)。结论: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部位多在膀胱颈口及前列腺部、膜部尿道,腔内治疗是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软膀胱镜在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并假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3月~2004年2月,我院使用软膀胱镜辅助治疗男性尿道狭窄并假道患者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治疗手段通常分为开放手术与腔内治疗。腔内技术以操作简易、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尿道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等离子、激光等各种设备的普及和新型尿道支架、移植物的应用,使腔内手术操作更方便,损伤更小,但由于尿道狭窄病因的多样化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腔内治疗效果仍不甚...  相似文献   

1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是临床中常见的尿道狭窄,本文对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流行病学、病因学、处理策略以及预防等进行总结分析。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的常见部位是舟状窝、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球部。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的可能的病因包括机械损伤、电损伤、感染和留置尿管等。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的治疗一般包括内镜下微创治疗和开放重建手术。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效果无法保证,尤其是对于长段或严重狭窄的患者,狭窄复发率很高。尿道成形手术包括端端吻合、口腔黏膜修复、会阴区皮瓣修复和尿道会阴造口等术式。针对TURP术后前尿道狭窄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较为匮乏,面对临床上的具体病例,往往是在尿道狭窄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造成临床问题的本质是下尿路梗阻,相比于药物治疗,手术是从根本上解除梗阻的主要治疗方法。经尿道腔镜手术现已成为治疗BPH最重要的手术方式。近些年大家都在努力探索多种能量平台尤其激光的物理学特性,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各种手术理念及方法百家争鸣。本文结合近40年在经尿道前列腺腔镜手术方面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经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已成为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比较满意的手术方法。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2年12月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332例,疗效满意,现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男性尿道狭窄的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男性尿道狭窄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6月50例男性尿道狭窄经尿道冷切、电切或激光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尿道狭窄腔镜处理病例中,手术成功46例(92.0%),其中1次手术38例,2次或2次以上手术8例;手术失败4例(8.0%),其中1例并发直肠损伤。40例患者随访6-60个月,排尿通畅。结论 腔镜处理男性尿道狭窄是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17.
我们应用德国泰可诺输尿管肾镜和德国劳滕尿道膀胱镜联合进行腔内扩张治疗尿道狭窄,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0年5月以来应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以下简称ND:YAG)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1例,膀胱肿瘤6例,显示良好的止血作用,较电切为优。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7例,年龄65~81岁,平均71.5岁。其中,前列腺增生症21例,术前均有排尿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19.
膀胱颈硬化症(BNC),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从1973年1月到1982年12月的10年中,作者共施行TUR1,630例。其中前列腺增生症1,264例,前列腺结石140例,膀胱颈硬化症27例,因其它原因而施行TUR 199例。根据以下的诊断标准:1.尿道造影显示明确的膀胱颈部狭窄;2.内窥镜检查膀胱颈部有环状狭窄;3.除外神经病原性膀胱和其它原因造成的下尿路功能障碍,4.排尿量在200ml以上而平均尿流率在5ml/秒以下时。1,630例中,16例被诊断为BNC,发生率0.98%。发病时间在TUR后8~77个月,平均44.4个月。BNC与原发疾病的关系:1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治疗小儿尿道瓣膜症的疗效。方法 2011年5月~2015年5月采用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治疗4例前尿道瓣膜症和17例后尿道瓣膜症,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确定尿道瓣膜位置,F_6~F_8膀胱镜下200μm钬激光切开尿道瓣膜,激光频率10~16 Hz,能量0.6~0.8 J。结果 4例前尿道瓣膜症患儿术后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及膀胱输尿管反流均消失;17例后尿道瓣膜症患儿中,5例术后排尿困难及泌尿系感染症状缓解,但仍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Ⅲ~Ⅴ级),其余患儿术后恢复正常。前尿道瓣膜症4例随访1~3年,平均1.5年,后尿道瓣膜症12例随访0.5~3年,平均2年:均未出现肉眼血尿、尿道狭窄、尿漏等并发症,无复发。结论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瓣膜切开术治疗小儿尿道瓣膜症,术中术野清晰,切开部位精准,尿道损伤机会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