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咽感异常与食管癌前病变及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21例除外咽喉部疾患所致的咽感异常患者采用X线钡餐及内镜检查,对可疑区域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检查出各种食管疾患130例,其中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47例,食管癌 39例,食管炎35例,食管静脉曲张4例及贲门失弛缓征3例,食管结核2例.结论:咽感异常与食管癌前病变及食管癌有密切关系,40岁以上咽感异常症状持续存在,应常规行X线及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吞咽困难病因的认识,对68例吡类患者内镜检查,发现良性疾患者61.8%,食管炎较多,占良性组21.4%,余38.2%为食管贲门癌,食管癌居多且多发于食管中下段,鳞癌多于腺癌,恶性组仅26.9%有明显的管腔狭窄,提示,吞咽困难除可因机械性阻梗所致外,肿瘤生长的刺激,食管局部炎症及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等均可导致,对食管炎者应定期复查内镜,对吞咽困难才应常规作为食管中下段活检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3.
在上消化道食管疾患中,食管消化性溃疡少见.现报告7例,并着重讨论其病因病理、X线表现、内镜表现以及鉴别诊断,以资对该病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而Barrett’s食管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一个并发症,也是食管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内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往由于对Barrett’s食管重视不够,Barrett’s食管内镜检出率的报道不多,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内镜诊断的Barrett’s食管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432例食管异物的分析,探讨食管异物的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432例食管异物的发病年龄、病因、异物种类归类,并对食管异物诊断、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食管异物发生于病理生狭窄占93.5%,其中食管瘤及其相关疾病占95.5%。通过内镜能有效地诊断及清除异物,内镜下扩张治疗对清除异物改进饮食效果显著;结论L:食管异物主要病因为食管病理性狭窄,内镜仍是诊断及清除食管异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研究目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一个主要并发症,与6周内20%的死亡率有关。目前国际指南推荐肝硬化患应常规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查,EGD)来筛查是否有食管静脉曲张。新近出现的食管胶囊内镜在对胃食管反流和Barrett食管的研究中已经显示出准确的诊断效应。该研究比较胶囊内镜和EGD对肝硬化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检出率。患与方法:在3个中心进行了先导试验。有进行EGD临床指征的肝硬化患,在EGD检查后48h内用胶囊内镜来筛查或监视食管静脉曲张。研究采用盲法,即由1名事先不知道患病史和EGD检查结果的研究评估胶囊视频成像。结果:在32例纳入的患中,EGD和胶囊内镜检查发现有食管静脉曲张23例患。有1例患经胶囊内镜发现有轻度静脉曲张,但EGD未检出。胶囊内镜和EGD诊断食管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总体一致性分别为96.9%和90.6%。没有与胶囊内镜相关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7.
色素内镜在食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色素内镜对食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对87例食管疾病患者在普通内镜检查之后进行了色素内镜检查。结果表明,普通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0%,色素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色素内镜正确诊断率为100%。进一步证实色素内镜能使病变区明显化,从而可发现普通内镜下不易发现的病变、明确病变的性质、类型及范围,从而提高了正确诊断率及活俭成功率。同时对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咽异物感症与食管各种疾患关系浅探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马新春,李建民,陈瑞芬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李宁我科在1991~1994年对诊断为咽异物感症和诊断为慢性咽炎的双组病例均进行了食管镜检查。结果发现咽异物感症与食管疾患有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研究的是食管颗粒细胞瘤的内镜表现及内镜治疗。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2017年接受了内镜切除手术并进行了病理确诊的20例食管颗粒细胞瘤患者,观察了其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内镜治疗方式,并对其进行了治疗后的系统访问。结果:本次实验选择的20例确诊为食管颗粒细胞瘤的患者中,有11例男性患者和9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内镜检测结果均呈现出黄白色隆起且病灶表面光滑的现象,对其中的16例患者进行了内镜黏膜切除手术,对4例患者进行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结论:内镜检测是确诊食管颗粒细胞瘤疾病的有效方式,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手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能够实现对食管颗粒细胞瘤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0.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 BE)是指食管下移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因BE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之一,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何提高对BE的检出率受到内镜医师广泛重视。染色结合放大内镜指导活检有助于提高对BE的诊断率,我们在2007年3-12月应用乙酸染色结合放大内镜检查法进行了相关研究,证实该检查法对帮助诊断Barrett食管有确切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我院近5年间15473例有消化道症状就诊者进行电子内镜检查,并对所检出的72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Barrett食管72例,总检出率0.47%,占GERD的4.8%;老年男性多见,平均病程2.4年;内镜检查Barrett食管分为长段BE和短段BE;病理检查以胃底型多见,其次为贲门型、特殊肠化生型。结论:Barrett食管较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症的表现,病理检查主要为胃底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有报道胃食管返流病存在性别差异。在女性患者中症状发生率高,症状更为严重,但食管胃酸暴露程度及分类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本研究的目的是判断胃食管返流病患者在临床表现、诊断评估及对内镜治疗反应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胃食管返流病患者在接受内镜后坐力前均评估是否存在典型的(如烧心、呃逆)或不典型的(如胸痛、咳嗽、喘鸣、声嘶)症状。所有病人均进行胃镜、食管测压及pH检测。内镜治疗部位在鳞状柱状上皮结合处,在2cm范围内进行2~3针缝合。内镜治疗后对返流症状进行评价。结果:入选95例患者,男性37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51岁,不同性别患者在治疗前典型返流症状及不典型返流症状的抑制程度均相似、两性别间进行了食管测压的比较,胃镜和pH值检测显示男性患者糜烂性食管炎发生率较高,食管胃酸暴露程度有增高的趋势,男性和女性患者对内镜治疗的反应是相同的。结论:除了男性患者糜烂性食管炎的发牛率较高外.在内镜下表现、食管测压、食管胃酸暴露及对内镜治疗分反应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据内镜下表现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和糜烂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损害程度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随内镜分级损害越重,其治疗效果越差。本文对87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分级损害程度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正> 在脱落细胞学检查中,有各种不同收集细胞的方法,其目的是收集更多的肿瘤剥脱细胞以提高肿瘤的诊断率。近年来在内镜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有细胞刷直接刮刷、活组织印片法等,使肿瘤的诊断率不断提高。我院自1989年~1993年12月应用塑管吸取法采集脱落细胞179例,并同时取活组织检查,肿瘤阻性率明显提高,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自1989年3月~1993年12月经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胃、结肠疾患179例,行塑管吸取法采集脱落细胞。其中食管疾患91例、胃疾患86  相似文献   

15.
改良复方碘溶液在食管黏膜染色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食管疾病患病半的增高,食管癌发病的年轻化,人们对内镜下早期发现食管疾病的意识越来越强。早在1966年津田等在内镜检查中用特殊染料对消化道黏膜进行染色即染色内镜,使黏膜的结构更加清晰,从而提高瘸变的检出卒,尤其对消化道肿瘤的检出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作为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工作中,但术后食管狭窄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方法存在各种缺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类组织细胞工程材料、生物制剂黏膜下注射和细胞组织移植等新方法对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预防效果。本文对防治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育卫  彭贵勇 《西部医学》2008,20(6):1299-1300
食管早期癌临床上往往无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诊断较困难,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内镜下筛查。充分认识内镜下食管早期癌形态特点,可提高早期癌检出率和诊断率。本文回顾分析了有关食管早期癌内镜诊断的相关文献,对6种不同内镜诊断方法及食管早期癌在这6种内镜下的特征和表现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内镜下硬化疗法对食管静脉曲张急诊止血及预防出血的疗效。方法 内镜下采用5%鱼肝油酸钠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结果 硬化治疗急诊止血率92.6%,对预防止血亦有明显疗效。结论 硬化治疗是食管静脉曲张的一种有效方法,其适应症宽,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上段食管自食管人口至左支气管压迹处,包括颈段与胸上段食管(距门齿15~23cm处)。上段食管病变的超声内镜检查因需将病灶淹没水中,对于食管上段病灶存在水难以保留的问题,检查较为困难。我们应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及经内镜微超声探头(miniature ultrasonic probes,MUP)检查了23例上段食管隆起性病变,探讨食管上段病变超声内镜检查的技巧并比较两种超声检查的优缺点,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上消化道食管疾患中,食管消化性溃疡少见。现报告7例,并着重讨论其病因病理、X线表现、内镜表现以及鉴别诊断,以资对该病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1一般资料和方法 7例病例中,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作内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证实,3例随访分别为6 a、4 a、2.25 a。男6例,女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