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黑色素瘤或称黑色素瘤.恶性程度较高。我们收治1例,曾先后经过6次手术,存活16年后病逝,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 5岁 ,以“咽下梗噎感 4 0余天”为主诉入院。患者患病以来 ,食欲差、进行性消瘦 ,胃镜见胃体、胃窦变形 ,后壁可见一约 3cm× 7cm巨大溃疡 ,周边结节状隆起 ,取 4块组织活检 ,临床诊断“胃癌”。1.1 病理检查灰白色小米大组织四块 ,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 ,镜下见粘膜层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 ,腺体规整 ,粘膜下层有散在组织细胞样细胞 ,胞浆内有褐黄色颗粒 ,偶见单核及多核巨细胞 ,无明显异型性。诊为“粘膜慢性炎伴异物巨细胞反应”。因与临床诊断及大体所见明显不符嘱再次活检。第二次取组织 6块 ,其中一块肉…  相似文献   

3.
4.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资料患者,男,61岁,因出现吞咽困难3月余来我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行胃镜检查,食管距门齿38cm处可见一新生隆起物,与周围食管粘膜边界清晰,向管腔突出,致管腔明显狭窄,隆起物表面紫红色,颗粒状,质脆,触之易出血,取材送病检,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3岁。因进食梗噎20天就诊。X线造影:食道下段充盈缺损。诊断为食管癌。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5-40cm处不规则隆起。病理诊断:食道下段黑色素瘤。于2003年11月4日入院。查体:皮肤未见黑色素斑,眼鼻口腔黏膜未见色素沉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2003年11月14日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左开胸食道下段肿瘤根治切除,  相似文献   

6.
1病历资料患者,男,61岁,因出现吞咽困难3月余来我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行胃镜检查,食管距门齿38cm处可见一新生隆起物,与周围食管粘膜边界清晰,向管腔突出,致管腔明显狭窄,隆起物表面紫红色,颗粒状,质脆,触之易出血,取材送病检,胃镜其他部位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3岁。因进食哽咽20天就诊。X线影像见食管下段充盈缺损.诊断食管癌。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5-40cm处不规则隆起。病理诊断:食道下段黑色素瘤。于2003年11月4日入院。查体:皮肤未见黑色素斑。眼鼻口腔黏膜未见色素沉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11月14日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左开胸食道下段肿瘤根治切除.弓上食管一胃吻合术。术中见食道下段贲门上4cm处一肿物。  相似文献   

8.
原发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4岁,主因轻度吞咽不适2月入院.查体未发现全身体表皮肤黑色素瘤,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肝脾未及,X线胸片无异常发现.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距门齿23~26 cm后壁可见息肉样隆起,近半周,粗蒂,质软,活检易出血,20~30 cm处前壁及左后壁可见密布蓝色素沉着(图1,2).X线钡餐造影显示,食管中段黏膜破坏中断,管腔膨隆扩大,可见长椭圆形腔内型的充盈缺损(图3),内见分叶,管壁僵硬,钡剂通过有绕流现象(图4),通过稍受阻,病变长度约3.9 cm,考虑食管中段恶性肿瘤.活检病理学结果为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光学显微镜下见到瘤细胞内有黑色素颗粒,并经特殊染色证实为黑色素.肿瘤来自邻近鳞状上皮,其附近正常黏膜鳞状上皮基底层出现含有黑色素颗粒的细胞.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多发于人体暴露在外的部位,但有时候也会出现在其他部位,例如黏膜表面,而且多见于老年人,发现时往往已属晚期,临床诊断皮肤黑色素瘤较困难。黑素细胞在食管鳞状上皮及基底膜中有少量存在,可能是黑素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黑色素瘤的发病前体。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极易发生局部侵犯及早期转移,尽管根治性手术、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等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早期诊断仍是个困扰临床的难题[1]。本文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费阳  王峰 《安徽医学》2010,31(5):445-445
患者,女性,46岁,因“发现左下颌区肿块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下颌区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后肿块增大明显,并感到左下颌区疼痛,张口略有受限,伴左颞部针痛感。患者曾因“左眼结膜恶性黑色素瘤”于1998年2月在我院眼科行“眶内容物剜除术”,1个月后行“左眼眶植皮术”,术后恢复好。此次入院行体格检查:左下颌角区见一肿块,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十分罕见,约占食管原发肿瘤的0.1%-0.2%,其中多数在日本。2005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宁强 《中外医疗》2012,31(31):5-6
目的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较为罕见,而转移至胃的病例更为罕见。为探讨其病理特征提高临床诊断而避免误诊,报道1例筛窦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胃转移。方法行CT检查提示右筛窦占位性病变,进一步检查,未见转移到其他组织,于外院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右筛窦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进行化疗。结果于该院行胃镜检查,两处病灶分别取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均证实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皮肤及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两类,以皮肤的多见,而原发于筛窦者罕见。恶性黑色素瘤的胃转移多发生于胃底、胃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与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相似,临床上罕见,临床症状和常见的食管癌无明显的区别,手术前能够确诊的极少.我们这个病例比较特殊,手术前胃镜提示:食管下段肿瘤,但是病理活检报告:食管黏膜慢性炎症、炎症渗出及坏死组织.结论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恶性度极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放射治疗.临床医生除了掌握常见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外,还必须了解一些罕、少见疾病如食管癌肉瘤、腺癌、原发件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等的临床特征,不断提高我们对食管肿瘤的认识水平,以防漏诊、误诊,进一步提高食管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普生 《陕西医学杂志》1996,25(11):695-695
<正> 患者男性,24岁,未婚,农民。1993年10月初出现胸腹胀满钝痛,11月初在当地医院胸片检查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胸穿抽出少许血性胸水,给予抗痨治疗1月无效。12月2日经胸部CT检查显示左胸腔多个巨大囊性包块,做包囊虫及OT皮试均(-),因发现左腹股沟、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及左下腹壁结节行手术切除,病检:恶性黑色素瘤。因病情逐渐加重于1994年1月21日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2例张良华,潘友民,汤应雄,张本固,陈启福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胸心外科,武汉430030关键词黑色素瘤;食管肿瘤中图法分类号R739.5,R73我院胸心外科近几年手术治疗了2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malig...  相似文献   

16.
侯建彬  周福有  李沛 《广东医学》2007,28(10):1563-1563
患者,女,66岁,因在进普食时感觉吞咽不顺4个月,自觉症状加重伴有吞咽疼痛1个月,于2006年7月3日到我院就诊,行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30~35 cm灰白色、黑色沉着物,黏膜糜烂、隆起.活检病理报告:食管低分化恶性癌,有大量黑色素,黏膜内有黑色素浸润,符合恶性黑色素瘤.既往体健,2006年7月5日入院.  相似文献   

17.
恶性黑色素瘤,大多发生于皮肤,其发生率占皮肤恶性肿瘤的9.6%,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1].而发生于食管的恶性黑色素瘤(Esop-hagusmelanoma,EM)罕见.自1906年Baur首次报告以来,国内已有数10例报道.现本院发现2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述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可见上皮样、梭形、多边形的瘤细胞,呈片状、弥漫状浸润,并可见多量棕褐色色素颗粒.邻近的食管鳞状上皮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增生.免疫组化S-100阳性;HMB45阳性;Vimetin阳性;CK阴性;P53阳性;PCNA阳性;黑色素染色强阳性.结论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应与食管的低分化癌及肉瘤鉴别,也要排除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E)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效果。方法:以1例PMME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该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最终确诊为PMME,出院后行化疗联合干扰素治疗和树突状细胞(DCs)生物治疗,目前术后随访已5个月,患者仍健在。结论:PMME极为罕见,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下活检及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治疗上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其易发生淋巴及血行转移,故预后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