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椎间盘髓核向侧后方脱出以及神经根管内的软组织炎性肿胀可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根,但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的嵌压因素与严重性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与颈椎病严重程度关系。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教务处。对象:实验选用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的经甲醛固定成尸60具,男28,女32;共120侧。方法:取60具成尸,测量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外径以及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颈神经前支横径/脊神经沟宽度和颈神经根外径/椎间孔大小的均值,比值≥1的出现率。结果:颈神经根与椎间孔之比值明显大于脊神经与脊神经沟之比值(t=2.66,P&;lt;0.01);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压的出现率(24.6%)明显高于脊神经沟处(6.3%),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6.95。P&;lt;0.01)。结论: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和脊神经沟处均可受累,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累的严重性明显大于在脊神经沟处。临床诊治颈椎病在充分考虑椎间孔处神经受累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颈椎脊神经沟处神经受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并发食管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并发食管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2005年2月行颈前路手术并发食管瘘患者4例。结果:4例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均恢复满意,随访6个月~5年.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植骨愈合,无迟发性感染出现,未发现植骨块或钢板移位.无假关节形成。结论:术中损伤、术后内置物脱出及植骨块移位压迫、局部血肿是食道瘘的主要原因,高龄、全身情况差、颈部软组织瘢痕、肥胖颈短、前路C3~4及C7、T1减压内固定是高危因素,预防食道瘘的发生关键在于解剖清楚,动作轻柔,分离食道与椎前间隙时最好不要用锐器,内固定牢固无翘起或滑脱。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整个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及关节囊的退变、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和周围软组织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该病症状复杂,缠绵难愈。本病治疗方法很多,多采用保守治疗。针灸治疗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1病因颈椎病的发生主要与年龄、职业、劳动强度、外伤、生活习惯(如高枕睡眠或枕头不当,长期低头工作,颈部长时间单一姿势,头顶重物、饮酒等)、解剖变异、气候、遗传因素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寒湿外邪侵袭或外受创伤,颈部气血闭阻,经络运行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肌与颈椎的关系,运用颈部软组织松解手法按摩,以筋骨并重、动静结合为原则治疗交通警察颈性眩晕,以达到恢复颈性动静平衡的目的。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症状典型的60例交通警察作为治疗组,并与对照组56例进行对比。治疗组运用手法按摩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04例,占667%;好转18例,占30%;无效2例,占33%;总有效58例,占96.7%。对照组治愈15例,占268%;好转17例,占30.4%;无效24例,占429%;总有效32例,占57.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诊断明确,手法得当,手法按摩无疑是防治颈性眩晕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利军  周永田 《现代康复》1998,2(7):670-670
颈性眩晕是指由颈部软组织病变,颈椎序列不正常或颈椎骨质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我们自1994年以来.自制软组织松解针,对颈、肩部粘连结疤的软组织进行彻底松解,然后用手法复位,矫正颈椎小关节紊乱,配合内服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现将资料完整的8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神经根能否受累,不仅与所在骨管是否狭窄、周围软组织是否存在炎性病变和肿胀有关,还与神经根外径的相对大小有关。目的:通过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累的出现率,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的解剖学因素。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承德医学院解剖研究室。对象:甲醛固定成尸60具(男28,女32)120侧。方法:在60具成尸上,用精确度0.02mm的游标卡尺和直角规测量:①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②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上下径。计算颈神经前支横径与相应颈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的比值和脊神经根前后径、上下径与相应椎间孔前后径、上下径的比值。得出颈神经前支横径大于或等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的出现率和脊神经根各径线大于或等于相应椎间孔各径线的出现率。主要观察指标:①C3-6经前支横径大于或等于相应脊神经沟外口宽度的出现率。②C3-6上下径、前后径分别大于或等于相应颈椎间孔上下径、前后径的出现率。结果:共测量成尸60具120侧(男56侧,女64侧)。①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处可造成嵌压男女合计总出现率为24.6%其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35.2%,10.9%,X^=6.272,P&;lt;0.01)。②颈神经前支在颈椎脊神经沟处可造成嵌压男女总出现率为6.3%,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8.9%,3.9%,X^=6.65,P<0.01)。结论:颈神经受累不仅与骨管狭窄有关,而且与周围软组织损伤有关,通过神经根外径与椎间孔的比值和颈神经前支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比值.选其≥1的出现率可直接获得神经受压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7.
洪瑛  朱炜  姜马娇 《华西医学》2009,(9):2376-2377
目的:探讨CCRS拉钩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2008年在我院完成的97例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CCRS拉钩来显露切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周围软组织突入手术野的次数、术者术中调整撑开器的次数、患者术后咽部不适时间和医生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该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03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0 mL,每台次软组织突入术野的次数为0-2次,术者术中调整CCRS 1-2次,患者术后咽部不适1-4 d,医生满意度为95.88%。结论:CCRS拉钩撑开切口后颈前方显露清晰,避免了周围软组织突入颈前操作区,从而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术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及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相关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和血管、神经等组织退变劳累损伤产生功能性改变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诉并有视物旋转的颈椎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笔者在康复科穴位注射室,运用穴位注射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肩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之一,主要是以颈胸椎骨质增生,关节失稳,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周围肌肉韧带劳损,椎间孔变小,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颈肩部肌肉痉挛,肌群失去平衡,出现颈肩酸痛,活动功能障碍,甚则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伴见头晕、耳鸣,在颈项部及肩背部可有结节或条索状压痛点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病症.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相关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和血管、神经等组织退变劳累损伤产生功能性改变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诉并有视物旋转的颈椎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笔者在康复科穴位注射室,运用穴位注射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椎治疗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治疗简单,成本低,无副作用,有效的防治颈椎病的方法。方法:设计一种融“牵引,摇摆、按摩”为一体的颈椎病治疗枕治疗40例,与传统枕颌布带颈椎牵引15例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平均治疗4.15疗程,对照组平均治疗6.67疗程,明显缩短病程,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结论:颈椎牵引有利于增宽椎间隙,摇摆调整颈椎各小关节功能紊乱,使错位小关节恢复功能位,减少神经,血管压迫和刺激,纠正内平衡;松解颈背部软组织痉挛,改善外平衡。  相似文献   

12.
吴氏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恪材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1712-1712
颈性眩量的发病因素较多,主要有颈椎的高度和椎动脉的长度平衡关系被破坏,也即是颈椎间盘退变使整个颈椎高度缩短,而椎动脉相对延长,以致血管迂曲、狭窄,颈椎骨赘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极为广泛,颈椎交感神经受挤压,导致椎动脉痉挛,或交感神经功能失调,造成对侧代偿不能;颈部软组织劳损以及先天畸形等。运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运动医学科吴超教授的经验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吴超教授的推拿手法以下简称“吴氏手法”)。此手法能疏通经络,缓解推动脉的痉挛和解除交感神经的刺激,从而达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以至临床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背景椎间盘髓核向侧后方脱出以及神经根管内的软组织炎性肿胀可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根,但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的嵌压因素与严重性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与颈椎病严重程度关系.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教务处.对象实验选用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的经甲醛固定成尸60具,男28,女32;共120侧.方法取60具成尸,测量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外径以及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颈神经前支横径/脊神经沟宽度和颈神经根外径/椎间孔大小的均值,比值≥1的出现率.结果颈神经根与椎间孔之比值明显大于脊神经与脊神经沟之比值(t=2.66,P<0.01);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压的出现率(24.6%)明显高于脊神经沟处(6.3%),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6.95,P<0.01).结论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和脊神经沟处均可受累,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累的严重性明显大于在脊神经沟处.临床诊治颈椎病在充分考虑椎间孔处神经受累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颈椎脊神经沟处神经受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与颈椎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为其治疗找到新的途径。方法:对3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儿童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追踪、体格检查及颈椎X线片检查。结果:30例患儿均有头颈部外伤史.颈部体检和X线片提示有上颈段、特别是环枢关节位置异常.经手法调整治疗后.抽动秽语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抽动秽语与颈椎损伤特别是上颈段损伤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手法治疗儿童颈椎小关节紊乱1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6年 5月 -2 0 0 3年 5月我科收治 <12岁儿童颈椎小关节紊乱 15例 ,男 6例 ,女 9例 ;年龄 4~ 12岁 ,平均 9.6岁 ;病程 3h~ 2个月 ,平均 10 .3d。临床表现为头昏、失眠 ,一侧后枕部或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或恶心 ;体检部分患者有斜颈或强迫头位、颈部活动受限、均可触及偏歪的棘突并有压痛 ;颈椎X线张口位和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 ,C2 或棘突左、右偏 ;头昏患儿椎基底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15例患儿均采用手法治疗。①手法治疗前通过语言沟通 ,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②以摸、推、滚、揉等手法使颈部肌肉及软组织放松。③患…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或突出,进而继发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颈部软组织等,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笔者试图通过100例已确诊为颈椎病的X线片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1990-01/1997-11收治的34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对其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①眩晕、颈痛、上肢麻木和下肢无力分别占67.4%(232/344),43.6%(150/344),57.6%(198/344)和57.6%(198/344)。②改良Hoffmann征、下肢肌张力增高、颈僵、颈椎旁压痛、头后仰压颈试验、椎间孔压缩试验分别占86.3%(297/344),68.9%(237/344),58.4%(200/344),53.4%(184/344),57.8%(199/344)和46.8%(161/344)。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为多症状表现症候群,主要症状为眩晕、颈痛、上肢麻木和下肢无力等:主要体征为改良Hoffmann征、下肢肌张力增高、颈僵、颈椎旁压痛、头后仰压颈试验、椎间孔压缩试验等;其主要症状及体征有助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医学术语颈源性头痛,直到最近才被国际头痛研究会承认,国内对此命名尚不统一。如颈性偏头痛、枕神经痛、颈性颈椎病、肌收缩性头痛均属此类范围等,lI缶床上十分常见。采用序贯疗法是以软组织病损为基础的颈椎动力平衡失调为治疗目的,建立和促进治疗一修复的良性循环,具有显效率高、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是与急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相对而言,属于长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疼痛性疾病.该病主要由慢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和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所引起.椎间盘及颈椎的韧带、软组织和骨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或慢性炎症累及颈部的神经和血管,均可产生慢性疼痛.该病也可以由于急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不佳,迁延不愈而转化为慢性疼痛.急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主要累及颈神经,而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既累及颈神经,也累及颈椎的韧带、软组织和骨组织,随着病程的进展,软组织骨化、骨质增生和慢性神经损伤是主要的病理变化.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病理和临床表现比急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方便、简单、成本低、无副作用、有效的防治颈椎病的方法.方法设计颈椎牵引、摇摆、按摩颈椎病治疗枕治疗120例,与传统枕颌布带颈椎牵引103例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平均治疗4.03疗程,对照组平均治疗5.55疗程,明显缩短病程,痊愈率为P<0.01.结论颈椎牵引有利于增宽椎间隙,促进髓核位移或部分缩小.摇摆调整颈椎各小关节功能紊乱,使错位小关节恢复功能位,减少神经、血管压迫和刺激,纠正内平衡.多乳头交替按摩,松解颈背部软组织痉挛,改善外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