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发性耳聋是听力在瞬间或很短的时间内突然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耳聋。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我院1998年-2005年应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44耳,取得满意疗效。现对突发性耳聋的疗程和疗效关系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 ,但引起突发性耳聋的任何一种原因均可影响内耳的微循环。目前 ,临床上多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现对我中心 1998年~ 2 0 0 1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 1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突发性耳聋患者 117例 (共 12 8耳 ) ,年龄 16~ 65岁 ,平均3 5.1岁。诊断依据参照 1996年 10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上海会议通过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1]。其中中度耳聋76耳 ,重度耳聋 3 9耳 ,全耳聋 13耳。按治疗方法分为药物加声频共振治疗组 (治疗组 ) 81例 ,其中男 48例 ,女 …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耳聋是听力在瞬间或很短的时间内突然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耳聋.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我院1998年-2005年应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44耳,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弥可保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的一种常见病,目前关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机制一直存在争议,现今尚无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案。本科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间采用大剂量的弥可保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耳聋,为耳科常见急诊。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现将我院1991年3月~2002年10月间住院的45例60岁以上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等进行分析,并与27例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同时投以扩血管等药物综合治疗时疗效显著。然而精心的护理对疗效的取得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现就52例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2004年我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病人52例,男24例,女28例;轻度耳聋29例,中度耳聋20例,重度耳聋3例;伴眩晕耳鸣者26例。1.2治疗原理由于突发性耳聋多是由内耳缺氧造成,因而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制是切断内耳缺氧损害的恶性循环。在高压氧环境下,血浆中物理溶解氧较高,并且氧的弥散半径较大。当组织水肿时,常压氧达不到组织内,而在高压氧…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迅速且病因未明,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致使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发病及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着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程及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干预现状,以期为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盐酸丁咯地尔辅以三七总皂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秀敏  何强  王宝山 《临床荟萃》2003,18(19):1110-1110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 ,常伴有耳鸣 ,部分患者伴眩晕、恶心、呕吐及耳闷胀感。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不同 ,因此临床治疗方法较多 ,多采用综合治疗 ,但疗效不确切。我院自 1999年始 ,应用盐酸丁咯地尔 (商品名 :赛莱乐 )辅以三七总皂甙 (商品名 :血栓通 )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 90例 (96耳 )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根据 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 ,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 1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赛莱乐组 90例 (96耳 ) ,男 5 …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耳聋属感音性耳聋的一种,比较常见,笔者搜集了1990/2004年有完整病历的20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鼓室联合全身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鼓室联合全身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统计治疗效果,并对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治疗后,患者0.5、1.0、2.0 kHz测试频率的纯音听阈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初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眩晕、血浆黏度、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鼓室联合全身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良好,但其疗效受到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需针对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病人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自编问卷收集临床资料,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病人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200例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病人中,21例痊愈,42例显效,81例有效,56例病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年龄≥45岁、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7天、耳聋程度重、眩晕、治疗起效时间≥3天是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欠佳,其预后受很多因素影响,一旦确诊应该争取尽早给予积极治疗,有效缓解病情进展,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 音性耳聋,发病原因:西医认为与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及清除有着密切关系;而中医有气滞血瘀,痰浊内仃阻滞耳窍之说。我科从1999年至2002年采用高压氧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病突发性耳聋30例,43耳。现将治疗情况并与单独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30例、36耳进行疗效比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因不明,起病急骤,给病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困扰。本院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73例突发性耳聋病人行高压氧加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韩宗运  李爱芹 《现代康复》1997,1(4):246-246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我院自1990年4月至1996年4月采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00余例,效果良好,现将资料完整的18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土莲 《护理研究》2004,18(15):1355-1356
[目的 ]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效果。 [方法 ]将突发性耳聋、耳鸣病人 10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采用葛根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耳聋、耳鸣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突发性耳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耳鸣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4月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5年1月—4月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7例设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听力改善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率91.9%(34/37),高于对照组的73.5%(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呈年轻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我科自1991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5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6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和预后与发病到初治时间、残留听力多少,是否伴眩晕,年龄大小,单、双耳聋,是否复发,是否病毒感染等有关.结论突发性耳聋初治时间在1周内、残留听力多的中青年患者疗效佳,伴有眩晕、复发、两极年龄、有病毒感染及双耳聋患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9.
葛凤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03-7203
目的探讨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对68例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高压氧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进行分析。结果 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34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在突发性耳聋的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1月收住于我院的突发性耳聋病例90例为研究样本,入住单号病室者设为试验组,入住双号病室者设为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接受突发性耳聋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积极护理理念出发,加用非语言沟通、心理诱导、放松疗法的三联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突发性耳聋病例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与急性应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听力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应用模式,可显著降低其焦虑情绪与急性应激反应程度,获得较为可靠的听力恢复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