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去除脊髓型颈椎病病因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坐式颈椎牵引,对128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发病症状、体征及发病部位不同进行严格掌握牵引角度,牵引力及牵引时间给予治疗。结果:治愈率3.1% ,显效率21 .9 % ,好转率72.7% ,无效2 .3 % ,总有效率97 .7 % 。结论:改变了传统的认为脊髓型颈椎病不宜牵引的看法,认为牵引对脊髓型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颈椎牵引角度,牵引力和牵引时间要掌握适当。  相似文献   

2.
角度牵引治疗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颈椎角度牵引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坐式颌枕带牵引。治疗组按发病症状、体征及颈椎病变部位不同进行0°~30°角度牵引,对照组行垂直牵引。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角度牵引治疗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要做好颈椎牵引护理,严格掌握牵引角度、牵引力和牵引时间。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不同角度牵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颈椎病患者356例分两组,采用不同角度牵引治疗102例,显效率为80.4%;垂直牵引254例,显效率为68.1%,P〈0.05,差异有显著性,不同角度牵引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垂直牵引组.同时还观察到以神经根型疗效最佳,牵引角度以颈前屈20~30度最佳,其次为后伸15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中医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运用整脊推拿手法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7.06%,所有病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牵引综合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李业甫教授推拿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李业甫教授独创的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结果: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4例,经过治疗,按我国40分计分法,34例患者经过治疗有16(占47%)例实现了生活基本正常化,有15(占44%)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只有3例(占8%)患者不理想。结论:应用李业甫教授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颈椎牵引技术自1929年用于治疗颈椎病以来,这种可控制的轴性牵引方法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的公认方法之一,其疗效得到绝大多数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可。目的:对国内外颈椎牵引的量化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2年1月至2010年10月关于颈椎病牵引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颈椎病,治疗,牵引";英文检索词为"cervical spondylosis,treatment,tra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颈椎病牵引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4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颈椎病牵引的2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颈椎病牵引疗法的应用对临床上颈椎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其牵引时间;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等量化指标被广泛关注,随着颈椎病牵引具体量化研究的发展,颈椎病牵引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8.
不同间隔时间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与颈椎牵引的角度、时间、重量有关。为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我们自1994年3月~1996年8月.采用每日牵引2次.(即上午、下午各1次)与每日牵引1次进行比较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综合疗法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手法、中频电疗、牵引综合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209例。结果经1~4个疗程治疗,并追踪观察1年以上,治愈131例(占62.7%),显效45例(占21.5%),好转16例(占7.7%),无效17例(占8.1%)。有效率:91.8%。结论多手段结合疗法,从多个层面起作用是治疗颈椎病的最佳选择,取得较好疗效,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中一项重要的,常用的有效疗法,也是一项有严格技术规范要求的治疗手段。颈椎牵引所采用的体位、角度、重量及时间与疗效和安全性直接相关。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颈椎病发病的力学因素,牵引治疗的力学机制,提供了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技术参数:体位以卧位牵引为宜;角度根据病情及影像学改变而定,适应期取中立位或屈伸10&;#176;内,上颈段取后伸5&;#176;~20&;#176;,C4-5取0&;#176;.C5-6取前屈5&;#176;~10&;#176;,C6-7取前屈15&;#176;,C7~T1取前屈20&;#176;~30&;#176;,生理弧度消失,角度选择当下移一个椎间隙;牵引力取体质量的15%~20%:牵引时间在10~30min。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角度取中立位或屈伸10&;#176;内。心功能不全者慎用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牵引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3.
间歇式牵引技术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继红 《临床医学》2002,22(8):46-47
目的:间歇式颈椎牵引技术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方法:将268例颈椎病患乾分成康复组(128例)对照组(140例),对照组持续式牵引,康复组间歇式牵引,观察其治疗效果,治疗天数,结果:康复组牵引1周即开始见效。1疗程(2周)总有效率达89.06%,对照组1疗程末总有效率为525%,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在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8.43%。康复组有效率为98%,仍略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式牵引,持续式牵引,牵引方式不同,减少了患者因持续牵引引起的不适感,缩短疗程,缩短了治疗时间,尽快改善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4.
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8例胡坚勇孙幼贞陈丽娜牵引治疗在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中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康复途径之一[1],尤其是对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但在脊髓型的治疗中,不少学者持谨慎态度,也有学者干脆持否定态度,甚至列为牵引的禁忌症[2、3]。理由是如牵...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易致瘫痪,致残率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故日益受到神经科、骨科及康复科的重视。其临床表现复杂,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明显的脊髓受压症状,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如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效果较好,我院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陈道莅 《新医学》1997,28(5):233-234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80)陈道莅颈椎病是累及颈椎的骨、软骨和纤维结构的退行性病变,能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使脊髓、神经根和血管分别或同时遭受压迫和损害,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果病变累及脊髓并出现相应症状者即为脊髓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7.
脉冲磁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脉冲磁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随机分为脉冲磁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在治疗前后采用40分法评定颈椎脊髓功能状态并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对照分析脉冲磁疗对CMS疗效以及对神经传导的影响。结果:磁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后颈椎脊髓功能状态评分均有提高,磁疗组治疗后发较常规组改善显著(P<0.05)。40例CSM治疗前SEP异常率为80%,主要表现为:N11、N13及N20潜伏期延长,治疗后均有改善,磁疗组N13及N20潜伏期改善较常规组显著(P<0.05)。结论:脉冲磁疗对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疗效,SEP可为脊髓型颈椎病的功能及疗效评定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朱恪材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657-2657
运用安徽医科大学吴毅文教授创立的诊断、治疗方法,以推拿手法为主(称为“吴氏手法”),同时配合药物、理疗、颈椎牵引等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改善脊椎内外平衡状态,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9.
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力扬 《现代康复》1997,1(2):88-90
颈椎病系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临床表现的总称,根据受累及组织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若干类型。在各型颈椎病中以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最为严重,常需进行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严重还可发生瘫痪,其手术治疗亦比较复杂。现就其几个主要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不同牵引方法对颈椎病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资料和方法  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100例。甲组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55岁,其中≤29岁8例,30~39岁14例,40~49岁22例,50~59岁42例,≥60岁14例;病程7d~35年,平均8年;颈型10例,神经根型58例,交感型6例,椎动脉型18例,脊髓型8例。乙组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50岁,其中≤29岁6例,30~39岁13例,40~49岁21例,50~59岁44例,≥60岁16例;病程1d~30年,平均7年;颈型12例,神经根型60例,交感型5例,椎动脉型17例,脊髓型6例。临床表现皆以颈肩臂背痛,头痛头晕,恶心,耳聋耳鸣,视物不清,四肢活动不灵,麻木不适,胸闷、心慌、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