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5 岁,因\"反复口腔、外阴溃疡 30 年,反复肠瘘26 年,加重1 月\"于2023 年 6 月 16 日入院. 30 年前患者出现反复口腔、外阴溃疡,未予重视;26 年前患者因右下腹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阑尾炎,行阑尾炎切除术后第二天出现回盲部穿孔行回肠结肠吻合术,术后好转出院;17 年前再次出现右下腹疼痛伴肠瘘,明确诊断为白塞病后予激素联合雷公藤治疗2 个月,激素减停后再次予回肠结肠吻合术+小肠切除术,出院后未继续服药,期间腹痛反复发作;2 年前再次因腹痛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但术后腹痛未缓解;1 年前再次因腹痛就诊外院,CT示回盲部穿孔,予激素联合环孢素治疗半年无效后改用环磷酰胺治疗 2 个月,后再次发生肠瘘,故改用英夫利昔单抗 300 mg治疗,已治疗 3 个周期,1 个月前再次发生肠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患有克罗恩病(CD)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英夫利昔单抗的安全性以及优势。方法收集该院治疗的老年CD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仅使用硫唑嘌呤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14 w,然后采用硫唑嘌呤继续治疗,两组均治疗50 w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其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黏膜愈合情况、并发症、治愈时间有无不同。结果两组患者经过50 w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86.25%)(P<0.05);试验组的平均治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而且试验组的黏膜修复情况比对照组要好,其愈合率(17.5%)高于对照组(8.75%)(P<0.05);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3.75%)(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老年C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英夫利昔单抗相比较于硫唑嘌呤治疗,能提高临床有效率,促进黏膜修复,较为有效、安全、快速,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笑甜  冉志华 《胃肠病学》2009,14(11):691-694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是一种人-鼠嵌合型TNF-αIgGl单克隆抗体,与体内多种形式的TNF-α有较强结合能力。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1998年批准该制剂用于治疗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或合并瘘管的克罗恩病(CD),试验显示其对难治性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亦有一定疗效。英夫利昔单抗的使用已积累了10年的经验,本文对其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振 《山东医药》2010,50(45):113-113
2008年1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BD累及胃肠道伴有胃肠道出血、穿孔、溃疡等称为肠BD.有研究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可以缓解难治性BD患者的病情,但英夫利昔单抗作为TNF-α抑制剂治疗肠BD少有报道.本文结合1例肠BD患者的诊治过程,分析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肠BD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7.
8.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类累及肺泡和肺间质疾病的总称,临床种类分型多,不同类型预后差距很大,这些都给临床医生诊治此类疾病带来艰巨的挑战。近年来关于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了很多的新进展。文章就对近年来在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新型冠状病毒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过敏性肺炎和结节病等常见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和基础重要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英夫利昔单抗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两种特发性肠道炎性疾病。此文对新出现的生物制剂之一,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在这类疾病中实际应用方面的依据进行评论和回顾,包括剂量、疗效、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并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0.
间质性肺疾病(In terstitia l Lung D iseases,ILD)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也可波及细支气管、肺泡腔、肺小血管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引起一系列病理和生理变化的一组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病因不同,严重性各异,发病率及死亡率亦不相同。现对我院1997-2005年收治的  相似文献   

11.
85例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肺功能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变主要为限制性的通气障碍。49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者,具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爆裂音杵状指,CT/HRCT表现比较典型。36例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者伴有原发病症状。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各不同,及时诊断对指导治疗及判断疾病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65例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呼吸科间质性肺疾病(ILD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呼吸科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年间共收治ILDs患者65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活动后气短(89.23%),17例肺功能检查DLco均下降,胸部CT可有不同的表现,磨玻璃影(74.55%),网格影(38.18%),蜂窝肺(29.09%),结节影(14.55%),实变影(14.55%),支气管扩张影(27.27%),多以双下肺和胸膜下为著,血气分析以低氧血症(41.27%)为主,P(A-α)O2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以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为主,肺动脉压力亦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与肺功能特征等可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3.
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著名病理学家Liebow早在 196 8年以“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diffuseinterstitialpneumonia)”发表了弥漫性致纤维化性肺疾病病理组织学的分类[1] 。之后逐渐被临床所引用和评价其在临床的实际意义。于是 1975年美国第 18届Aspen肺科讨论会以“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 ,ILD)作为征集临床研究的课题。就此 ,开始使用了ILD这一术语。又隔10年 (1985年 )第 2 8届Aspen肺科讨论会再一次以ILD为专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学术研讨。在亚洲 ,日本于 1974年成立…  相似文献   

14.
15.
临床上发现与间质性肺疾病相关的肺高压存在相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各种新的药物和肺移植使得治疗方法有了更多选择,但是这些先进疗法的远期疗效和毒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其特点表现为易复发且难治愈.随着英夫利昔单抗在治疗CD上的广泛应用,其反应丧失等问题逐渐凸显,采取联合治疗成为目前的补救措施之一,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英夫利昔单抗联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相似文献   

17.
18.
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手段及其技术近十年来虽然也有许多的进展,但对其诊治的诸多问题尚未被临床内科医生所关注。本文仅就有关间质性肺疾病临床方面做一概述。本文不拟涉及有关间质性肺病的发病机制的临床-基础相关问题。 1 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及分类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这一  相似文献   

19.
叶俏  代华平 《山东医药》2011,51(48):1-4
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可以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受累,对肺脏的损害尤为突出。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吸烟所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进展,在于对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SR-ILD)的认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RB-ILD)、脱屑性问质性肺炎(DIP)、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相似文献   

20.
刘健群  代华平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22):1741-1745
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中肺癌的发病率增高,特别是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报道最多.ILD合并肺癌的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最多,好发于肺下叶和外周部位.ILD的一些肿瘤标记物增高,与疾病的活动程度、严重程度、肺纤维化程度和病情预后等有关,并且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ILD的肿瘤标记物增高可能是其合并肺癌的危险因素.本文对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