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丽华  杜泓  张晓春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F0004-F0004
如何使产妇在分娩期减轻分娩的痛苦,缩短产程,最大限度地保证母婴安全,提高自然分娩率及优生率,始终是产科工作的重点。分娩时妇女有着复杂的需求,除了安全及丈夫的爱和陪伴外,还需要持续的安慰、鼓励和尊重,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喜好,因人而异地保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产程中不同的体位和运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0名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产程中不同的体位和运动方式分为干预组(自主体位分娩80名)和对照组(传统体位分娩80名),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分娩结局、产后2 h出血量、产程及分娩疼痛评分等。结果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分别为86.25%、6.25%、8.75%)与对照组(分别为68.75%、16.25%、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产程、新生儿出生3 min Apgar评分、分娩疼痛VAS评分、产后2 h出血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体位在临床产科的使用更贴近产妇心理和生理,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出血量,缩短产程,同时减轻分娩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无痛分娩干预下,按照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对阴道助产率、母体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和平新世纪妇儿医院收治的无严重产科合并症、足月单胎头位、经阴道分娩产妇124例为对照组,按传统Friedman产程标准进行管理;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相同标准的产妇130例为观察组,按新产程标准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母体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18.5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12.31%,低于对照组的2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体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下新产程标准放宽产程时限,降低阴道助产率,且不会增加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阴道试产的238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采用传统Friedman产程标准;观察组为阴道试产的209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采用新产程时限标准。回顾并分析两组产妇分娩相关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母儿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程总干预率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及巨大儿分娩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稍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放宽潜伏期时限,使产妇充分试产,降低了剖宫产率,减少产程中医疗干预,两组围产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实施对产程中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妇产科实施新产程标准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200例(新产程组)和2015年6月-2015年9月实施新产程标准前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200例(原产程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剖宫产率情况、剖宫产指征,比较两组母婴预后指标情况。结果两组阴道助产率和中转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社会因素外,两组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产程组转NICU、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产褥病、产后出血等母婴预后并发症情况显著高于原产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新产程标准可降低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改善剖宫产指征变化,但极易出现妊娠及新生儿并发症,需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中第二产程的体位管理对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3月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经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后阴道分娩的1 347例孕妇资料,将第二产程持续给药+体位管理的447例作为A组,第二产程持续给药无体位管理的462例作为B组,第二产程停用麻醉药物无体位管理的438例作为C组。观察比较三组孕妇的第二产程时间、阴道助产率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 A组与C组间所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B组,助产率高于B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新生儿窒息方面,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无痛分娩后孕妇,在第二产程持续给药,并进行体位管理,既可满足患者无痛需求、不改变产程及分娩结局;而且避免了为解除患者产痛仅持续给药导致的产程延长、助产率增高、产后出血增多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中不同体位娩出胎儿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待产的200例足月产妇,全产程实施自由体位分娩,根据第二产程胎头拨露或着冠时产妇选择的分娩体位分为6组,即坐位、站位、跪趴位、蹲位、侧卧位和截石位,比较分析各组分娩结局。结果不同体位娩出胎儿对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和产后2 h出血量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 063、18. 569、12. 700,P 0. 05),对会阴裂伤程度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 037,P0. 05)。结论在不同分娩体位中,站位、跪趴位、蹲位分娩的第二产程时间较短,虽然直立体位,如站位、坐位、蹲位产时出血和产后2 h出血量稍多,但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程中不同入量方式对母儿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万柳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分娩的24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产程中入量方式随机分成三组:流质饮食组、静脉输液组和功能性饮料组.分析不同入量方式对产妇的影响(产程中发热、产后出血、血糖、酮症及电解质变化)、新生儿的影响(APGA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时限对新产程下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北京和美妇儿医院收治的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在新产程标准下分娩,其中第二产程2 h的产妇为对照组,≥2 h为观察组。在观察组中第二产程时限在2~3 h的为观察组A,≥3 h的为观察组B。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A、B母婴结局差异。结果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观察组A和B,产钳助产率低于观察组A和B,分娩镇痛率低于观察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分娩镇痛率低于观察组B,自然分娩率高于观察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和B的会阴侧切高于对照组,软产道裂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组伤口愈合不良率、产后发热率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和B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下当第二产程时间3 h时会影响初产妇的母婴结局,应适当给予非创伤性干预控制第二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产程模式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婴结局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10例,根据第二产程时长不同(<2h、≥2h)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150例,其中观察组又分为观察A组59例(2h≤第二产程时长<2.5h)、观察B组50例(2.5h≤第二产程时长<3h)、观察C组41例(第二产程时长≥3h)。记录并比较各组剖宫产率、产科干预及产后出血、产后发热等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住院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A组剖宫产率、产科助产率及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B组和观察C组剖宫产率、人工破膜率和宫缩素使用率,以及产妇产后出血、产后发热、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C组切口愈合不良和会阴侧切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C组新生儿窒息、住院、巨大儿及低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新产程模式下第二产程时长的适当延长,能够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且不增加母婴不良结局。但≥2.5h时剖宫产率增加,产妇产后出血、发热发生率等增加,≥3h时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行自由体位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450例,其中225例孕期条件许可、且自愿在第二产程行自由体位为观察组;另选取225例第二产程行膀胱截石位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产妇阴道助产及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NPRS评分、产后2h出血量和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4.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3%;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第二产程行自由体位可以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会阴损伤以及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洁  周紫琼  曾月蛾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37-2938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对母儿的影响,如何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提高手术操作技能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在我院住院行第二产程剖宫产术105例产妇与同期择期剖宫产1250例母儿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产妇产后出血,子宫切口裂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母儿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严格把握第二产程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及提高手术技能是降低母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桂云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2014-2015
目的研究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临床病因,及其对新生儿窒息、孕妇产后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统计61例第二产程延长产妇的临床病因;比较第二产程延长产妇的剖宫产、顺产、阴道助产产后感染的发病情况,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例数。结果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主要原因是胎头位置异常,其次是宫缩乏力、巨大儿。对产妇的产后感染影响最严重的是阴道助产,其次是手术产;第二产程延长一旦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无论助产还是剖宫产对胎儿预后均不良。结论应尽早发现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及早处理,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程中实施不同体位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入该院住院分娩的自然临产初产妇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观察组进入产程后鼓励产妇选择卧、走、立、坐、跪、趴、蹲等自由体位待产,在分娩时由产妇根据舒适程度选择侧卧位或俯卧位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待产及膀胱截石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产程时间、生殖道损伤情况、产后出血、产后产妇的舒适度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产妇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会阴裂伤和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18例持续性枕后位的分娩方式、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羊水粪染(Ⅱ°以上)、新生儿Apgar评分(5min评分≤7分)、新生儿产伤等情况,并与同期350例枕前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持续性枕后位手术产率、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新生儿产伤及新生儿不良转归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应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产程标准下第二产程时长的差异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738例,按照第二产程时长分为对照组(438例)、观察组A(183例)、观察组B(117例),比较3组妊娠结局。结果:羊水过少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观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观察A组及B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脐带扭转及羊水过多发生率无差异(P0.05),产钳助产率呈递增趋势(P=0.018);剖宫产、自然分娩及会阴侧切率无差异(P0.05),产后出血、发热及尿潴留发生率呈递增趋势(P0.05);会阴切口感染,新生儿Apgar评分(1min、5min)、窒息及转NICU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羊水过少的产妇容易引起第二产程进展缓慢,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增加产钳助产率,并可能增加产后出血、产后发热及尿潴留等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对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指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经阴道试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分成原产程及新产程组,比较两组间中转剖宫产率、剖宫产前试产时间及剖宫产指征的差异,分析两组间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发生率的不同。结果:原标准转剖宫产比率高于新标准组(χ~2=19.238、P=0.000),而剖宫产前试产时间两组无差异(P=0.359)。在剖宫产指征方面,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相对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等发生比率原标准组高于新标准组(P=0.011、0.005、0.000、0.015),宫内感染及社会因素比率在两组间无差异(P=0.161、0.078)。产后出血及产后尿储留比率原产程低于新产程组(P=0.027、0.008),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发生比率两组间无差异(P=0.535、0.305)。结论:新产程标准可以降低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改变剖宫产指征构成,同时也可能会增加产后出血及尿潴留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肩难产产妇不同体位分娩方式的分娩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2019年6月本院肩难产孕妇分娩资料,根据其娩体位不同分为对照组(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和观察组(手膝支持俯卧位法),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排除年龄、孕周、孕次等混杂因素影响,最终纳入46对肩难产孕妇,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和产后2 h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洗胃质量,提高抢救药物中毒患者的成功率.方法:坐卧位插管洗胃:插入深度45~55公分,总量10000~15000毫升;左侧卧位洗胃:插管深度、灌洗总量都与坐卧位插管相同;先取平卧位插管后立即左侧卧位,头低于腰部,使口腔位置低于喉头.结果:两种体位洗胃对比,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药物中毒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洗胃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产妇第二产程延长对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167例初产妇第二产程延长的临床病因,比较各临床病因进行剖腹产、顺产、阴道助产的例数及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例数,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护理对策。结果胎头位置异常在不同分娩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在不同分娩方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准确判断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病因基础上采取正确的分娩方式,并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减少第二产程延长对母儿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