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粘连情况,且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 d眼压(15.49±2.23)mmHg,较术前眼压(26.48±3.02)mmH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视力、眼压相对稳定;术后前房深度加深,房角粘连情况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提高视力,改善房角粘连情况,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本院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51眼),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术后随访9~12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3.52±3.24)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平均为(3.296±0.243)mm(P<0.05);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开放.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是闭角型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及前房深度的变化,随访6个月到1年。结果 24眼(92.32%)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13.36±4.25)mmHg,比术前药物控制眼压(30.33±9.36)mmHg明显降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明显加宽;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68±0.33)mm,增加到(3.65±0.36)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作为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白内障患者选择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择C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IOL植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6个月,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与前房深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明显改善C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压、视力与前房深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95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眼,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研究组48眼,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包括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形态及开放范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视野,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前1 d,两组矫正视力<0.1、0.1~0.5、>0.5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两组矫正视力0.1~0.5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矫正视力<0.1例数对照组,矫正视力>0.5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1 d,两组眼压、前房角角度、中央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前房角角度、中央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20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参与此次研究,随机均等分组,患者均予以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照组同时予以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100例;实验组同时予以房角分离术,患者10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平均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均显著下降,治疗后7d实验组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治疗,安全性高,对患者视力、眼压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将77例(77眼)诊断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房角粘连≤1/2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37例37眼(超乳组)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40例40眼(联合手术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 d、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行最佳矫正视力、非接触式眼压、前房深度、Goldmann前房角镜检查。且于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盘周边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检查。结果:术后1年随访结束时,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但两组视力、RNFL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眼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超乳组相比,联合手术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更深[(1.98±0.64)mm vs (2.31±0.43)mm,P0.05],房角开放象限更宽。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而言,联合房角分离术即便在加深前房、开放房角方面比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表现出更多优势,但却并未在眼压控制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56例(5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房角分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前房深度(ACD)、前房角开放度和生存质量量表-25(NEI-VFQ-25)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BCVA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IOP均低于术前,ACD和前房角开放度均大于术前,且研究组的前房角开放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NEI-VFQ-25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房角开放程度,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该院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入院就诊治疗的先后顺序分组纳入,参照组48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48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房角宽度以及中央前房深度大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眼压低于参照组,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比对,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率,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抽取曾在我院就诊的32例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其中A组15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B组17例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均有不同程度改善,A组病例较B组病例术后眼压控制更理想、安全和稳定。结论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均能达到理想效果,但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选择该手术方式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更需慎重,术后需要进行更严密的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1.
张新颖 《中外医疗》2016,(25):55-57
目的:探索粘弹剂钝性房角分离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眼科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90只眼﹚,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0例,46只眼﹚: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粘弹剂钝性房角分离手术;对照组(40例,44只眼﹚:单纯小梁切除术。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自第3天开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1个月后对照组的眼压为(16.31±3.75),观察组为(13.05±2.8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患者例数为2眼,占5.00%。对照组患者为11眼,占27.5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较术前深度增加;对照组患者术后第一日前房浅的较多,经过加压包扎或降低后房压力后,前房逐渐恢复至术前,术后仍然觉得前房很浅。结论粘弹剂钝性房角分离术能明显减少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情况,显著降低眼压,可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角膜条件不好或视力好不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的青光眼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改玲  景向东 《广东医学》2006,27(3):384-385
目的将Twinblock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一同使用以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AngleⅡ类)错[牙合]。方法本实验使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即改变固住装置,去除上颌唇弓,使能与固定矫正器一同使用,在临床上矫治了12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和6例成人AngleⅡ类错[牙合]。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正、侧貌明显改善;前牙覆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AngleⅠ类,双侧颞下领关节无异常。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一同使用能迅速、有效地矫正AngleⅡ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自动识别标志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实现计算机自动识别头影测量标志点.方法:选择17张头影测量X光片,通过扫描仪输入计算机内,作图像预处理、滤波去噪、边缘提取、细化处理、曲线拟合等得到理想边缘后,建立识别标志点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获得20个标志点的自动定位并测量有关的线距角度值;在同样的X光片上做两次手工描绘标志点并测量其线距角度.结果: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定位20个标志点;将两次手T描绘标志点所形成的线距角度值做配对t检验,所有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自动定位的标志点相连所获得的线距角度值与手工描绘标志点相连所获得的线距角度平均值做配对t检验,所有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能够达到手工描绘标志点时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14.
A reverse headgear is thought to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approach for skeletal class Ⅲ malocclusion with retruded maxilla.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changes of occlusion are a combination of skeletal and dental changes: forward movement of the maxilla, proclination of the maxillary incisors,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mandible, and retroclination of the mandibular incisors. However, the undesirable dental effects, such as excessive mesial movement and extrusion of maxillary molars and labial tipping of maxillary incisors, have been reported. Most of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best time for maxillary protraction is early mixed dentition. The skeletal effect decreases and the dental effect increases with age. So there is a need for an absolute stable anchorage for maxillary orthopedics to produce more skeletal change and less dental movement.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There are no unified theories as to the anatomical changes that occur with hallux valgus,we investigated the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atomical risk factors for hallux valgus defor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角度、多体位动态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IV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有泌尿系统疾病行静脉肾盂造影的病例,其中数字化静脉肾孟造影154例,传统静脉肾盂造影146例,均为随机抽取。行数字化肾盂造影检查者,采用多角度、多体住动态观察,并及时摄片做参考资料。传统静脉肾盂造影者采用普通X线机固定体位检查。两组图像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数字化静脉肾孟造影病例较传统静脉肾孟造影,在显示全尿路影像、显示痛变及诊断意见与临床、病理或其它影像学检查相符性等方面好,且数字化造影缩短检查时间,做逆行肾孟造影检查时不易发生逆流征象。结论用数字化X线机行静脉肾孟造影检查,多角度多体位动态成像非常必要,它不仅有利于显示尿路全景,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且可以缩短检查时间,避免或减少肾脏逆流等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按不同的性别和年龄,测定了180例干燥颅骨的十一个角度项目。发现颅骨的两项角度值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六项角度值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根据测量结果,本文探讨了颅骨发育过程中的部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价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效果。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末期的患儿22例,用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摄取矫治前后的头侧位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斜面导板矫治后较好地减小前牙覆覆盖,使磨牙关系转变为中性。而且促进了下颌骨发育,对下切牙轴倾度控制较好,达到改善面型的目的。结论:恒牙列后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错采用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大大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陆盛 《浙江医学》2014,(10):857-858
目的评价不同拔牙模式对安氏Ⅱ类伴下切牙缺失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伴下颌切牙缺失的错合畸形患者36例,根据拔牙模式分为A组(拔4个双尖牙)、B组(拔3个双尖牙)、C组(拔2个双尖牙)。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PAR指数进行评价,比较分析3组患者牙齿排列、后牙咬合关系、覆合、覆盖、中线的PAR指数评分及总分、加权总分。结果3组患者矫治前各项目PAR指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牙齿排列、颊合关系、中线PAR指数评分及总分、加权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C组颊合关系PAR指数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C组比较,B组中线PAR指数评分、总分及加权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3组患者权重减少分值上均>22,权重减少百分率均>70%。B组权重减少分值和权重减少百分率均明显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拔牙模式都能改善安氏Ⅱ类错合畸形,其中以拔除3个双尖牙模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