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治疗24后血气分析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小时后,观察组血pH、PaO_2及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改善行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换气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医院ICU临床于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8例参与研究,对收治的7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采用鼻导管持续供氧进行治疗,而观察组39例,则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基础治疗之上进行相应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以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38.46%)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SaO_2、HR、RR水平值显著差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aO_2、动脉血pH值、PaCO_2水平值显著差于观察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基础方式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加入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病情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呼吸兴奋剂、低流量吸氧、利痰措施等对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的心率、呼吸、pH值、PaCO_2以及PaO_2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包容性更强,恢复情况更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均分为2组(n=30),观察组给予无创序贯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有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气分析、血乳酸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PaO_2、PaCO_2、SpO_2和VAP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可提高SpO_2,降低PaCO_2和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式。方法将在我院接受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aO_2、PaCO_2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PaO_2、PaCO_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PaO_2、PaCO_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和有效的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换气功能,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应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剧烈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_2)、酸碱值(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105-107
目的 分析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出现率及pH值、PaO2、PaCO2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在不良反应出现率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pH值、PaO2、PaCO2的改善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无创呼吸机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28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分析(pH、PaO_2、PaCO_2)、HR、R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pH、HR、R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PaO_2、PaCO_2、HR、R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但两组ph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72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5),观察组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应用面罩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pH、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治疗价值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升其血氧含量,预防其并发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急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同时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的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PaO_2、PaCO_2及PH。(2)两组BiPAP无创呼吸机使用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护理前PaO_2、PaCO_2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PaO_2、PaCO_2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BiPAP无创呼吸机使用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优质BiPAP无创呼吸机护理措施,可以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雾化祛痰、止咳、平喘,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H、PaO_2、PaCO_2、HR、R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h、48 h、7 d,两组患者pH、PaO_2、PaCO_2、HR、RR值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h、48 h、7 d,观察组患者pH、PaO_2、PaCO_2、HR、RR值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内科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基础上辅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和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辅以无创呼吸通过治疗后7天的临床症状、体征和P2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正确应用无创呼吸机能较快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及动脉血气(pH值、PaO_2、PaCO_2、SaO_2)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_2、SaO_2及pH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20例,同时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记录、分析和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以及体征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理想,pH、PaO_2显著上升,PaCO_2显著下降,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呼吸频率、心率改善情况理想,心率、呼吸频率显著下降,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且对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纠正缺氧和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例鼻导管吸氧,研究1组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氧疗;研究2组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氧疗。观察氧疗前后的Pa O2、Pa CO2水平。结果:研究1组和研究2组的Pa O2经过治疗后明显提高,研究2组Pa CO2经过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有效的纠正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诊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28)治疗期间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n=28)治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及呼吸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R、PaCO_2、呼吸频率更低,SpO_2、PaO_2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祛痰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aO_2、SaO_2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aO_2、SaO_2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效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通气状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改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疗效。方法 60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后在PaO_2、PaCO_2、肺功能[FEV1/FVC(%)]、BMI、血清白蛋白(ALB)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PaO_2、PaCO_2、肺功能[FEV1/FVC(%)]、BMI、血清白蛋白(ALB)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崔莉 《吉林医学》2011,32(28):5876-5877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pH值、PaO2、PaCO2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压力家庭无创通气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2月因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加重且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本科室住院,经治疗后病情平稳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出院后在家中继续使用无创通气,试验组使用高吸气压力,对照组使用常规吸气压力,比较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VC、FEV_1、PaCO_2、PaO_2数值及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的PaCO_2、PaO_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PaCO_2、PaO_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的FVC、FEV_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力家庭无创通气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比低压力效果更好,但两者对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改善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