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变化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按照有无合并MP感染分为非MP感染组59例和MP感染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1例设为对照组,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痰EOS、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ACT评分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痰EOS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AC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痰E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FVC、FEV1、FEV1/FVC及ACT评分呈负相关(P0. 05),与痰EOS呈正相关(P0. 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升高及肺功能指标下降,MP感染能够加重血清TNF-α、Ig E、IL-4升高程度,降低肺功能,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患者气道炎症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控制MP感染、降低BA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0月确诊为BA急性发作期150例患者,为BA急性发作期组,同期选择BA缓解期150例患者,为BA缓解期组;比较两组患者MP感染率,测定两组患者中MP阳性者和MP阴性者间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痰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A急性发作期组患者MP感染64例,感染率42.67%,而BA缓解期组患者感染31例,感染率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阳性患者ACT评分和FEV1均明显低于MP阴性患者,痰液EOS和IgE明显高于MP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P感染率与MP阳性患者ACT评分、FEV1呈负相关性(r=-0.768、-0.742;P=0.041、0.038),与痰液EOS、IgE呈正相关性(r=0.825、0.838;P=0.026、0.031)。结论 MP感染与BA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气道炎症和哮喘控制密切相关,尤其在BA急性发作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P感染分为MP阳性组60例、MP阴性组8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E4 (LTE4)、总免疫球蛋白E (Ig E)、白细胞介素-13 (IL-1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并分析MP抗体滴度(MP-IgM)与AC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MP阳性组的ACT评分、FEV1、FVC、FEV1/FVC值均低于MP阴性组,IL-18、TNF-α、LTE4、Ig E、IL-13、EOS测定值均高于M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MP阳性组患儿的IL-18、TNF-α、LTE4、IL-13、EOS测定值与患儿MP-Ig M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MP阳性组的FEV1、FVC、FEV1/FVC值与MP-Ig M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哮喘患儿合并MP感染可能会增加气道炎症反应程度、进一步降低患儿肺功能水平,因此对于这部分患儿在控制哮喘的基础上加强MP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体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抽选湖北省鄂州市鄂钢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5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其中急性发作期47例、缓解期48例),并抽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79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研究(健康组),采用肺功能仪测定两组的肺功能,并采用痰液诱导、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别测定患儿痰液中的EOS百分率及血清中IgE、IL-4、IFN-γ水平。结果哮喘组患儿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为(69.67±6.63)%,明显低于健康组的(102.27±11.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50,P<0.001);哮喘组患儿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为(70.45±9.62),明显低于健康组的(90.13±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82,P<0.001)。哮喘组患儿的痰EOS百分率、血清中IgE、IL-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t值分别为321.962、82.644、76.913,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t=30.207,P<0.00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痰EOS百分率及血清中IgE、IL-4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哮喘患儿的(t值分别为15.752、40.762、31.162,均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哮喘患儿的(t=35.892,P<0.05)。结论血清中IL-4、IgE水平及痰液中EOS百分率升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治疗及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血清IL-4、IFN-γ、NO、TGF-β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3例为哮喘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53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IL-4、IFN-γ、TGF-β1水平,通过硝酸还原法测定NO水平。结果哮喘组患儿血清IL-4、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FN-γ、TGF-β1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重度患儿血清IL-4、NO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患儿(P<0.05);IFN-γ、TGF-β1水平则明显低于轻、中度患儿(P<0.05);哮喘组治疗后其血清IL-4、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FN-γ、TGF-β1水平升高(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4、NO水平明显升高,IFN-γ、TGF-β1水平则明显降低,检测血清IL-4、NO、IFN-γ、TGF-β1水平,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发生发展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并对各数据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MP-IgM阳性28例,阳性率为41.79%;对照组患儿中有6例血清MP-IgM阳性,阳性率为12.24%,两组患儿血清MP-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P-IgM阳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P<0.01);观察组MP-IgM阳性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的EO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5,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存在相关性,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应当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哮喘患儿IL-13、总IgE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3(IL-13)及血清总IgE水平,另设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支气管哮喘组PBMC培养上清液IL-13和血清总Ig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支气管哮喘组又较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在发病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联合小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eNO)水平及反流体征评估量表(RF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7~2019-07我院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儿6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试验组(n=30)、对照组(n=30)。两组均予以哮喘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采用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反流体征严重程度(RFS评分)、哮喘症状评分、痰嗜酸粒细胞(EOS)水平、FeNO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RFS评分、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痰EOS水平、FeNO水平、血清I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小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儿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反流、哮喘症状,降低呼吸道炎症水平,且不影响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镇喘颗粒联合舒利迭治疗对儿童痰热蕴肺型中重度哮喘干扰素(IFN-γ)、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功能的影响,为儿童中重度哮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68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镇喘颗粒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WBC)、EOS、IgE水平,测定肺功能指标,评定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IL-4、IL-5水平降低,IL-10、IFN-γ水平升高,外周血WBC计数、EOS计数、IgE水平降低,第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肺功能指标升高,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IL-4、IL5水平较低,IL-10、IFN-γ水平较高,外周血WBC计数、EOS计数、IgE水平较低,FEV1、PEF、FVC以及FEV1/FVC肺功能指标较高,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较低,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喘颗粒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控制小儿痰热蕴肺型中重度哮喘IFN-γ、EOS水平,提高肺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哮喘(BA)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γ干扰素(IFN-γ)、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变化及与感染程度关系。方法选取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BA合并MP感染患儿64例为感染组,同期单纯BA患儿40例为未感染组。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VCAM-1、RBP、IFN-γ、TARC水平变化的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VCAM-1、TARC水平高于未感染组,RBP、IFN-γ低于未感染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CAM-1、TARC是BA合并MP感染发病独立危险因素,RBP、IFN-γ是BA合并MP感染发病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急性期重症、轻症、恢复期重症、轻症血清VCAM-1、TARC水平依次呈降低趋势,RBP、IFN-γ依次呈升高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FN-γ曲线下面积为0.796大于VCAM-1、RBP、TARC,当RBP截断值>36.25时,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55.00%。结论BA合并MP感染患儿存在血清VCAM-1、RBP、IFN-γ、TARC水平异常情况,且与感染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可为临床鉴别诊断、评估病情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eosnophils, EOS)、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与成人哮喘控制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51例成人哮喘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于本院行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的2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获取2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其EOS、IL-17、IFN-γ水平。评估哮喘ACQ-5评分。结果 病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哮喘控制程度的下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IL-17水平逐渐增加,IFN-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IL-17与哮喘ACQ-5评分成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与哮喘ACQ-5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IL-17诊断哮喘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EOS特异度高,IFN-γ灵敏度高。结论 成人哮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IL-17水平升高,I...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大学生人体蠕形螨的感染现状,检测大学生螨虫感染者、过敏性鼻炎及过敏鼻炎重叠螨虫感染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gE和IL-4的水平,探讨螨虫感染与过敏鼻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部分在校集体住宿的大学生进行蠕形螨面部感染的调查,ELISA检测外周血IgE和IL-4水平。结果共调查1178名学生,总感染率为12.90%(152/1178),被调查学生分组后进行血EOS、IL-4、IgE水平检测,蠕形螨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OS、IL-4和Ig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鼻炎重叠蠕形螨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OS和IL-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鼻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OS和血清IL-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大学生蠕形螨总感染率较低,嗜酸性粒细胞及IgE、IL-4参与了蠕虫感染免疫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细胞因子和IgE水平对哮喘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为CAP组,135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为哮喘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CAP组与哮喘组MP抗体阳性率。依据哮喘组MP抗体检测结果分为MP抗体阴性组(62例)与MP抗体阳性组(73例),比较各组血清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3 (IL-13)、白细胞介素-4 (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分析哮喘组MP抗体阳性患儿细胞因子与IgE的关系。结果 CAP组MP抗体阳性率为27.50%(22/80),哮喘组MP抗体阳性率为51.85%(70/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血清IgE、TNF-α、IL-13、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抗体阳性的哮喘患儿血清IFN-γ与IgE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0.55,P0.01),TNF-α、IL-13、IL-4与IgE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51,P0.01; r=0.57,P0.01; r=0.49,P0.01)。结论在儿童哮喘发作过程中,MP既是感染原,又是变应原,且TNF-α、IL-13、IL-4及IFN-γ等相关细胞因子与IgE的关联性在儿童哮喘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IgE,TNF-α,FeNO水平情况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上评估支气管哮喘病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547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87)、中度组(n=186)和重度组(n=74),所有患儿经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对比试验组患儿急性发作期和临床控制期血清IgE、TNF-α、FeNO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患儿血清IgE、TNF-α、FeN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支气管哮喘患儿ROC曲线分析血清IgE、TNF-α、FeNO水平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gE、TNF-α、FeNO水平显著高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IgE、TNF-α、FeNO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患儿血清IgE、TNF-α、FeNO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IgE、TNF-α、FeNO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8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血清MP-IgM进行检测;将观察组分为MP-IgM阳性组与阴性组,对两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率为4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组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MP-IgM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总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D4(LTD4)对早期诊断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至8月在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哮喘患儿90例,根据哮喘患儿的分期标准分为急性发作期组46例和哮喘缓解期组4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25(OH)D与血清总Ig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LTD4水平,分析三种指标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并研究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急性发病期组和缓解期组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121.266,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142.904,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哮喘缓解期组(t=74.280,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儿血清LT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75.742,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LTD4水平高于缓解期组(t=3.170,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25(OH)D与总IgE水平呈负相关性(r=-0.568,P=0.024);缓解期组患儿血清25(OH)D与总IgE水平无相关性(r=0.254,P=0.093;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儿血清总IgE与LTD4呈正相关(r=0.632,P=0.012;r=0.402,P=0.029)。结论血清25(OH)D的缺乏是引起儿童哮喘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血清总IgE水平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LTD4可作为临床监测儿童哮喘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拟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呼吸道哮喘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及维生素D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6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0例,按照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分为:合并支气管哮喘组与非合并支气管哮喘组,每组40例。选择同期到医院体检的健康人40名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免疫球蛋白与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合并支气管哮喘组的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高于非合并支气管哮喘组与对照组;非合并支气管哮喘组的IgE、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支气管哮喘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高于非合并支气管哮喘组与对照组,非合并支气管哮喘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支气管哮喘组、非合并支气管哮喘组、对照组的25(OH)D水平分别为(13.24±5.12)ng/ml、(25.36±4.02)ng/ml、(30.11±4.21)ng/ml,合并支气管哮喘组低于非合并支气管哮喘组与对照组,非合并支气管哮喘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清IgG、25(OH)D、IL-5水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呼吸道哮喘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症状,其血清球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群,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可为临床早期诊治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呼吸道哮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华巧娇 《中国妇幼保健》2023,(14):2582-2585
目的探究维生素D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旨在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治疗及硫酸特布他林片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维生素D滴剂。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日间哮喘评分、夜间哮喘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表达水平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FVC、FEV_(1)及FEV_(1)/FVC水平[观察组(1.18±0.19)L、(0.94±0.11)L及(83.28±3.44)%,对照组(1.18±0.17)L、(0.96±0.11)L及(83.18±3.2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1、0.963及0.225,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VC、FEV_(1)及FEV_(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FVC、FEV_(1)及FEV_(1)/FVC水平[(1.58±0.17)L、(1.41±0.13)L及(94.23±2.65)%]均高于对照组[(1.46±0.15)L、(1.32±0.17)L及(90.32±3.75)%],差异均统计学意义(t=5.956、4.458及9.317,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儿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L-4、IL-10及IL-17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4和IL-17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血清IL-4和IL-17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率(53.33%)和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36.67%和8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34、4.043,均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显著改善患儿哮喘症状严重程度和次数,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具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中IL-16、IL-3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6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36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疾病对照组。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健康儿童40例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受试者血清IL-16、IL-35、MCP-1水平,并对血清IL-16、IL-35、MCP-1水平与年龄、病程、性别、哮喘严重程度、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6、MCP-1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期、健康对照组(p<0.01);缓解期患儿血清IL-16、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35水平均低于哮喘缓解期、健康对照组(p<0.01);缓解期患儿血清IL-35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中重度组血清IL-16、MCP-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0.01);轻度组患儿血清IL-16、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中重度组血清IL-35水平均低于轻度组、对照组(p<0.01);轻度组患儿血清IL-3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16、MCP-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35水平高于治疗前(p<0.001);血清IL-16、MCP-1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病情呈正相关(p<0.05);血清IL-35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病情呈负相关(p<0.05)。血清IL-16水平与血清MCP-1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IL-35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MCP-1水平与血清IL-35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16、MCP-1在哮喘患儿血中高表达,IL-35在哮喘患儿血中低表达;IL-16、IL-35、MCP-1与哮喘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诱导痰白细胞分类计数、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ACT)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哮喘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4例(对照组).测定对照组空腹血清hs-CRP和哮喘组经甲泼尼龙治疗5~7d前后的空腹血清hs-CRP.超声雾化4.5%氯化钠获取诱导痰,分别计算对照组、哮喘组治疗前后的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巨噬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测定对照组、哮喘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哮喘组进行ACT评分.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血清hs-CRP与诱导痰白细胞分类计数、肺功能指标及ACT评分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s-CRP和诱导痰EOS%评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炎性反应水平的效能.结果 哮喘组有2例患者诱导痰失败排除本研究.哮喘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18(2.12~11.12)和1.48(1.03~4.81) mg/L比3.40(2.02 ~ 8.91) mg/L,H=18.939,P< 0.01],哮喘组治疗前血清hs-CRP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治疗前,哮喘组血清hs-CRP与诱导痰EOS%呈正相关(r=0.849,P=0.000),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呈负相关(r=-0.617,P=0.000;r=-0.559,P=0.002;r=-0.398,P=0.036),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511,P=0.005).血清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hs-CRP与诱导痰EOS%、肺功能、ACT评分具有良好相关性,是评价支气管哮喘系统性炎性反应水平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