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年北京地区宫颈癌流行病学情况,探讨现阶段宫颈癌的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6~12月采用1∶3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北京地区经病理确诊的286例宫颈癌患者和858例按年龄和地区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一般情况、饮食与生活方式、月经婚育史、激素使用、既往病史及家族史和妇女病普查知识等因素的调查。结果:宫颈癌患者年龄最小24岁,最大87岁,中位发病年龄45岁。多因素分析显示采用避孕措施是宫颈癌的保护因素,子宫颈癌家族史、子宫癌家族史、既往滴虫性阴道炎和吸烟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论:提倡使用安全套、戒烟、便前便后洗手、积极防治生殖道炎症,对子宫恶性肿瘤家族史、早婚等高危人群加强监测,将有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本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乌鲁木齐市三家医院自1995~2007年就诊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共168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患者个人、家庭、生活习惯、职业环境因素,现患病史、月经史、婚育史及既往史等.结果 年龄、月经初潮年龄在本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性生活开始年龄、初孕年龄、个人或配偶烟龄在本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视个体行为的高危因素、定期进行妇科体检,为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及发病年龄趋势。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吉大二院就诊的100例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HPV-DNA检测。结果≤30岁宫颈癌患者的HPV阳性率为83%,>30岁宫颈癌患者的HPV阳性率为7%,宫颈癌的HPV感染率与发病年龄趋势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及HPV的感染率呈正相关,提倡加强HPV感染高危人群的检测及随访,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宫颈癌发病数字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监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9年西丰县开展的宫颈癌筛查活动检出的宫颈癌患者107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时期排除宫颈癌诊断的女性10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既往妇科疾病、首次性行为年龄、性行为卫生、初孕年龄、初产年龄、孕次数和产次数是宫颈癌患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HPV感染、既往妇科疾病史和产次数是宫颈癌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宫颈癌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对高危人群监测,有助于预防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趋势,为农村妇女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三亚地区35~59岁已婚农村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TCT),对TCT结果异常的对象行阴道镜和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对象接受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结果:共筛查15916名农村妇女,筛查人群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为48.31%,以细菌性阴道炎为主;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分别为0.84%和18.85/10万,主要发病年龄分别是35~39岁和35~49岁;Ⅰ~Ⅲ期癌前病变高危HPV亚型的检出率分别为59.65%、75.00%和85.71%,宫颈癌高危HPV亚型的检出率为100.00%。结论:农村妇女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治疗生殖道感染,大力宣传健康保健知识,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凉山州彝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找出彝族、汉族妇女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差异,探讨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以凉山州内5个地区县城及各乡镇周边村的成年妇女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既往病史、性行为和生育史、避孕史及吸烟史、生活习惯等方面。[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彝族妇女患宫颈癌危险因素中初次性生活年龄、生育次数、教育程度、妇科病治疗地点、怀孕次数等高于汉族妇女。[结论]凉山州彝族、汉族妇女间宫颈癌发病高危因素存在差异性,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建德地区30~70岁女性乳腺癌发病影响因素,为女性乳腺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4月在该院就诊且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166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女性166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包括乳腺癌家族史、生育史、既往月经状况、服药情况及乳腺疾病状况等。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生育史、初产年龄、哺乳史、流产史、初潮年龄、自然绝经年龄、行经时间、家族史、使用激素类药物、既往乳腺疾病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经调整年龄和绝经状态等因素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家族史、服用激素类药物、既往存在乳腺疾病史及初潮初产间隔时间长是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均P0. 05);而生育史、哺乳史及初潮年龄晚是女性发生乳腺癌的保护性因素(均P0. 05)。以绝经状态进行分析,绝经女性中,初潮年龄晚、有生育史及无流产史是女性发生乳腺癌的保护性因素(均P0. 05);未绝经女性中,初潮初产间隔时间超过17年是发生乳腺癌的高危因素(P0. 05)。结论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乳腺癌家族史、既往存在乳腺疾病史和初潮年龄等,生育史和哺乳史是有效保护女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加强宣教,鼓励女性尽早母乳喂养,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同时做好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营口地区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宫颈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营口地区宫颈癌患者86例作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措施。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高危因素构成分别为:初次性交年龄20岁(54.65%、15.00%)、近1年性伴侣数5个(79.07%、10.00%)、人工流产2次(59.30%、13.33%)、慢性宫颈炎(69. 77%、38. 33%)、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73. 26%、18. 33%)、卫生习惯差(66. 28%、15.00%)、肿瘤家族史(51.16%、23.33%)。经单因素分析发现,HPV感染、慢性宫颈炎症、近1年性伴侣数、人工流产次数、初次性交年龄、卫生习惯差、肿瘤家族史与宫颈癌发病相关,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HPV感染、慢性宫颈炎、近1年性伴侣数、人工流产次数、初次性交年龄、卫生习惯差、肿瘤家族史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宫颈癌发病与HPV感染、慢性宫颈炎、近1年性伴侣数、人工流产次数、初次性交年龄、卫生习惯差、肿瘤家族史等有关;临床应重视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应加大女性宫颈癌知识宣传力度,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襄垣县宫颈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在宫颈癌高发区调查其危险因素,为现阶段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宫颈癌高发区山西省襄垣县,对1997年妇女采用6种宫颈癌检查方法筛查后,进行问卷调查,卷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月经婚孕史,性行为及卫生习惯,避孕史,既往疾病和肿瘤家族史等,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病理学诊断为宫颈高度鳞状上皮病变以上者86例,非癌及非鳞状上皮病变者共1784例作为对照.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0.8%(415/1997),病例组HPV感染率为97.7%,而对照组为14.2%,单因素分析后,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变量有:高危型HPV感染,初次性交年龄,流产史,性伴侣数,怀孕治疗史及肿瘤家族史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危型HPV感染,性伴侣数和肿瘤家族史与宫颈癌的发生呈显著关联,此外,HPV感染与男,女婚外性行为均有显著的统计学联系,且随性伴侣数呈趋势性增高,结论:襄垣县妇女子宫颈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危型HPV感染。HPV感染与该地区性生活,月经期及产褥期卫生不洁有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和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初筛阳性者采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采用触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乳腺检查,初筛阳性者行钼靶摄片检查或乳腺穿刺行细胞学检查。对所有初筛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一般人口学情况、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既往史及现病史、女性个人健康史、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因素。结果:全市共对202 067例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770例、宫颈癌33例(27.13/10万),乳腺癌32例(23.85/10万)。对"两癌"影响因素分析提示:HPV感染、宫颈癌家族史、基础妇科疾病、初次性行为年龄早是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HPV感染、初次生育年龄早以及经历不良生活事件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初婚年龄晚、文化程度低、经常使用电脑或电视机、有癌症家族史、流产及引产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起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对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来需根据"两癌"高危因素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完善"两癌"筛查与随访制度,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门诊宫颈疾病筛查情况,为宫颈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妇科门诊做宫颈疾病检查的3 800例女性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宫颈疾病患病率,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宫颈疾病高危因素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婚育状况、家族史、职业、个人卫生、性卫生、被动吸烟等方面,确立宫颈疾病高危因素,总结其预防措施。结果 1该组3 800例,检出宫颈疾病1 150例,患病率30.26%,其中宫颈良性病变1 046例(90.96%),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80例(6.96%),宫颈浸润癌24例(2.09%),宫颈良性病变以宫颈炎为主,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CINⅠ级常见,宫颈浸润癌以鳞癌多见;2宫颈鳞癌HPV阳性率、TCT阳性率较高,其次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多因素结果证实:生殖道既往感染史、首次性生活年龄≤20岁、既往参加宫颈筛查、被动吸烟、产次为宫颈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性生活前后冲洗阴道、使用避孕套为宫颈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门诊宫颈疾病患病率为30.26%,以宫颈良性病变所占比例较高,既往参加宫颈筛查、被动吸烟、产次、生殖道既往感染史、首次性生活年龄≤20岁均为宫颈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强化宫颈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定期做宫颈筛查,可降低宫颈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任炜  安霞  崔峰  张凡 《中国妇幼保健》2015,(9):1375-1376
目的:探讨张家口地区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有下生殖道HPV感染的500例患者以及9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上皮瘤变以及宫颈癌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和生育期,高危人群为31~40岁妇女,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过早的进行初次性生活、产次过多以及性伴侣过多等。下生殖道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之间关系密切,其中高危型HPV(16型和18型)是发生宫颈病变的主要因素,而低危型HPV(6型和11型)与宫颈良性病变有关。结论:女性下生殖道高危HPV感染是发生宫颈上皮瘤变以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患病年龄呈逐渐降低趋势。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于减少宫颈上皮瘤变发病率以及降低宫颈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元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育龄妇女GDM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广元地区2012~2013年住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全市分娩数最多的前5家医院作为临床资料样本收集单位,使用调查表收集孕妇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收入状况、饮食习惯、既往史、家族史、分娩孕周、体重增长等情况,分别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0 973例孕妇中有201例GDM孕妇,GDM发病率为1.8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总收入、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家族史、饮食习惯、异常孕产史、血型、孕期增重等是GDM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居住地、既往史、孕前及孕期服用叶酸情况、孕产次与GDM发病无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异常孕产史、饮食习惯、血型、孕期增重是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广元地区GDM发病率与年龄、孕前BMI、家族史、异常孕产史、饮食习惯、血型、孕期增重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军队男性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前瞻性探讨军队男性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居住西安市22个军队干休所的1268名男性军队离退休干部。1987年基线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吸烟、饮酒、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终点指标为新发脑卒中、脑卒中死亡和总死亡。结果:随访至2001年6月,观察人年为15 546。新发脑卒中113例,调整发病率为727/10万人年;脑卒中死亡45例,调整死亡率为289/10万人年。调整了年龄、血脂、吸烟、饮酒、既往心脑血管病病史及家族史等主要危险因素后,基线血压水平、BMI和既往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病史是影响该人群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军队男性中老年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一般同龄人群,中老年人体重和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对预防中老年人群的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在2011年11月对本地区180例小儿进行小儿支气管炎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本文共发现支气管炎患者10例,发病率为5.6%。既往史、家族呼吸疾病史、家庭住房装修史与年龄为主要的发病因素。结论本地区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比较高,既往史、家族呼吸疾病史、家庭住房装修史与年龄为主要的发病因素,要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追踪癫痫患儿的复发情况,分析癫痫患儿停药后第1年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2例停药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99例患儿符合入组标准。根据停药第1年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1例)和非复发组(78例),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对两组性别、发病年龄、发作类型、家族史、既往史、控制时间、神经功能障碍、治疗前发作频率、停药年龄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9例患儿中复发21例,占21.2%,患儿治疗前发作频率、神经功能障碍、家族史、既往史对停药第1年的复发有影响(χ~2=3.885、4.376、4.902、5.537,均P0.05),患儿性别、癫痫发作类型、控制时间、发病年龄、停药的年龄与停药第1年出现复发无明显的相关性(χ~2=0.257、0.019、0.067、0.494、0.257,均P0.05)。结论癫痫患儿停药后第1年复发与家族史、既往史、神经功能障碍、治疗前发作频率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及时识别和早期干预癫痫患儿的危险因素,可降低癫痫患儿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接受产前检查的857例孕妇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并于孕24~28周进行糖筛查,对筛查阳性者或具有GDM高危因素者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调查到的信息录入SPSS 12.0进行分析。结果:①该地区研究期间妊娠期糖筛查异常率为20.37%(174/854),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的发病率为1.75%;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为1.28%,总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03%;②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糖尿病家族史与GDM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证明,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体重指数(BMI)为GDM的高危因素。结论: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国内报告相当;BMI、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为影响GDM的危险因素;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特别要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妊娠期妇女引起重视,应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系统化管理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37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选取120例患者以及同期12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探讨引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果随着年份的上升宫颈癌患者的年龄除了2012年,其余年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1);各年份汉族宫颈癌患者显著多于其他民族,城镇明显少于农村;宫颈癌新发病例数随文化程度的上升而明显减少;FIGO分期中以II期最多;鳞癌及中分化程度宫颈癌最多见;月经初潮年龄、初次性行为年龄、性伴侣个数、人工流产次数、高危型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呈明显上升趋势,文化程度越高,宫颈癌新发病例数越少,鳞癌及中分化程度宫颈癌最多见。月经初潮年龄、初次性行为年龄、性伴侣个数、人工流产次数、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欣 《中国卫生产业》2012,(30):144-144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病趋势,早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11例原位癌的5年生存率100%,具有高危因素行手术前后进行放化疗法,32例中5年存活率80%,而IIIb宫颈癌的存活率仅为25%。结论宫颈癌的发病检出率可通过妇科普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便及时防治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不同地域孕产妇围生期栓塞性疾病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广东省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13家三甲医院共169218名孕产妇病历资料,分析妊娠期或产褥期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169 218名孕产妇中,栓塞性疾病共201例,发生率为1.3‰,其中妊娠或产褥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128例,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68例,合并肺栓塞5例,发生率分别为0.8‰、0.4%、0.02‰.(2)珠三角地区孕产妇DVT发生前5位高危因素主要为既往血栓病史或血栓家族史、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卧床时间>3d、孕期体重增长>15kg;粤东、西、北地区孕产妇DVT发生前5位高危因素主要为孕期体重增长>15kg、卧床时间>3d、子痫前期、剖宫产手术、妊娠合并症.珠三角地区孕产妇CVT发生前5位高危因素主要为子痫、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症、卧床时间>3 d、既往血栓病史或血栓家族史;粤东、西、北地区孕产妇CVT发生前5位高危因素主要为子痫、子痫前期、高龄或低龄妊娠、孕期体重增长>15 kg、妊娠合并症.结论 不同地域围生期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存在着一定差异;对不同地域栓塞性疾病发病特点及发病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是预防和降低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