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6例子宫颈癌及76例上皮内瘤变患者组织COX-2及MMP-9的表达,53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研究COX-2及MMP-9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IN组及宫颈癌COX-2及MMP-9表达阳性率依次升高,任意2组COX-2及MMP-9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OX-2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深肌层浸润宫颈癌患者阳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MMP-9在高病理分级、高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深肌层浸润宫颈癌患者阳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IN中COX-2与MMP-9表达的符合率为78. 1%,宫颈癌中COX-2与MMP-9表达的符合率为82. 1%。结论宫颈癌MMP-9与COX-2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 (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和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癌手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癌旁正常组织30例为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比较两组COX-2、VEGF-C和CXCR4表达情况,分析三者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三者表达相关性。结果 COX-2、VEGF-C和CXCR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 28%、80. 23%和72. 09%,三者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COX-2和CXCR4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而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 05); 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而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 05)。COX-2、VEGF-C和CXCR4在宫颈癌中表达均呈两两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 COX-2、VEGF-C和CXCR4在宫颈癌组织中均表达上调,且与患者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三者可能成为判断宫颈癌转移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16、p53、Ki-67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病理特点,分析总结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鳞状细胞癌6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24例,腺癌9例,腺鳞癌2例,腺样基底癌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p16、p53、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00例宫颈癌患者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2. 00%,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5. 00%,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4.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组织中p16、p53、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P0. 05),与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 05);宫颈癌组织p16、p53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有关(P0. 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p16、p53、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通过检测患者p16、p53、Ki-67蛋白表达状况,可有效诊断宫颈癌组织病变进展,提高临床诊断价值,对宫颈癌患者起到良好预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nm23(non-metastasis23)表达与CD105及宫颈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6例正常宫颈上皮及68例宫颈癌中VEGF-C、nm23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CD105阳性率。结果: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C表达强度与CD105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nm23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组nm23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m2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VEGF-C呈负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VEGF-C表达升高、nm23低表达是血管新生、肿瘤浸润转移过程的关键环节;CD105高表达与子宫颈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VEGF、Ki67、PD-L1表达水平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武汉市汉阳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1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组)及100例子宫良性病变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组织中Ki67和PD-L1蛋白阳性率,分析联合检测三者表达水平评估宫颈癌预后的价值。结果 3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宫颈组织Ki67、PD-L1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宫颈癌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宫颈组织Ki67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其余两组,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组织PD-L1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CIN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宫颈组织Ki67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Ki67蛋白阳性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 05); PD-L1蛋白阳性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 05)。100例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8. 00%(48/100)。VEGF、Ki67及PD-L1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宫颈组织Ki67、PD-L1蛋白阳性率显著上调,且三者的表达与宫颈癌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22例、CIN24例及宫颈癌活检与手术切除43例标本中VEGF-C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中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87.5%、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在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宫颈癌组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1%、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分化1~2级和3级的宫颈癌患者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1.6%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40.0%,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有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是65.5%,高于无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的24例宫颈癌标本中没有淋巴浸润及有淋巴浸润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6%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浸润宫颈浅肌层与深肌层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VEGF-C阳性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及CT显示淋巴结肿大呈显著相关,与组织学分化、肿瘤浸润的程度及淋巴结的浸润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Sox2、p5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台州医院保存的宫颈癌组织92例为宫颈癌组,正常宫颈组织6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宫颈组织Sox2、p53表达情况,运用SPSS19.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癌组Sox2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低分化患者Sox2蛋白和p5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高分化患者(P<0. 05);有淋巴转移患者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 05);临床分期Ⅱ期和Ⅲ期患者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 05)。Sox2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宫颈癌组织Sox2、p5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两者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自制组织微阵列技术研究ICAM-1在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1、构建来自99例宫颈癌和15例正常宫颈的包含161个组织芯的组织微阵列。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AM-1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ICAM-1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和50.5%,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2、宫颈癌中ICAM-1表达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表达率(90.9%)、临床分期Ⅱ期阳性率(62.3%),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中表达率(39%)、临床分期Ⅰ期阳性率(31.6%),有显著差异(P0.01);在组织学分化低分化组中表达率(54.7%)高于高分化组中表达率(23.1%),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宫颈癌中ICAM-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ICAM-1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型无关;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与患者的预后相关。提示ICAM-1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m23-H1、P53和MMP-2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治及预后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5月新疆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存档子宫颈组织,其中宫颈癌患者4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8例,正常子宫颈组织24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Nm23-H1、P53以及MMP-2蛋白表达情况及评价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Nm23-H1、P53及MMP-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与正常子宫颈组织和CIN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Nm23-H1、P5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 05)。宫颈癌患者MMP-2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0. 05),与患者的年龄、间质侵犯深度、FIGO分期和组织类型无关(P0. 05)。结论 Nm23-H1及p53不能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预测因子。MMP-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和预后密切相关,是临床判断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半乳凝素-3 (Galectin-3)、糖类抗原19-9 (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标本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标本29例和正常宫颈标本16例,测定宫颈组织中Galectin-3、CA19-9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组织中Galectin-3和CA19-9的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正常宫颈、CINⅠ、CINⅡ的Galectin-3和CA19-9阳性率均低于宫颈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Galectin-3和CA19-9的阳性率与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 05); CA19-9、Galectin-3的表达与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 05)。结论 Galectin-3、CA19-9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判定宫颈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5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宫颈癌病变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宫颈癌患者、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16例正常宫颈患者宫颈组织P53和CyclinD1蛋白表达,分析P53和CyclinD1蛋白在宫颈癌病变中的作用。结果 P53蛋白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6%(29/35)、55.56%(10/18)和0.0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蛋白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43%(32/35)、61.11%(11/18)和6.2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CyclinD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χ~2=9.052、4.844、3.147、4.375,P<0.05),P53和CyclinD1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宫颈癌病变患者P53和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52,P<0.05)。结论宫颈癌病变患者P53和CyclinD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其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IAP相关因子-1 (XA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在浆液性卵巢癌(OS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上OSC的免疫靶向治疗或者生物学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收集的60例OSC患者病理组织(OSC组)、6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OSA组)、正常卵巢上皮组织6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标本中的XAF1、PI3K蛋白表达,并分析XAF1蛋白、PI3K蛋白与病理学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OSC组的XAF1蛋白、PI3K蛋白阳性表达率43. 33%、73. 33%,OSA组分别为81. 67%、11. 67%,对照组分别为98. 33%、3. 33%,3组间XAF1蛋白、PI3K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Ⅲ期+Ⅳ期、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OSC患者的X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的低于Ⅰ期+Ⅱ期、高+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Ⅲ期+Ⅳ期、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OSC患者的PI3K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期+Ⅱ期、高+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OSC组织中XAF1蛋白表达下调、PI3K蛋白表达上调,并且与患者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Ⅰ(TIM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对7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TIMP-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MMP-9在高分化组(Ⅰ-Ⅱ级)及临床早期(Ⅰ-Ⅱ期)病例食管癌的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组(Ⅲ~Ⅳ级)及临床晚期(Ⅲ-Ⅳ期)病例的表达(P〈0.05)。而TIMP-1在高分化组(Ⅰ-Ⅱ级)及临床早期(Ⅰ-Ⅱ期)病例食管癌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组(Ⅲ-IV级)及临床晚期(Ⅲ-Ⅳ期)病例的表达(P〈0.015)。MMP-9在淋巴结转移组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TIMP-1淋巴结转移组强阳性表达率则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MMP-9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TIMP-1的表达则相反,MMP-9和TIMP-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MMP-9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标记物。MMP-9与TIMP-1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平衡的破坏是食管鳞癌侵袭与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抑制因子中MMP-2、MMP-9、TIMP-1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与不同分期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的表达状况,并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60例肺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阳性率分别为58.3%、53.3%、53.3%;肺鳞癌组织中TIMP-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腺癌(68.2%、21%),MMP-2、MMP-9在肺鳞癌与肺腺癌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MMP-9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76.2%、41.2%),而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TIMP-1阳性率(69.2%)高于淋巴结转移者(23.8%);TIMP-1阳性表达率在Ⅰ、Ⅱ期高于Ⅲ、Ⅳ期(60.8%、28.5%);存活5年或5年以上者TIMP-1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5年以下者(71.8%、32.1%),MMP-9阳性率在Ⅰ、Ⅱ期与Ⅲ、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5年以下者MMP-9阳性表达率则高于存活5年或5年以上者(78.5%、31.2%).结论 TIMP-1与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病理类型及分期无关;MMP-9、TIMP-1与肺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Gli1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测定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中Gli1蛋白和VEGF-C的表达,同时分别用单克隆抗体CD34和D2-40标记各病理标本中的新生微血管和微淋巴管,计算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Gli1蛋白阳性表达与MVD的关系、VEGF-C阳性表达与MLVD的关系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li1蛋白阳性率、VEGF-C阳性率、MVD、MLVD分别为67.16% (45/67)、70.15% (47/67)、23.14±2.06、13.36±1.32,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分别为43.75%(14/32)、31.25%(10/32)、2.14±0.31、3.53±0.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而VEGF-C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Gli1蛋白和VEGF-C在TNM分期Ⅲ~Ⅳ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Gli1蛋白和VEGF-C在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VD与MLVD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li1蛋白阳性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784,P< 0.01),VEGF-C阳性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r=0.529,P< 0.01),Gli1蛋白与VEGF-C阳性表达也呈正相关(r=0.586,P< 0.01).结论 Gli1蛋白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得以表达,可能参与了新生微血管的生成;VEGF-C通过介导和启动MAPK信号通路得以表达,可能参与了新生微淋巴管的形成.Gli1蛋白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Hedgehog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可能存在相关性.抑制新生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生成可能成为阻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新靶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染色体空间重组因子-1 (Rsf-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为宫颈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分析两组宫颈癌组织中VEGF (应用酶联免疫法)及Rsf-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VEGF及Rsf-1阳性率分别为85. 00%、81.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 33%、16. 67%(P<0. 05);VEGF及Rsf-1在不同年龄段、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理学分级G3级VEGF (96. 15%)及Rsf-1 (96. 1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G1-G2级(76. 47%、70. 59%),有淋巴结转移VEGF (96. 77%)及Rsf-1 (93. 5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72. 41%、68. 97%(P<0. 05),宫颈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与Rsf-1阳性表达相关,且VEGF与Rsf-1阳性表达与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结论血管VEGF与Rsf-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参与了宫颈癌的发展进程,能够应用于临床预测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因子(CD105)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对宫颈癌组织(72例)和正常宫颈癌组织(48例)的VEGF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其中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标记采用CD105,肿瘤内微血管的密度计算方法为Weidner法。同时对宫颈癌组织中的VEGF、CD105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组患者VEGF阳性表达率(76. 39%)显著高于宫颈正常组(10. 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组织中VEGF的表达较Ⅲ~Ⅳ期患者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中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等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宫颈癌组CD105-MVD(31. 51±2. 702)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1. 76±2. 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Ⅰ~Ⅱ期宫颈癌患者CD105-MVD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CD105-MVD显著高于宫颈癌淋巴结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组织CD105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类型之间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宫颈癌组VEGF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2. 5个月)明显短于VEGF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1. 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VEGF与CD105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临床FIGO病理分期增加以及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宫颈癌患者中VEGF与CD105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FIGO分期低与淋巴结未转移者,证实在宫颈癌疾病的发展、淋巴结转移过程中VEGF与CD105的联合检测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14ORF16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切除8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及8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14ORF166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14ORF166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14ORF16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 75%(31例),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 50%,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14ORF166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无显著相关性(P0. 05),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 0. 05)。C14ORF166蛋白高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为64. 29%,明显低于C14ORF166蛋白低表达者(86. 79%)(P0. 01)。结论 C14ORF166蛋白在宫颈癌中呈明显高表达,且与宫颈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取其癌变组织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同时取其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癌旁组。另选取同期行子宫切除术的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HMGB1及MMP-9阳性表达率并进行比较,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HMGB1及MMP-9阳性表达率与年龄、肿瘤直径、是否绝经、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浸润程度的关系,分析HMGB1表达及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3组HMGB1和MMP-9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HMGB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和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MMP-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和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HMGB1及MMP-9阳性表达率与年龄、肿瘤直径、是否绝经无关(P>0.05),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浸润程度有关(P<0.05)。经Spearman统计分析,HMGB1表达及MMP-9表达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正相关(r=0.558,P=0.021)。结论 HMGB1及MMP-9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子宫内膜癌患者HMGB1及MMP-9阳性表达率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浸润程度有关,HMGB1表达及MMP-9表达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例正常宫颈组织、19例CIN组织、47例宫颈癌组织中的VEGF-C、VEGFR-3和MMP-2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VEGF-C、VEGFR-3和MMP-2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高(P<0.05);伴盆腔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R-3和MMP-2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升高(P<0.05);浸润宫颈深度≥1/2组VEGF-C、VEGFR-3和MMP-2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宫颈深度<1/2组(P<0.05)。结论:VEGF-C、VEGFR-3和MMP-2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预测宫颈癌组织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