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筛查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G)、幽门螺杆菌(Hp)Ig G抗体所起到的临床指导意义与价值。方法收集辽河油田总医院于2013年5月—2016年2月接受常规检查的患有胃病的158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讨论分析,首先将胃病患者分成4组,分别为浅表性胃炎患者组(34例)、胃癌患者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35例)和胃溃疡患者组(39例),并选取5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获得,计算两者比值(PGⅠ/PGⅡ)记为PGR,Hp-Ig G抗体的检测利用胶体金法获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胃溃疡患者组血清PGⅠ、PGⅡ升高明显,PGR显著偏低(P0.05);胃癌、萎缩性胃炎两组患者血清PGⅠ明显降低,PGR显著偏低,而血清PGⅡ呈显著升高(P0.05);浅表性胃炎患者组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阳性率中胃溃疡患者组明显升高,但与其他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以通过检查及观察患者血清中PG水平的异常变化来对胃癌及癌前病变进行早期诊断,而且血清PG水平与Hp感染无显著相关性。根据临床研究数据可知,当数据处于PGⅠ≤70~80ng/ml,且PGR≤7.0~7.5时筛查准确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将PG检测水平、胃镜检查和病理学分析三者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癌症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幽门螺杆菌(Hp)抗体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经胃镜检查并病理确诊的实验组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水平;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p-IG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浅表性胃炎组PGⅠ、PGⅡ和PG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PGⅠ、PGⅡ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PGR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p-IG抗体阳性检出率以胃溃疡组为最高(68.1%);血清HpIG抗体阳性组的PGR显著低于Hp-IG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Ⅰ、PGR下降可作为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人群早期筛查的血清学指标,Hp感染可影响PGR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17(G-17)与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胃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学及胃镜检查结果分为胃癌组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56例、对照组26例,对三组患者分别行PGⅠ、PGⅡ、G-17与HP-IgG水平检测,探讨各项指标与分组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均依次增高,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胃癌组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对照组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对照组患者HP-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47%(34/38)、85.71%(48/56)、34.62%(9/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与幽门螺杆菌IgG抗体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胃癌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旋杆菌(Hp)IgG抗体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台州市肿瘤医院住院的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癌前病变患者52例、胃癌患者46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PGⅠ和PGⅡ浓度,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p-IgG抗体,并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GⅠ浓度和PGR在胃癌组显著低于癌前病变组,癌前病变组显著低于萎缩性胃炎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血清中的PGⅡ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癌前病变组和胃癌组H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p-IgG抗体阳性组PGⅠ浓度和PGR显著低于Hp-IgG抗体阴性组,而PGⅡ浓度显著高于Hp-IgG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PGⅠ、PGⅡ及Hp-IgG抗体表达水平有助于胃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和比较溃疡组(167例)、浅表性胃炎组(146例)、萎缩性胃炎组(119例)、胃癌组(93例)患者和对照组(100例)血清PG Ⅰ、PGⅡ水平和HP感染情况,并计算PGR值.结果 胃癌组老年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用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胃癌患者85例(胃癌组),胃溃疡患者85例(胃溃疡组)、浅表性胃炎患者85例(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85例(CAG组),四组受检者均经接受血液样本及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组间检验结果。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Hp)、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阳性率均高于胃溃疡组、胃炎组及CAG组(P<0.05);胃溃疡组PGⅡ、G-17阳性率均高于胃炎组、CAG组(P<0.05);胃癌组、胃溃疡组、胃炎组、CAG组PGⅠ、PGⅡ、G-17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用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及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在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222例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两组:观察组(萎缩性胃炎)159例及对照组(非萎缩性胃炎)63例.其中观察组萎缩部位为胃窦部50例,胃体部71例及全胃多灶性3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血清PG Ⅰ及PGⅡ水平,根据PG Ⅰ/PGⅡ计算PGR.采用定性分析法检测血清Hp-IgG抗体.结果 观察组血清PG I及PGR分别为(57.82±23.15)μg/L、4.41±1.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4±29.36) μg/L、10.10±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Hp-IgG抗体阳性率为86.16%(137/1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97%(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窦部与胃体部、全胃多灶性PG Ⅰ、PG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窦部不同萎缩程度PG Ⅰ及P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体部与全胃多灶性不同萎缩程度PG Ⅰ及PG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G Ⅰ及PGR变化与Hp-IgG抗体与萎缩性胃炎有关,可作为筛查萎缩性胃炎指标.  相似文献   

8.
由于胃癌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一经发现常为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30%.若筛查出早期胃癌,患者存活大于90%.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2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精细筛查、对发现的早期胃癌及时治疗是降低胃癌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长乐地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了解基本人群分布特征,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ELISA法检测224名居民血清PGⅠ、PGⅡ含量,并计算PGⅠ/Ⅱ比值;用ELISA法检测血清Hp IgG抗体水平。[结果]长乐地区居民血清PGⅠ、PGⅡ及PGⅠ/Ⅱ中位值分别为110.8μg/L、13.9μg/L、7.9,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中3者类似。Hp感染率为49.6%,感染者血清PGⅡ值(中位数为15.8μg/L)高于非感染者(11.6μg/L,P〈0.01),但PGⅠ/Ⅱ比值(7.3)较后者低(8.5,P=0.023)。[结论]长乐地区居民血清PG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与Hp感染密切相关,是否受性别、年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联合检测对于胃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比值、粪便HP抗原阳性百分率。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及粪便HP抗原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并比较多项指标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胃癌组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比值低于其他2组,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的阳性率高于其他2组(P<0.05),萎缩性胃炎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低于非萎缩性胃炎(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Ⅱ、胃蛋白酶原比值及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的AUC值分别为0.864、0.717、0.772、0.417。胃蛋白酶原与幽门螺杆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4%,较单一检测的敏感度高(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比值、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可用于胃癌及胃癌癌前病变的大规模筛查。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根除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霞  吴静  李朝品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1399-1400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287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给予常规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除菌后6周检测其胃粘膜Hp、血清HpIgG抗体和Hp—DNA(PCR法)3项指标,联合判断Hp根除效果;分别于除菌前和除菌后3,6周利用免疫量度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血清蛋白酶原含量,比较Hp根除成功者(除菌成功组)和失败者(除菌失败组)血清蛋白酶原含量变化。结果 除菌成功103例,Hp根除率为35.89%。与除菌前比较,除菌成功组的血清PGⅠ、PGⅡ含量明显降低。PGⅠ/Ⅱ的比值显著升高。除菌失败组的血清PGⅠ、PGⅡ含量变化不明显,PGⅠ/Ⅱ的比值变化亦不显著。结论根除Hp治疗前后血清PG发生特异性改变,血清PG含量可作为Hp根除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近期胃癌筛查项目中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 PC)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作分析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三种方法检测100例胃癌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PG2个亚群PG1员和PG2含量及两者比值(PGR)。结果 TRFIA、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的敏感度分别为70.00%、63.00%、67.00%,特异度分别为74.00%、82.60%、77.00%。三种检测方法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大医院检测PG可首选TRFIA;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中医院可选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PG;而ELISA则可作为基层医院检测PG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比值(PGR)变化及胃泌素-17(G-17)对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胃癌32例、萎缩性胃炎15例、浅表性胃炎28例、胃溃疡20例和正常对照组35例。分析比较各组间血清PG、G-17水平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组血清PG I、PGR水平下降,而PGⅡ、G-17水平升高;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下降,而PGⅡ水平升高;胃溃疡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明显升高,PGR水平降低,G-17水平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浅表性胃炎组血清PGⅠ、PGⅡ、PGR及G-17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中低分化组血清PGⅠ、PGⅡ、PGR水平与高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术后组PGⅠ、PGⅡ明显低于术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GⅠ、PGⅡ及G-17对提高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用于徐州地区胃癌高危人群筛查的界定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人群血清PGI、PGⅡ水平,计算PGI/PGⅡ,并行胃镜及病理检查;运用ROC曲线法确定适合徐州地区居民胃癌高危人群的血清PG异常界定值。结果共筛查142人,年龄35~70岁,胃癌高危组45人、非高危组97人。高危组血清PGI水平低于非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7,P=0.000);高危组血清PGⅡ水平与非高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7,P=0.266);高危组血清PGI/PGⅡ水平低于非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6,P=0.039)。以胃镜及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根据ROC曲线法确定筛查的临界值:当PGI119.52μg/L,筛查灵敏度为95.80%,特异度为42.42%;当PGI/PGⅡ11.32,筛查灵敏度为69.80%,特异度为82.21%。结论血清PGI119.52μg/L或PGI/PGⅡ11.32,可以作为筛查胃癌高危人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胃部疾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清PG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202例患者分为浅表性胃炎组(88例)、萎缩性胃炎组(67例)和胃癌组(47例)。ELISA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并计算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P抗体,对3组患者的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R胃癌组明显低于浅表性胃炎组,3组间血清PGⅠ水平和PG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H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2%、63.7%和72.3%,不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PGⅠ水平和PGR诊断萎缩性胃炎曲线下的面积(AUG)分别为0.634和0.626、诊断胃癌AUG分别为0.751和0.695。结论血清PGⅠ水平和PGR是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辅助性诊断的指标,可用于胃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腹痛是儿科常见疾患 ,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对 156例复发性腹痛儿童进行了血清HP -IgG抗体检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9年 3月~ 1999年 12月因反复腹痛在儿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病人。 156例年龄在 2~ 14岁 ,因 1岁以内幼儿体内有可能会存在母传抗体。受检病儿男 94例 ,女 62例 ,男女之比为 1 5∶1,就诊病程 1周至 2年 ,所有入选对象均在 2周内未服用抗生素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均排除器质性腹痛者 ,如慢性阑尾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系腹淋巴结结核等。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1(pepsinogen 1,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2(pepsinogen 2,PGⅡ)、幽门螺杆菌抗体(Helicobacter Pylori immunoglobulin G,Hp-IgG)联合检测应用于高危人群胃部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以期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并经过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胃癌的中老年患者95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发生胃癌前病变的中老年患者225例,其中萎缩性胃炎患者117例作为萎缩组,良性胃癌前病变即浅表性胃炎患者108例作为浅表组,另外择取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69名作为参照组。对四组研究对象PGⅠ、PGⅡ、PGR的临床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胃癌组、萎缩组和浅表组三组患者Hp-IgG的阳性率;观察Hp-IgG阳性与胃癌组患者、萎缩组患者PGⅠ、PGⅡ、PGR表达水平的关系;对Hp-IgG、PGⅠ、PGⅡ单独检测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PGⅠ、PGR表达水平分别为(55.59±18.64)μg/L、(3.62±1.37)μg/L,均低于萎缩组、浅表组和参照组(P<0.05);PGⅡ的表达水平(20.95±4.05)μg/L分别高于萎缩组、浅表组和参照组(P<0.05);萎缩组的PGⅠ、PGR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浅表组和参照组(P<0.05);胃癌组患者Hp-IgG的阳性率为90.5%,分别高于萎缩组的65.8%和浅表组的48.1%(P<0.05);萎缩组Hp-IgG的阳性率高于浅表组(P<0.05);萎缩组Hp-IgG阳性患者的PGⅠ、PGⅡ表达水平高于同组Hp-IgG阴性患者(P<0.05);对胃癌诊断而言,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0.874、敏感度0.769分别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PGⅠ、PGⅡ、Hp-IgG联合检测在高危人群胃部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诊断中具有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胃癌临床早期诊断率仅约10%,迫切需要开展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探索[1],尤其是在胃癌高发地区及高危人群中开展此项工作.笔者于2008-2010年在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开展了3年胃癌的早诊早治工作,并对以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为初筛,胃镜和病理学诊断为精查的方案[2]进行了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9例(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非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非萎缩性胃炎组),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