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2010年1~3月选取黑龙江,河北,陕西,山西,河南5省45 ~55岁妇女,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更年期Kupperman评分量表、抑郁评分量表(CES - D)进行调查. [结果]884名调查对象中,抑郁总发生率为41.18%,可疑抑郁者15.05%,肯定抑郁者26.13%;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79.30%;婚姻质量差、伴侣患病、离异、全家经济收入低、子女负担重者等发生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频率或程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围绝经期综合征程度超重,抑郁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抑郁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调节方式对城乡女性围绝经期症状、抑郁发生及其程度的影响,指导临床选取更合理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河北省7个地区,按照城乡分层在每地区随机抽取100名(城乡各50名)45~55岁妇女,共计7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闻卷、Kupperman评分表和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有围绝经期综合症者占95.22%,抑郁发生率31.26%,围绝经期综合症及抑郁的发生与药物调节、运动调节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保健品调节无关.[结论]运动调节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了解广元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状与保健需求。方法选取广元地区980例40~60岁体检妇女行问卷调查,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现状,探讨妇女保健在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需求情况。结果 980例受试者出现围绝经期症状632(64.5%),各年龄段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女性的发生率、平均改良Kupperman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1~55岁年龄段与56~60岁年龄段均较高;在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症状调查中以心悸(55.5%)、潮热出汗(54.0%)、疲乏(45.2%)较为常见;980例受试者对围绝经期保健知识有了解需求723例(73.8%),要求定期体检562例(57.3%)。结论妇女保健在围绝经期需求不容乐观,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保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北省各地区城乡妇女围绝经期症状与抑郁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措施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河北省7个地区,按照城乡分层,共抽取700名45~55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Kupperman评分.有效问卷627份.结果 627名调查对象中,围绝经期综合征总发生率为95.22%,轻度症状占22.65%,中度症状占61.08%,重度症状占11.48%;抑郁总发生率为31.26%,可疑抑郁者占9.89%,肯定抑郁者占21.37%;城市、无工作、伴侣患病离异丧偶、婚姻质量差、居住环境欠佳、与子女及邻里同事关系差、月经紊乱、无社会或家庭支持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频率或程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围绝经期综合征程度越重,抑郁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河北省城乡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了解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为制订相应的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青岛市城郊1 600名35~59岁女性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围绝经期相关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70±3.35)岁,84%绝经前发生月经紊乱。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为情绪波动、潮热出汗、性生活异常、失眠、疲乏,发生率分别为36.75%、34.94%、33.19%、32.38%、31.25%,症状的发生率有年龄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绝经的低骨量发生率为61.70%(29/47),明显高于未绝经的9.90%(10/101)。体重指数(BMI)随年龄而增加,45~59岁BMI均数>24;慢性疾病发生率也随年龄而增加。55~59岁潮热发生率高达64.26%。年龄大、生活压力大、文化水平高、吸烟、绝经、患有慢性疾病等是影响症状的主要因素。性激素周期序贯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降低。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自我保健,规范应用性激素,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广州市社区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社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广州某城区和市郊两社区为流调现场,抽取40~55岁721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市区368人,郊区各353人,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表(SDQ)进行调查和评价,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其抑郁水平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状发生率为8.04%,46~50岁组发生率(12.35%)显著高于40~45岁组(6.22%)和51~55岁组(5.49%,χ2=9.2552,P〈0.01);城市社区抑郁症状发生率(10.33%)显著高于郊区社区(5.67%,χ2=5.2902,P〈0.05);负性事件刺激量和自责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支持利用度则是其保护因素;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均与自评抑郁量表评分存在正性或负性显著性相关,各因子间也存在一些显著性相关。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多层次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上海徐汇区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症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上海徐汇区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调查,探讨上海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 KMI)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正常体检的年龄在40~60岁的中年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妇女2046例。受试者平均年龄51.23±7.00岁。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6.9%( KMI总分>6分)。随着被调查者年龄的增加,绝经状态的递进,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依次为疲乏(83.38%)、性生活困难(55.67%)、骨关节痛(50.29%)、失眠(48.29%)和情绪波动(40.71%)。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受教育程度越低、经济收入越低、初潮年龄越晚、流产次数越多、合并冠心病是围绝经期症状加重的危险因素( t 值分别为22.533、-4.055、-2.088、2.709、5.522、4.203,均P<0.05)。结论上海徐汇地区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卫生医疗机构应针对上海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特点提供更多的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体育运动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情绪及改良Kupperman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对156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分析其抑郁焦虑水平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结果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围绝经期妇女的SDS、SAS和Kupperman评分明显小于不常运动的妇女(P0.05)。结论体育运动能明显缓解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焦虑情绪和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闸北社区围绝经期妇女性功能障碍(FDS)发生情况,为延缓围绝经期妇女性功能障碍提供性知识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9月上海闸北区北面区域社区居民中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65岁围绝经期妇女825例为调查对象,并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问卷评估性功能调查,分析围绝经期妇女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放调查表825份,收回有效调查表7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0.42%。本组40~65岁女性FSFI得分(16.45±4.33)分,FSD总的发生率为86.7%,围绝经期妇女随年龄的增长,FSn评分及单项评分逐渐下降(P〈0.05),FSD发生率升高(P〈0.05),以性满意度下降(72.9%)、性交疼痛(70.5%)和性高潮障碍(70.2%)为主。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伴有不同程度性功能障碍,以性满意度下降、性交疼痛和性高潮障碍为主。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性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改善其性生活质量,有利于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影响因素,为失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是否退休、睡眠环境、经济压力等,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14项版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项版本)、围绝经期综合征改良Kupperman评分,对就诊于该院失眠门诊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资料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性、相关性及回归性分析。结果失眠的围绝经期妇女焦虑者占69.3%,抑郁者占33.3%,抑郁者均有焦虑症状,焦虑、抑郁、睡眠环境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更年期症状、生活压力对情绪有一定影响。更年期的多种常见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P0.05),更年期症状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失眠妇女的心理状态差,情绪障碍对睡眠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围绝经期女性MHD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予以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MHD治疗的122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生命质量量表(MOS SF-36)进行评估。结果122例患者中出现焦虑情绪16例,抑郁情绪29例,且主要集中发生在透析龄3~5年中。焦虑患者MOS SF-36量表各维度(除SF外)评分均明显低于无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患者MOS SF-36量表中RP、VT及MH维度评分与无抑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无抑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HD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发生焦虑或抑郁情绪的风险较大,特别是透析龄较大的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均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发生情况,并探究围绝经期抑郁与家庭亲密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378例围绝经期女性为调查对象。使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亲密度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影响因素,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PHQ-9得分与FACESⅡ-CV亲密度量表得分、GWB得分间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抑郁检出率为33.86%(128/378)。不同文化水平、月经情况、改良Kupperman指数、工作状态、婚姻状态的调查对象抑郁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抑郁组与正常组调查对象的FACESⅡ-CV亲密度量表得分、GWB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改良Kupperman指数、FACESⅡ-CV亲密度量表得分、GWB得分为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干预、治疗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女性患者临床效果、降低尿路感染的复发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36条目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调查问卷,分别对9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期RUTI女性患者(RUTI组)和60例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以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绝经期RUTI患者焦虑发生率54. 17%、抑郁发生率63. 5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 33%、11. 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焦虑、抑郁症状的高发生率极其明显地降低了绝经期RUTI患者的生存质量,在RP、VT、RE、MH方面SF-36得分RUTI组较健康对照组的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F-36 8个维度中PF与SDS评分呈负相关(r=-0. 208,P-0. 045); RP与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r=-0. 384、-0. 257,P=0. 000、0. 012); VT、SF、RE、MH与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临床医生必须对绝经期RUTI患者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与抑郁情绪状态的相关性,为围绝经期女性保健方案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2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障碍指数(PSQ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受试者进行调查,所有受试者均由同1名精神科医师按照《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及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进行诊断,明确其是否为睡眠障碍、抑郁发作。按照其是否为抑郁发作分为抑郁组(109例)和非抑郁组(149例)。分析不同临床特性受试者PSQI指数、HAMD评分间的差异。采用倾向性分析排除受试者除睡眠习惯因素对抑郁的混杂影响因素,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对抑郁的影响。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抑郁预防和干预对策。结果 抑郁组围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67.89%)高于非抑郁组(2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18,P<0.05)。抑郁组围绝经期女性心理性失眠(10.09%)、精神障碍导致失眠发生率(43.12%)高于非抑郁组(4.70%、2.01%),躯体疾病导致发生率(3.67%)低于非抑郁组(12.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024、135.716及51.571,均P<0.05)。抑郁组围绝经期女性年龄、婚姻状况、体质指数(BMI)、围绝经期阶段、性格特点、围绝经期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RS)评分、子女职业状况、合并疾病、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独居、职业状态、生育史、PSQI指数、HAMD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与非抑郁组围绝经期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倾向性分析控制围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之外的影响因素后,PSQI指数是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t=5.947,P<0.05)。结论 围绝经期抑郁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睡眠障碍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预防围绝经期女性抑郁应重视对其睡眠健康采取措施提升睡眠质量,降低其发生抑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石家庄地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状况,为本地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石家庄地区围绝经期女性进行围绝经期综合征状况调查,采用女性围绝经期症状调查表评估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并收集其年龄、BMI、文化水平、家庭功能、心理弹性、睡眠质量、规律体育锻炼、疾病认知、月经等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石家庄地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有效研究对象1 873名,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391例,发生率为20.88%,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187、139、65例,分别占47.83%、35.55%、16.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家庭功能(OR=0.568)、心理弹性(OR=0.219)、睡眠质量(OR=0.183)、规律体育锻炼(OR=0.730)、疾病认知(OR=0.960)、月经情况(不规律OR=2.711、已绝经OR=3.043)是石家庄地区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石家庄地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状况有待改善,可综合相关因素,针对个体特点采取针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北各地区城乡女性的围绝经期症状及抑郁程度,患慢性疾病状况,与患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7个地区按照城乡分层,每个地区100例,城乡各50例,共700例45~55岁的妇女。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Kupperman评分表和抑郁自评量表(CES-D)组成。结果:被调查者中,有围绝经期综合征者95.22%,肯定有抑郁者21.37%,患有慢性疾病者49.28%。患病与否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河北城乡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发生率高,患慢性疾病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东风汽车公司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 ,女职工面临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国内研究提出 :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可能影响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1] 。本调查目的是了解东风汽车公司女职工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及预防保健状况 ,以提出适宜的保健服务措施。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调查对象为东风汽车公司所属 40厂、61厂、2 0厂等在职女职工 ,且年龄≥ 3 0岁及部分女性离退休人员。1.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采用Kupperman的围绝经期症状评价量表与妇女围绝经期相关因素制定了统一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 :一般情况、影响因素、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情绪障碍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围绝经期综合征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对2011年4—9月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中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3.3%,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8.2%、26.2%,而焦虑、抑郁均为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情绪障碍可导致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11月诊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Kupperman评分,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评分(MENQOL),雌激素(E_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Kupperman、MEN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Kupperman、MENQO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两组E_2、FSH、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E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SH及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及性激素水平,提高围绝经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焦虑症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手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新疆医科大学6所附属医院围绝经期女性在编员工600例为研究主体。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探究,参照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SAS),及自行编制的《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症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结果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9.67%,抑郁症及焦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2.07%、10.37%。家庭收入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精神病家族史、性欲、运动情况、患病情况、月经史、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为抑郁/焦虑评分的影响因素。家庭收入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夫妻关系、子女关系、性欲、运动情况、月经史、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为抑郁/焦虑症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新疆医科大学六所附属医院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率较高,生理、性格、经济、社会、家庭均是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今后应加强对围绝经期医务人员的保健及健康宣传工作,防止其焦虑症、抑郁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