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调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损的有关因素。方法 :应用 MMSE、HDS、BPRS、SANS、SAPS测定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精神症状严重度。结果 :19.6 1%患者有认知功能缺损 ,与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住院时间较长、阴性和阳性精神症状的严重度等密切相关 (P<0 .0 5~0 .0 0 1)。结论 :患者的认知功能缺损是长期患病和精神衰退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认知功能缺损的有关因素。方法:应用MMSE、HDS、BPRS、SANS、SAPS测定患的认知水平和精神症状严重度。结果:19.61%患有认知功能缺损,与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住院时间较长、阴性和阳性原严重度等密切相关(P〈0.05 ̄0.001)。结论:患的认知功能缺损是长期患病和精神衰退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高文玉  刘海生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096-2097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PANSS量表,对住院时间超过5年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9例(患者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选择39例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均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做对照.SPSS 13.0统计软件统计.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PANSS量表、年龄、性别等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及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量表(RBANS)评分,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RBANS量表总分及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临床分型、病程,有无职业、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RBANS总分及5个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患者仅视觉广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患者RBANS量表总分及言语功能、注意、即刻记忆、延时记忆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住院次数患者言语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视觉广度呈负相关(P<0.05),学历与即刻记忆、注意、延时记忆及RBANS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住院次数与言语功能、注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年龄、住院次数、学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3例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威斯康辛测验(WCST),连线测验(TAT),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WCST、TMT及MMSE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比较除连线测验A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功能损害及损害程度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为改善和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提供临床应对策略。【方法】158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0名健康受试者接受了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试(MCCB)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评估,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总体认知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的差异,探索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①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MCCB总分及其情绪管理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情绪管理因子)与性别、年龄、敌对猜疑、持续操作及言语流畅显著相关(P<0.05)。【结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社会认知功能和显著的总体认知功能损害;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受性别、年龄、敌对猜疑和神经认知功能(注意力及信息处理速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认知功能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2 0世纪 70年代初 ,Gallhofer便已提出精神分裂症除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 ,还存在第三种症状成分 ,即认知功能损害[1] 。近几年 ,已有人提出精神分裂症由五种症状组成 ,即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解体症状和认知症状[2 ] 。国内外的学者对认知功能的研究很多 ,但多数只局限于证实认知功能损害的存在、范围及其严重性 ,且争论不休。现就目前研究情况 ,综述如下。1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注意警觉障碍、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8.
介勇  汪作为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320-1321,1324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用利培酮治疗超过8周的36例男性、24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选用60例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均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做对照。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组P300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WCST及韦氏记忆量表各项成绩(除背数外)均低于对照组(P<0.01 or P<0.05)。而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测试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全面的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5例。针刺组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为药物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划销测验(DST)、韦氏记忆测验(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结果治疗后,针刺组WMS、DST总净分和失误率、WCST持续性错误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WCST完成第一个归类所需应答数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NSS评分及减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廖志刚  付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485+2544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用齐拉西酮治疗(单用组)及维持原有治疗(维持组),应用韦氏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量表分类试验、逻辑记忆测验评定患者认知能力。结果:治疗结束时单用组较维持组的评分均显著降低(χ2=6.65,P<0.01),且不良反应少(χ2=4.11,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齐拉西酮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星海  万丽莉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748-1749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的WAIS-RC、WMS、WCST及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均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齐拉西酮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智药哈伯因(石杉碱甲)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使用抗精神病药合并益智药哈伯因(观察组)与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不合并益智药哈伯因(对照组)的治疗,比较8周后两组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与非持续错误数均有较明显变化,说明哈伯因对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效果.结论:哈伯因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是当前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程勇鹏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2991-2992,3009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抗精神病药合并舍曲林(研究组)与抗精神病药不合并舍曲林(对照组)两组,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在治疗前、治疗后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和STROOP字色干扰测验评定所有患者认知功能,并采用PANSS量表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量表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意义;研究组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与分类数分别为(84.97&#177;3.73)分、(80.41&#177;5.93)分、(83.37&#177;5.81)分、(77.26&#177;13.31)分、对照组分别为(75.41&#177;3.95)分、(72.43&#177;5.56)分、(75.87&#177;5.34)分、(72.15&#177;13.1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OOP—W和STROOP—WC测验结果:研究组分别为(76.11&#177;13.32)、(108.99&#177;6.42),对照组分别为(80.97&#177;14.24)、(117.65&#177;17.02),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认知功能的改善。方法 5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加综合康复;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分别用慢性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评定。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的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减分率分别为82.06%和30.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4.61,P<0.01);MMSE评定总分康复组治疗后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 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协助治疗作用,改善认知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1例未服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韦氏成人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同时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记录可能与记忆损害相关的资料。结果: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记忆商数与阴性症状及IL-2关系最密切。对记忆异常者与记忆正常者的logistic分析,发现PANSS总分和IL-2水平两者为记忆损害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与阴性症状、PANSS总分、血清IL-2水平相关,而与性别、受教育年限、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发病次数、性格、有无家族史、有无诱因及阳性症状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损害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以34例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立41名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记忆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执行功能,并进行认知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患者组WMS各因子分均明显偏低(P〈0.05~0.01);WCST持续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和完成测验总应答数偏高(P〈0.05~0.01),分类数和正确应答数偏低(P〈0.01)。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发病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及精神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且损害程度与症状、发病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60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12周系统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中国成人智力量表(CISA)进行检查与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性症状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氯丙嗪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认知总分、心智、再认、背数、图形识别)优于氯丙嗪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氯丙嗪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伴有认知功能障碍(CI)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00例CHF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132例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表(MOCA)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分为CI组和认知正常组,分析伴CI的CHF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心功能改善后患者的认知改善情况。结果 CI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心房颤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贫血、生活质量评分对伴CI的CHF患者认知功能具有显著影响。经规范改善心功能治疗3个月后,CI组患者认知功能总体较前改善,LVEF下降组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低于LVEF保留组,且经治疗后LVEF保留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高于LVEF下降组。结论 CHF患者发生CI概率较高,早期评估伴CI的CHF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并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对其认知功能的提升有一定帮助,进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自知力的因素。方法:对114例精神分裂症患进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神经心理测验、PANSS量表评定,并收集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关分析发现ITAQ总分与性别、PANSS总分、P分呈负相关,与FOM、BD呈正相关;疾病认识因子分与性别、PANSS总分、P分、N分呈负相关,与FOM、BD呈正相关;治疗态度因子分与性别、PANSS总分、P分呈负相关,与FOM、BD呈正相关。FOM、性别、BD进入了ITAQ总分和疾病认识因子回归方程,FOM、性别进入了治疗态度因子回归方程。结论:临床上影响自知力的首要因素是认知功能,其次为疾病的严重程度、精神病理性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认知功能的改善.方法 5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加综合康复;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分别用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评定.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康复组和对照组的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减分率分别为82.06%和30.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4.61,P<0.01);MMSE评定总分康复组治疗后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协助治疗作用,改善认知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