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免疫预防后HBeAg与HBV宫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免疫预防后母亲及其新生儿HBeAg阳性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及婴儿产生抗.HBs的影响。方法 以194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的196例婴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分析母亲或新生儿HBeAg阳性对HBV宫内感染的发生、新生儿HBV持续感染及其与婴儿抗.HBs产生的关系。结果 196例新生儿有10例发生宫内感染,母亲或新生儿HBeAg阳性是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R值分别为4.76(1.28~17.67)、5.53(1.49~20.48),共有1例HBV宫内感染慢性化的婴儿,其出生时HBeAg也阳性。在出生于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HBeAg阴性母亲的婴儿之间,在出生时HBeAg阳性的婴儿、出生时HBeAg阴性的婴儿之间,在1,4,7月龄随访时各组间抗-HBs的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可自由通过胎盘,因此该指标不能作为宫内感染与否的判断指标。免疫预防后母亲及新生儿HBeAg阳性与否在宫内感染和慢性化中仍起重要作用。但对婴儿抗-HBs的产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某农场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777份血清标本分别用敏感的SPRIA、ELTSA和斑点杂交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和HBV DNA。检测结果表明:HBeAg阴性者中仍有9.33% HBV DNA阳性,因此仅检测HBeAg并不能准确评价HBsAg携带者的传染性;在HBV总感染者中,男件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女性,这种差异可能说明男女对HBV的反应性不同;在单项抗-HBs阳性者中,78.72%曾有过HBsAg和/或抗-HBc阳性史,因而提示这种单项抗_HBs阳性是HBV感染的特异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阻断治疗后新生儿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193例乙肝病毒(HBV)携带孕妇分娩的193例新生儿于出生后12h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同时在另一部位肌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HBVac)10μg。新生儿出生后即刻、6、12、18个月时采静脉血检测HBV标志物(HBVM)及HBVDNA。结果出生时新生儿乙肝表面抗体(HBsAg)阳性率16.6%,宫内感染率为3.6%。孕妇血清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HBVDNA〉1500拷贝/ml分娩的非宫内感染婴儿出生时HBsAg阳性占13.3%,6月龄时均转阴;出生时抗HBs均阴性,12月龄时均转为阳性;出生时HBeAg阳性占95.2%,12月龄时均转阴;抗HBe始终为阴性;出生时抗HBc均为阳性,12、18月龄时阳性占31.3%和27.1%。孕妇血清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HBVDNA≥500拷贝/m1分娩的非宫内感染婴儿出生时HBsAg阳性占5.0%,6月龄时转阴;出生时抗HBs均为阴性,12月龄时均转阳性;HBeAg始终为阴性;出生时抗HBe均阳性,12月龄时均转阴;出生时抗HBc均阳性,12、18月龄时阳性占65.0%和50.O%。出生时非宫内感染婴儿与母亲HBsAg阳性率(12.4%与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Bs均阴性;抗HBc均阳性;HBeAg阳性、抗HBe阳性差异元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只要及时给予HBIG与HBVac免疫阻断,可降低HBV感染率。HBeAg、抗HBe或抗HBc阳性随着日龄增长,可逐步转阴,且HBeAg、抗HBe转阴比抗HBe快。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1118名小学生HBV感染血清学标志(HBV)五项指标检测结果: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者分别占总检测人数的5.72%、3.85%、1.97%、2.43%及6.35%,总感染率为10.73%,HBsAg阳性者中34.38%HBeAg阳性,HBsAg、HBeAg、抗-HBc三项均阳性者中36.36%肝功能受损。并对120名小学生HBV感染者进行了家庭成员携带调查,其携带率为75.0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008年接受乙肝检测人群HBV 5项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及抗体(HBsAg、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抗体(HBeAg、抗-HBe).[结果]受检人群血清5项HBV标志主要有9种表现模式,五项全阴占29.22%,其次为"HBsAg、抗-HBc、抗-HBe阳性,抗-HBs、HBeAg阴性", "HBsAg、抗-HBc、HBeAg阳性,抗-HBs、抗-HBe阴性"和"抗-HBs阳性,HBsAg、抗-HBc、HBeAg、抗-HBe阴性"模式(分别为28.40%、13.58%和10.29).[结论]应加强对HBsAg阳性人群的监督力度和抗-HBs的筛查及乙肝疫苗的补种工作,同时做好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2 274名HBsAg阴性献血员抗-HBs、抗-HBc、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顺姬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51-3552
[目的]检测2274名HBsAg阴性献血员血清抗-HBs、抗-HBc、HBV-DNA,探讨献血员筛查中检测抗-HBs、抗-HBc的必要性。[方法]对2274名HBsAg阴性献血员血清ELISA法检测抗-HBs、抗-HBc,用PCR法检测HBV-DNA。[结果]检测者2274名中①抗-HBs阳性/抗-HBc阴性59.3%,HBV-DNA阳性率0.2%;②抗-HBs阴性/抗-HBc阴性17.4%,HBV-DNA阳性率0.3%;③抗-HBs阴性/抗-HBc阳性1.4%,HBV-DNA阳性率6.3%;④抗-HBs阳性/抗-HBc阳性21.9%,HBV-DNA阳性率0.2%。[结论]抗-HBs阴性/抗-HBc阳性群体中HBV-DNA阳性率最高(6.3%),提示献血员筛查中检测抗-HBs、抗-HBc,可以降低通过输血途径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盐都县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2002年4月对盐都县4个乡镇1646名2~10岁儿童检测HBsAg、抗-HBs、抗-HBc,对HBsAg阳性儿童检测其父母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e,并进行HBV DNA同源性分析。[结果]儿童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0.67%、72.66%、2.19%,抗-HBs阳性率各年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同源性检测,11名HBsAg阳性儿童中7名的感染来自母亲,1名来自父亲。[结论]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乙肝感染产妇与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本市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产妇与其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状况,为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336例HBV-M阳性(除单项抗-HBs阳性)产妇及其新生儿,根据传染性强弱将产妇模式分为3组,比较各模式组对新生儿HBV-M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①产妇与新生儿HBV-M模式类型有差别,新生儿出现了临床上少见抗-HBs、HBeAg、抗-HBc圴阳性和HBeAg、抗-HBc圴阳性模式。②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0.2%,其HBV-M阳性率(除单项抗-HBs阳性外)为97.3%,其中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大三阳)产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达35.0%(14/40),HBV-M阳性率92.5%(37/40),且以HBeAg阳性为主。③HBsAg和HBeAg均阴性产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0.5%,HBV-M阳性率为88.4%,并以产妇相同模式出现最多。[结论]本市HBsAg阳性特别是伴有HBeAg阳性产妇发生HBV宫内感染率较高,为高危因素,而HBsAg阴性产妇的新生儿HBV-M阳性率也较高,对HBV宫内传播的风险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9.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感染状况,指导母乳喂养。方法检测378例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及初生婴儿血液以及产妇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亲HBsAg(+)、HBeAg(+)、抗-HBc(+)者婴儿感染HBV占8.97%(258/2875),母亲HBsAg(+)、抗-HBe(+)、抗-HBc(+)者婴儿感染HBV占1.17%(36/2875);母亲HBsAg(+)、抗-HBc(+)者婴儿感染HBV占0.35%(10/2875)。结论①“大三阳”、“小三阳”及HBsAg(+)、抗-HBc(+)产妇都有可能发生垂直传播,使婴儿感染HBV,对这部分孕产妇和婴儿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减少HBV在母婴之间的传播;②对HBVM全部阴性的孕妇应加强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
用PCR法检测16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Be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2%、28.6%、93.5%、HBsAg单项阳性者中,检出HBV-DNA阳性78例(孕妇占19.2%),阳性率81.3%。另外,在20例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对照组中发现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5.36%。6例抗-HBc阳性和12例抗-HBe阳性者,HBV-DNA阳性率均为33.3%。从而提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全部阴性,出现抗-HBs、抗-HBe、抗HBc,都不能说明血清中不存在乙肝病毒颗粒。因此应用PCR检测既可提高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率,又可直接反映病毒在体内复制状况。为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HBsAg阳性母亲与婴幼儿HBV血清标志物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HBsAg阳性母亲及其经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免疫的婴幼儿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变化及转归情况。方法对125例HBsAg阳性母亲及其128例婴幼儿(双胎3例)进行随访调查,并分别于婴幼儿7月龄、24~36月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母亲和婴幼儿血清HBV主要标志物。结果7月龄随访83例婴幼儿,24~36月龄随访75对母子。128例婴幼儿出生时HBsAg阳性4例,随访时仅1例持续阳性,其余出生时HBsAg阴性的94例婴幼儿随访中未发现HBsAg阳转;HBsAg、HBeAg双阳性的26例母亲所产婴幼儿出生时20例HBeAg阳性,随访时除1例HBsAg为阳性的婴幼儿HBeAg仍持续阳性外,余均转阴,未见婴幼儿出现HBeAg阳转;婴幼儿抗-HBe和抗-HBc在7月龄和远期随访中逐渐阴转。结论乙肝病毒经胎盘所致的宫内感染率约为3.13%(4/128),出生后转为慢性感染者约为25.00%(1/4);HBeAg可通过人类胎盘从母亲传递给胎儿,但在7月龄前消失;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在婴幼儿期单独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不能说明处于HB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云南省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在实施母婴阻断后的免疫应答及乙肝感染状况。方法 筛查出全云南省2011年1-6月入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后以其所生婴儿为调查对象,于7-12月龄采集静脉血2 mL,分离出血清标本先统一采用ELISA法做乙肝血清学5项指标检测,筛选出HBsAg阳性的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检测,筛选出HBsAg阴性且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抗-HBs)阳性的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做抗-HBs定量检测。结果 共收集到调查对象3 026人,母婴阻断实施后免疫应答率为92.43%,有效免疫应答率为80.04%;低、无免疫应答者占16.09%;母婴阻断失败率为3.87%。本次调查共检出10种乙肝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检出率最高为模式6,占74.62%:其次为模式5,占14.44%:再次为模式7,占3.70%:模式4占3.37%。母婴阻断失败组中,HBV DAN含量>5×107 IU/mL占45.30%;500~5×107 IU/mL占39.32%;<500 IU/mL占15.38%;HBeAg阳性率为79.49%。产生免疫应答组检出3种血清组合模式,乙肝病毒e抗体(anti-HBe,抗-HBe)阳性率为3.79%,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HBc,抗-HBc)阳性率为23.20%。定量检测抗-HBs,抗体水平>1 000 mIU/mL的高免疫应答者占66.93%,抗体水平在100~1 000 mIU/mL的中免疫应答者占19.66%,抗体水平在10~100 mIU/mL的低免疫应答者占13.41%。经统计分析,产生免疫应答抗-HBs的抗体水平高低与婴儿体内是否携带抗-HBe、抗-HBc及性别无关。结论 对HBsAg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实施母婴阻断,并建立健全产后对婴儿追踪机制,对预防和控制婴儿感染乙肝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孕妇HBV感染模式与宫内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感染模式及其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孕妇及部分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PCR法检测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内HBV-DNA。结果孕妇HBV感染率为8.63%(264/3060),HBsAg阳性率为8.19%(251/3060),孕妇HBV感染模式有12种,以“小三阳”模式较多见,占孕妇感染总数的35.98%(95/264)。“大三阳”、“小三阳”孕妇HBV-DNA检出率分别为97.73%(43/44)和26.31%(25/9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BeAg(+)、血清HBV-DNA(+)及PBMC中HBV-DNA(+)孕妇宫内感染率分别为46.15%(6/13)、66.67%(8/12)、70.00%(7/10)。结论孕妇中存在一定数量和程度的HBV感染;感染模式以“小三阳”多见,“大三阳”孕妇体内HBV复制水平较高,易发生宫内感染。HBV宫内感染与孕妇HBeAg(+)及HBV-DNA(+)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7例来自母体HBV感染的婴儿,经三次乙肝抗原抗体检测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检查。结果表明,分娩时HBsAg阴性;6个月时全部阳转,其GMT为1:86, HBeAg有4例阳性;30个月时仍持续阳性,其GMT为1:311, HBeAg有5例阳性。三次均未检出抗-HBs及抗-HBe。30个月时SGPT有3例超过25单位,其中1例高达145单位。以T和B为主的淋巴细胞花环形成率,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IgG、IeA、IgM两组也无显著差异。这表明本文HBsAg携带婴儿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看不出有异常现象,对HBsAg的特异性抗体反应较差,可能是携带状态发生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步了解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的关联,有效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方法320份血清样品采集于沈阳市传染病院。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用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HBeAg阳性,HBV—DNA的检出率为96.23%(51/53);HBsAg阳性,其他HBVM阴性,HBV—DNA的检出率为37.93%(11/29);HBsAg、抗-HBc和抗-HBe3项均阳性,HBV—DNA的检出率为52.38%(11/21);抗-HBc和抗-HBe两项均阳性,HBV—DNA的检出率为23.53%(4/17);HBVM全阴性,HBV—DNA的检出率为10.22%(14/137);抗-HBs阳性,其他HBVM阴性,HBV—DNA未检出。结论HBeAg阳性,是HBV复制的佐证,具传染性;“小三阳”,乙型肝炎恢复期,仍有52.38%(11/21)的传染性;血清中除仅抗-HBs阳性,作为保护性抗体,无传染性外,其他HBVM阳性,均有-定量的HBV复制,仍须防范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16.
孕妇感染HBV对胎儿的影响及母乳喂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 研究孕妇感染HBV其脐血和初乳的感染率和排毒率。 [方法 ] 应用ELISA筛选出 2 13例HBV感染孕妇 ,并用PCR和ELISA法测脐血和初乳HBVDNA和HBVM。 [结果 ] 感染孕妇HBsAg阳性率45 .0 7% ,脐血和初乳感染率以母亲大三阳组最高 ,小三阳组次之 ,单一HBsAg阳性组最低 ;排毒率顺序相同。HB sAg阴性孕妇其脐血和初乳的感染率、排毒率与母亲血中抗体种类和性质有关。 [结论 ] 脐血和初乳HBV感染与孕妇HBV感染程度有关。育龄前青年女性应作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 ,以减少孕期HBV的感染。产后母乳喂养的选择 ,根据母亲血中HBVM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本区域HBV感染血清模式的分布及病情活动状况特征。方法:调查我室2001年以来血清"两对半"检测标本,选取含盖了全部HBV感染模式血清426份,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以速率法检测血清ALT及AST活性。以50份HBV阴性血清为对照。结果:HBV感染血清模式12种,其中常见阳性模式有6种:均伴有显著较高的HBV-DNA含量及复制水平(P〈0.05),且血清ALT和AST活性异常增高(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区域内HBV感染血清模式丰富,以6种模式较常见;既往感染而非"乙肝"标志的血清模式也可能伴随出现血清中HBV的复制和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实质现象,此应引起相关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从业人群HBV感染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对HBsAg携带者的管理.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太原铁路地区从业人群进行HBsAg、HBeAg和抗-HBc IgM检测.结果 2000年1月-2006年8月共检测41 164人,其中HBsAg阳性者588人,阳性率1.43%.在588名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者40人,阳性率6.80%,其阳性率随年龄递增而下降(x2=30.13,P<0.01);抗-HBc IgM阳性者6人,阳性率1.02%,各年龄组间抗-HBc IgM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1,P>0.05).在HBV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中,以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c IgM阴性所占比例最高,占92.52%,以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 IgM阳性所占比例最低,占0.34%.结论 太原铁路地区从业人群属于HBV低流行人群,结果显示加强对HBsAg携带者的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幼儿经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对184例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幼儿进行随访调查,于婴幼儿7、24、36月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V主要标志物。结果184例婴幼儿出生时HBsAg阳性者7例,HBV宫内感染率为3.80%(7/184)。分娩时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产婴幼儿HBV宫内感染率为11.63%(5/43);而单阳性母亲感染率约为1.42%(2/141)。7月龄随访到125例要幼儿,24、36月龄随访到108例婴幼儿,仅2例出生于双阳性母亲的婴幼儿HBsAg仍持续阳性,其余在7月龄随访时均已阴转,HBV慢性感染率为28.57%。婴幼儿出生时抗-HBs阳性率为7.02%,经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7月龄时抗-HBs阳性率达92%,24月龄降为72.04%。而婴幼儿抗-HBs产生与母亲双阳性无关,与其出生时HBsAg阳性呈显著相关。双阳性39例母亲所产婴幼儿出生时25例HBeAg阳性,随访时除2例HBsAg为阳性的婴幼儿HBeAg仍持续阳性外,余均转阴。随访中未见婴幼儿出现HBsAg或HBeAg阳转。结论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幼儿经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免疫效果良好,母亲双阳性可能并不影响婴幼儿联合免疫后抗-HBs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王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7):787-788
目的了解河北省固安县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血清标志物类型。方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人员进行了乙型肝炎5项(1.HBsAg,2.抗-HBs,3.HBeAg,4.抗-HBe,5.抗-HBc)检查。结果 1 215名HBsAg阳性人员中,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模式1、3、5阳性占总数的35.56%,1、4、5阳性占总数的38.27%。1985年及以后出生1、3、5阳性占49.43%,1、4、5阳性占27.0%;1984年及以前出生1、3、5阳性占27.26%,1、4、5阳性占44.6%,2个年龄度的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以1、3、5阳性(大三阳)及1、4、5阳性(小三阳)为主,小年龄段以1、3、5为主,大年龄段以1、4、5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