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跟痛症 ,疗效较佳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76例 ,男 1 5例 ,女 6 1例 ,年龄 32~ 6 5岁。左足 42例 ,右足 34例 ,其中双足 1 8例。病程 2周~ 4年。临床表现为 :足跟部疼痛 ,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剧 ,步履困难 ,跟骨跖面、足跟处、跟骨结节及跖筋膜附着处有 1~ 4个压痛点 ,以跟骨结节前内侧尤为明显。2 治疗方法2 .1 痛点封闭法  2 %利多卡因 3ml,确炎舒松 1 0 mg,生理盐水 3ml,局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后 ,在压痛点进行深达筋膜行局部封闭注射 ,每 7~ 1 0天 1次 ,一般 2~ 3次。2 .2 中药外洗…  相似文献   

2.
跟痛症是指跟骨结节周围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我科采用神经阻滞与小针刀治疗。在跟骨结节定位标记,消毒后从标记点进针直达骨质,无回血后,向其周围注射消炎镇痛液4~6ml,边注射边退针至皮下注射少许。  相似文献   

3.
跟痛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在农村尤为多见。仅1998年我们采用封闭加药饼灸治疗跟痛症56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经治的56例均为得到随访的门诊病人,男9例.女47例;40岁以上51例.病程1周至3年不等。临床表现为足跟痛,在跟骨跖面,跟骨结节与跖筋膜附着处或足跟处有1~4个压痛点,重者,晨起或久坐、站立时足跟不敢着地,步履艰难。56例均行跟骨正侧位摄片检查,共计64个跟骨,伴足底肿胀11例.其中48个跟骨有骨刺形成。痛点封闭:用地塞米松sing.压痛点多可用IOmp,256利多卡因l~Zml.严格消毒后在压痛点进针深达筋膜,出针后5分钟…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2 0 0 1年以来对 2 0例跟骨刺致疼痛患者行骨膜下注药治疗。镇痛液 :含 2 %利多卡因 5 ml、地塞米松 5 mg、维生素 B1 2 1mg、维生素 B6 10 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 15 ml。标记跟部压痛点 ,用 6 .5号~ 7号注射针头经皮肤直刺到骨膜下 ,注射针头呈 4 5°角 ,针头斜面向下 ,整个针头斜面置于骨膜内 ,回抽无血液 ,将药物加压注入 4 m l,使骨膜和骨质分离 ,不用按压 ,待其自行消散。同时将针头退出少许 ,改向附着于跟骨的 腱膜起始处 ,并注入药液 3ml,一般 5 d治疗 1次 ,3次为 1疗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患者 ,男 13例 ,女 7例 ,年…  相似文献   

5.
小针刀治疗跟骨痛38例体会郑世建,孙绍军(栖霞县人民医院,265300)本文报告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疗法治疗跟骨痛38例,方法是:在激痛点注入镇痛液,用适当型号的小针刀在跟骨结节处行闭合手术,再配合功能键炼,对双侧患病同时治疗。1周后重复。结果:一次治...  相似文献   

6.
跟痛症俗称足跟痛。为跟骨跖面多种组织慢性损伤所致.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为足跟跖面疼痛,步行或站立时加重.局部无红肿.跟骨跖面内侧有一局限性压痛点,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底面结节前缘有大小不等的骨刺。西医治疗多用痛点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配合鞋内放置橡皮或海绵足跟垫.这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甚理想。近几年来,笔者运用棍棒按摩法配合三粒散外治本症,收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克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71-1372
目的:观察痛点注射镇痛液联合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组采用痛点注射镇痛液联合小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B组单纯采用痛点注射镇痛液治疗;随访6个月评定2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有效率为96.6%,B组有效率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痛点注射镇痛液联合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疼痛,疗效好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1年以来对20例跟骨刺致疼痛患者行骨膜下注药治疗.镇痛液:含2 %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2 1 mg、维生素B6 10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5 ml.标记跟部压痛点,用6.5号~7号注射针头经皮肤直刺到骨膜下,注射针头呈45°角,针头斜面向下,整个针头斜面置于骨膜内,回抽无血液,将药物加压注入4 ml,使骨膜和骨质分离,不用按压,待其自行消散.同时将针头退出少许,改向附着于跟骨的腱膜起始处,并注入药液3 ml,一般5 d治疗1次,3次为1疗程.  相似文献   

9.
小针刀疗法治疗跟痛症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足跟疼痛加重、负重更甚。部分疼痛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到足底部,行走一段时间疼痛减轻。我科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跟痛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跟痛症患者42例,男21例(年龄30~62岁)、女21例(年龄25~6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患者治疗前均摄X线片,示有跟骨骨刺者25例。本组患者经1~3次治疗,治愈37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效果满意。治疗方法:取俯卧位,患足置枕垫上,显露术区,用龙胆紫在足跟底部(相当于跟骨结节处)最痛点标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水针刀松解术配合注射用骨肽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09年9月,对35例跟痛症患者采用局麻下行水针刀松解术配合注射用骨肽治疗,全部为单侧足跟,年龄为23~68岁,平均45岁,术中对痛点进行松解,自水针刀空芯注入注射用骨肽,治疗1周后观察其疗效.决定是否行再次治疗,治疗次数≤3次,3次无效放弃治疗.术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尼莫地平法评定其疗效,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结果 经半年随访,本组优28例,良3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随访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水针刀松解术配合注射用骨肽治疗跟痛症有较好的疗效,符合以人为本的微创医学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2005~2007年2月,笔者应用带刃针刀经皮松解治疗顽固性足跟痛30例36足,随访一年以上,优良率达94.4%.经临床治疗发现,跟痛症患者在足跟部的痛点有一定规律,常见痛,最有三处:其中跟骨结节中点偏前部痛点(即小趾展肌附着点)占81%,跟骨内侧缘痛点(即拇趾展肌附着点)和跟骨外侧缘痛点(即小趾展肌附着点)分别占7.4%和6.2%,这一规律提示绝大多数足跟痛是由于跟骨附着点的肌腱韧带的劳损无菌性炎症,局部增生肥厚卡压了该处的微小神经,与跟骨刺无关.采用带刃针疗法使紧张挛缩的纤维筋膜得以松解,被卡压的微小神经得以切断.从而阻断了疼痛的传导,临床获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夏天无注射液跟骨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针灸、理疗配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穴位注射。观察组采用夏天无注射液跟骨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夏天无注射液跟骨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足跟痛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陆斌  毛鹏  赵新生 《北京医学》2013,35(4):309-310
跟痛症是疼痛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中根骨跖下面痛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以跖筋膜炎和跟下脂肪垫炎最为多见.对我科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门诊90例跟痛症患者分别采用药物痛点注射法、物理治疗法、O3注射疗法3种不同治疗方法,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90例,均为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跟痛症患者.男63例,女27例;年龄39~73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临床表现:根骨结节下方疼痛,晨起较重,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时间长时疼痛又加重.在跟骨跖面跟骨结节下方及足跟周围有压痛.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跟下及足心疼痛.本组90例中伴有跟底肿胀48例.患者均常规行患足正侧位片检查,其中侧位片53例有根骨结节前角骨刺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足跟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射频热凝组(A组)和痛点阻滞组(B组)。A组:用5~10cm射频套针于足跟部压痛点处作直刺或斜刺达跟骨,调节温度为75℃,射频热凝时间为30s,进行穿刺点热凝消融;B组:采用痛点阻滞,于足跟部压痛点处注射配制液(20g/L利多卡因1mL+维生素B12 0.5mg+得宝松1mL)。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6.7%,B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射频热凝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明显优于痛点阻滞。  相似文献   

15.
跟痛症主要表现为足跟底部疼痛,突然站立行走时剧痛,稍加活动后逐渐减轻。我科采用药物注射加微波综合治疗跟痛症。本组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45~75岁,病程3月~3年;左32例,右23例,双足5例;跟骨骨刺15例,跟周炎10例,跟腱炎9例,跟下滑囊炎8例;跟下脂肪垫炎12例,跟下骨膜炎6例,  相似文献   

16.
从2005~2007年2月,笔者应用带刃针刀经皮松解治疗顽固性足跟痛30例36足,随访一年以上,优良率达94.4%。经临床治疗发现,跟痛症患者在足跟部的痛点有一定规律,常见痛点有三处:其中跟骨结节中点偏前部痛点(即小趾展肌附着点)占81%,跟骨内侧缘痛点(即拇趾展肌附着点)和跟骨外侧缘痛点(即小趾展肌附着点)分别占7.4%和6.2%,这一规律提示绝大多数足跟痛是由于跟骨附着点的肌腱韧带的劳损无菌性炎症,局部增生肥厚卡压了该处的微小神经,与跟骨刺无关。采用带刃针疗法使紧张挛缩的纤维筋膜得以松解,被卡压的微小神经得以切断。从而阻断了疼痛的传导,临床获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足跟痛是一种临床症状,是指由多种疾患所引起的足跟部的急慢性疼痛。可见于跖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止点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跟骨内压增高症等多种疾病。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刀二步治疗法,即松解应力点与神经卡压点治疗跟痛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1996~1998年,采用自拟活血汤配合醋酸确炎舒松A注射液局封治疗足跟痛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35~70岁。右侧足跟痛20例,左侧12例,双侧8例。病程1个月~8年。全部病人经X线摄片,有跟骨骨刺33例。40例中足跟跖面偏内侧压痛31例,余为足跟侧面或足跟跖面正中及外侧等部压痛。2 治疗方法2.1 醋酸确炎舒松A注射液局封 注射前找到压痛点,局部皮肤严格消毒,在侧面皮肤进针,针尖达到筋膜表面,注射器回抽无回血后,即注入醋酸确炎舒松A注射液1.5ml 2%利多卡因针1ml,1次为1个疗程。2.2 中药治疗 自…  相似文献   

19.
跟痛症是指各种慢性疾患引起的足跟部跖侧疼痛。常见的病因有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跟骨骨刺等。通过跖腱膜牵拉、跟骨结节处的损伤、慢性炎症、骨质增生而引起足跟部疼痛。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采用局部药物注射保守冶疗跟痛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局部注射封闭疗法在跟痛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病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足跟部既面疼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劳损与退化密切相关,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自1988年至今,采用足跟压痛点高部注射封闭方法,治疗眼病症126例,取得满意效果。临床位均126例病人中男79例,女47例.年龄33~64岁,平均46岁,单侧发病104例,双侧发病22例,左侧发病儿例,右侧发病70例。X片示:126例病人中均有不同程度与路健膜平行的牵拉性骨刺,跟骨结节偏内侧处压痛明显,其中sl例可触及压痛点包块。均采用足跟骨结节痛点封闭注射疗法,并每月加强1次,共在射3次。封闭方法用2%普鲁卡因1.sml加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