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2.
1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孕12周前发生的流产,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剥离血窦开放,出现阴道流血;剥离的胚胎及血液刺激子宫收缩,排出胚胎,产生阵发性下腹部疼痛.当胚胎完全排出后,子宫收缩,血窦闭合,出血停止,所以早期自然流产的全过程为先出现阴道流血,而后出现腹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1例自然流产患者案例,对其临床特征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的有效护理,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孕妇出现流产征兆时,对其进行预防性护理,孕妇自然流产时,对其身体及心理进行全面护理,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出现,遵医嘱对其进行对症护理,可加快患者痊愈速度。  相似文献   

4.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abortion).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且多数为早期流产.停经、腹痛及阴道出血是流产的主要临床症状.在流产发展的各个阶段,其症状发生的时间、程度不同,相应的护理原则亦不同.本节主要阐述自然流产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遗传因素、生殖器畸形、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造成胚胎排斥引起流产.反复的妊娠、流产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妇产科专业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近10年来,对自然流产的病因研究进展很快.现将自然流产病因及治疗进行介绍,以积极预防、治疗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流产孕妇,其处理原则亦不同.护士在全面评估孕妇身心状况的基础上,综合病史及诊断检查,明确基本处理原则,认真执行医嘱,积极配合医生为流产孕妇进行诊治,并为之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总结流产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7至2015年1月期间,30例在我院进行流产治疗及护理的患者,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0例患者经过临床护理,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无感染现象,未出现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心态相对平和,能够积极配合院方的治疗与护理,能复述再次妊娠时的注意事项。结论:在对流产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优良的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加快其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进行检查及治疗的5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20~36岁,平均(25.61±2.56)岁.孕周(14.2±2.7)周.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妇科进行检查及治疗的5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25.26±2.95)岁.孕周(12.4±2.9)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观察组有30例患者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后顺利分娩,16例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后顺利分娩,4例患者因为经济及情感方面原因,仅治疗到一半,因不愿完成治疗疗程,坚决要求出院而拒绝随访;对照组有4例患者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后顺利分娩,44例因为各种原因保胎无效而流产,其中有3例曾流产5次以上,另外2例避孕时间均不足3个月.结论 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各项心理护理干预,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患者确实享受到了良好的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舒适需要,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充分说明家庭、社会支持对患者来说是一个缓冲垫,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可降低患者的负性反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自然流产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流产患者染色体异常的核型分布以及染色体平衡易位以生育的影响。方法:9258例自然流产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收获制处,G显带处理。必须要加做C带、N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染色的异常率为2.72%,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12%和3.3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产超过3次的患者,其染色体异常率显著性增加(P<0.01)。在252例异常核型中,平衡易位,数目异常、倒位、缺失和标记染色体分别占81.0%、13.1%、4.0%、0.4%和0.8%,130例平衡易位携者有473次妊娠,流产占90.1%,死胎,分娩异常后代,分娩正常后代,分娩易位后代分别为4.7%、4.0%、1.1%、0.2%,结论:流产患者中,女性染色体异常率高于男性,流产超过3次的患者,其染色体异常显著增加,平衡易位是流产患者主要的异常核型,其妊娠结局以流产为主,应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自然流产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多数为早期流产[1]。流产的病理过程随发生的时间不同而异。妊娠8周前发生的流产,胚胎多先死亡,继而底蜕膜出血,胚胎的绒毛与蜕膜层剥离,刺激子宫收缩而被排出;因胎盘绒毛发育尚不成熟,妊娠产物多可完全剥离而排出,故出血不多。妊娠8~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引起自然流产的病因,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生率,降低不良妊娠的发生。方法对132例门诊自然流产患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2例患者中,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占44.69%(59/132);免疫因素占19.69%(26/132);内分泌异常占15.91%(21/132);不明原因占7.57%(12/132);子宫病变占6.06%(8/132);女性生殖道感染例占4.5%(6/132)。结论根据自然流产的病因分析,染色体异常占主要因素是造成胚胎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适时进行产前诊断,是防止先天缺陷儿及染色体异常携带者出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ORCH检验在自然流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自然流产的孕妇150例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20例无自然流产史孕妇作为参照记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验法检测所有孕妇TORCH抗体,比较两组的阳性率状况。结果观察组中的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巨细胞病毒(CMV)、弓形虫(TOX)的阳性率分别为3.33%、11.33%、28.67%、51.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67%、3.33%、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死胎、早产比例分别为34.67%、8.00%、1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0、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V-Ⅱ和CMV所致妊娠率显著高于RV、TOX所致的不良妊娠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检测TORCH病原体或病毒可有效防止自然流产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肌壁部分或全层裂伤,主要发生在分娩期,极少数在妊娠期.各地发生率差异很大,与围生期保健及产科处理水平关系密切.按破裂的程度分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和完全性子宫破裂;按破裂发生的不同阶段分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14.
15.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2 5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为实验组 ,2 5例妊娠早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 ,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综合分析 ,对其蜕膜巨噬细胞百分率、超微结构、诱生TNF α及IL 1活性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巨噬细胞百分率未见显著变化 (P >0 .0 5 ) ,但超微结构显示功能活跃 ;实验组巨噬细胞TNF α、IL 1诱生活性上升 (均P <0 .0 0 0 5 )。结论 患者蜕膜巨噬细胞功能显著增高 ,可能参与了免疫学发病机制 ,为疾病预测及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然流产患者血清TORCH IgM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与 TORCH感染的关系。方法  EL ISA法检测自然流产妇女与健康孕妇血清内TORCH系列病原体的 Ig M。结果 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弓形体 (TOX) Ig M阳性率与健康孕妇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而两组的风疹病毒 (RV)、巨细胞病毒 (CMV)、单纯疱疹病毒 型 (HSV- )的 Ig M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弓形体感染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遗传咨询门诊中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多态性的情况。方法:对817例不孕不育及有自然流产史患者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必要时行C显带或N显带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817例就诊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85例,阳性率为10.40%,其中不孕不育患者381例,检出染色体多态38例,多态检出率10.00%;自然流产史436例,检出多态47例,多态检出率10.78%。涉及的染色体包括D/G组随体增加、1号及16号次缢痕、9号倒位、Y染色体长度异染质区变化。结论:染色体多态性与不孕不育和自然流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绒毛外滋养细胞(Extravillous trophoblast cells,EVTs)侵袭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利用U133 plus2.0芯片对自然流产绒毛和正常绒毛组织中EVTs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EVTs相比,在自然流产EVTs中,发现显著上调基因219个,下调基因293个,其功能主要涉及细胞粘附、免疫应答、代谢等.结论:与滋养层细胞细胞粘附、免疫应答、水解酶及凋亡等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滋养细胞侵袭行为变化及自然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与自然流产发生相关的卵泡液(FF)代谢标志物,以进一步科学阐释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ET)后自然流产患者即流产组(40 例)及分娩者即对照组(45 例)的FF 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流产组和对照组FF 共32 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有氨基酸类、胆固醇类、维生素类、脂肪酸类、胆酸类、溶血卵磷脂类及其他7 大类,其中上调的有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LysoPC(16 ∶ 0),Palmitoylglycerophosphocholine等8 种,下调的有L-valine,6-Oxohexanoate,L-Phenylalanine,2-Oxoglutarate,Linoleate 等24 种。结论 本研究鉴定的32 种差异代谢物与自然流产相关,为自然流产提供可能的诊断依据和治疗靶点,从FF 代谢组学层面为阐释自然流产发生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然流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以及妊娠次数、人工流产次数等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自然流产患者108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有过正常生育且无不良孕产史的同龄女性108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甲状腺功能状态(TSH、FT3、FT4、TPOAb水平)、各种激素水平,并观察职业、年龄、妊娠次数等因素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采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然流产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人工流产次数和妊娠次数对人体激素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及时诊断并治疗甲状腺功能状态异常,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妊娠次数在预防自然流产的发生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