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矫治上颌前突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姝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59-860
目的探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突的疗效。方法应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矫治17例上颌前突,植入上颌第一恒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之间的牙槽间隔,以每侧1.47N滑动内收前牙。通过内收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17例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6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3mm,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均未发生明显移动,种植体保持了稳定。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治疗上颌前突患者,起到磨牙强支抗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颌轻度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上颌前突拔牙矫正患者26例进行微钛钉种植体治疗,在上颌第一恒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之间的牙槽间隔植入,以每侧1.5N滑动内收前牙.通过X线测量内收前后头影距离,比较微钛钉种植体的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牙弓突度均得到改善,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4mm,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7mm,种植体稳定牢固,磨牙前后向和垂直向无明显移动,无显著扭转.结论 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颌轻度前突疗效显著,有磨牙强支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钛钉种植支抗在骨性Ⅱ类错牙合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8例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前突,矫治设计为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支抗设计为磨牙强支抗,用微钛钉植入上颌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之间的牙槽间隔,结合直丝弓技术进行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以每侧150~200g力滑动法内收前牙。比较内收前牙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18例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5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5mm,有效地控制了后牙支抗。结论微钛钉种植支抗作为稳定的正畸支抗,不依赖患者的合作,能有效地控制后牙支抗,使前突的牙弓得到较完美的矫治,扩大了正畸治疗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选择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的患者10例,在上颌第二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观察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的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果: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成功纠正了Ⅱ类磨牙关系,正侧貌改善明显,第一磨牙位置稳定.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微型钛种植钉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经验,评价该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上牙弓前突的患者9例,矫治设计上颌均为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支抗为强支抗。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以两步法内收前牙。通过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方法,观察切牙和磨牙的位置变化。结果选择治疗结束并X线图象清晰的患者6例进行测量,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上颌切牙切端水平内收6.20 mm,切牙牙轴平均减少11.80,°支抗磨牙平均前移1.18 mm。上颌切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牙近中位移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建立上下磨牙的中性关系和良好的尖窝锁结关系。结论微型钛种植钉支抗能起到磨牙强支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牵引方式对微型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例安氏Ⅱ类上颌前突患者矫治设计均为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阶段的治疗应用微型自攻钛钉支抗种植体(微型种植体)。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应用定滑轮牵引方式;对照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牵引钩向远中直接与微型种植体相连。2组均以滑动法(每侧120g力)内收上前牙。比较内收前后头颅X线侧住片,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量(I-Y)为5.16±0.04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量(M—Y)为0.12±0.02mm;对照纽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量(I—Y)为4.55±0.25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量(M—Y)为0.57±0.03mm。统计分析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定滑轮牵引方式与微型种植体结合能进一步增强磨牙支抗,对获得最大磨牙支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程学晖  张鑫文  陈兰 《实用全科医学》2010,8(4):457-457,467
目的介绍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过程,以及支抗对磨牙的控制作用,评价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安氏Ⅱ1错合患者16例,年龄在13~25岁。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设计上颌强支抗,在矫治器粘结之后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应用上颌后牙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16例患者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支抗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均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合覆盖关系,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位,患者的上颌凸度明显改善。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是一种稳固、舒适的支抗系统,达到支抗磨牙的稳定,有效治疗拥挤、前突畸形,该方法广泛用于正畸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毛峻武  马祥伟 《华夏医学》2009,22(6):1082-1084
目的:探讨MBT、矫治技术结合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正畸患者20例.共使用自攻型微种植32枚,结合MBT矫治技术使用一步法同时内收6个前牙.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RL线,上下颌切牙分别腭侧倾斜移动了4.69mm和5.03mm;上下颌第一恒磨牙整体近中移动了0.69mm和0.58mm.结论:MBT矫治技术结合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地内收前牙,自攻型微种植体能够起到绝对支抗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缺点,应该严格选择使用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用于正畸强支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12个前突病例,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或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上颌前突需拔除第一前磨牙且需用强支抗,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从矫治排齐始至关闭间隙均使用该支抗。对治疗前后情况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共植入24枚微螺钉种植体,拉尖牙向后过程中松动1枚,内收前牙结束时松动1枚,22枚未发生炎症、松动,成功率91.67%。关闭间隙时间6~8个月,平均6.86个月。矫治后其上颌前突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上颌磨牙远中移动0.37 mm,压低0.9 mm,上颌磨牙位置稳定。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是一种临床所需的简便有效的强支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微种植钉高位植入内收压低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科露龈笑患者1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上颌前部牙槽骨发育过度,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治疗6个月后,比较矫治前后所有患者的X线头颅侧位片。结果治疗前后上颌中切牙角度(U1-SN),上切牙的倾突角度与距离(U1-NA),下中切牙的倾斜度和距离(U1-NB)及磨牙距离(U6-Pt PNS)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缘分别平均内收(4.95±1.12)mm和(4.30±1.07)mm,磨牙平均前移(-1.13±0.24)mm。结论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可进行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其对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微笑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谭宇  黄丽  杨四维 《海南医学》2016,(8):1266-1268
目的 比较微种植体支抗和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后上颌切牙及支抗磨牙位置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24例安氏Ⅱ1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微种植体组和J钩组各12例,微种植体组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间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J钩组使用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比较两种支抗方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RL距离以及上中切牙角均减小,微种植体组减少更明显,上切牙内收且直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距离均减小,上切牙被压低,J钩组压低更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钩组上磨牙至RL距离、腭平面距离明显增大,上磨牙近中移动、伸长,微种植体组增大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颌切牙效果显著,支抗磨牙前移较少,是稳定有效的骨性支抗,但植入在牙槽骨后段的微种植体压低上前牙的作用却不及头帽J钩,严重的深覆深覆盖应考虑两种支抗方式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门昌杰 《中外医疗》2010,29(22):91-91
目的探讨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对上颌前突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来口腔科就诊的35例上颌前突患者,给予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其微型钛钉种植体保持稳定,其上颌切牙切端的平均水平则内收6.8mm,而种植体在矢状面上的位置、上中切牙的垂直移动位置和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移动,旋转及倾斜移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能有效的对上颌前突正畸给予治疗,并操作简单、灵活、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研究口外弓和微钛钉作为支抗推磨牙远移矫治上颌牙列Ⅱ度拥挤的矫治效果.方法 分别应用口外弓支抗和微钛钉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矫治单纯上颌牙列Ⅱ度拥挤患者.以X线头影测量上颌第一磨牙位置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者对于上颌第二恒磨牙未萌出患者矫治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第二磨牙萌出患者口外弓支抗推磨牙远移效果略优于微钛钉支抗(P〈0.05);两者对于第二恒磨牙已萌出患者的矫治效果均明显差于上颌第二恒磨牙未萌出患者.结论 微钛钉支抗可以替代传统支抗推磨牙远移矫治单纯上颌牙列Ⅱ度拥挤,最佳时机应选择在上颌第二磨牙萌出之前.对于第二恒磨牙已萌出患者的矫治口外弓支抗效果更为可靠,患者良好配合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4.
黄绍辉  梁锐森 《微创医学》2012,7(4):354-356
目的研究单侧植入微螺钉支抗体矫治上颌中线偏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例上颌中线偏斜3~5 mm的正畸患者,植入一颗或两颗微螺钉作为支抗,微螺钉植入部位为非中线偏移侧的第一磨牙近中颊侧(需要强支抗的也可在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植入);非偏移侧用拉簧或链状橡皮圈牵引尖牙、侧切牙,牵引力约100~150 g;偏移侧放置推簧在侧切牙和尖牙之间。结果 16例患者上颌中线都能调整到与面部中线一致,牙弓对称性明显改善,未出现切牙唇倾和上颌平面偏斜情况。调整时间平均4个月。结论利用单侧微螺钉牵引前牙,能有效地矫治上颌中线偏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种植支抗在矫治成人骨性上颌前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微种植支抗内收前牙矫治成人骨性上颌前突患者11例。治疗前后头影测量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成功矫治。SNB、NLA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B、U1-SN、U1-SV、ULP、LLP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6-SV增加、SNA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支抗可避免上颌磨牙的前移,能为上颌前突畸形的矫治提供绝对支抗。  相似文献   

16.
郑秋立  王绍月 《中外医疗》2010,29(35):97-97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骨性支抗手段-种植体支抗,并将其应用在正畸治疗中,观察切牙和磨牙的位置变化。方法先拔除两侧上颌第一双尖牙,然后将直径1.60mm长度7mm的微型钛钉种植体植入双侧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颊侧牙根间的牙槽骨上。应用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向远中牵引尖牙,力量为100~200g,能够满足正畸支抗的需要[1]。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上颌第一磨牙未发生明显移位(P〉0.05),上前牙内收达到理想的位置(P〈0.01)。结论微钛钉种植体在正畸力作用下,可以保持几乎绝对稳定。移动了想要移动的牙齿,解决了磨牙支抗丧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在矫正双颌前突中作为强支抗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36例双颌前突患者,矫治设计拔除4颗第1双尖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研究组使用微型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关闭间隙,对照组使用双磨牙支抗常规滑动法关闭间隙.比较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住片,测量上下唇突度的变化、前牙内收情况及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前牙突度和轴倾度有明显改善,面型得到了显著改善.研究组治疗前后支抗磨牙无明显前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型钛钉种植体能提供稳定的正畸支抗,起到磨牙强支抗的效能,且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自锁托槽联合种植支抗钉矫治上颌前突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托槽+横腭杆支抗治疗,试验组采用自锁托槽联合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上颌前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磨牙获得强支抗的效果。结论:自锁托槽联合种植支抗钉支抗对于上颌前突一种快速有效的矫治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中,上颌第一磨牙和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研究牙列拥挤、前突16例患者,年龄13~23岁。矫治设计上颌需强支抗,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在矫治器粘结之前植入微螺钉型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于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牙槽嵴上,位于两邻牙牙根之间。治疗早期应用微螺钉进行尖牙向后结扎,后期以轻力每侧100~150 g力远移上颌尖牙,内收上前牙,排齐牙齿。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的16例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P>0.05),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动(P<0.01)。结论:微螺钉型种植体是一种稳固、舒适的支抗系统,可以实现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达到支抗磨牙的稳定,有效治疗拥挤、前突畸形,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定滑轮原理应用于微型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有效性。方法30例安氏Ⅱ类上颌前突患者,矫治设计均为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阶段的治疗应用微型种植体。实验组应用定滑轮原理,将微型种植体植入于上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恒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对照1组微型种植体植入部位同实验组;对照2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于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两对照组牵引钩均直接与微型种植体相连。三组均以每侧120g力滑动法内收上前牙。比较内收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拔牙间隙均关闭。实验组上颌切牙切缘内收量大于对照1、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上颌切牙切缘内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第一磨牙前移量小于对照1、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第一磨牙前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内收量/前移量比值大于对照1、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内收量/前移量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滑轮原理应用于微型种植体可增强磨牙支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