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心理健康测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比较男、女学生之间心里健康问题的差异.结果:调查的10000名学生中,按心理健康测评量表总分>160分或单项因子≥4分的标准,有23.47%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如男学生(P<0.05),但在有明显心理问题、有严重心理问题和有心理危机方面,女学生和男学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本身心理.结论: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比例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心理预警和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建议学校与家庭加强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2.
王国标  顾安丽  芮芳 《安徽医学》2009,30(9):1115-1117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入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提供心理方面的干预依据.方法 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444名2008级新生进行入校后调查.结果 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 应开展素质教育,规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健全大学生心理咨询机制,提供多元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教育难题,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了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测评嵌入研究生复试的有效测评方法.方法 以2011年和2012年复试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依托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采用心理测评软件、大学生人格问卷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2011年和2012年,UPI第一类检出率分别为1.07%和1.31%,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考生分别为6人和5人.结论 心理测试组织有序,能有效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考生,及时反馈给面试导师作为录取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唐山市三所不同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唐山市三所不同类型高校的2 56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①唐山市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同龄青年,但好于全国大学生常模。②医科大学学生整体心理状况好于其他二所高校学生。理科类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其他二所院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唐山市不同院校男女生之间对比,理工学院男生和师范学院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结论唐山市三所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在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上存在着差异,应有层次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胡凯 《医学与社会》2003,16(1):52-54
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存在哪些最主要的心理问题 ,并分析研究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 ,这是确定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基础和依据。我们查阅了我国各地 (东、南、西、北、中部地区 )各层次 (重点院校、一般院校 )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12 0余篇 ,实地调查了长沙地区高校 30 0 0余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认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学习心理、创造心理、人际交往、性和恋爱心理、情绪状态及忍挫力、择业心理等 8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产生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辅导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职女新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和修订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对176名某高职院校大一女生进行测量.结果 自我同一性发展处于扩散状态的个体最多,其次是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和同一性获得.高职女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多,其中第一类有61人(34.7%),第二类有42人(23.9%).意识自我的发展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同一性获得状态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较其他同一性状态的好.结论 高职女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自我发展相对滞后,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心理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近几年帮助高职院校做心理测查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完善民办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青岛市某民办院校学生,使用网络心理测评系统对入学2周后的新生进行测试。结果 2017级新生中11.8%的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强迫症状问题、人际交往和情绪性格问题,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2017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0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SCL-90问卷对2010级845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参加检测的学生中有个别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学生工作者的重视;女生在躯体化、抑郁、恐怖等因子明显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在躯体化、抑郁、恐怖等因子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各级教育工作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给予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岛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青岛市10所高职院校600名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被试者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3分的学生占19.11%,男、女性别比较及不同年级学生间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镇村学生的SCL-90得分高于市县的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t=2.19~8.73,P<0.05);青岛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全国常模(t=9.63~19.06,P<0.05),也差于国内其他地区大学生(t=3.17~6.42,P<0.05);来自镇村学生、二年级学生以及女生的心理卫生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结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医学专科院校女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学专科院校在校大学女生心理状况,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心理健康问卷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医学专科院校随机选择200名女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及个案访谈。结果医学专科学校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心理应激、适应性障碍等问题。结论医学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专业能力、创造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小觑,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找相应对策,对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这两个心理测评量表,对医学类、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及其他类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远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突出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在强调咨询服务与心理辅导应走专业化道路的趋势下,学生心理协会具有独特优势.笔者认为,重视学生心理协会的组织与建设,有利于拓展卫生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肖曙辉 《中外医疗》2011,30(13):108-109
目的了解我校2009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大学人格问卷(UPI)对邵阳医专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2009级大部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11.2%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强迫偏执倾向、交往障碍、情绪消沉不稳定、神经衰弱倾向以及躯体症状等方面。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要好于女生(χ2=6.046,P=0.049)。结论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男女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职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既有一般大学新生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近年来有关高职新生的调查和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高职新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高职新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针对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创新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出有别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增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高职院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一、高职新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实验等方法,对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2012级780名学生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经过筛查,有60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乒乓球和篮球两个项目为教学内容,让这60名大学生每周进行两次练习,每次100分钟,持续练习16周。结果表明:实验后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部分因子得分较实验前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体育锻炼的集体项目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优于个人单独项目(P〈0.05);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充分说明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达到身心双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评某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009—2011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的贫困生进行心理测评。结果该校贫困生中有心理疾病者占4.6%,有心理疾病倾向者占34.4%;男、女贫困生及不同年级贫困生心理状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贫困生年级越高,心理状况越好;不同专业贫困生心理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校贫困生心理状况总体水平较差,需要学校、社会及家庭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等,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一些学生存在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家庭和社会因素。结论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了解高职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方法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药学系、药物制剂系、医疗器械系共535名学生,独立填写《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和城市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但和全国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结论高职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应进行多方位、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