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型肥胖中医虚实证型脂联素表达差异及与肥胖特征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设立肥胖虚实证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对其相关代谢指标、脂联素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以上指标与肥胖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腹型肥胖实证组和虚证组脂联素、空腹胰岛素(FINS)、腹内/腹壁脂肪比、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脂联素与甘油三酯、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负相关性(P<0.01)。结论:不同证型腹型肥胖的代谢特征有明显差异,这种代谢差异不仅来源于腰围的增加,更可能与腹腔内部脂肪堆积有关;脂肪因子脂联素的表达差异,提示虚证腹型肥胖有更明显的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病历资料完整并接受3 d动态血糖监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辨证分为实证组和虚证组,实证组包括热盛津亏证、痰湿内阻证、血瘀脉络证,虚证组包括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观察患者血糖均值(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并分析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虚证组与实证组 MB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GE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组各证型间 MAGE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阴阳两虚证MAGE高于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平均血糖无关,而与中医证候具有相关性,虚证类证候血糖波动性较大,阴阳两虚证血糖波动性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索超重和肥胖患者不同证型与代谢综合征(MS)发病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超重和肥胖患者120例,辨证分为胃热滞脾证、痰浊内盛证、脾虚不运证、脾肾阳虚证,各30例,对各证型的血压、血糖、血脂及MS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4组证型的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糖、三酰甘油呈升高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下降趋势,随证型的变化血压、血糖、三酰甘油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证型的MS发病率逐渐升高,以脾肾阳虚证发病最高。结论血压、血糖、三酰甘油在胃热滞脾证、痰浊内盛证、脾虚不运证、脾肾阳虚证四证型中变化显著,以脾肾阳虚证的关系最为密切,并且MS的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瘦素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肥胖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成模后的14只ZD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7只;另将7只ZL大鼠设立为对照组。治疗共4周,每周末检测空腹血糖(FBG)和体质量。4周后取血清,以放射免疫法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等血脂指标;观察血清瘦素(LE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项血糖、血脂、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血糖、血脂、瘦素水平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控制肥胖大鼠体重,降低2型糖尿病肥胖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血脂和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实证组和虚证组,实证组包括痰瘀互阻证、肝郁化热证,虚证组包括精髓亏虚证、脾肾两虚证。利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MMSE量表评分,实证组与虚证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 CA量表评分,虚证组总分、命名和延迟回忆评分均明显低于实证组(P0.05,P0.01),其中延迟回忆评分中,虚证组老年和中青年评分均明显低于实证组(P0.05,P0.01);命名评分中,虚证组老年评分明显低于实证组(P0.05),虚证组中青年评分与实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的区分,Mo CA量表较MMSE量表更有优势。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虚证患者较实证患者延迟回忆能力更低,老年虚证患者命名能力更差。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4):81-85
目的观察活血潜阳祛痰方对腹型肥胖高血压患者中医症状、血压、肥胖指数、血脂、胰岛素抵抗(IR)等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所有病例来源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共计96例,年龄18~80岁。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血脂等信息,分析中西医结合干预肥胖高血压的疗效。结果(1)活血潜阳祛痰方可以有效降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活血潜阳祛痰方组的腰围、BMI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下降(P 0.05);(3)活血潜阳祛痰方较对照组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腹胰岛素(FIN)(P 0.05),且明显改善患者的HOME-IR(P 0.05),并且还发现可以降甘油三酯(TG)(P 0.05),两组间比较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活血潜阳祛痰方可以有效的改善肥胖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P 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活血潜阳祛痰方的可改善腹型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中医症状,并进一步改善IR,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祛痰调脂汤治疗腹型肥胖伴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腹型肥胖且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则采用自拟方祛痰调脂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BMI指数、腰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两组TG水平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MI指数、腰围及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祛痰调脂汤能够有效的调节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患者腹部脂肪的堆积,控制相关症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相比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评测患者的肥胖指标,检测患者血脂各项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45/49)和67.35%(3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肥胖指标BW、BMI、F%、WC和血脂四项TC、TG、HDL-C、LDL-C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效果(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肥胖与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分析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腹型肥胖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针刺 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空腹胰岛素、血脂、空腹血糖以及体质量、腹围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酸、空腹胰岛素、血脂、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的血尿酸、空腹胰岛素、血脂、空腹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的体质量、腹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腹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尿酸、空 腹胰岛素、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还能够对患者的体质量、腹围等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肥胖中医证素与血糖、血脂指标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38例围绝经期肥胖妇女信息,依据证素辨证法分为相关证素组和非相关证素组,对2组的血糖、血脂指标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围绝经期肥胖的病位以肝、脾、肾、胞宫为主,实证病性以痰、湿、气滞、热、血瘀、阳亢为主,虚证病性以阴虚、气虚、血虚、阳虚为主。兼夹脾、痰、热证素组中血糖与相应非兼夹证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兼夹胞宫、气虚证素组中总胆固醇与相应非兼夹证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兼夹肝、湿、热、阳亢、阴虚证素组中甘油三酯与相应非兼夹证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脾、胞宫、气虚、血虚证素组中低密度脂蛋白与相应非证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围绝经期肥胖血脂含量与中医证素肝、脾、痰、湿、热、阴虚中医证素相关,有证素组的血糖、血脂含量相对高。同时表现出不同证素对血脂组分的影响各不相同,突出实时、动态、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肾虚血瘀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治疗组(针刺、中药热敷、骨伤推拿手法、功能锻炼)和扶他林治疗组(扶他林乳胶剂、微波治疗、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9、12天共5个时间点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改良膝关节评分为评价指标,对照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四联疗法组的疗效优于扶他林治疗组。[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疗效安全、可靠,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质蓄积指数(LAP)是反映内脏肥胖的新型指标,其与脑血管事件风险及中医证候之间关系的证据很少。旨在对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探讨该部分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内脏肥胖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 研究依托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项目。病例来源为北京市丰台区8家社区医院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9 215例。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完整的人口学信息及中医证候量表。检测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VAI、LAP两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 对9 215名受试者[平均年龄(60±9)岁,61.5%为女性]进行了分析。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为74.8%。颈动脉硬化组的内脏肥胖指标腰围(P<0.001)、腰高比(WHtR)(P<0.001)、LAP(P<0.001)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颈动脉硬化人群共提取出5个证候要素,包括:气虚、阴虚、痰湿、火热、瘀血。颈动脉硬化人群内火证(P<0.001)、血瘀证(P<0.001)、痰湿证(P<0.001)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不同VAI组间阴虚证(P<0.001)、气虚证(P<0.001)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不同LAP组间内火证(P<0.05)、阴虚证(P<0.001)、气虚证(P<0.001)、痰湿证(P<0.001)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证候要素以痰湿、内火、瘀血等实证较为突出,脏腑定位肝、脾、肾3脏,该部分人群证候分布特征为既有气虚、阴虚的本虚之象,又有内火、痰湿、瘀血的标实之证,属于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肥胖与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糖脂代谢特点。方法选择272例患者,其中肥胖组137例,非肥胖组135例。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观察人体测量学指标、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情况。结果 1272例患者中肾虚证所占比例最高(25.0%),肝郁证次之(22.4%)。肥胖组中肾虚证与痰湿证所占比例最高(均为29.9%),肝郁证次之(24.8%),脾虚证最低(5.1%);非肥胖组脾虚证比例最高(35.6%),肾虚证、肝郁证次之(均为20.0%)。2肥胖组体质量、BMI、WHR高于非肥胖组(P0.01),痤疮发生率低于非肥胖组(P0.01)。3肥胖组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GAU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峰浓度、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非肥胖组(P0.05,P0.01)。4肥胖组TG、TC、LDL-C高于非肥胖组(P0.01),HDL-C低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 1肾虚痰阻可能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机制;对于非肥胖型患者,应以脾虚、肾虚、肝郁为主进行辨治。2肥胖型患者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以及血脂异常发生率更高,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诊消渴病中医辨证4种分型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初发消渴病患者辨证分型为阴虚燥热、痰湿中阻、气阴两虚和气阴两虚兼血瘀四种证型,记录其一般情况、体重指数(BMI)、腰围(W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胆固醇(HDL)等值。[结果]痰湿中阻型BMI、WC和TG较其他三组均显著升高(P〈0.01),TC较气阴两虚组和气阴两虚兼血瘀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初发消渴患者中痰湿中阻型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消渴合并腹型肥胖人群更易发生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流行病问卷调查,归纳270例脂肪肝患者常见中医证型探讨脂肪肝主要证型与血脂的关系. [方法]对在本院就诊的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明确证型,并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检测.[结果] 270例脂肪肝患者中,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虚湿阻型、肝气郁滞型;血脂分析表明,肝肾阴虚型TC明显升高(P<0.05),肝郁脾虚型和脾虚湿阻型TG升高明显(P<0.05),脾虚湿阻型和肝郁气滞型LDL-C升高明显(P<0.05),HDL-C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脂肪肝程度比较,重度脂肪肝T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B超初步诊断脂肪肝的基础上,联合血脂指标的检测可为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又可作为脂肪肝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首次腹腔感染脾肾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差异,为中医证型量化提供标准。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绍兴第二医院肾病科治疗的腹膜透析首次腹腔感染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和气阴两虚证者,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氨基酸水平。结果:共收集腹膜透析首次腹腔感染患者227例,其中脾肾气虚组87例,气阴两虚组69例。与气阴两虚组相比,脾肾气虚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犬尿氨酸水平较低,白蛋白、血钙、色氨酸及精氨酸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膜透析首次腹腔感染脾肾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存在明显的氨基酸代谢紊乱,通过筛查差异氨基酸可为中医辨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阴虚血瘀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燥痹协议方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毫针针刺治疗,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口干、眼干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在唾液流率、泪液分泌量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合用治疗阴虚血瘀型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周内功腹部推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的治疗效果,推动腹部推拿疗法在临床治疗IBS上的广泛应用。[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运周内功腹部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两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周内功腹部推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传统针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涌泉穴穴位贴敷治疗哮病中肺肾气虚型与肺脾气虚型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患者,根据中医理论分为肺脾气虚型组与肺肾气虚型两组,将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治后,肺肾气虚型组总有效率93.3%,肺脾气虚型总有效率73.3%,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涌泉穴穴位贴敷治疗哮病肺肾气虚型疗效优于肺脾气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