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莹  黄敏葵 《广西医学》2009,31(11):1613-1614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并计算ARR。对38例疑诊为PA的病例进行肾上腺薄层CT扫描、病理检查。结果32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ARR〉50,38例患者再次检测ARR,结果ARR仍〉50的34例,PA检出率10.6%(34/320)。34例PA患者肾上腺CT扫描示肾上腺瘤8例,单侧或双侧增生17例;合并低钾血症11例,占32.4%。结论ARR是一个敏感的PA筛查指标,应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常规检查项目,ARR在PA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最初是指分泌醛固酮的腺瘤所造成的高血压、低钾血症、高钠血症、碱中毒和周期性软瘫;现在则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几种病理改变所造成的高血压伴有低钾血症、低血浆肾素活性、高血浆和尿液醛固酮浓度。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5%~15%,多见于30~35岁,男女比例约为1: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60例,空腹采血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醛固酮和肾素水平,并计算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对其中疑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再行肾上腺薄层CT扫描,并行血液生化和血清钾检测。结果:460例患者中,ARR>25者56例,经肾上腺薄层CT扫描、血液生化和血清钾检测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48例。ARR应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为10.43%,诊断符合率为85.71%。48例患者中合并低血钾者18例,占37.5%。结论: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在临床的应用可使高血压人群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作为重度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4.
1955年JeromeW.Conn创造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这个名词,最初是指分泌醛固酮的腺瘤所造成的高血压、低钾血症、高钠血症、碱中毒和周期性软瘫。目前是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几种病理改变所造成的高血压伴有低钾血症、低血浆肾素活性(PlasmaR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CT诊断为腺瘤且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患者就诊临床症状复杂,就诊科室不同,所有患者均伴有高血压,其中1、2、3级高血压分别为1例(6.25%)、2例(12.50%)、13例(81.25%)。伴有低血钾14例(87.50%),严重低血钾9例(56.25%),平均血钾浓度为(2.87±0.52)mmol/L。伴高血钠患者4例(25.00%),平均血钠浓度为(143.07±2.37)mmol/L。伴有血脂异常7例(43.75%),同时伴有高TC及高TG血症2例(12.50%),伴高TC患者3例(18.75%);高TG患者6例(36.77%)。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阳性率较高。结论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重度高血压伴低钾血症,相当部分患者伴有血脂异常;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疗简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指以高血压伴低钾血症、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血浆和尿液的醛固酮浓度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最初为 195 5年由JeromeW Conn所定义并报告。从上世纪 6 0年代至 70年代初 ,安体舒通的应用、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的认识、实验诊断和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治疗水平。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虽然CT等影像学技术迅速发展 ,但是肾上腺静脉采血激素检测仍然是最准确可靠的定位手段。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应用血浆肾素活性 血浆醛固酮浓度。比值从高血压人群中筛选出越来越多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 ,并被手术治愈 ;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7.
Yan QZ  Li HZ  Pan D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2):3002-3004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腺瘤延误诊治的原因,探讨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10年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腺瘤267例的临床资料,相关参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67例均有高血压病史3~40年。初诊医院中78.3%为二级医院,21.7%为三级医院。95.9%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而未做相关肾上腺影像学及内分泌检查导致诊断延误。所有患者均有低钾血症表现2~9年,其中87.3%复诊查血生化诊断为低钾血症,余病例未作血钾检测。初诊至确诊间期(92±64)个月。超声检查疑似肾上腺区肿瘤151例,增强薄层CT扫描发现肾上腺肿瘤267例。结论青壮年的高血压患者应排除继发因素,需做原醛症的相关内分泌检查。血浆醛固酮浓度/肾素比值是筛查有效手段。临床医师应重视低钾血症原因并提高分析能力。定位手段首选肾上腺区薄层CT平描加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及特征。方法:选取12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实施醛固酮增多症检测以及其他指标的检测,从而有效的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将该122例患者分为醛固酮增多症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2组患者均实施卧、立位试验,血钾及肾上腺薄层CT检测,同时一部分患者实施午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测定,对患者主要观察的指标有血醛固酮、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以及肾素活性等。结果:2组患者中共有24例患者被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占比例为19.67%,此外并未发现无功能腺瘤;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在卧、立位血醛固酮及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均发生显著升高,而血肾素活性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性(P<0.05),在血钾水平上则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同一时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症有着较高的检出率,这其中以醛固酮腺瘤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的比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增多症(PA)的临床特点,提高PA诊治水平。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月期间140例住院明确诊断的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均有高血压史,其中10%(14/140)的患者为1级高血压,20%(28/140)为2级,70%(98/140)为3级。血钾水平正常者6例(4.3%),降低者134例(95.7%)。85.7%(120/140)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高于正常值,67.9%患者(95/140)血浆肾素水平低于正常值。B超诊断PA的特异性为66.5%,敏感性为82.2%;CT诊断PA的特异性为94.5%,敏感性为95.0%。12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102例,肾上腺增生26例。术后2周116例患者血钾正常,96例血压恢复正常。结论PA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正确的定性诊断、定位诊断和分型;血压及血浆醛固酮升高、血钾及血浆肾素降低是PA的主要定性方法,PA定位主要依靠肾上腺B超、CT(或MRI);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f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术后血压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中心收治的PA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及临床随访6个月~3年,将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初步筛选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压恢复的独立因素。结果93例PA术后患者中,根据影像及病理结果示:醛固酮腺瘤59例(63.44%),单侧肾上腺增生27例(29.03%),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例(7.52%);术后血压恢复正常43例(46.24%),血压部分缓解47例(50.54%),血压无缓解3例(3.2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3个显著影响因素:高血压病史、术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情况、术前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to-renin ratio,ARR)。结论对于需手术的PA患者可根据其高血压病史、药物疗效及血浆ARR预判术后血压恢复情况,并加强术后随访及生活干预,提高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李娴彧  高鸣燕 《当代医学》2014,(15):133-134
目的:分析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沈阳二四二医院收治的11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n=57)。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静脉滴注25%硫酸镁,20 g/d,控制滴速1 g/h。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阿司匹林,口服50 mg/d。比较两种不同用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高血压21例(85.96%)、水肿18例(66.67%)、蛋白尿16例(71.93%)恢复正常的比例较对照组患者的高血压49例(36.84%)、水肿38例(31.58%)、蛋白尿41例(28.07%)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隐匿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动态血压证实的隐匿性高血压的临床资料。结果绝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临床症状的患者分别为2.22%、4.44%、4.44%;隐匿性高血压患者中吸烟、饮酒、打鼾、肥胖者占所有患者的百分比分别为75.56%、86.67%、91.11%、93.33%;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比较,体重指数(BMI)、腰围(W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GL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高血压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吸烟、饮酒、打鼾、肥胖者可能为隐匿性高血压的高危患者;隐匿性高血压心血管危险与持续性高血压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合并高血压病的原发性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肾内科经肾活检证实为IgAN且临床诊断高血压病的8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gAN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年龄(44.7±11.27)岁。其中有高血压家族史48例,占54.5%。高血压病史(中位数为36个月)长于IgAN病史(中位数为2个月),P<0.01。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症状尿检异常,共66例(占75.0%);其次是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分别占10.2%和11.4%)。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90 mL/min 29例(占33.0%),其中伴低尿渗透压6例(6/9),伴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升高21例(21/29);伴左室壁增厚和(或)左房增大52例(52/87);伴高血压视网膜病变76例(76/80)。肾活检病理显示Haas 1级~3级病变合计占87.5%,重度肾小球硬化占19.3%,中重度肾间质病变占34.1%,肾细小动脉病变占78.4%。结论:合并高血压病的IgAN患者肾脏临床病理表现多数较轻;部分存在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者多合并肾小管功能异常,部分病例较重的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肾小球病变程度不平行,普遍存在肾细小动脉病变。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的IgAN病例而言,高血压可能是影响肾脏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应激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4例老年应激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观察组)与倍他乐克治疗组(对照组)各57例,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应激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优于倍他乐克,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与拉西地平合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治疗组接受比索洛尔5mg加拉西地平4 mg每日1次的治疗;对照组仅用拉西地平4 mg每日1次。结果:从临床疗效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从不良反应来看,治疗组副作用发生3例,占15%;对照组副作用发生6例,占30%。结论:拉西地平合并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似比单一使用拉西地平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干燥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宽婷  韩淑玲  关欣  王秀茹  张敏 《北京医学》2010,32(10):807-809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pSS患者160例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6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的患者均有活动后胸憋,均有少量心包积液,67%的患者ANA(+)抗SSA(-),伴随肺间质纤维化,33%的患者出现血细胞受累及肾脏受累均为女性,33%有r球蛋白增高均为男性。结论 pSS出现与ANA(+),抗SSA(-),肺间质纤维化有关,临床上出现活动后胸闷的患者应及时检测肺动脉压,尤其是男性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与预后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青年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干预治疗的预后。方法:选择动态血压增高而临床未确诊为高血压病(即临界高血压病)的中青年患者300例(观察组),另选280例动态血压正常者作对照(对照组)。将观察组分为药物治疗组、非治疗组、改变生活方式组三小组,分别给以不同的处理;三组患者均随访5年。结果:①观察组动态血压参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0.001)。②治疗后观察组三小组动态血压各参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随访结果:药物治疗组未见发展为明显的高血压病者和心脑血管事件者。非治疗组64例(68.1%)发展为明显的高血压,其中6例(6.4%)发生脑梗塞,2例(2.1%)发生脑出血,10例(10.6%)发生左心室肥厚。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在早期诊断高血压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早期高血压属于可逆性阶段,经积极治疗可以痊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特发性门脉高压征(IPH)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病理证实为IP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别将临床、影像表现与病理特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6例患者男、女各8例,发病年龄(34.2±14.7)岁,病程1个月~14年不等;脾大、脾亢1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例,上消化道出血和黑便5例,贫血7例...  相似文献   

19.
彭光义  毛丽娟  郑进昌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543-1544,155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噪声影响下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强度>80dB的噪音条件下工作的高血压患者160例,噪声强度80~110dB为治疗1组80例和>110dB为治疗2组80例,同时选取80例普通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同时服用美托洛尔和非洛地平,服药1年后,比较三组患者的肾素活性和临床效果。结果:半年后,三组高血压患者的PRA浓度和有效率无明显区别(P>0.05);1年后,治疗1组与治疗2组的PRA浓度有增高趋势,同时有效率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患者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80dB强度的噪音影响下,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噪声影响下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所以对于噪声影响下的高血压患者,笔者推荐R型+V型减压药物的联合降压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房纤颤(AF)患者的发病年龄与病因、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住院的90例AF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以上)、非老年组(65岁以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AF58例(64.4%),前3位病因分别为冠心病24例(41.4%),高血压病10例(17.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10.3%);非老年组AF32例(35.6%),前3位病因分别为风湿性心瓣膜病23例(71.9%),高血压病2例(6.3%),扩张性心肌病2例(6.3%);90例中左房内径增大78例(86.7%),左房血栓形成6例(6.7%),合并心衰38例(42.2%、),脑栓塞6例(6.7%)。使用抗凝药物治疗84例(93.4%),其中华法林治疗6例(6.7%),阿司匹林治疗78例(86.7%)。结论:AF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老年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非老年组主要病因为风心病。AF大部分出现左房增大,心衰是AF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